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Currently Viewing Posts in 為經典加註

臨證指南醫案(燥)+註

1.某,脈右數大,議清氣分中燥熱。(氣分熱)

桑葉、杏仁、大沙參、象貝母[1]香豉、黑梔皮[2]


2.卞,夏熱秋燥致傷,都因陰分不足。(肺胃津液虛)

冬桑葉、玉竹 、生甘草、白沙參、生扁豆、地骨皮、麥冬、花粉[3]


3.某,燥火上郁,齦脹咽痛,當辛涼清上。(火鬱上焦)

薄荷梗、連翹殼、生甘草、黑梔皮、桔梗、綠豆皮[4]


4.王(六七) 老人舌腐,肉消肌枯,心事繁冗,陽氣過動,致五液皆涸而為燥,冬月無妨,夏月深處林壑,心境凝然,可以延年。(心陽過動傷液)

每早服牛乳一杯。


5.陳,秋燥複傷,宿恙再發,未可補澀,姑與甘藥養胃。(胃陰虛)

麥冬、玉竹、北沙參、生甘草、茯神、糯稻根須[5]


6.某,上燥治氣,下燥治血,此為定評,今陽明胃腑之虛,因久病嘔逆,投以辛耗破氣,津液劫傷,胃氣不主下行,致腸中傳送失司。經云:六腑以通為補,半月小效,全在一通補工夫,豈徒理燥而已,議甘寒清補胃陰。

鮮生地、天冬、人參[6]甜梨肉、生白蜜[7]


7.張,脈數虛,舌紅口渴,上乾涸,腹熱不飢,此津液被劫,陰不上承,心下溫溫液液,用炙甘草湯。(熱劫陰液)

炙甘草[8]、阿膠[9]生地、麥冬、人參[10]、麻仁[11]


8.某(氏) 心中煩熱,正值經來,而熱渴不已。若清肺氣大謬,用複脈法。

炙甘草、生地、阿膠、麥冬、棗仁、蔗漿[12]


9.某,陽津陰液重傷,餘熱淹留不解,臨晚潮熱,舌色若赭,頻飲救亢陽焚燎,究未能解渴,形脈俱虛,難投白虎,議以仲景複脈一法,為邪少虛多,使少陰厥陰二臟之陰少蘇,冀得胃關複振,因左關尺空數不藏,非久延所宜耳。

人參、生地、阿膠、麥冬、炙草、桂枝、生薑、大棗[13]


燥為乾澀不通之疾,內傷外感宜分,外感者由於天時風熱過勝,或因深秋偏亢之邪,始必傷人上焦氣分,其法以辛涼甘潤肺胃為先,喻氏清燥救肺湯,及先生用玉竹門冬桑葉薄荷梨皮甘草之類是也。內傷者,乃人之本病,精血下奪而成,或因偏餌燥劑所致,病從下焦陰分先起,其法以純陰靜藥,柔養肝腎為宜,大補地黃丸,六味丸之類是也。要知是症大忌者苦澀,最喜者甘柔。若氣分失治,則延及於血,下病失治,則槁及乎上,喘咳痿厥,三消噫膈之萌,總由此致。大凡津液結而為患者,必佐辛通之氣味,精血竭而為患者。必藉血肉之滋填,在表佐風藥而成功,在腑以緩通為要務,古之滋燥養營湯,潤腸丸,五仁湯,瓊玉膏,一 丹,牛羊乳汁等法,各有專司也。(邵新甫)

徐評,有因風而燥,當兼治風案中未備。

  1. [1]潤肺宣燥
  2. [2]透鬱熱
  3. [3]潤肺益陰,略透燥熱
  4. [4]透熱外出,導熱下行,再用桔梗清熱化痰,兼引藥上行
  5. [5]益肺胃之陰,茯神益水上啟
  6. [6]三才湯潤下焦之燥
  7. [7]潤燥上焦
  8. [8]補心氣
  9. [9]助陰化血
  10. [10]三才湯潤燥
  11. [11]提液入腑,脾約法
  12. [12]益上焦之陰
  13. [13]複脈湯益陰,再用桂枝於陰中求陽,伸展陽氣以重布津液

臨證指南醫案(濕)+註

1.馮(三一),舌白頭脹,身痛肢疼,胸悶不食,溺阻[1],當開氣分除濕。(濕阻上焦肺不肅降)

飛滑石[2]、杏仁[3]、白蔻仁[4]、大竹葉[5]、炒半夏[6]、白通草[7]


2.王(二十) 酒肉之濕助熱,內蒸釀痰,阻塞氣分,不飢不食,便溺不爽,亦三焦病,先論上焦,莫如治肺,以肺主一身之氣化也。

杏仁[8]、栝蔞皮[9]、白蔻仁[10]、飛滑石[11]、半夏[12]、濃朴[13]


3.吳(五五) 酒客濕勝,變痰化火,性不喜甜,熱聚胃口犯肺,氣逆吐食,上中濕熱,主以淡滲,佐以苦溫。

大杏仁[14]、金石斛[15]、飛滑石[16]、紫濃朴[17]、活水蘆根[18]


4.孔,心中熱[19],不飢不寐,目黃自利[20],濕熱內伏。

淡黃芩、連翹、炒杏仁、白通草[21]滑石、野赤豆皮[22]


5.某(二九) 濕溫阻於肺衛,咽痛,足跗痺痛,當清上焦,濕走氣自和。(濕溫阻肺)

飛滑石、竹葉心、連翹[23]、射干[24]蘆根、桔梗[25]


6.周,病起旬日,猶然頭脹,漸至耳聾,正如內經病能篇所云,因於濕,首如裹,此呃忒鼻衄,皆邪混氣之象,況舌色帶白,咽喉欲閉,邪阻上竅空虛之所,諒非苦寒直入胃中可以治病,病名濕溫,不能自解,即有昏痙之變,醫莫泛稱時氣而已。[26]

連翹[27]、牛蒡子[28]、銀花[29]、馬勃[30]、射干、金汁[31]


7.李(三二) 時令濕熱之氣,觸自口鼻,由募原以走中道,遂致清肅不行,不飢不食。但溫乃化熱之漸,致機竅不為靈動,與形質滯濁有別,此清熱開鬱,必佐芳香以逐穢為法。(濕熱穢氣阻竅)

栝蔞皮、桔梗[32]黑山梔、香豉[33]枳殼、鬱金[34]、降香末[35]


8.某,吸受穢邪,募原先病,嘔逆,邪氣分布,營衛皆受,遂熱蒸頭脹,身痛經旬,神識昏迷,小水不通,上中下三焦交病,舌白,渴不多飲,是氣分窒塞,當以芳香通神,淡滲宣竅,俾穢濕濁氣,由此可以分消。[36]

苡仁[37]、茯苓皮[38]、豬苓[39]、大腹皮[40]通草、淡竹葉[41]、牛黃丸二丸。


9.吳,濕邪中傷之後,脾胃不醒,不飢口渴,議清養胃津為穩。(濕熱傷胃津)

鮮省頭草[42]知母、苡仁[43]炒麥冬、川斛[44]


10.張(嫗),體壯有濕,近長夏陰雨潮濕,著於經絡,身痛,自利發熱。仲景云:濕家大忌發散,汗之則變痙厥,脈來小弱而緩,濕邪凝遏陽氣,病名濕溫,濕中熱氣,橫沖心胞絡,以致神昏,四肢不暖。亦手厥陰見症,非與傷寒同法也。(濕溫邪入心胞)

犀角[45]、連翹心[46]元參、石菖蒲[47]、金銀花[48]、野赤豆皮、煎送至寶丹。


11.蔡,陽虛挾濕,邪熱內陷,所以神識如蒙,議用瀉心法。(濕熱內陷)

人參、生乾薑[49]黃芩、川連[50]枳實、生白芍[51]


12.張(六一) 此濕蘊氣中,足太陰之氣,不為鼓動營運,試以痞結胸滿,仲景列於太陰篇中,概可推求其理矣。(濕鬱脾陽)

半夏(醋炒)、茯苓、川連、濃朴[52]、通草湯煎[53]


13.周,濕傷脾陽,腹膨,小溲不利。

茅朮[54]、濃朴[55]茯苓、澤瀉、豬苓[56]、秦皮[57]

又 五苓散。[58]

又 二朮膏。[59]


14.范,四肢乍冷,自利未已,目黃稍退,而神倦不語,濕邪內伏,足太陰之氣不運,經言脾竅在舌。邪滯竅必少靈,以致語言欲謇,必當分利,佐辛香以默運坤陽,是太陰裡症之法。

生于朮(三錢)、濃朴(五分)、茯苓(三錢)、澤瀉(五分)[60]、草果仁(七分)[61]、木瓜(五分)[62]

又,身體稍稍轉動,語謇神呆,猶是氣機未為靈轉,色脈非是有餘,而濕為陰邪,不徒偏寒偏熱已也。

生于朮、茯苓、苡仁、鬱金、炒遠志、石菖蒲汁[63]

又,脾胃不醒,皆從前濕蒸之累,氣升咳痰,參藥緩進。

炒黃川貝、茯苓、苡仁、鬱金、地骨皮、淡竹葉[64]

又,濕滯於中,氣蒸於上,失降不得寐,口數白疳,仍不渴飲,開上郁,佐中運,利腸間,亦是宣通三焦也。

生于朮(五錢)、苡仁(三錢)[65]寒水石(一錢半)、桔梗(七分)[66]豬苓(一錢)、澤瀉(一錢) 、廣皮白(一錢半)[67]


15.曹(三十) 腸胃屬腑,濕久生熱,氣阻不爽,仍以通為法。(濕阻中焦陽氣)

生于朮、川黃連、濃朴、淡生薑渣、廣皮白[68]、酒煨大黃水法丸,服三錢。


16.李(四五) 脈小澀[69],痰多上涌,食入脘阻,大便不爽,上秋至今夏不愈,自述飢飽失和,曾病黃膽,以濕傷氣痺主治。

大杏仁、苡仁、半夏、薑汁、茯苓、橘紅[70]鬱金、香豉[71]


17.俞(五五) 酒濕鬱傷,脘中食阻而痛,治以辛苦寒。

小川連、半夏、薑汁、枳實、茯苓[72]、香豉[73]


18.某(五九) 舌白目黃,口渴溺赤,脈象呆鈍,此屬濕鬱。

綿茵陳(三錢)、生白朮(一錢)、桂枝木(一錢)、茯苓皮(三錢)、木豬苓(三錢)、澤瀉(一錢)[74]寒水石(三錢)、飛滑石(三錢)[75]


19.李,酒客中虛,粵地潮濕,長夏涉水,外受之濕下起,水穀不運,中焦之濕內聚,治法不以宣通經腑,致濕阻氣分,郁而為熱,自脾胃不主運通,水濕橫漬於脈腠之間,二便不爽,濕熱濁氣。交扭混亂,前輩治中滿,必曰分消,此分字,明明謂分解之義。但亂藥既多,不能去病,就是脾胃受傷於藥,蔓延腿肢,腫極且痛,病深路遠,藥必從喉入胃,然後四布,病所未得藥益,清陽先已受傷,此湯藥難以進商也。議用丹溪小溫中丸三錢[76],專以疏利腸中,取其不致流散諸經,亦一理也。小溫中丸八服。


20.某(三六) 陽微體質,濕痰內聚,便溏脘悶,肌麻舌乾,清理濕邪,氣機升降自安。

金石斛[77]茯苓、半夏、廣皮白[78]、鉤藤[79]、白蒺藜[80]


21.張,脈右緩,濕著阻氣。

濃朴、廣皮、煨草果、炒楂肉、藿香梗、炒神曲[81]


22.某(二二) 不耐煩勞是本虛,脘悶便泄屬濕邪,先治濕,後治本。

藿香梗、廣皮、茯苓、大腹皮、濃朴、穀芽[82]


23.陸,濕滯如痞。

山茵陳、草果仁、茯苓皮、大腹皮絨、濃朴、廣皮、豬苓、澤瀉[83]


24.汪(三三) 舌黃脘悶,穢濕內著,氣機不宣,如久釀蒸,必化熱氣,即有身熱之累。

杏仁、藿香、茯苓皮、滑石、濃朴、廣皮白[84]


25.某,閱病源,皆濕熱內停之象,當去濕清熱為主,至於藥酒,蘊濕助熱,尤當永戒。

生白朮、赤小豆皮、綿茵陳、黃柏、茯苓、澤瀉[85]


26.某,脈濡,頭脹,胸身重著而痛,寒熱微嘔,此濕阻氣分。

濃朴、杏仁、白蔻仁、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滑石[86]、竹葉[87]


27.某,長夏外受暑濕,與水穀之氣相並,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氣阻,熱從濕下蒸逼,不飢不食,目黃舌白,氣分之結。

濃朴[88]、杏仁[89]廣皮、茯苓、半夏[90]、薑汁


28.某,脈緩,身痛,汗出熱解,繼而複熱,此水穀之氣不運,濕複阻氣,郁而成病,仍議宣通氣分,熱自濕中而來,徒進清熱不應。

黃芩、滑石、茯苓皮、大腹皮、白蔻仁、通草、豬苓[91]


29.方(四四) 形質頹然,脈遲小澀,不食不寐,腹痛,大便窒痺,平昔嗜酒,少谷中虛,濕結陽傷。寒濕濁陰鳩聚為痛。

炒黑生附子、炒黑川椒、生淡乾薑、蔥白、調入豬膽汁(一枚)[92]


30.王(二五) 冷濕損陽,經絡拘束,形寒酒客少谷,勞力所致。

桂枝、淡乾薑、熟附子、生白朮[93]


31.莫(五十) 今年夏四月,寒熱不飢,是時令潮氣蒸,內應脾胃,夫濕屬陰晦,必傷陽氣,吞酸形寒,乏陽營運,議鼓運轉旋脾胃一法,

苓薑朮桂湯[94]


32.某(十六) 地中濕氣,自足先腫,濕屬陰邪,陽不易複,畏寒,筋骨猶牽強無力,

以金匱苓薑朮桂湯。[95]


33.陳(五一) 濁凝,氣結有形,酒肉挾濕。

蓽茇[96]生香附汁、木香[97]草果、茯苓[98]、廣皮白[99]


34.江,脈緩,臍上痛,腹微膨,便稀,溺短不爽,此乃濕鬱脾胃之陽,致氣滯裡急,宗古人導濕分消。用桂苓散方。

生茅朮、官桂、茯苓[100]濃朴、廣皮白、飛滑石[101]豬苓、澤瀉[102]、炒楂肉[103]


35.林(五二) 中年清陽日薄,忽然脘中痞悶,乃清陽不自轉旋,酒肉濕濁之氣,得以凝聚矣。過飲溏瀉。濕傷脾胃,胃陽微,仲景法,以輕劑宣通其陽。若投破氣開降,最傷陽氣,有格拒之害,

苓桂朮甘湯[104]


36.嚴(三一) 胸滿不飢,是陽不營運,嗜酒必挾濕凝阻其氣,久則三焦皆閉,用半硫丸,二便已通,議治上焦之陽,

苓桂朮甘湯。[105]


37.王(六二) 病患述病中濃味無忌,腸胃滯雖下,而留濕未解,濕重濁,令氣下墜於肛,肛墜痛不已,胃不喜食,陽明失闔,舌上有白腐形色,議劫腸胃之濕。

生茅朮、人參、濃朴、廣皮、炮薑灰、生炒黑附子[106]


38.胡(二十) 受濕患瘡,久瘡陽乏氣泄,半年淹淹無力,食少,噯噫難化,此脾胃病,法以運中陽為要。

茯苓、桂枝、生于朮、炙草、苡仁、生薑[107]


39.汪,夏令脾胃司氣,兼以久雨泛潮,地中濕氣上乾,食味重濁少運,所謂濕勝成五泄也。古云寒傷形,熱傷氣,芒種夏至,天漸熱,宜益氣分以充脾胃,此夏三月,必有康健之理,

補中益氣湯[108]


40.某(五十) 穢濕邪吸受,由募原分布三焦,升降失司,脘腹脹悶,大便不爽,當用正氣散法。(濕邪彌漫三焦)

藿香梗、濃朴、杏仁[109]廣皮白、茯苓皮、神曲、麥芽、綿茵陳[110]


41.蔡,仲景云: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利者,血症諦也。此症是暑濕氣蒸,三焦彌漫,以致神昏,乃諸竅阻塞之兆,至小腹硬滿,大便不下,全是濕鬱氣結,彼夯醫猶然以滋味呆鈍滯藥。 與氣分結邪相反極矣。議用甘露飲法。[111]

豬苓、浙茯苓[112]、寒水石[113]、晚蠶砂[114]、皂莢子(去皮)[115]


42.某(十四) 脘悶,便溏,身痛,脈象模糊,此屬濕蘊三焦。

濃朴、廣皮、藿香梗、茯苓皮、大豆黃卷、木防己、川通草、苡仁[116]


43.牛,向年積聚,誤服燥熱諸藥,頻與清奪推陳致新乃安,身處江南濕熱之鄉,飲啖仍用山右 濃重之味,留熱由腸升膈,三焦不消,議攻無形之熱,

清心涼膈去芒硝加菖蒲。


44.韓(三一) 冷酒水濕傷中,上嘔食,下泄脂液,陽氣傷極,再加浮腫作脹則危。(酒濕傷陽郁生胃癰)

人參、茯苓、熟附子、生于朮、生白芍、生薑[117]

又,酒濕類聚,例以分利,診脈微,陽氣已敗,濕壅生熱至胃癰膿,清熱則陽亡即死,朮苓運中祛濕,佐附迅走氣分,亦治濕一法。

茯苓、熟附子、生白朮[118]、左牡蠣[119]、澤瀉、車前子[120]


45.龐(四四) 濕久脾陽消乏,中年未育子,腎真亦憊,仿安腎丸法。(陽衰濕傷脾腎)

鹿茸、胡蘆巴、附子、韭子、赤石脂、補骨脂、真茅朮、茯苓、菟絲子、大茴香[121]


46.張(五四) 陽傷痿弱,有濕麻痺,痔血。

生白朮、附子、乾薑、茯苓[122]


47.某(三八) 舌白身痛,足跗浮腫,從太溪穴水流如注,此濕邪伏於足少陰,當用溫蒸陽氣為主。

鹿茸、淡附子、草果、菟絲子、茯苓[123]


48.楊,厥陰為病,必錯雜不一,瘧痢之後,肝臟必虛,發症左脅有痞,腹中塊外堅,脅下每常汨汨有聲,惡虛就實,常有寒熱,胃中不知飢,而又嘈雜吞酸,脈長而數,顯然厥陰陽明濕熱下滲前陰,陽縮而為濕熱症也。議用升發陽明胃氣,滲泄厥陰濕熱,其症自愈。(肝胃濕熱)

蒼朮、半夏、茯苓、橘紅[124]、通草[125]當歸、柏子仁[126]、沙蒺藜[127]、川楝子[128]、茴香[129],即丸方。


49.浦(氏) 胸膈迷漫,胃痛嘔食,肢節屈曲處冷痛,經落後,來時周身腰脊不舒,脈弦沉,痛即便溏,此濕鬱阻閉,氣血不行,用藥先須斷酒。(濕鬱肢節冷痛)

生茅朮、炮黑川烏[130]、薑汁、白芥子、濃朴、廣皮、蓽茇、茯苓[131]


50.徐,溫瘧初愈,驟進濁膩食物,濕聚熱蒸,蘊於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起灰滯之形,面目痿黃色,顯然濕熱為痺,仲景謂濕家忌投發汗者,恐陽傷變病,蓋濕邪重著,汗之不卻,是苦味辛通為要耳。(濕熱入經絡為痺)

防己[132]、杏仁[133]、滑石[134]、醋炒半夏[135]、連翹[136]、山梔[137]、苡仁、野赤豆皮[138]


51.某(四七) 風暑濕渾雜,氣不主宣,咳嗽頭脹,不飢,右肢若廢,法當通陽驅邪。

杏仁(三錢)、苡仁(三錢)、桂枝(五分)[139]、生薑(七分)、濃朴(一錢)、半夏(一錢半)[140]、漢防己(一錢半)[141]、白蒺藜(二錢)[142]


52.某,汗多身痛,自利,小溲全無,胸腹白疹,此風濕傷於氣分,醫用血分涼藥,希冀熱緩,殊不知濕鬱在脈為痛,濕家本有汗不解。(濕鬱經脈痛)

苡仁、竹葉[143]、白蔻仁[144]滑石、茯苓、川通草[145]


濕為重濁有質之邪。若從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氣升騰,從內而生者,皆由脾陽之不運。 雖云霧露雨濕,上先受之,地中潮濕,下先受之,然霧露雨濕,亦必由地氣上升而致。若地氣不升,則天氣不降,皆成燥症矣。何濕之有,其傷人也。或從上,或從下或遍體皆受,此論外感之濕邪,著於肌軀者也。此雖未必即入於臟腑,治法原宜於表散。但不可大汗耳。更當察其兼症。若兼風者,微微散之,兼寒者佐以溫藥,兼熱者佐以清藥,此言外受之濕也。

然水流濕,火就燥,有同氣相感之理,如其人飲食不節,脾家有濕,脾主肌肉四肢,則外感肌軀之濕,亦漸次入於臟腑矣。亦有外不受濕,而但濕從內生者,必其人膏粱酒醴過度。或嗜飲茶湯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膩之物,治法總宜辨其體質陰陽,斯可以知寒熱虛實之治。

  • 若其人色蒼赤而瘦,肌肉堅結者,其體屬陽,此外感濕邪,必易於化熱。若內生濕邪,多因膏粱酒醴,必患濕熱,濕火之症。
  • 若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軟者,其體屬陰。若外感濕邪,不易化熱。
  • 若內生之濕,多因茶湯生冷太過,必患寒濕之症,人身若一小天地,今觀先生治法。
  • 若濕阻上焦者,用開肺氣,佐淡滲,通膀胱,是即啟上閘,開支河,導水勢下行之理也。
  • 若脾陽不運,濕滯中焦者,用術朴薑半之屬,以溫運之,以苓澤腹皮滑石等滲泄之,亦猶低濕處,必得烈日晒之,或以剛燥之土培之,或開溝渠以泄之耳。

其用藥總以苦辛寒治濕熱,以苦辛溫治寒濕,概以淡滲佐之,或再加風藥,甘酸膩濁,在所不用,總之腎陽充旺,脾土健運,自無寒濕諸症,肺金清肅之氣下降,膀胱之氣化通調,自無濕火濕熱暑濕諸症。若夫失治變幻,則有腫脹黃膽泄瀉淋閉痰飲等類,俱於各門兼參之可也。(華岫云)

徐評,方案重複,令閱者生厭,編書者意欲何為,治濕不用燥熱之品,皆以芳香淡滲之藥。 疏肺氣而和膀胱,此為良法,惟健脾消痰培土之方未備,則於固本之法,猶有缺耳。

  1. [1]濕阻小腸,造成溺阻
  2. [2]利竅散濕。《本經逢原》:「上能散表,下利水道,為蕩熱散濕,通利六腑九竅之專劑」
  3. [3]宣肺氣以助化濕,不配桔梗是因為濕主降而忌升,少用桔梗比較好
  4. [4]宣散中上焦濕滯。《本草備要》:「為肺家本藥。肺主氣。散滯氣,消酒積,除寒燥濕,化食寬膨」
  5. [5]瀉熱滲濕
  6. [6]降氣去濕
  7. [7]利水清熱
  8. [8]宣肺降氣化濕
  9. [9]開胸氣機,單用皮的是主清肺斂肺
  10. [10]醒胃化濕
  11. [11]利竅散濕
  12. [12]降氣化濕
  13. [13]開上焦氣機,行氣化濕,而且是可以針對濕邪使用的行氣藥,其他的行氣藥不一定好用。
  14. [14]宣肺降氣
  15. [15]養胃腎之陰,因為上焦有濕,不以麥冬或玉竹補上焦之陰
  16. [16]滲濕熱
  17. [17]行氣化濕
  18. [18]清熱生津,似乎沒有化痰力,在此應該是和胃降逆用,因為其他的降氣藥大都性溫
  19. [19]心中熱,但是是肺熱
  20. [20]肺熱通大腸下利,目黃是濕熱
  21. [21]濕熱表現都在中上焦,所以清中上焦濕熱為主
  22. [22]中下焦就意思一下而已
  23. [23]滑石清熱去濕,是寒性的五苓散,竹葉離熱去濕,連翹透熱去濕,都是清上焦濕熱
  24. [24]清肺熱利咽。《得配本草》:「瀉上焦實熱,降厥陽相火」
  25. [25]一升一降可以理肺,可以清上焦,桔梗又可以利咽
  26. [26]根據方子來推測,應該是濕溫喉阻咽痛,方子是銀翹馬勃散,可參考《溫病條辨》
  27. [27]清包絡之熱,所以也清到咽部,《本草經解》:「心包絡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其經別屬三焦,出循喉嚨,出耳後,合少陽,鬱則包絡之火上炎經絡,而成寒熱鼠瘻瘰癧矣,連翹清苦而輕揚之,因而越之,結者徹而寒熱愈矣」
  28. [28]利咽喉
  29. [29]和連翹合作透外邪,也兼清咽喉
  30. [30]也是利咽喉用,現代研究有抗病毒的功用
  31. [31]現在不可能入藥,bj4
  32. [32]一縱一橫,開胸氣機
  33. [33]解胸中鬱熱
  34. [34]同樣是開胸中氣機
  35. [35]助鬱金行氣活血,有時也是鬱金的代用品
  36. [36]也是有入《溫病條辨》的方子,是茯苓皮湯
  37. [37]主清脾濕
  38. [38]主清皮水
  39. [39]利下焦水氣
  40. [40]主清膜原的氣滯。《得配本草》:「降逆氣以除脹,利腸胃以去滯。一切膜原冷熱之氣,致陰陽不能升降,臌脹浮腫等症,此為良劑。」
  41. [41]滲上焦濕熱
  42. [42]視為佩蘭,用來清解暑濕,省頭草與佩蘭雖不是一種植物,但在臨床上相互代用。
  43. [43]清餘熱餘濕
  44. [44]養胃陰
  45. [45]強力涼心瀉肝藥
  46. [46]清心包熱,兼通三焦濕熱
  47. [47]養腎陰,固腎志,腎氣通三焦以固心包,由腎陰通心以固心陰
  48. [48]敗毒清絡,合金汁更好,當然我寧願不用金汁
  49. [49]守中固陽
  50. [50]清中焦濕熱,類葛根芩連湯思路
  51. [51]兩個合用是止腹痛用,我也想不出這裡為何要使用。《得配本草》:「枳實,得芍藥,止腹痛」
  52. [52]有兩個方面可以解釋,半夏加黃連可以去痰火,半夏加茯苓可以去濕,厚朴也可以幫助行氣化濕,要怎麼加強其實和劑量有關係,可惜我們沒辦法知道葉天士當初是用什麼劑量了
  53. [53]去脾的濕熱壅阻,《本經疏證》:「療脾疸常欲眠,心煩噦者,脾家濕熱壅盛則成疸,心脾之熱不清則昏昏欲眠而心煩噦。」
  54. [54]健脾滲濕
  55. [55]行氣化濕
  56. [56]利水滲濕
  57. [57]平木益精,很少用的藥,我的解讀為只是防木克脾土而已
  58. [58]化氣行水
  59. [59]燥脾去濕
  60. [60]都是健脾滲濕為主
  61. [61]《本草分經》:「暖胃健脾,祛寒燥濕」
  62. [62]助化濕和胃,作為佐藥,其舒筋活絡之用在此應該是不需要的
  63. [63]濕邪稍去,少入醒神清心之藥以調理心神
  64. [64]功用和上藥方向差不多,又多了川貝是加強去痰止咳
  65. [65]佐中運
  66. [66]開上鬱
  67. [67]利腸間
  68. [68]清中焦濕阻
  69. [69]邪阻造成氣滯不順
  70. [70]去中上焦之濕
  71. [71]散鬱氣
  72. [72]化濕熱實阻
  73. [73]散鬱氣
  74. [74]茵陳五苓散,清利濕熱發黃
  75. [75]防濕鬱化熱,清利三焦,滑石可視為寒性的五苓散
  76. [76](蒼朮 川芎 香附 神麴 針砂),主治濕熱輕症
  77. [77]除了養胃陰,也能平補脾腎
  78. [78]二陳湯
  79. [79]微寒而且,又能清肝,防止木克土
  80. [80]也能滋養肝腎,和鉤藤合作理肝
  81. [81]去濕痰重劑,去中焦濕阻
  82. [82]溫中化濕,加重行氣
  83. [83]去濕,利濕退黃
  84. [84]主宣中上焦濕氣,滑石兼化三焦濕熱
  85. [85]主清中下焦濕熱
  86. [86]清三焦濕氣
  87. [87]滲濕清熱,也兼防化熱
  88. [88]破氣分結
  89. [89]宣肺散濕
  90. [90]化濕去痰
  91. [91]清熱利濕,主清中下焦濕氣和氣分熱
  92. [92]白通湯為主,還加了川椒加強溫陽
  93. [93]桂朮化濕,薑附溫陽
  94. [94]《溫病條辨》:「寒濕傷脾胃兩陽,寒熱不飢,吞酸形寒,或脘中痞悶,或酒客濕聚,苓薑朮桂湯主之。」
  95. [95]金匱並沒有苓薑朮桂湯,所以我也不知道出處在哪兒,以配伍來看,是以溫中化濕為主
  96. [96]溫中下氣,比其他溫藥多出下氣的功能。《本草備要》:「辛熱,除胃冷,溫中下氣,消食祛痰」
  97. [97]理氣,以理脾氣為主,所以沒有用柴胡或其他理氣藥
  98. [98]溫中化濕,以去濕為主
  99. [99]助理脾氣,也是助勢用法
  100. [100]苓桂基本方,去中焦濕氣
  101. [101]行氣通三焦水氣
  102. [102]瀉下焦水
  103. [103]消中焦滯氣,輔助用
  104. [104]這應該就是葉天士用藥輕靈的典範,一般人會破氣,但葉天士先用去濕就好的方法
  105. [105]溫中上焦之陽,散水氣
  106. [106]行中焦氣機以去濕,溫陽以化濕,其實濕重之下,人參應該不會重用,我想人參的劑量應該是不高的
  107. [107]苓桂朮甘加苡仁生薑,運中陽兼化寒濕
  108. [108]濕傷脾胃,應該是沒有濕的見證,不然冒然地補不太好
  109. [109]行宣上焦濕氣
  110. [110]化解中下焦濕氣
  111. [111] 出自《蒿崖尊生》的茯苓甘露飲,主治:霍亂,夏月引飲過多。
  112. [112]利水
  113. [113]強力清熱瀉火,除寒止渴
  114. [114]主要用來去皮膚風濕,但也可以治去腸間濕氣。《本草求真》:「且味辛而兼甘,故凡水火相激而見腸鳴,得此甘以和之」
  115. [115]強力去痰,去頑痰而醒神
  116. [116]去濕行氣藥三焦都兼顧了
  117. [117]真武湯加人參,溫脾腎以去水濕
  118. [118]上文已經劇透了,運中祛濕,佐附迅走氣分
  119. [119]軟堅以散聚,又能泄水氣《本草發揮》:「牡蠣之鹹以泄水氣」
  120. [120]助分利下焦
  121. [121]都是補脾腎的藥,用一點茯苓去濕
  122. [122]乾薑朮苓湯,也就是金匱腎著湯加附子,主治濕傷腰腎
  123. [123]濕邪只是伏於腎,沒有盛於腎,所以沒有用熟附子,也沒有太強溫陽藥,是以文火溫腎
  124. [124]二陳湯,且是用蒼朮,去濕力更甚
  125. [125] 滲濕熱
  126. [126]補腎補血,在病機上不是最重要的,應該只是助回正氣,我視它們為佐助藥
  127. [127]疏肝
  128. [128]疏肝和胃
  129. [129]小茴香味雖屬辛,但性平不甚溫,可以用來和胃及散肝經濕氣
  130. [130]溫經去風濕
  131. [131]這些藥除了去中焦之濕,也能去經絡之濕(蓽茇除外),蓽茇雖然沒有去濕的用處,不過其下氣之能,還可以治胸膈之濕鬱
  132. [132]利經絡濕氣
  133. [133]使濕氣上宣
  134. [134]除三焦之濕熱
  135. [135]開降上焦之濕
  136. [136]透熱去濕
  137. [137]清利上焦濕熱
  138. [138]利中焦濕氣
  139. [139]除了宣肺去濕,苡仁也能補肺
  140. [140]行氣降氣去濕
  141. [141]去表濕
  142. [142]補肝腎散肝風,都算是對應中風的機病,在此為輔助,因為病人右側似乎有中風
  143. [143]利中上焦之濕
  144. [144]和草果很像,除寒燥濕,只是沒有下氣的功能
  145. [145]三焦的濕都利了

臨證指南醫案(風溫)+註

1.僧(五二) 近日風溫上受,寸口脈獨大,肺受熱灼,聲出不揚,先與辛涼清上,當薄味調養旬日。(風溫傷肺)

牛蒡子、薄荷、象貝母、杏仁、冬桑葉[1]清肺涼肺透熱大沙參、南花粉[2]潤肺、黑山梔皮[3]清上焦熱,《本草經疏》:「療目赤熱痛,及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者,總除心肺二經之火熱也」


2.楊,脈左實大,頭目如蒙,清竅不爽,此風溫仍在上焦,擬升降法。

乾荷葉、薄荷、象貝、連翹[4]清熱透熱、鉤藤[5]清心包熱,在上焦,清肝熱,肝由內通癲頂,也在頭面,清頭面的熱、生石膏末[6]清肺的氣分實熱


3.某,風溫從上而入,風屬陽,溫化熱,上焦近肺,肺氣不得舒轉,周行氣阻,致身痛,脘悶,不飢,宜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醫謂六經,輒投羌防,泄陽氣,劫胃汁,溫邪忌汗,何遽忘之。

杏仁、香豉、鬱金、山梔[7]清肺部鬱熱、栝蔞皮[8]清肺潤肺化痰、蜜炒橘紅[9]理肺氣


4.葉,風溫入肺,肺氣不通,熱漸內鬱,如舌苔,頭脹咳嗽,發疹,心中懊,脘中痞滿,猶是氣不舒展,邪欲結痺,宿有痰飲,不欲飲水,議梔豉合涼膈方法。

山梔皮、豆豉[10]清鬱熱杏仁、黃芩[11]清肺宣肺、栝蔞皮[12]佐制黃芩苦寒、枳實汁[13]下氣,用以導邪結


5.郭,風溫入肺,氣不肯降,形寒內熱,胸痞,皆郁之象,辛涼佐以微苦,手太陰主治。

黑山梔、香豉、杏仁、桑葉、栝蔞皮、鬱金[14]清上焦鬱熱


6.秦(六三) 體質血虛,風溫上受,滋清不應,氣分燥也。議清其上。(風溫化燥熱)

石膏、生甘草、薄荷、桑葉、杏仁、連翹[15]用藥往氣分熱方向治療

又 照前方去連翹薄荷加陳蔞皮鬱金梔皮[16]更往氣分鬱熱的用藥走


7.某,風火上郁,耳後結核,目眶痛。(少陽風火)[17]膽經風火

薄荷、牛蒡子[18]透熱利咽、前胡[19] … Continue reading象貝、連翹、黑梔皮[20]清熱化痰、赤芍[21]清熱涼血,用以散結。《本草經疏》:「榮氣不合則逆於肉裡,結為癰腫,行血涼血則癰腫自消。」、生甘草


8.某,風溫熱伏,更劫其陰,日輕夜重[22]夜熱早涼在陰分,煩擾不寧。(風溫傷陰)

生地、阿膠、麥冬[23]補陰養血、白芍[24]斂陰破陰、炙草、蔗漿


9.馬(三五) 風溫熱灼之後,津液未複,陽明脈絡不旺,骨酸背楚,治以和補。

鮮生地、北沙參、玉竹、麥冬[25]補陰斂津生黃耆、歸身[26]當歸補血湯,化氣為血、蜜丸


10.某,陰虛風濕,氣從左升,桂枝湯加花粉杏仁。[27]完全看不懂,沒辦法強加解釋


風為天之陽氣,溫乃化熱之邪,兩陽熏灼,先傷上焦,種種變幻情狀,不外手三陰為病藪。頭脹汗出,身熱咳嗽,必然並見,當與辛涼輕劑,清解為先,大忌辛溫消散,劫爍清津,太陰無肅化之權,救逆則有蔗汁廬根玉竹門冬之類也。苦寒沉降,損傷胃口,陽明頓失循序之司,救逆則有複脈建中之類。大凡此症,驟變則為痙厥,緩變則為虛勞,則主治之方,總以甘藥為要,或兼寒或兼溫,在人通變可也。(邵新甫)

註解

註解
1 清肺涼肺透熱
2 潤肺
3 清上焦熱,《本草經疏》:「療目赤熱痛,及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者,總除心肺二經之火熱也」
4 清熱透熱
5 清心包熱,在上焦,清肝熱,肝由內通癲頂,也在頭面,清頭面的熱
6 清肺的氣分實熱
7 清肺部鬱熱
8 清肺潤肺化痰
9 理肺氣
10 清鬱熱
11 清肺宣肺
12 佐制黃芩苦寒
13 下氣,用以導邪結
14 清上焦鬱熱
15 用藥往氣分熱方向治療
16 更往氣分鬱熱的用藥走
17 膽經風火
18 透熱利咽
19 清頭面因肝膽經(膽主外,肝主內)的痰火。《本草求真》:「前胡專入肝膽。味苦微寒,功專下氣。凡因凡入肝膽,火盛痰結,暨氣實哮喘,氣有餘便是火」
20 清熱化痰
21 清熱涼血,用以散結。《本草經疏》:「榮氣不合則逆於肉裡,結為癰腫,行血涼血則癰腫自消。」
22 夜熱早涼在陰分
23 補陰養血
24 斂陰破陰
25 補陰斂津
26 當歸補血湯,化氣為血
27 完全看不懂,沒辦法強加解釋

臨證指南醫案(寒)+註

1.某(二二) 客邪外侵,頭脹,當用辛散。(寒邪客肺)[1]不管從方(連翹)和從證來(頭脹)看,都是有內熱的情形,所以應該是輕微的外寒內熱造成,外寒為客邪也沒說錯

蘇梗、杏仁、桔梗、桑皮、橘紅[2]宣肺透風桑皮、連翹[3]透邪清熱


2.某,寒熱,頭痛脘悶[4]以方測證,應該是外感造成肺胃氣鬱

淡豆豉、嫩蘇梗、杏仁、桔梗[5]宣肺透熱、濃朴[6]理胃脘氣機、枳殼[7] … Continue reading


3.某(五二),複受寒邪,背寒,頭痛,鼻塞。(風寒傷衛)

桂枝湯加杏仁。[8]散風寒,兼用杏仁宣肺


4.某(十九) 時邪外襲,衛痺[9]衛氣受阻,可能是寒或濕發熱[10]熱邪比較少會阻氣,所以寒兼濕的可能性比較大,頭痛,先散表邪。(寒邪兼濕)

淡豆豉、蘇梗、杏仁[11]透邪宣肺、濃朴[12]配杏仁止逆氣,配豆豉散寒氣,《得配本草》配杏仁,治氣逆急喘;佐解表藥,卻衛氣之有餘;寒邪乘之則有餘。木防己、茯苓皮[13]利表濕


5.楊(四二) 太陽脈行,由背抵腰,外來風寒,先傷陽經,雲霧自下及上,經氣逆而病發,致嘔痰涎頭痛。小溲數行病解,膀胱氣通,斯逆者轉順矣。當通太陽之裡[14]就是太陽腑證,膀胱蓄水證,用五苓散,倘外感病發再議。(寒客太陽膀胱經氣逆)


6.某(二八),勞傷陽氣,形寒身熱,頭疼脘悶,身痛。(勞倦陽虛感寒)

杏仁(三錢)[15]宣肺透風、川桂枝(八分)[16]溫助陽氣,散寒、生薑一錢)、濃朴(一錢)[17]和案4一樣,佐杏仁和表藥桂枝都有其道理、廣皮(一錢)[18]理肺氣會用橘紅,用陳皮表示還要濕氣要化、茯苓皮(三錢)[19]推測是陽虛水濕易犯,用來利皮水,有水濕的佐證是作者還用了陳皮


傷寒症,仲景立法於前,諸賢注釋於後,先生雖天資穎敏。若擬其治法,恐亦不能出仲景范圍,其所以異於庸醫者,在乎能辨症耳。不以冬溫春溫風溫溫熱濕溫伏暑內傷勞倦瘟疫等症,誤認為傷寒,其治溫熱暑濕諸症,專辨邪之在衛在營,或傷氣分,或傷血分,更專究三焦,故能述前人溫邪忌汗,濕家忌汗,當用手經之方,不必用足經之藥等明訓,垂示後人,此乃先生獨擅見長之處也。若夫傷寒之書,自成無己注解以後,凡注疏者不啻數百家,其尤著者,如嘉言三書,景岳書,傷寒三注四注等篇,近有柯韻伯來蘇集,傷寒論翼方翼,王晉三古方選注中所解一百十三方,諸家析疑辨義處,雖稍有異同,然皆或登仲景之堂,或造仲景之室者,業醫者,當日置案頭,潛心參究,庶乎臨症可無誤矣。(華岫云)

傷寒一症,內經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又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其症有六經相傳,並病合病,兩感直中,難經又言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再加以六淫之邪,有隨時互相兼感而發之病,且其一切現症,則又皆有頭痛發熱,或有汗無汗,或惡風惡寒,不食倦臥煩渴等,則又大略相同,故其症愈多,其理愈晦,毋怪乎醫者臨症時,不能灼然分辨,即其所讀之書,前人亦並無至當不易之論,將靈素難經之言,及一切外感之症,逐一分晰辨明,使人有所遵循,故千百年來,欲求一鑒垣之士,察六淫之邪,毫不紊亂者,竟未見其人,幸賴有仲景之書,以六經分症,治以汗吐下和寒溫諸法,故古人云仲景之法,不但治傷寒,苟能悉明其理,即治一切六氣之病與諸雜症,皆可融會貫通,無所不宜,此誠屬高論,固深知仲景者也。然余謂六淫之邪,頭緒甚繁,其理甚奧,即匯集河間東垣丹溪,及前賢輩諸法而治之,猶慮未能兼括盡善。若沾沾焉,必欲但拘仲景之法而施治,此乃見聞不廣,膠柱鼓瑟,不知變通者矣。今觀葉氏之書,傷寒之法,固屬無多,然其辨明冬溫春溫風溫溫熱濕溫之治,實超越前人,以此羽翼仲景,差可嘉惠後學,觀者幸毋忽諸。(華玉堂)

徐評 此即俗名著寒之症,偶爾受寒之小疾,不入經絡之病也。何必牽引傷寒大症,發諸議論,及細閱此編,竟無治傷寒一門,即此數方為傷寒之法,不禁失笑,夫醫者之學問,全在明傷寒之理,則萬病皆通,故仲景之書只有二種,傷寒論治傷寒之法也。金匱治雜症之法也。而金匱之方,則又半從傷寒論中來,則傷寒乃病中之第一症,而學醫者之第一功夫也。今此編獨闕此一門,則平日所習何書,所治何病耶,此老數十年醫道大行,豈無數千百大症經手,乃竟只錄此數方以了局,此非此老之過,乃編書之人胸中茫無定見耳。

註解

註解
1 不管從方(連翹)和從證來(頭脹)看,都是有內熱的情形,所以應該是輕微的外寒內熱造成,外寒為客邪也沒說錯
2, 15 宣肺透風
3 透邪清熱
4 以方測證,應該是外感造成肺胃氣鬱
5 宣肺透熱
6 理胃脘氣機
7 通肺理氣。《本草經疏》:「療勞氣咳嗽,背膊悶倦者,蓋亦指風寒鬱於上焦,則肺氣滯而為悶倦咳嗽,經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殼味苦能泄至高之氣,故主之也」
8 散風寒,兼用杏仁宣肺
9 衛氣受阻,可能是寒或濕
10 熱邪比較少會阻氣,所以寒兼濕的可能性比較大
11 透邪宣肺
12 配杏仁止逆氣,配豆豉散寒氣,《得配本草》配杏仁,治氣逆急喘;佐解表藥,卻衛氣之有餘;寒邪乘之則有餘。
13 利表濕
14 就是太陽腑證,膀胱蓄水證
16 溫助陽氣,散寒
17 和案4一樣,佐杏仁和表藥桂枝都有其道理
18 理肺氣會用橘紅,用陳皮表示還要濕氣要化
19 推測是陽虛水濕易犯,用來利皮水,有水濕的佐證是作者還用了陳皮

臨證指南醫案(風)+註

1.某(二七),風傷衛,寒熱頭痛[1]脘悶[2]。(風傷衛)[3]

蘇梗(一錢)、淡豆豉(一錢)、杏仁(三錢)、桔梗(一錢)[4]、濃朴(一錢半)[5]、連翹(一錢半)、通草(一錢)、滑石(三錢)[6]


2.某(二一),風邪外襲肺衛,畏風發熱[7],咳嗽脘悶[8],當用兩和表裡。

淡豆豉(一錢半)、蘇梗(一錢)、杏仁(三錢)、桔梗(一錢半)[9]、連翹(一錢半)[10] 通草(一錢)[11]


3.江(五六),勞倦過月,氣弱加外感,頭痛惡風,營衛二氣皆怯,嗽則閃爍筋掣而痛。大凡先治表後治裡,世間未有先投黃連清裡,後用桂枝和表,此非醫藥。(風傷營衛誤治)

當歸建中湯。[12]


4.沈,虛人得感,微寒熱[13]。(體虛感風)
參歸桂枝湯[14]加廣皮[15]


經云:風為百病之長,蓋六氣之中,惟風能全兼五氣,如兼寒則風寒,兼暑則曰暑風,兼濕曰風濕,兼燥曰風燥,兼火曰風火,蓋因風能鼓蕩此五氣而傷人,故曰百病之長也。其餘五氣,則不能互相全兼,如寒不能兼暑與火,暑亦不兼寒,濕不兼燥,燥不兼濕,火不兼寒。

由此觀之,病之因乎風而起者自多也。然風能兼寒,寒不兼風,何以辨之,如隆冬嚴寒之時,即密室重幃之中,人若裸體而臥,必犯傷寒之病,此本無風氣侵入,乃但傷於寒,而不兼風者也。風能兼寒者,因風中本有寒氣,蓋巽為風,風之性本寒,即巽卦之初爻屬陰是也。因風能流動鼓蕩,其用屬陽,是合乎巽之二爻三爻,皆陽爻也,如炎溽暑之時。若使數人扇一人,其人必致汗孔閉,頭痛惡寒骨節疼等,傷寒之病作矣。斯時天地間,固毫無一些寒氣,實因所扇之風,風中卻有寒氣,故令人受之,寒疾頓作,此乃因傷風而兼傷寒者也。故有但傷寒而不傷風之症,亦有因傷風而致兼傷寒之症,又有但傷風而不傷寒之症,有因傷風而或兼風溫風濕風燥風火等症,更有暑濕燥火四氣各自致傷,而絕不兼風之症,故柯韻伯所注傷寒云,傷風之重者,即屬傷寒,亦有無汗脈緊,骨節疼諸症,此柯氏之書,所以能獨開仲景生面也。至仲景所著傷寒書,本以寒為主,因風能兼寒。故以風陪說,互相發明耳。學人看書,不可不知此理。若夫臟腑一切內外諸風,各有現症。具載內經,尤當詳考。(華岫云)

  1. [1]有寒有熱
  2. [2]有濕
  3. [3]衛氣受損,所以風會兼寒兼熱兼濕都有可能
  4. [4]理肺宣肺
  5. [5]厚朴能疏理肺部氣機。《得配本草》:「配杏仁,治氣逆急喘。寒邪去也」
  6. [6]清熱化濕
  7. [7]只是畏風,不畏寒,又有發熱,是兼風溫
  8. [8]肺氣不宣夾濕
  9. [9]宣肺利氣
  10. [10]《醫學中衷中參西錄》:「透表解肌,清熱逐風,又為治風熱要藥。」
  11. [11]微能解表,又能瀉肺熱,《本草乘雅》:「瀉肺者,泄肺之金鬱,金鬱則泄之,解表利小水也。」
  12. [12]小建中湯加當歸,加強溫補氣血
  13. [13]微惡寒發熱,這樣解釋說得通
  14. [14]桂枝湯加人參當歸,虛人外感時需內補外解
  15. [15]加強人參和當歸補氣血之間的連結,讓氣血雙生的環形結構完整

臨證指南醫案(木乘土)+註

1.某,肝厥犯胃入膈。(肝胃)

半夏、薑汁[1]杏仁、栝蔞皮、香豆豉[2]金鈴子[3]、延胡[4] 、白蔻[5]


2.鮑(三三),情懷不適,陽氣鬱勃於中,變化內風,掀旋轉動,心悸流涎,麻木悉歸左肢,蓋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飲酒中虛,便易溏滑,議兩和肝胃。

桑葉、炒丹皮、天麻[6]、金斛[7]、川貝[8]、地骨皮[9]


3.吳,脈左數,右濡,氣塞心痛,養胃平肝。

半夏[10]、茯苓[11]、炒麥冬[12]、柏子仁[13]川楝子、青橘葉[14]


4.顧(五一)脈弦,胃脘痺痛,子後清水泛溢,由少腹涌起,顯是肝厥胃痛之症。

吳萸(五分)[15]、川楝子(一錢)[16]、延胡(一錢)[17]、茯苓(三錢)、桂枝木(五分)[18]、高良薑(一錢)[19]


5.某(二九)脈左弦,右澀,中脘痛及少腹,病在肝胃。

川楝子、青皮、生香附[20]、小茴[21]、茯苓[22]、南棗


6.某(三二),舌白惡心,液沫泛溢,病在肝胃,當通陽泄濁。

吳萸(七分)、乾薑(一錢)、薑汁(三分)[23]、茯苓(三錢)[24]、南棗(一枚)


7.任(三八),此情志不遂,肝木之氣,逆行犯胃,嘔吐膈脹,開懷談笑可解,凝滯血藥,乃病之對頭也。

延胡[25]、川楝子[26]、蘇梗[27]、烏藥[28]、香附[29]、紅豆蔻[30]


8.王(四三)胃脘痛,高突而堅,嘔清涎血沫,滴水不能下咽,四肢冷,肌膚麻木,捶背脊病勢略緩,此屬肝厥犯胃。

開口吳萸、金鈴子、炒延胡[31]生香附、高良薑[32]、南山楂


9.某,脈左弦,少寐,氣從左升,泄肝和胃。

生左牡蠣(五錢)、川楝子肉(一錢)、化州橘紅(一錢半)、茯苓(三錢)、澤瀉(一錢)


10.某,脈緩,左弦,晨倦食減,在土旺之候,急調脾胃,

戊己湯去甘草加穀芽。


11.程(五六)曲運神機,心多擾動,必形之夢寐,診脈時,手指微震,食納痰多,蓋君相動主消爍,安穀不充形骸,首宜理陽明以製厥陰,勿多歧也。[33]

人參、枳實、半夏、茯苓[34]、石菖蒲[35]


12.某,通補陽明和厥陰。

人參、茯苓、半夏、高良薑、吳萸[36]、生白芍[37]


13.某(四一),肝逆犯胃,脘痛腹鳴,氣撐至咽[38]

川楝子、桂枝木、淡乾薑、川椒、生白芍、吳萸、烏梅[39]、茯苓[40]


14.程(五二)操家,煩動嗔怒,都令肝氣易逆,乾嘔味酸,木犯胃土,風木動,乃晨泄食少,形瘦脈虛,先議安胃和肝。

人參、半夏、茯苓、木瓜、生益智、煨薑[41]


15.華(二三),據說氣攻脅脹,春起秋愈,此內應肝木,飽食不和,肝傳胃矣。

半夏(一錢半)[42]、廣皮白(一錢)[43]大杏仁(十粒)、白蔻仁(八分)[44]、川楝子(一錢)、炒延胡(一錢)[45]、生薑 (五分)、土栝蔞皮(一錢)[46]

又,心中懊惱噎痛,氣分熱痰未平,用溫膽法。

竹茹(一錢炒黃)[47]、炒半夏(一錢)[48]、茯苓(一錢半)[49]、枳實(一錢)[50]、桔梗(八分)[51]、橘紅(一錢)[52]、生薑(三分)


16.王(十三)癖積,是重著有質,今痛升有形,痛解無跡,發於暮夜,沖逆,欲嘔不吐,明是厥氣攻胃,由惱怒強食,氣滯紊亂而成病,發時用河間金鈴子散,兼以宣通陽明凝遏可愈。

金鈴子、延胡[53]半夏、栝蔞皮、山梔、橘紅[54]


17.朱(五十),半百已衰,多因神傷思慮,夏四月大氣發泄,遂加便溏,長夏暑熱,無有不大耗氣分,寒熱之來,乃本氣先怯,而六氣得以乘虛,今不思納穀之因,皆寒熱二氣擾逆,胃脘清真受戕,所 以致困莫蘇,不煩不渴,胃陽虛也。凡醒胃必先製肝,而治胃與脾迥別,古稱胃氣以下行為順,區區朮甘之守,升柴之升,竟是脾藥,所以鮮克奏效。

人參、茯苓[55]、炒麥冬[56]、大麥仁[57]、木瓜[58]、烏梅[59]


18.董,病久,正氣已衰,喜熱惡寒為虛,診得左脈尚弦,病在肝。但高年非伐肝平肝為事,議通補胃陽。

人參、茯苓、煨薑、新會皮、炒粳米[60]、炒荷葉蒂[61]


19.陸(三六),咽屬胃,胃陰不升。但有陽氣熏蒸,致咽燥不成寐,沖逆心悸,震動如驚,厥陰內風,乘胃虛以上僭,胃脈日虛,肢肌麻木,當用十味溫膽,合秫米湯,通攝兼進,俾肝胃陽和,可以痊安。

人參、茯苓、棗仁[62]、知母[63]、竹茹[64]、半夏、黃色秫米[65]

又,用泄少陽,補太陰法,

六君去甘草[66]加丹皮桑葉[67]金斛湯[68]法丸。


20.郭,脈弦,心中熱,欲嘔,不思食,大便不爽,乃厥陰肝陽順乘胃口,陽明脈絡不宣,身體掣痛,當兩和其陽,酸苦泄熱,少佐微辛。

川連、桂枝木、生牡蠣、烏梅、生白芍、川楝子[69]


21.芮,前議肝病入胃,上下格拒,考內經諸痛,皆主寒客。但經年累月久痛,寒必化熱, 故六氣都從火化,河間特補病機一十九條亦然,思初病在氣,久必入血,以經脈主氣,絡脈主血也。 此臟腑經絡氣血,須分晰辨明,投劑自可入彀,更詢初病因驚,夫驚則氣逆,初病肝氣 之逆,久則諸氣均逆,而三焦皆受,不特胃當其沖矣。謹陳緩急先後進藥方法,厥陰篇云,氣上撞心,飢不能食,欲嘔,口吐涎沫,夫木既犯胃,胃受克為虛,仲景謂制木必先安土,恐防久克難複,議用安胃一法。

川連、川楝子[70]、川椒[71]生白芍、烏梅[72]、淡薑渣、歸鬚[73]、橘紅[74]

內經以攻病克製曰勝方,補虛益體,須氣味相生曰生方,今胃被肝乘,法當補胃。但胃屬腑陽,凡六腑以通為補,黃連味苦能降,戴元禮雲,諸寒藥皆凝澀,惟有黃連不凝澀,有薑椒歸鬚氣味之辛,得黃連川楝之苦,仿內經苦與辛合,能降能通,芍藥酸寒,能泄土中木乘,又能和陰止痛,當歸血中氣藥,辛溫上升,用須力薄,其氣不升,梅占先春,花發最早,得少陽生氣,非酸斂之收藥,得連楝苦寒,內經所謂酸苦泄熱也。以氣與熱俱無形無質。 其通逐之法迥異,故辨及之。

又,春分前七日,診右脈虛弦帶澀,左脈小弦勁而數,胃痛已緩。但常有畏寒鼓栗,俄頃發熱而解,此肝病先厥後熱也。今歲厥陰司天,春季風木主氣,肝病既久,脾胃必虛,風木鬱於土宮,營衛二氣,未能流暢於經脈,為營養護衛,此偏熱偏寒所由來矣。夫木郁土位,古人制肝補脾,升陽散郁,皆理偏就和為治,勿徒攻補寒熱為調,今春半天令漸溫,擬兩和氣血,佐以宣暢少陽太陰,至小滿氣暖泄越,必大培脾胃後天,方合歲氣體質調理,定春季煎丸二方。

人參、茯苓、廣皮、炙草、當歸、白芍、丹皮、桑葉[75],薑棗湯法丸。

(間用煎方)人參、廣皮、穀芽、炙草、白芍、黃芩、丹皮、柴胡[76]、卜[77]


22.有年,冬藏不固,春木萌動,人身內應乎肝,水弱木失滋榮,陽氣變化內風,乘胃為嘔,攻脅為痛,仲景以消渴心熱屬厥陰,內經以吐涎沫為肝病,肝居左而病熾偏右,木犯土位之征。 經旨謂肝為剛臟,非柔不和,閱醫藥沉桂萸連,雜以破泄氣分,皆辛辣苦燥,有剛以治剛之弊,倘忽厥逆瘈瘲奈何,議鎮陽熄風法。

生牡蠣、阿膠、細生地[78]、丹參[79]、淮小麥[80]、南棗

又,內風陽氣,鼓動變幻,皆有形無質,為用太過,前議鹹苦入陰和陽,佐麥棗以和胃製肝獲效,蓋肝木肆橫,胃土必傷,醫治既僻,津血必枯,唇赤舌絳咽乾,谷味即變酸膩,顯是胃汁受劫,胃陰不複,夫胃為陽明之土,非陰柔不肯協和,與脾土有別故也。

生牡蠣、阿膠、細生地、小麥、炒麥冬、炒麻仁、炒麥冬、炙草[81]


23.張(五七)脈小弦,納穀脘中哽噎[82],自述因乎悒郁強飲,則知木火犯土,胃氣不得下行所致,議苦辛泄降法。

半夏、黃連[83]、鬱金、竹茹、丹皮、山梔、香淡豆豉[84]、生薑

又,前方泄厥陰,通陽明,為沖氣吐涎脘痞,不納穀而設,且便難艱阻,胸脹悶,上下交阻,有年最慮關格,與進退黃連湯[85]


24.江,晨起腹痛,食穀微滿,是清濁之阻,按脈右虛左弦,不思飲食[86],脾胃困頓,都屬虛象,古人培土必先製木,仿以為法。

人參、淡吳萸、淡乾薑、茯苓[87]、炒白芍[88]


25.周(五九)酒熱濕痰,當有年正虛,清氣少旋,遂致結秘,不能容納,食少,自述多郁易嗔,議從肝胃主治。

半夏、川連、人參、枳實、茯苓、薑汁[89]


26.王(五五),噦逆舉發,湯食皆吐,病在胃之上脘。但不知起病之因由,據云左脅內結瘕聚,肝木侮胃。明系情懷憂勞,以致氣鬱結聚,久病至頗能安穀,非純補可知,泄厥陰以舒其用,和陽明以利其腑,藥取苦味之降,辛氣宣通矣。

半夏、川連[90]、左牡蠣、川楝子皮[91]、淡吳萸[92]、薑汁


27.唐,痞逆惡心,是肝氣犯胃,食入臥著,痛而且脹,夜寐不安,亦是胃中不和,貴乎平肝養胃致其複。若見有形沖逆之狀,攻伐兢進,有痞滿成脹之患。

川連、神曲、吳萸、川楝子、楂肉、鬱金


28.姚,寒熱嘔吐,脅脹脘痺,大便乾澀不暢,古云九竅不和,都屬胃病,法當平肝木,安胃土,更常進人乳薑汁,以益血潤燥宣通,午後議用大半夏湯。

人參、半夏、茯苓、金石斛[93]、廣皮、菖蒲[94]


29.胡(氏),經後寒熱,氣沖欲嘔,忽又如飢,仍不能食,視其鼻準亮,咳汗氣短,多藥胃傷,肝木升逆,非上焦表病。

炙甘草、小生地、芝麻仁、阿膠、麥冬、白芍[95]、牡蠣[96]

又,照前方去牡蠣加人參。

又,沖陽上逆,則煩不得安,仍是陰弱,夫胃是陽土,以陰為用,木火無製,都系胃汁之枯,故腸中之垢不行,既知陰虧,不必強動大便。

人參、鮮生地、火麻仁、天冬、麥冬、炙草[97]


30.徐(氏),經候適來,肢骸若撤,環口肉蠕動,兩踝臂肘常冷,夫衝脈血下,蹺維脈怯不用,沖隸陽明,厥陰對峙,因驚肝病,木乘土位,以致胃衰,初則氣升至咽,久則懶食脘痞,昔人有治肝不應,當取陽明,陽明不闔,空洞若谷,厥氣上加,勢必嘔脹吞酸,然陽明胃腑,通補為宜,剛藥畏其劫陰,少濟以柔藥,法當如是。

人參(二錢)、半夏(薑汁炒三錢)、茯苓(三錢)、淡附子(七分)、白粳米(五錢)、木瓜(二錢)[98]

胃虛益氣而用人參,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非通劑矣。少少用附子以理胃陽,粳米以理胃陰,得通補兩和陰陽之義,木瓜以酸,救胃汁以製肝,兼和半夏附子之剛愎,此大半夏與附子粳米湯合方。


31.張(氏)肝病犯胃,心痛,乾嘔不能納食,肢冷泄瀉,腑經陽失流展,非虛寒也。

金鈴子散加川連烏梅桂枝生薑。[99]


32.徐(氏),屢屢墮胎,下元氣怯,而寒熱久嗽,氣塞填胸,涌吐涎沫,乃郁勃嗔怒肝膽內寄之相火風木,內震不息,犯胃則嘔逆吞酸,乘胸侵咽,必脹悶喉痺,漸漸昏迷欲厥,久延不已,為郁勞之,此治嗽清肺,重鎮消痰,越醫越凶,考內經肝病主治三法,無非治用治體,又曰治肝不應,當取陽明,蓋陽明胃土,獨當木火之侵侮,所以製其沖逆之威也。是病原治法大略,

安胃丸椒梅湯送。[100]


33.鮑(嫗)風泄已止,胃逆不納食。

人參、川連、烏梅雥木瓜、川斛、橘紅[101]


34.朱(氏)嗔怒動肝,氣逆惡心,胸脅閃動,氣下墜欲便,是中下二焦損傷不複,約束之司失職,擬進培土泄木法,亦暫時之計。

烏梅、乾薑、川椒、人參、茯苓、川楝、生白芍[102]、川連[103]


35.王(氏)寡居多郁,宿病在肝,邇日暑邪深入,肝病必來犯胃,吐蛔下利得止,不思穀食,心中疼熱。 仍是肝胃本症,況暑濕多傷氣分,人參輔胃開痞,扶胃有益,幸無忽致疲可也。

人參、川連、半夏、薑汁、枳實、牡蠣[104]

又,胃開思食,仍以制肝和胃。

人參、金石斛、半夏、枳實、茯苓、橘紅[105]


36.呂(氏),季脅之傍,是虛裡穴,今跳躍如梭,乃陽明絡空也。況衝脈即血海,亦屬陽明所管,經行後而病忽變,前案申說已著,茲不複贅。大凡絡虛,通補最宜,身前沖氣欲脹,衝脈所主病,內經所謂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今也痛無形象,諒無結聚,只以冷汗跗寒,食入惡心,鼻準明,環口色青,肝胃相對,一勝必一負,今日議理陽明之陽,佐以宣通奇脈,仲景於動氣一篇,都從陽微起見,仿以為法。

人參、茯苓、淡熟附子、生蘄艾、桂枝木、炒黑大茴、紫石英、生杜仲[106]


37.朱(氏),上冬用溫通奇經,帶止經轉,兩月間,納穀神安,今二月初二日,偶涉嗔忿,即麻痺乾嘔耳聾,隨即昏迷如厥,診脈寸強尺弱,食減少,口味淡,微汗,此厥陰之陽化風,乘陽明上犯,蒙昧清空,法當和陽益胃治之。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炒半夏(一錢半)、生白芍(一錢)、烏梅(七分肉)、小川連(二分)、淡生薑(二分)、廣皮白(一錢)[107]

此厥陰陽明藥也。胃腑以通為補,故主之以大半夏湯,熱擁於上,故少佐薑連以瀉心,肝為剛臟,參入白芍烏梅,以柔之也。

又,三月初五日,經水不至,腹中微痛,右脅蠕蠕而動,皆陽明脈絡空虛,衝任無貯,當與通補入絡。

人參(一錢)、茯苓(三錢)[108]、香附(醋炒一錢)、小茴(一錢)[109]、當歸(二錢)、茺蔚子(二錢)[110]、生杜仲(二錢)[111]

又,照方去茺蔚杜仲白芍官桂。


38.某(氏),久有痛經,氣血不甚流暢,驟加暴怒傷肝,少腹沖氣上犯,逆行於肺為咳,寒熱聲嗄,脅中拘急,不飢不納,乃左升右降不司轉旋,致失胃氣下行為順之旨,故肝用宜泄,胃腑宜通,為定例矣。

鉤藤、丹皮、桑葉、半夏曲、茯苓、廣皮白[112]

又,威喜丸。


39.唐,積勞內傷,脘悶脅脹,嘔吐格拒,眩暈不得臥,陽挾內風暴張,恐其忽然 厥,議通胃平肝法。

小川連、薑汁、半夏、牡蠣、川楝子、生白芍[113]


40.江,拒按為實,患目病來屬肝,痛必多嘔,大便秘澀,肝病及胃,當苦辛泄降,少佐酸味。

小川連、生淡乾薑、半夏、黃芩、生白芍[114]、枳實[115]


41.顧(五十),陽明脈衰,形寒,痞,飢不食,心痛,洞泄兼嘔。

人參、吳萸、茯苓、半夏、生薑、炒黃粳米[116]


42.某,勞怒傷陽,氣逆血鬱致痛,痞脹便溏,風木侮土,前方既效,與通補陽明厥陰,

大半夏湯去蜜加桃仁柏子仁當歸薑棗湯法丸。[117]


43.某,脈微小弱,是陽氣已衰,今年太陰司天,長夏熱泄氣分,不食不運,味變酸苦,脾胃先受困也。稍涉嗔怒,木乘土中,益加不安,從東垣培土製木法。

人參、廣皮、茯苓、益智、木瓜、淡薑渣[118]


44.夏,通補陽明,開泄厥陰。

人參、半夏、茯苓、橘紅、吳萸、白芍[119]


45.汪(氏)氣滯脾弱。(肝脾)

逍遙散加鬱金砂仁末。[120]


46.席,大便未結,腹中猶痛,食入有欲便之意,胃陽未複,肝木因時令尚橫,用泄木安土法。(肝脾胃)

人參、木瓜、濃朴、茯苓、益智仁、青皮[121]


47.江,鎮衝任,溫養下焦頗效,所議治嗽肺藥,寒涼清火,背謬顯然。

炒黑杞子、淡蓯蓉、小茴香拌炒當歸、沙苑、石殼建蓮、茯神、紫石英煎湯,煎藥。[122]

又,動怒,脘下痛,不飲食,是肝厥犯脾胃,病外生枝,最非善調之理,理氣皆破泄難用,議進制肝木益胃土一法。

人參(一錢)、炒焦白芍(一錢半)、真枷南香(汁沖五小匙)、炒焦烏梅(三分酸泄肝陽) 、茯苓(五錢切小塊甘淡益胃)、化橘紅(五分宣通緩痛)[123]

又,人參、嫩鉤藤、明天麻、化橘紅、炒烏梅肉、茯苓、伽南香[124]


48.朱,胃弱痰多,補虛宜通,肝陽易升,左頰赤,佐泄少陽。(肝膽胃)

人參、炒半夏、茯苓、鉤藤、經霜桑葉、煨薑、南棗[125]

49.范(五七)脾竅開舌,舌出流涎為脾病,克脾者少陽膽木,以養脾泄膽治。(膽脾)

人參、于朮、薑黃[126]、桑葉、丹皮、天麻[127]

50.某,補太陰,泄少陽。

人參、茯苓、焦朮、炙草[128]、廣皮、白芍、炒丹皮、桑葉[129]

又,照方去甘草桑葉加木瓜。


51.李(五十),少陽木火,犯太陰之土,持齋淡薄,中虛熱灼,以補脾和肝,為久長調理,

四君子[130]加芩芍桑葉丹皮[131]


52.金,能食運遲,香紋裂,左頤肉腫,不喜飲水,太陰脾陽郁,法當補土泄木。

于朮、茯苓、新會皮、炙草、煨益智[132]、柴胡、丹皮、白芍[133]


53.張(二九)脈小弱,是陽虛體質,由郁勃內動少陽木火,木犯太陰脾土,遂致寢食不適,法當補土泄木。

人參(一錢半)、白朮(一錢半)、半夏(一錢)、茯苓(二錢)、甘草(五分)、廣皮(一錢)[134] 、丹皮(三錢)、桑葉(一錢)[135]、薑(一錢)、棗(二錢)


54.毛,目微黃,舌黃,煩渴脅肋板實,呼吸周身牽掣,起於頻吐食物痰飲,即胸脘痛脹,此肝木犯胃,諸氣痺阻,雖平昔宜於溫補,今治病宜通氣分。

焦白朮[136]、半夏、柴胡[137]、枳實、生香附、廣皮、乾荷葉湯[138]泛丸。 


55.秦(二七)面長身瘦,稟乎木火之形,氣阻脘中,食少礙痛,胃口為逆,乃氣火獨熾之象,忌用燥熱劫津,治以平肝和胃。

降香[139]、鬱金、山梔[140]、橘紅、枇杷葉、蘇子[141]、川貝母[142]、薑皮


肝為風木之臟,又為將軍之官,其性急而動,故肝臟之病,較之他臟為多,而於婦女尤甚。肝病必犯土,是侮其所勝也。本臟現症。仲景云: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又內經所載肝病,難以盡述。大凡其脈必弦,脅或脹或疼,偏寒偏熱,先厥後熱。若一犯胃,則惡心乾嘔,脘痞不食,吐酸水涎沫,克脾則腹脹,便或溏,或不爽,肢冷肌麻,案中治法,有陰陽虛實之殊,略舉而敘述之。若肝陰胃陰未虧,肝陽亢逆犯胃,先生立法,用藥則遠柔用剛,泄肝如吳萸椒桂,通胃如半夏薑汁薑附,加益智枳朴等,則兼運脾陽,中虛必用人參,故大半夏湯,附子粳米湯,進退黃連湯,瀉心法,治中法,溫膽等湯是也。若肝陰胃汁已虛,木火熾盛,風陽擾胃,用藥忌剛用柔,養肝則阿膠生地白芍麻仁木瓜,養胃則人參麥冬知母粳米秫米等是也。至於平治之法,則剛柔寒熱兼用,烏梅丸,安胃丸,逍遙散。若四君六君異功戊己,則必加泄肝之品,用桑葉丹皮者,先生云:桑葉輕清,清泄少陽之氣熱,丹皮苦辛,清泄肝膽之血熱,用金鈴子散者,川楝苦寒。直泄肝陽,延胡專理氣滯血澀之痛,此皆案中之綱領也。余另分此一門者,因嘔吐不食。脅脹脘痞等恙,恐醫者但認為脾胃之病,不知實由肝邪所致,故特為揭出,以醒後人之目耳。且世人但知風勞臌膈為四大重症,不知土敗木賊,肝氣日橫,脾胃日敗,延至不救者多矣。可不究心於此哉。(華岫云)

徐評,諸案大抵皆胸痺痞滿,及痰飲內蓄之症,治痞痺之方,最忌人參,而此欲其壯土以製木,用者甚多,必有遺病,至於蓄痰症,全不齒及,尤屬辨症不清,其中精思巧意,中病處頗多,亦得失參半也。

  1. [1]降氣止嘔
  2. [2]疏理胸膈氣機
  3. [3]制肝和胃
  4. [4]肝氣犯膈,配川楝子解膈痛。《得配本草》:「延胡索,配川楝子,治熱厥心痛」
  5. [5]溫中止嘔,兼能行氣化濕,不過此處好像沒有濕要去,就理解為氣滯易留濕滯吧!
  6. [6]清肝火
  7. [7]平補脾腎,以脾為主,和主平補腎的菟絲子類似
  8. [8]重用可以潤心疏肝。《景岳全書》:「氣味俱輕,功力頗緩,用須加倍。善解肝臟鬱愁,亦散心中逆氣,祛肺痿肺癰、痰膿喘嗽」
  9. [9]清肝腎虛火
  10. [10]辛開上焦,兼制制麥冬潤性
  11. [11]提水上滋
  12. [12]養胃
  13. [13]五臟皆養,但潤而不補,算是治標藥,在此應該是用來潤肝肺《藥性解》:「柏子仁辛歸肺,甘歸脾,濁陰歸腎,故均入之」;景岳全書:「氣味清香,性多潤滑,雖滋陰養血之佳劑,若欲培補根本,乃非清品所長。」
  14. [14]疏肝和胃
  15. [15]暖胃制肝
  16. [16]制肝和胃
  17. [17]活血行氣,入肝。《本草求真》:「行心肝血中氣滯,氣中血滯。」
  18. [18]少用以入肝經《《本草求真》》:「脅風本屬於肝,凡治脅風之症,當用桂枝入肝以平」
  19. [19]溫胃
  20. [20]強力疏肝和胃
  21. [21]暖胃,尤其是少腹的部份
  22. [22]緩胸脅之痛,和上案的不同的是:可能是血瘀尚不明顯,所以不用桂枝而用茯苓《本草經解》:「胸者肺之分,脅者肝之分,肝主升而肺主降,肺金不足,則氣不降,肝木有餘,則氣上逆,逆於肝肺之分,故在胸脅之間也。茯苓入肺,氣平則降,味甘可以緩肝,所以主之。」
  23. [23]暖胃化飲
  24. [24]使飲化於胱膀
  25. [25]活血行氣
  26. [26]瀉肝和胃
  27. [27]行氣寬中,行氣止嘔輕劑,因為開懷可解,症狀不算重
  28. [28]暖胃,兼能開鬱散結
  29. [29]疏肝和胃,肝犯脾就不用它了
  30. [30]溫中止嘔
  31. [31]暖胃制肝兼活血
  32. [32]就是良附丸,疏肝理氣,溫中止痛
  33. [33]補胃通腑以制手厥陰心包,而不是足厥陰肝經,好特殊的醫案啊!!!
  34. [34]補胃通腑降氣
  35. [35]瀉心包痰熱
  36. [36]暖胃降氣通腑兼制肝
  37. [37]柔肝兼顧肝胃之陰
  38. [38]胃虛上逆而非脾虛氣陷
  39. [39]暖胃制肝,白芍能肝胃同治
  40. [40]腹鳴為腑有水飲,用茯苓助化水
  41. [41]暖胃降氣通腑
  42. [42]降氣化痰
  43. [43]助勢用法
  44. [44]宣中上焦濕氣,而且劑量也不重,應該是對應春起秋愈,有濕則發,有燥則癒的症狀,春天因濕而發春溫症
  45. [45]金鈴子散,制肝和胃兼化瘀止痛
  46. [46]皮能宣上焦肺鬱,配合杏蔻使用。《醫學衷中參西錄》:「但用其皮,最能清肺、斂肺、寧嗽、定喘」
  47. [47]去痰熱,《得配本草》:「清上焦之火,消虛熱之痰」
  48. [48]廣性去痰
  49. [49]助半夏化飲去痰
  50. [50]化稠痰,去胸中痰積
  51. [51]入咽清熱化痰,也能和枳實配合一升一降行氣化痰
  52. [52]助勢用法
  53. [53]就是金鈴子散,主肝鬱化火,心腹脅肋諸痛
  54. [54]辛散胸中鬱氣,就是小陷胸湯,只是黃連用梔子代替,用橘紅助勢諸藥
  55. [55]通胃腑
  56. [56]因思慮傷神,補心氣
  57. [57]未加工的薏苡仁,我視為解暑熱,開脾胃用
  58. [58]作者自己說的,救胃汁以制肝
  59. [59]斂肝止痛。《本草經解》:「肝木克土則痛,味酸則斂,所以止痛」
  60. [60]通補胃陽
  61. [61]平常是用來活血,在此是開胃消食。《本草通玄》:「開胃消食,止血固精。」
  62. [62]通補胃陽
  63. [63]去各種相火以安神
  64. [64]去心經痰熱,在此是去心包痰熱
  65. [65]半夏秫米湯,調和肝胃,半夏調陰和陽,《得配本草》:「配怵米,和營衛」
  66. [66]甘草能補脾胃,幹嘛要去掉呢?因為胃有邪阻的時候,用甘能使之中滿,所以甘草是胃虛時可用,但因虛而滿的時候還是去掉比較好。《內經》:「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以補脾,能緩之也,故湯液用此以建中。又曰:甘者令人中滿。又曰:中滿者勿食甘。即知非中滿藥也。甘入脾,歸其所喜攻也。」
  67. [67]清熱透熱兼潤肺胃,都算輕劑。《本草求真》:清肺瀉胃,涼血燥濕,去風明目
  68. [68]益胃陰以防清熱太過
  69. [69]制肝為主,平胃為輔
  70. [70]作者自解如下,黃連苦又不澀,能降胃氣,川楝制肝和胃
  71. [71]暖胃制肝
  72. [72]斂陰平肝
  73. [73]用歸毛推血行,力薄效速
  74. [74]助勢用法
  75. [75]培土和肝
  76. [76]培土和膽
  77. [77]就是萊菔子
  78. [78]入手足厥陰滋陰清熱,牡蠣只入肝經
  79. [79]入手厥陰活血
  80. [80]補心氣以安神
  81. [81]上面的方子加了炒麻仁,拔臟陰入腑以養胃陰
  82. [82]胃不受納
  83. [83]瀉心法
  84. [84]清厥陰痰火,豆豉助透鬱
  85. [85]黃連湯加桂枝,除了通陽明以外,用桂枝平衝降逆兼泄肝,有助化飲利小便。
  86. [86]胃陰不足
  87. [87]溫胃通腑
  88. [88]斂肝胃之陰
  89. [89]瀉心暖胃,再用枳實加強腑氣之降
  90. [90]瀉心法
  91. [91]泄肝
  92. [92]暖胃
  93. [93]安胃土,便澀加石斛潤一下
  94. [94]除了補肝之外,還能溫腸胃
  95. [95]滋陰養血以平肝
  96. [96]加強柔肝
  97. [97]三才湯加麥冬麻仁,心腎主治心腎之氣陰兩傷,因為大便不通,兼拔陰入腑
  98. [98]很少見作者自己已經了完整方解的,通補胃陽,少濟酸以斂陰
  99. [99]瀉肝
  100. [100]上面說了,治肝不應,就先養胃土
  101. [101]胃逆為陽不足,不納食為陰不足,算是胃陰陽雙補,又柔肝一下的輕劑。
  102. [102]暖胃補中兼泄肝
  103. [103]沒有半夏配,是止嘔之藥。不會太寒,因為薑椒很夠熱《本經疏證》:「黃連為心胃之劑,嘔吐為胃病,故後世治嘔用黃連,其效最捷,蓋上升皆火之變見,人身之火,惟欲其降,升則為病,即所謂諸嘔吐酸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者也」
  104. [104]通腑下氣兼柔肝
  105. [105]扶胃多,幾乎沒有制肝,用石斛潤一下胃陰
  106. [106]暖胃,溫衝任
  107. [107]就是很典型的厥陰陽明兩治法
  108. [108]通胃陽
  109. [109]溫調衝任
  110. [110]活血通經
  111. [111]暖腎通經
  112. [112]瀉肝膽,通胃腑
  113. [113]泄肝多,通胃少
  114. [114]制肝多,暖胃少
  115. [115]枳實性沉,兼能入肝、脾血分,而消食積痰氣瘀血,有沖牆倒壁之喻
  116. [116]暖胃制肝
  117. [117]除了通補陽明厥陰,也加強了化瘀
  118. [118]通胃斂肝
  119. [119]暖胃和肝
  120. [120]典型的肝氣犯脾
  121. [121]暖胃瀉肝
  122. [122]得確都是溫養下焦鎮衝任的藥。
  123. [123]通胃制肝,真枷南香是沉香,平時主治腎不納氣,在此是暖胃止嘔
  124. [124]也是同上,只是瀉肝力加重
  125. [125]平肝利膽通胃
  126. [126]補脾
  127. [127]瀉膽,肝虛則勁,膽不滋養,則風動於中,此肝膽性氣之風,非外感天氣也
  128. [128]四君子
  129. [129]輕瀉少陽
  130. [130]補中
  131. [131]輕瀉少陽
  132. [132]補土
  133. [133]泄木
  134. [134]四君子和二陳合劑,健脾化濕
  135. [135]葉天士自己說的:「桑葉輕清,清泄少陽之氣熱,丹皮苦辛,清泄肝膽之血熱,用金鈴子散者,川楝苦寒。直泄肝陽,延胡專理氣滯血澀之痛。」
  136. [136]化痰飲
  137. [137]疏通三焦以助化痰飲
  138. [138]降氣調肝以和胃,再用荷葉開胃
  139. [139]和鬱金同散胸中氣機。《本草經疏》:「治內傷,或怒氣傷肝吐血,用此以代鬱金,神效。
  140. [140]一起合作散胸中氣火
  141. [141]理氣止逆,肺胃氣逆都兼顧了
  142. [142]潤燥以防散氣清熱過甚

臨證指南醫案(泄瀉)+註

1.周,因長夏濕熱,食物失調,所謂濕多成五泄也。先用胃苓湯分利陰陽。(暑濕熱)

[1][2]湯去甘草


2.溫,長夏濕勝為瀉,腹鳴溺少,腑陽不司分利,先宜導濕和中,

胃苓湯。

又,向年陰分傷及陽位,每有腹滿便溏,長夏入秋,常有滯下,此中焦氣分積弱,水穀之氣易於聚濕[3],或口鼻觸入穢邪,遂令脾胃不和,是夏秋調攝最宜加意,擬夏秋應用方備采,天暖氣蒸,南方最有中痧痞脹諸恙,未受病前,心懷疑慮,即飲芳香正氣之屬,毋令邪入為第一義。

藿香梗[4],白蔻仁[5],橘紅[6],桔梗,杏仁[7],鬱金[8],降香[9],濃朴[10]

夏至後,熱勝濕蒸,氣傷神倦,用東垣益氣湯[11]。若汗退場門渴,兼生脈散斂液。


3.某,秋暑穢濁,氣從吸入,寒熱如瘧,上咳痰,下洞泄,三焦蔓延,小水短赤,議芳香辟穢,分利滲濕。

藿香[12],濃朴,廣皮[13],茯苓塊,甘草,豬苓,澤瀉[14],木瓜[15],滑石[16],檀香汁

又,進藥稍緩,所言穢濁,非臆說矣。其陰莖囊腫,是濕熱甚而下墜入腑,與方書莖腫款症有間。議河間法。

濃朴,杏仁,滑石,寒水石,石膏,豬苓,澤瀉,絲瓜葉[17]


4.某,陰瘧久傷成損,俯不能臥,脊強,脈垂,足跗浮腫,乃督脈不用,漸至傴僂廢疾,近日暑濕內侵泄瀉,先宜分利和中。

濃朴[18],藿香[19],廣皮[20],茯苓,澤瀉,木瓜[21],炒扁豆[22],炒楂肉[23],炒砂仁[24]


5.蔡(二一) 氣短少續為虛,近日腹中不和,泄瀉暑傷,先以清暑和脾,預防滯下。

濃朴,廣皮,炙草,茯苓,澤瀉,炒扁豆,麥芽,木瓜,炒楂肉,砂仁[25]

又,香砂異功散。[26]


6.葉(五七),平素操持積勞,五志之火易燃,上則鼻竅堵塞,下有肛痔腸紅,冬春溫邪,是陽氣發越,邪氣乘虛內伏,夫所伏之邪,非比暴感發散可解,況兼勞倦內傷之體,病經九十日來,足跗日腫,大便日行五六次,其形粘膩,其色黃赤紫滯,小便不利,必隨大便而稍通,此腎關樞機已廢,二腸陽腑失司,所進水穀,脾胃不主營運,釀濕墜下,轉為瘀腐之形,正當土旺入夏,脾胃主氣,此濕熱內淫,由乎脾腎日傷,不得明理之醫,一誤再誤,必致變現腹滿矣。夫左脈之緩澀,是久病陰陽之損,是合理也。而右脈弦大,豈是有餘形質之滯,即仲景所云,弦為胃減,大則病進,亦由陽明脈絡漸弛,腫自下日上之義,守中治中,有妨食滋滿之弊,大旨中宜運通。下宜分利,必得小溲自利,腑氣開闔,始有轉機。若再延綿月餘,夏至陰生,便難力挽矣。

四苓[27]加椒目濃朴益智廣皮白[28]

又,服分消方法五日,瀉減溺通,足跗浮腫未消,要知脾胃久困,濕熱滯濁,無以營運,所進水穀,其氣蒸變為濕,濕勝多成五瀉,欲使濕去,必利小便,然滲利太過,望六年歲之人,又當慮及下焦,久病入夏,正脾胃司令時候,脾臟宜補則健,胃腑宜疏自清,扶正氣,驅濕熱,乃消補兼施治去,晚服資生丸炒米湯送下。

(早服)人參[29],廣皮[30],防己[31],濃朴[32],茯苓,生朮[33],澤瀉[34],神曲[35],黃連,吳萸[36]


7.朱,口腹不慎,濕熱內起,泄瀉複至,此濕多成五泄,氣瀉則腹脹矣。(濕熱)

人參,茅朮,茯苓,廣皮[37],川連,黃芩[38],白芍[39],澤瀉[40],楂肉[41]


8.陳,脈緩大,腹痛泄瀉,小溲不利,此水穀內因之濕,郁蒸腸胃,致清濁不分。若不清理分消,延為積聚粘膩滯下,議用芩芍湯[42]

淡黃芩[43],生白芍[44],廣皮,濃朴,藿香,茯苓,豬苓,澤瀉[45]


9.張,脈緩澀[46],腹滿,痛瀉不爽,氣鬱滯久,濕凝在腸[47],用丹溪小溫中丸。

針砂[48],小川連[49],蒼朮,白朮,半夏,廣皮[50],香附[51],青皮[52],神曲[53]漿丸。


10.程,診脈肝部獨大,脾胃緩弱[54],平昔納穀甚少,而精神頗好,其先天充旺不待言矣。目今水瀉。少腹滿脹,少腹為厥陰肝位,由陰陽不分,濁踞於下,致肝失疏泄,當以五苓散導水利濕[55],仿古急開支河之法[56]


11.黃(九歲),久瀉兼發瘡痍,是濕勝熱郁,苦寒必佐風藥,合乎東垣脾宜升,胃宜降之旨。

人參[57],川連,黃柏[58],廣皮,炙草,生于朮[59],羌活,防風[60],升麻,柴胡[61],神曲,麥芽[62]


12.朱(三四),形瘦尖長,木火體質,自上年泄瀉,累用脾胃藥不效,此陰水素虧,酒食水穀之濕下墜,陰弱不能包涵所致,宜苦味堅陰[63],淡滲勝濕。

炒川連,炒黃柏[64],濃朴,廣皮白,茯苓,豬苓,澤瀉[65],炒楂肉[66]


13.陳,寒濕已變熱郁,六腑為窒為瀉。

生台朮,濃朴,廣皮,白茯苓,益智仁,木瓜[67],茵陳[68],澤瀉[69]


14.某(三三) 酒濕內聚痰飲,餘濕下注五泄,常用一味茅朮丸。

炒半夏,茯苓[70],苡仁[71],刺蒺藜[72],新會皮[73]


15.王(氏),頭脹[74],喜冷凍飲料[75],咳嘔心中脹,泄瀉不爽,此為中暑[76],故止澀血藥更甚,舌色白,議清上焦氣分。(中暑)

石膏[77],淡黃芩,炒半夏[78],橘紅[79],濃朴[80],杏仁[81]


16.王(二七) 自春徂冬,瀉白積,至今腹痛,小水不利,想食物非宜,脾胃水寒偏注大腸,當分其勢以導太陽,胃苓湯[82]主之。(中陽濕滯)


17.胡(二三) 三瘧劫截不效,必是陰臟受病,衄血熱渴,食入不化痛瀉,二者相反,思病延已久,食物無忌,病中勉強進食,不能充長精神,即為滯濁阻痺,先以脹瀉調理,不必以瘧相混。

草果,濃朴,陳皮,木香,茯苓皮,腹皮,豬苓,澤瀉[83]


18.郁(四八),經營勞心,納食違時,飢飽勞傷,脾胃受病,脾失運化,夜屬陰晦,至天明洞瀉粘膩,食物不喜,脾弱,惡食柔濁之味,五苓通膀胱分泄,濕氣已走前陰之竅,用之小效,東垣謂中氣不足。溲便乃變,陽不營運,濕多成五泄矣。

人參,生白朮,茯苓,炙草[84],炮薑,肉桂[85]


19.某(五八) 形寒便瀉,舌白。

濃朴,廣皮,半夏,茯苓皮[86],桂枝木,生薑[87]


20.程(氏) 寒濕腹痛,惡心泄瀉。(寒濕)

濃朴[88],藿香梗[89],益智仁[90],廣皮[91],炒茅朮[92],煨木香[93],茯苓[94],澤瀉[95]


21.吳(氏)寒凝胃陽,腹痛泄瀉。

草果,濃朴,茅朮,廣皮,吳萸,炒楂肉[96]


22.程(氏),瀉後腹膨。

人參,生益智,炮薑,茯苓,濃朴,廣皮,砂仁[97]


23.陸(嫗),氣滯為脹,濕鬱為瀉,主以分消。

炒濃朴[98],大腹皮[99],茯苓,澤瀉[100],煨益智[101],廣皮[102],炒楂肉[103]


24.某(氏) 雨濕涼氣,乘於脾胃,泄瀉之後,腹膨減食[104],宜健中運濕。

焦白朮炭,濃朴,廣皮,生穀芽[105],炒扁豆[106],木瓜[107],茯苓,澤瀉[108]


25.程(女),濕鬱脾陽,腹滿[109],肢冷泄瀉[110]

四苓散加濃朴廣皮[111]


26.鄒(嫗),濕傷泄瀉,小便全少,腹滿欲脹,舌白不飢,病在足太陰脾,宜溫中佐以分利。

生茅朮[112],濃朴[113],草果[114],廣皮[115],茯苓,豬苓,澤瀉[116],炒砂仁[117]

又,早服真武丸[118],薑湯送二錢五分,一兩。 夜服針砂丸[119],開水送一錢五分, 六錢。

又,人參,附子,枳實,茯苓,乾薑,生白芍[120]


27.某(氏),脈沉緩,肌肉豐盛,是水土質,陽氣少於營運,水穀聚濕,布及經絡,下焦每有重著筋痛。食稍不運,便易泄瀉,經水色淡,水濕交混,總以太陰脾臟調理。若不中,恐防脹病。

人參,茯苓,白朮,炙草,廣皮[121],羌活,獨活,防風[122],澤瀉[123]


28.倪(六七) 陽傷濕聚,便溏足腫。

粗桂枝,生白朮,茯苓[124],澤瀉[125],木防己[126]

又,脈緊,足腫便溏,陽微濕聚,氣不流暢,怕成單脹[127],照前方加茵陳[128]

又,晨泄肢腫。

生白朮,桂枝木,淡附子,茯苓,澤瀉[129]


29.陸(五一) 當臍動氣,子夜瘕泄[130],晝午自止,是陽衰寒濕冱凝,腑陽不運,每瀉則脹減,宜通不宜澀。

製川烏[131],生茅朮,茯苓[132],木香,濃朴[133],廣皮[134]


30.朱,消渴乾嘔,口吐清涎,舌光赤[135],泄瀉[136],熱病四十日不愈,熱邪入陰,厥陽犯胃,吞酸不思食,久延為病傷成勞。(肝犯胃)

川連[137],烏梅[138],黃芩[139],白芍[140],人參[141],訶子皮[142]


31.陶(十八),病由春木正旺,中焦受克,先泄瀉,繼以腹痛,小便不利,食不思納,皆是六腑不和所致,夫胃為陽土,肝屬陰木,腑宜通,肝宜柔宜涼,治胃必佐泄肝,製其勝也。閱方呆補,不知臟腑陰陽,故辨及之。

泡淡黃芩[143],炒小川連[144],炒廣皮,濃朴[145],生白芍[146],炒烏梅肉[147],豬苓,澤瀉[148]


32.楊,因驚而瀉,腹痛欲嘔,是為蛔厥,當用酸苦,忌進甜物。

川椒,淡乾薑[149],烏梅肉,川連,金鈴子[150],延胡索[151],桂枝木[152],生白芍[153]


33.唐,胃中不和,不飢少寐,肝風震動,頭迷,溏泄,高年經月未複,兩和厥陰陽明。

炒半夏,人參,枳實,茯苓[154],炒烏梅肉[155]


34.潘,入夜咽乾欲嘔,食納腹痛即瀉,此胃口大傷,陰火內風劫爍津液,當以肝胃同治,用酸甘化陰方。

人參(一錢半)[156],焦白芍(三錢)[157],訶子皮(七分)[158],炙草(五分),陳倉米(三錢)[159]

又,去陳米加南棗一枚。

又,咽乾不喜湯飲,腹鳴溺濁,五液消爍,虛風內風擾於腸胃。

人參[160],木瓜[161],焦白芍[162],赤石脂[163],炙草


35.朱,經月減食泄瀉,下焦無力,以扶土泄木法。

人參,焦朮,炒益智,茯苓,廣皮[164],木瓜[165]


36.某,病後,陰傷作瀉。[166]

烏梅[167],白芍[168],炙草,廣皮[169],茯苓[170],荷葉[171]


37.王,霍亂後痛瀉已緩,心中空洞,肢節痿弱,此陽明脈虛,內風閃爍,蓋虛象也。

異功去參朮[172]。加烏梅木瓜白芍[173]

又,上吐下瀉之後,中氣大虛,身痛肢浮,虛風內動,以補中為法,

異功散加木瓜薑棗。[174]


38.某,腹鳴晨泄,巔眩脘痺,形質似屬陽不足,診脈小弦,非二神四神溫固之症[175],蓋陽明胃土已虛,厥陰肝風振動內起,久病而為飧泄,用甘以理胃,酸以製肝。

人參,茯苓,炙草,廣皮[176],烏梅[177],木瓜[178]


39.某,頭痛損目,黎明腸鳴泄瀉,煩心必目刺痛流淚,是木火生風,致脾胃土位日戕,姑議泄木安土法

人參,半夏,茯苓,炙草[179],丹皮[180],桑葉[181]


40.徐(六六) 自春季胸脅肌腠,以及腹中疼痛,從治肝小愈,腹鳴泄瀉不止,久風飧泄,都因木乘土位。東垣云:治脾胃必先製肝,仿此。(肝犯脾胃)

人參,焦朮,炙草[182],木瓜[183],烏梅[184],炒菟絲餅


41.程,勞損經年,食入腹脹痛瀉,心中寒凜,膚腠熱蒸,此陽不內潛,脾胃久困,萬無治嗽清降之理,議用戊己湯,扶土製木法。


42.葉(三六) 左脅氣脹,在皮膜之裡,此絡脈中病也。泄肝破氣久服,脾胃受困,而為泄瀉,得養中小愈[185]。然以藥治藥,脈絡之病仍在。

半夏[186],桂枝,茯苓[187],遠志[188],歸鬚[189],橘紅[190],薑棗湯泛丸。


43.張(嫗),腹鳴[191]脹,清晨瘕泄[192],先以熄肝風,安脾胃方。

人參,茯苓,木瓜[193],炒烏梅[194],炒菟絲子[195]

又,泄肝醒胃方。

吳萸,生白芍,炒烏梅,人參,茯苓[196]


44.某,脈右弦,腹膨鳴響痛瀉,半年不痊,此少陽木火鬱傷脾土,久則浮腫脹滿,法當疏通泄郁。非辛溫燥熱可治。(膽郁傷脾)

黃芩,白芍,桑葉,丹皮,柴胡,青皮[197]


45.吳,陽虛惡寒,惡心吞酸,泄瀉,乃年力已衰,更飲酒中虛,治法必以脾胃扶陽。(脾胃陽虛)

人參,茯苓,附子,白朮,乾薑,胡蘆巴[198]


46.趙,晨泄難忍[199],臨晚稍可寧耐,易飢善食[200],仍不易消磨[201],其故在乎脾胃陰陽不和也。讀東垣脾胃論,謂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援引升降為法。

人參,生于朮,炮附子,炙草[202],炒白芍[203],,煨葛根,煨升麻[204],地榆炭,炮薑灰,炒歸身[205]

又,腸風鳴震,泄利得緩,猶有微痛而下,都緣陽氣受傷,垢滯永不清楚,必以溫通之劑為法。

生茅朮(三錢),炙草(五分),生炮附子(一錢)[206],濃朴(一錢),廣皮(一錢),製大黃(五分)[207]


47.金(五八) 能食不化,腹痛泄瀉。若風冷外乘,肌肉著冷,其病頃刻即至,上年用石刻安腎丸,初服相投,兩旬不效,知是病在中焦,不必固下矣。自述行走數十里,未覺衰倦,痛處繞臍,議用治中法,足太陰陽明主治。

生于朮[208],生茅朮[209],生益智[210],淡乾薑,胡蘆巴[211],茯苓,木瓜[212],蓽茇[213]


48.王(三五) 三年久損,氣怯神奪,此溫養補益,皆護元以冀卻病,原不藉乎桂附辛熱,以劫陰液,今胃減咽乾,大便溏泄經月,夏三月脾胃主候,宜從中治。

人參,炒白芍,炙草,煨益智,炒木瓜,茯苓,廣皮[214]


49.金,沖年遺恙,先天最薄,夏秋瘧傷,食少不運,痞脹溏瀉,都是脾胃因病致虛,當薄味調和,進治中法。

人參[215],益智[216],廣皮,茯苓,木瓜[217],炒澤瀉[218],穀芽,煨薑[219]


50.李(氏) 脈沉,形寒,腰髀,牽強腹鳴,有形上下攻觸,每晨必瀉,經水百日一至,仿仲景意。

茯苓,炮淡乾薑,生于朮,肉桂[220]


51.某(氏),陽微濁滯,吐瀉心痛,當辛溫開氣,胃陽蘇醒乃安。

炒半夏,濃朴,廣皮[221],益智仁,煨木香[222],烏藥[223],香附汁[224],薑汁


52.某(二十) 色白,脈,體質陽薄,入春汗泄,神力疲倦,大便溏泄不爽,皆脾陽困頓,不克勝舉,無以鼓動生生陽氣耳。刻下姑與和中為先。(脾陽虛)

益智仁(八分),廣皮(一錢),薑灰(七分),茯苓(三錢),生穀芽(三錢)[225]


53.楊,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補脾法中,佐以淡滲,分其陰陽。

人參,熟術,茯苓[226],象牙屑,澤瀉,苡仁[227],廣皮[228],白芍[229]


54.薛(十三) 水穀濕邪內著,脾氣不和,腹膨不飢,便溏,四肢酸痺。

濃朴,茯苓皮,大腹皮[230],防己[231],廣皮,澤瀉[232],苡仁[233],桂枝木[234]

又,肢酸,腹膨便溏。

木防己,生白朮,苡仁,木瓜,桂枝木,澤瀉[235]


55.馬(四一) 飲酒少谷,中氣久虛,晨泄,下部冷,腎陽脾陽兩憊,知飢少納[236],法當理陽,酒客性不喜甘膩滋柔之藥。(脾腎陽虛)

茯苓[237],覆盆子[238],生益智[239],炒菟絲餅,補骨脂[240],芡實[241]


56.朱(四十) 酒濕內困,脾腎陽虛,用黑地黃丸[242]蒸餅水煮和丸。


57.徐(五九) 晨泄病在腎,少腹有瘕,亦是陰邪。若食葷腥濃味,病即頓發,乃陽氣積衰,議用四神丸[243]


58.席(五四),陰瘧初愈,不慎食物,清陽既微,健運失司,腸胃氣滯,遂為洞泄[244],且足跗微腫,慮其腹笥欲滿,夏季脾胃主令,尤宜淡薄,藥以通陽為先,平時脾腎兩治,

胃苓湯去白朮甘草[245],接服黑地黃丸[246]去五味[247]


59.朱(四一),久瀉無有不傷腎者,食減不化,陽不用事,八味腎氣,乃從陰引陽[248],宜乎少效,議與升陽[249]

鹿茸,人參,陽起石,茯苓,炮附子,淡乾薑[250]

又,久瀉必從脾腎主治。但痛利必有粘積,小溲短縮不爽[251]溫補不應[252]議通腑氣[253]

濃朴,廣皮[254],茯苓,豬苓,澤瀉[255],川連[256],煨木香[257],炒山楂,炒神曲[258]


60.某,背部牽掣入脅[259],晨瀉,苓桂朮甘去甘加鹿角薑棗[260]


61.龔(五二),診脈兩關緩弱,尺動下垂,早晨未食,心下懊,納穀仍不易化,蓋脾陽微,中焦聚濕則少運,腎陰衰,固攝失司為瘕泄,是中宜旋則運,下宜封乃藏,是醫藥至理,議早進治中法,夕用四神丸。[261]


62.高(氏),經來腹膨,臍脊酸垂,自秋季泄瀉不已,脘痞妨食,用濟生丸[262]不應[263]

鹿角霜,炒菟絲餅,生杜仲,淡蓯蓉,茯苓,沙苑,焦歸身,炒黑小茴[264]


63.陳(氏),產育十五胎,下元氣少固攝,晨泄,自古治腎陽自下涵蒸,脾陽始得運變,王氏以食下不化為無陽,凡腥膩沉著之物當忌,

早用四神丸[265]晚服理中去朮草加益智木瓜砂仁[266]


64.張(嫗),泄瀉,脾腎虛,得食脹[267]

人參,炒菟絲子,炒黃乾薑,茯苓,煨益智,木瓜[268]


65.某,瀉五十日,腹鳴渴飲[269],溲溺不利[270],畏寒形倦,寐醒汗出[271],用溫中平木法。

人參,胡蘆巴,炮薑,茯苓,附子[272],訶子皮[273],粟殼[274]


66.某,脾腎不攝,五更瀉。

巴戟,菟絲子,五味,補骨脂,芡實,建蓮,山藥,炙草[275]


67.某,久瀉,脈虛。

人參,五味,禹餘糧石[276]


68.張(氏) 產後不複,腹疼瘕瀉。

炒菟絲餅,鹿角霜,生杜仲,淡補骨脂,炒黑小茴,炒杞子,茯苓[277]


69.顧(氏) 閱病原,是勞損,自三陰及於奇經,第腹中氣升胃痛,暨有形動觸,衝任脈乏,守補則滯,涼潤則滑,漏瘍久瀉寒熱,最為吃緊,先固攝下焦為治。

人參,炒菟絲餅,芡實,湖蓮,茯神,赤石脂[278]


70.某,腎虛瘕泄。

炒香菟絲子,生杜仲,炒焦補骨脂,茴香,雲茯苓[279]

又,陽微,子後腹鳴,前方瘕泄已止。

人參,炒菟絲子,炒補骨脂,湖蓮肉,芡實,茯苓[280]


71.顧,脾腎瘕泄,腹膨肢腫,久病大虛,議通補中下之陽。

人參,川熟附,茯苓,澤瀉,炒黃乾薑[281]


72.某,腎虛瘕泄,乃下焦不攝,純剛恐傷陰液,以腎惡燥也。

早服震靈丹二十丸[282],晚間米飲湯調服參苓白朮散[283]二錢,二藥服十二日。


73.高,脈細下垂,高年久咳,腹痛泄瀉,形神憔悴,乃病傷難複,非攻病藥石可愈,擬進甘緩法。(中虛腹痛)

炙甘草,炒白芍,炒飴糖,茯神,南棗[284]


74.王,過食泄瀉,胃傷氣陷,津不上涵,臥則舌乾微渴,且宜薄味調攝,和中之劑,量進二三可安。(食傷)

人參[285],葛根[286],生穀芽[287],炙甘草,廣皮[288],荷葉蒂[289]


75.僧(五五),瘕泄一年,食減腹鳴屬脾腎陽衰,近腹中微痛,兼理氣滯,用陳無擇三神丸[290]


泄瀉,注下症也。經云:濕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驚,曰濡,曰滑,

  • 飧泄之完穀不化,濕兼風也。
  • 溏泄之腸垢污積,濕兼熱也。
  • 驚溏之澄清溺白,濕兼寒也。
  • 濡泄之身重軟弱,濕自勝也。
  • 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濕勝氣脫也。

是以胃風湯治有血之飧泄,清六丸療腸垢之熱溏。溏便清溺白,中有硬物,選用理中治中,滑泄脈微氣脫,洞下不禁,急投四柱六柱飲,惟濡泄有虛有實,或以胃苓,或以朮附,至於脾泄胃泄腎泄大腸泄小腸泄大瘕泄,痰泄郁泄。傷酒傷食泄,古方古法,條載甚詳,其急則治標,必使因時隨症理固然也。及其緩則治本。惟知燥脾滲濕,義有未盡者乎,蓋脾同坤土,本至靜之體,而有乾健之用,生萬物而役於萬物,從水從火,為寒為熱,歷觀協熱下利者,十不得一二,從水之寒泄者,十常八九焉,言當然者,主治在脾,推所以然者,必求之水火,因思人身水火,猶權衡也。一勝則一負,火勝則水負,水勝則火負,五泄多濕,濕水同氣,水之盛,則火之衰也。於是推少陽為三陽之樞。相火寄焉,風火扇胃,而熟腐五穀,少陰為三陰之樞,龍火寓焉,熏蒸臟腑,而轉輸糟粕,胃之納,脾之輸,皆火之運也。然非雷藏龍,何能無燥無濕,勢有冒明燎上之<虫黎>[1]蜊的異體字,如果土奠水安,從此不泛不濫,定無清氣在下之患矣。吾故曰,五泄之治,平水火者清其源,崇堤土者塞其流耳。令觀葉氏診記,配合氣味,妙在清新,縱橫治術,不離規矩,依然下者升,滑者固,寒者溫,熱者清,脈弦治風,脈濡滲濕,總之長於辨症立方,因而投劑自能輒效,所謂讀古而不泥於古,采方而不執於方,化裁之妙,人所難能者,余友吳子翼文,昔在葉氏門牆。曾言先生洞達人情,諳練時務,使之應世,一人傑也。以故小道居此盛名,又聞其應酬之暇,好讀兩漢,出辭自必高古。惜乎著作長案,不能一見,令人嘆息不忘耳。(蔣式玉)

徐評,治瀉之法,不過釐清降濁利水通氣,案中方亦平妥,重複者七八,編書之人,意欲何為。凡泄瀉無不有痰有濕有寒有風,故腸內不和而生此病,案中一味蠻補蠻澀,人參五味方居其半,無邪而純虛者,或能有效,如正雖虛而尚有留邪者,則此症永無愈期矣。當時誤人亦不少也。當時此老名重,凡延診者,想必病重而久,故案中補澀之味甚多,而釐清降濁者少也。

註解

註解
1 蜊的異體字
  1. [1]平胃散,導胃濕入脾
  2. [2]五苓散,導脾濕入三焦水道
  3. [3]濕滯胃脘,過盛即瀉
  4. [4]祛暑化濕,也是芳化,理解為透暑化濕
  5. [5]溫中化濕
  6. [6]理氣化濕
  7. [7]配伍理肺氣以去邪
  8. [8]化胸鬱之氣,我的理解是散中上焦之胸膈氣機,而非肺胃氣機,在防患上做到更全面
  9. [9]基本同鬱金,佐助藥
  10. [10]理中焦化濕
  11. [11]補氣兼能提氣
  12. [12]清初入之暑
  13. [13]理氣化濕,以中焦為主
  14. [14]利下焦之濕
  15. [15]醒胃化濕,也能斂肺止咳
  16. [16]清利三焦濕熱
  17. [17]清熱去濕,主清下焦濕熱,由於沒寫用量,筆者推測上焦的宣濕藥應該用量不多,且濕熱通常三焦的去濕藥都會用到。
  18. [18]化濕和中
  19. [19]袪暑濕和中
  20. [20]理氣化濕
  21. [21]醒脾和胃
  22. [22]祛暑和中
  23. [23]健脾行氣,醒胃消食,但不能太常用,會傷胃。
  24. [24]《本草綱目》:「縮砂屬土,主醒脾調胃,引諸藥歸宿丹田。」
  25. [25]行氣化濕,利中焦滯氣,兼能醒胃,再用澤瀉茯苓分利濕邪
  26. [26]香砂六君子去半夏,主行氣,少燥熱
  27. [27]五苓散去桂加燈心草,以利濕利小便為全部目的
  28. [28]暖脾行氣以化濕
  29. [29]補中
  30. [30]理氣
  31. [31]化中焦濕,去血分濕熱,因為也能去除表濕利下,對足跗浮腫有效,這裡才會用到
  32. [32]理脾胃氣機化濕
  33. [33]健脾化濕
  34. [34]提下焦之水上提
  35. [35]止瀉開胃
  36. [36]就是左金丸,黃連去濕熱,吳萸雖能暖胃止滯,但畢竟是濕熱,不好用熱藥吧!《本草思辨錄》有解釋:「古方左金丸,治肝臟火實左脅作痛,似非吳茱萸熱藥所宜。顧其方黃連多於吳茱萸五倍,肝實非吳茱萸不泄,連多茱少,則不至助熱,且足以解鬱漣熱,肝脾兩獲其益。故腹痛用之,亦每有神驗」
  37. [37]補中焦以助化濕
  38. [38]去中焦濕熱
  39. [39]用得好啊!和四君子配合補中,和芩連助去濕熱,收斂以安脾胃。《藥鑑》:「下痢腹痛者宜用,蓋由腸胃濕熱,故用此收斂之劑,則脾胃得正,而邪毒不能作禍矣。」
  40. [40]提濕入中
  41. [41]健脾行氣,醒胃消食,佐助藥
  42. [42]主治:「滯下初成之實證,一以疏利腸間濕熱為主」,此解讀出自《溫病條辨》,當然和以下的成份還是略有出入的
  43. [43]黃芩清肺,兼入其表理關係的大腸,《本草發揮》:「治下痢膿血,稠粘腹痛,後重身熱,久不可者,與芍藥、甘草同用」
  44. [44]配黃芩止因濕熱造成的腹痛。補中焦之藥,得炙甘草為輔,治腹中痛之聖藥也。《本草發揮》:「潔古云:白芍藥補中焦之藥,炙甘草為輔,治腹中痛。如夏月腹痛,少加黃芩」
  45. [45]清下理中滲下都顧到了,使濕邪有出路
  46. [46]濕滯致緩,邪組致澀
  47. [47]濕滯胃脘
  48. [48]理氣化濕,醒脾
  49. [49]去中焦濕生之熱,以去濕為主
  50. [50]去濕化濁
  51. [51]助消濕滯《本草綱目》:「得厚朴、半夏,則決壅消脹」
  52. [52]理氣滯實證。《本草崇原》:「主治氣滯,下食,破積結及膈氣」
  53. [53]健脾醒胃
  54. [54]木勝克土
  55. [55]以治濕為主,濕去肝自和
  56. [56]喻嘉言有急開支河一法。謂熱邪之在裡者,奔逼於大腸,必郁於膀胱。膀胱結熱,則氣不化而小便短赤。一句話總結就是利水氣就對了
  57. [57]補中
  58. [58]清中下焦,胃腸濕熱都會用清熱藥,但瀉而痛用芩芍,不痛而瀉用連柏《本草求真》:「諸苦寒藥多泄,惟黃連、黃柏性冷而燥,能降火去濕而止瀉痢」
  59. [59]理氣健脾
  60. [60]去風化濕,用以散表濕,有防風也不致於燥
  61. [61]升中焦清氣以上行。升麻以引陽明清氣上行為主,柴胡以升少陽清氣上行為要。升麻行氣於右,柴胡行氣於左。二藥參合,一左一右,升提之力倍增。另外升麻還可以透疹,也合適這個病人,柴胡也能有一點點的透風熱力
  62. [62]醒胃去濁
  63. [63]《張庭模中藥學》:「苦能堅或者說苦能堅陰實際上和苦能清泄沒有本質的區別,它也是表示這一類的藥物能夠清除熱邪或者針對火熱的邪氣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64. [64]降火去濕而止瀉
  65. [65]行氣,化中下焦之水濕
  66. [66]健脾醒胃
  67. [67]健脾溫脾行氣
  68. [68]去脾胃濕熱之熱鬱。《本草新編》:「愿人之臨症之時,細察而分治之可耳。或問子論黃病,實發天地之奇,黃病豈盡於此乎?曰:更有一種,身不黃,足反黃,此濕熱壅閉於中焦,乃脾胃之虛,不能化水也。」
  69. [69]提濕回中焦
  70. [70]小半夏茯苓湯,去水飲
  71. [71]健脾滲濕
  72. [72]主治嘔吐泄瀉、暑濕傷中、皮膚風癢、疥癬、癰腫等症狀,出處是《維基百科》
  73. [73]理氣化濕
  74. [74]頭面有濕
  75. [75]夏目傷暑
  76. [76]再中了外邪,就直接入中焦致泄
  77. [77]清氣分熱
  78. [78]上焦辛開苦降瀉心法以治心中脹
  79. [79]理上焦氣機
  80. [80]配合半夏理中上焦氣時,半夏厚朴湯思路
  81. [81]宣上清濕
  82. [82]導濕入脾,行氣化水
  83. [83]行氣化濕,以中下焦為主
  84. [84]四君子湯,補中氣
  85. [85]溫腎以助土臟
  86. [86]二陳加厚朴,行氣化濕
  87. [87]溫助陽氣
  88. [88]行氣化濕
  89. [89]去邪化濕。《本草分經》:「快氣和中,開胃止嘔,去惡氣及上中二焦邪滯」
  90. [90]暖脾化濕
  91. [91]助勢用法
  92. [92]健脾化濕
  93. [93]理脾氣化濕
  94. [94]化水利濕
  95. [95]提水入脾
  96. [96]暖胃行氣化濕,兼山楂肉醒胃
  97. [97]行氣中焦,暖脾胃。
  98. [98]行氣化濕
  99. [99]《本經逢原》:「腹皮性輕浮,散無形之滯氣。故痞滿膨脹,水氣浮腫,腳氣壅逆者宜之」
  100. [100]滲濕利水
  101. [101]暖脾益腎。《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氣分。能於土中益火。兼治下焦虛寒。開鬱散結,溫中進食,攝唾涎,縮小便」
  102. [102]佐助用以理氣
  103. [103]醒脾胃
  104. [104]略有胃陰不足
  105. [105]健脾行氣
  106. [106]和胃陰
  107. [107]化濕醒胃
  108. [108]滲濕利水
  109. [109]實證
  110. [110]虛寒表現,但馬光亞老師曾在《台北臨床三十年》說:「虛寒證必四肢發厥,脈沉細,溲清長,或身冒涼汗」,是濕邪還是陽虛,要整體判斷
  111. [111]厚朴行氣後,用四苓散化水利濕
  112. [112]健脾利水
  113. [113]行氣化濕,苦溫燥濕
  114. [114]燥濕散寒。辛熱香散。《本草備要》:「暖胃健脾,破氣開鬱,燥濕祛寒,除痰化食」
  115. [115]佐助行氣
  116. [116]利水滲濕
  117. [117]理氣醒胃,引藥入丹田
  118. [118]早宜補腎
  119. [119]出處很多,筆者推測應該是出自《普濟方》卷一九五,功用是燥脾去濕
  120. [120]不知道症狀是什麼,但這是真武湯去白朮加人參的方法,加強通胃為用。使胃腑之濕速入脾臟運化,再運化水濕,這是我的猜測。
  121. [121]四君子加陳皮,補中理氣
  122. [122]散風化濕
  123. [123]提濕入脾
  124. [124]苓桂朮甘湯,溫中陽化氣
  125. [125]提水入脾
  126. [126]去風水
  127. [127]就是鼓脹。單腹脹大又稱鼓脹、單鼓。獨腹部腫大,而軀體四肢皆消瘦,稱為單腹脹大。是腹部積水的症狀
  128. [128]加茵陳以去濕鬱成之熱。《本草經解》:「心為君火,火鬱太陰,則肺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熱與濕結矣。太陰乃濕土之經,所以蒸土色,而成黃疸也。其主之者,苦平可以清心肺,微寒可以解濕熱也。」
  129. [129]苓桂朮溫中化飲,澤瀉附子將療效延到下焦,以去下身之腫
  130. [130]腎泄。《羅氏會約醫鏡.雜證》:「大瘕泄者,即腎泄也,每在五更明之時。」
  131. [131]溫腎散寒,又能理肝經氣機,對臍部肝經循行的氣動症狀,可以緩解
  132. [132]健脾滲濕
  133. [133]行氣化濕
  134. [134]佐助健脾化濕
  135. [135]胃陰不足
  136. [136]熱邪犯胃,致胃食不入脾之泄,和脾虛泄瀉不是相同的病機
  137. [137]清胃熱
  138. [138]制肝和胃
  139. [139]清氣熱
  140. [140]斂肝胃之陰
  141. [141]補中,我不知道為何不用茯苓加強通胃,我自己給它個解釋,因為病傷成勞,人參不用茯苓為引,而用來泛補,不只是通胃而已
  142. [142]斂肺止咳,那為何不用五味子呢?因為除了斂肺,它還可以澀腸止瀉
  143. [143]配白芍以止腹痛
  144. [144]厚腸胃,清濕熱《藥鑒》:「蓋腸胃為濕熱所撓,而為痢為痛,得此苦寒之劑,則濕熱去而痛止,則腸胃自厚矣」
  145. [145]導胃納入脾
  146. [146]斂肝胃之陰,和黃芩配也能止腹痛
  147. [147]
  148. [148]脾沒有虛,但小便不利,推測為水飲在胱膀及大腸,用澤瀉移大腸之水入脾,用豬苓瀉胱膀之水。《本經疏證》:「水飲為病,除大腹水腫不論外,其小者在上為喘咳悸眩,渴嘔吐噦,在下為腸鳴泄瀉,小便不利。」
  149. [149]溫臟安蛔
  150. [150]酸苦泄熱,兼以制肝
  151. [151]行肝氣止痛,在此為痛甚時佐助安蛔止痛
  152. [152]制木暖胃
  153. [153]斂肝胃之陰以止嘔
  154. [154]通胃降氣
  155. [155]斂肝氣以和胃
  156. [156]補中
  157. [157]斂肝胃之陰
  158. [158]澀腸止瀉
  159. [159]儲存年久的粳米,有止瀉痢的功能
  160. [160]補中
  161. [161]化濕醒胃
  162. [162]斂肝胃之陰
  163. [163]止瀉
  164. [164]健脾化濕
  165. [165]醒胃化濕以增食慾
  166. [166]肝陰傷造成的肝木克胃作瀉,其實有點牽強,但這也是我唯一能想得到的解釋了
  167. [167]除了和肝之外,也能澀腸
  168. [168]斂肝胃之陰
  169. [169]理脾氣
  170. [170]利下半身的水精四布。《本經疏證》:「在下之功,則所謂水精四布,五輕并行,絕非治水,其功實附於治水,蓋人身之經衢,惟氣血為之運行,血自有營氣之流轉,氣則賴津液以行故也。」
  171. [171]清心平肝輕劑,對肝陰不足造成的副作用有預防的效果
  172. [172]以化胃濕理氣為主,畢竟作者自己說法陽明脈虛嘛!參朮的補脾之性可以先不用
  173. [173]澀腸斂肝胃之陰,再用木瓜醒胃去濕
  174. [174]可以補中了,脾胃都補,不調肝了
  175. [175]要先和腎虛瀉的表現鑑別
  176. [176]通補胃陽
  177. [177]澀腸益肝
  178. [178]醒胃化濕
  179. [179]通胃降氣
  180. [180]清肝透血分之熱
  181. [181]清肝明目為用,也兼瀉少陽
  182. [182]補脾
  183. [183]醒胃
  184. [184]制肝澀腸
  185. [185]泄瀉已經有改善了,所以治療還是以脅部絡脈不通為治療目標
  186. [186]降氣以通脅肋氣滯
  187. [187]溫陽化氣
  188. [188]交通心腎,提腎陰入心以防心陰因氣血之陰而耗
  189. [189]佐助活血以暢通化氣之力
  190. [190]理氣
  191. [191]腹鳴為水濕在腑(胃)不在臟(脾),所以要補胃醒胃
  192. [192]瘕泄是急性泄瀉,平時五更瀉是慢性瀉
  193. [193]通胃醒胃
  194. [194]澀腸益肝
  195. [195]益肝腎
  196. [196]通胃暖胃制肝和陰,烏梅又能澀腸,配得十分完整
  197. [197]都是以清少陽膽鬱為主
  198. [198]四君加附子,高強度溫脾胃
  199. [199]慢性五更泄
  200. [200]胃陽夠
  201. [201]脾化氣有困難
  202. [202]溫脾陽
  203. [203]斂陰和中
  204. [204]升提脾氣
  205. [205]筆者猜不出思路是什麼,不過從歸芍和榆薑的用藥看來,應該是有胃腸道出血的情形,只是作者沒有寫出來。
  206. [206]溫脾運濕
  207. [207]行氣通腑
  208. [208]就是白朮
  209. [209]就是蒼朮
  210. [210]益脾化濕
  211. [211]溫中焦
  212. [212]醒胃化濕
  213. [213]也是溫中為用
  214. [214]補脾胃,醒胃化濕
  215. [215]補中
  216. [216]主入脾腎以補,兼能暖胃
  217. [217]醒胃化濕
  218. [218]提濕入中焦
  219. [219]和胃暖中
  220. [220]暖脾腎
  221. [221]平胃散,去胃濕
  222. [222]暖脾行氣以化濕
  223. [223]暖胃止嘔,只是不如吳茱萸,在暖胃時只能當佐助藥
  224. [224]制肝和脾胃,以和胃為多
  225. [225]暖脾化濕
  226. [226]四君子,補中
  227. [227]加強淡滲
  228. [228]佐助理氣
  229. [229]斂肝胃之,也能助參朮補中
  230. [230]行氣暖中焦以化濕
  231. [231]外透風濕,內利水氣
  232. [232]提水入脾以運化
  233. [233]中下焦的水氣都用助滲
  234. [234]溫助經絡陽氣
  235. [235]都能化表濕和脾濕,一藥的兩種功用都用上了,真的厲害
  236. [236]知飢為胃正常,少納為脾虛
  237. [237]健脾滲濕
  238. [238]益肝腎,固精,縮尿的輕劑
  239. [239]暖脾助運,又不能過膩
  240. [240]脾腎都能補,《濟生》二神丸治脾腎虛寒泄瀉,用補骨脂補腎,肉豆蔻補脾,加吳茱萸以平其肝,加木香以順其氣,使之斡旋。
  241. [241]補腎兼能固澀
  242. [242]出自醫方集解,喻嘉言曰:「此方以蒼朮為君,地黃為臣,五味為佐,乾薑為使,治脾腎兩臟之虛,而去脾溼,除腎燥,兩擅其長,超超元箸,視後人之脾腎雙補,藥味龐雜者,相去不已遠耶。」
  243. [243]出自《證治準繩》,用來溫補脾腎,澀腸止瀉
  244. [244]洞泄謂食已即泄,是胃虛受納不佳,且腎虛火不暖土,而脾卻不甚虛
  245. [245]以胃氣能降於脾為主,而不需要用白朮助脾化濕
  246. [246]喻嘉言曰:此方以蒼朮為君,地黃為臣,五味為佐,乾薑為使,治脾腎兩臟之虛,而去脾溼,除腎燥,兩擅其長,超超元箸,視後人之脾腎雙補,藥味龐雜者,相去不已遠耶。
  247. [247]《藥性解》:「去五味以防收補之驟,因為此方的目得算是清養。然多食反致虛熱,蓋以收補之驟也。」
  248. [248]三補三瀉再溫陽,是從陰引陽
  249. [249]但是我要的是充陽升陽,所以不用三瀉,也少用滋補
  250. [250]溫補腎陽,是茯苓四逆湯加鹿茸陽起石,茯苓用來轉陽化陰,人參助陰化津,減少徒溫陽的燥性。《本經疏證》:「陰壅陽微,故振其陽可愈,然徒振其陽,恐致求直反曲,陽雖轉而陰液消亡,故用茯苓以轉陽樞而化陰,又恐茯苓不足獨嘗其任,故益以人參於陰中化津者為之殿,於此見茯苓不特能使陰隨陽化,並能使陽藥不至耗陰,陰藥不至抑陽,其斡旋之妙,有非他物所能并者。」
  251. [251]大小便都問題,是小腸的分清泌濁功能失常
  252. [252]判斷問題可能不在脾腎
  253. [253]通胃入小腸的腑氣通到以利小便
  254. [254]行胃氣化濕
  255. [255]利尿滲濕,澤瀉在此是通小腸用,助分清濁《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主頭旋,耳虛鳴,筋骨攣縮,通小腸
  256. [256]清胃積熱
  257. [257]通氣於小腸以助通腑氣《神農本草經百種錄》:「木香,香而不散,則氣能下達,故又能通其氣於小腸也。」
  258. [258]助去胃積
  259. [259]胸脅支滿,為支飲
  260. [260]以方測證分析的話,這個方以化氣運脾為主,養腎為輔
  261. [261]脾腎都需要補,早治中以助運化,夕固腎以資脾
  262. [262]濟生腎氣丸
  263. [263]強溫不效,合併經行的症狀,用婦科暖宮的方式來治
  264. [264]暖少腹,溫腎陽以溫衝任,兼能固澀
  265. [265]養腎固澀
  266. [266]重化氣去邪,守中的白朮先去,用暖脾醒胃的益智木瓜代替,再用砂仁引藥入丹田,也兼能化濕
  267. [267]胃受納不調,也可能脾虛運化不良
  268. [268]補脾胃,兼有補腎,
  269. [269]飲邪積腸,無水可化氣上承
  270. [270]飲都在胃腸,沒有從小便出來
  271. [271]這是情志問題,所以考量到肝
  272. [272]溫腎暖腸
  273. [273]除了澀腸,也能斂肺助肺以平木
  274. [274]也是斂肺止咳,澀腸止瀉
  275. [275]補脾腎以固澀
  276. [276]應該是治標的方,藥用得很簡單,人參補中,從脈虛且藥少來看,人參應該用量挺重的,五味斂氣入腎,禹餘糧單純澀腸
  277. [277]婦科的暖腎暖宮方式,一方兩治
  278. [278]得確就是固攝下焦為主
  279. [279]溫腎暖宮
  280. [280]瘕泄已止,茴香暖性可去,用澀腸的方式來固澀
  281. [281]通補胃陽,附子溫腎回陽,茯瀉佐以治肢腫
  282. [282]治標的固澀法,補脾腎,固衝任,鎮心神,固崩止帶,祛瘀生新。
  283. [283]晚上以補養為主
  284. [284]虛不受補,可看出藥力也不算強,這應該是療心緩症的動機為多
  285. [285]補中
  286. [286]升陽,也提津上承
  287. [287]和胃以助消食
  288. [288]助勢理氣化濕
  289. [289]就是荷梗,平常用來解暑濕,但對泄瀉也是有功用的
  290. [290]陳無擇就是陳言,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的作者,但筆者查不到三神丸是出自何處。

臨證指南醫案(嘔吐)+註

1.高(四四) 咽阻,吞酸痞脹,食入嘔吐,此肝陽犯胃,用苦辛泄降。(肝犯胃)

吳萸[1]潤肝溫中燥脾,專治肝犯胃的酸吐,合黃連就是左金丸川連、半夏、茯苓、濃朴[2]中焦痰阻氣滯、川楝子[3]瀉肝火,專治肝氣橫逆、杏仁[4]降肺氣,間接止上焦的的逆氣


2.錢(三七) 脈細[5]既然證型是厥陽上冒,細脈指的應該是陰血不足,右堅大[6]中焦有實積,向有氣沖,長夏土旺,嘔吐不納食,頭脹脘痺,無非厥陽[7]厥陰肝經的陽氣上冒,議用苦辛降逆。酸苦泄熱,不加嗔怒,胃和可愈。

川連、半夏[8]除中焦實積、川楝子皮[9]瀉肝止橫逆、烏梅[10]《本草崇原》:「主下氣者,得春生肝木之味,生氣上升,則逆氣自下矣」、廣皮白[11]理氣泄濕,助半夏、黃連去濕滯、薑汁


3.金(四三) 脈細小而弦[12]細小為虛,弦為木盛,從藥看來,是胃虛致木盛,所以應該是右關較弦,風木乘土,當春勢張,食入不變[13]沒有實邪阻滯,嘔吐,得小便通少緩[14]這代表水邪出後可緩,治以通陽。

炮附子[15]配薑能強腎溫胃、人參[16]補中,和茯苓配能通陽、半夏[17]降氣止嘔,和茯苓利中焦水停、 吳萸[18]潤肝燥脾、淡薑、茯苓[19]佐助藥,人參及半夏之使

又 脈右弦澀[20]實邪凝滯,邪阻氣機,陽微陰凝,食入則吐,胃痛脹甚,半月前用藥得效後,反大便欲解不通,腑陽不利,濁乃上攻,

先用玉壺丹[21]以硫黃為主的藥,現在沒人在用了七分,四服。


4.蔣(三二) 脈沉[22]沉主水飲,或是寒甚,在病機上和藥是合拍的,食入嘔吐[23]胃陽不足,受納失常,忌冷滯食物[24]胃陽不足,無法溫化食物

吳萸[25]溫胃,潤肝燥脾半夏、茯苓[26]治胃虛水停、公丁[27]溫中止嘔、香柄[28]查不到是什麼藥,說法有三:藥用檳榔、沙糖木、香菇柄,不管哪一種,都是現代不太常用的藥、廣皮白[29]理脾胃氣機、薑汁


5.顧,脈濡弱[30]中焦陽虛,濕邪內生,沒有弦脈,表示虛是最重要的病機,肝逆算次要,左脅下久有聚氣,納食釀積於胃脘之中,兩三日嘔噫吞酸,積物上涌吐出,此皆怫怒動肝,肝木犯胃,胃中陽傷,不能傳及小腸,遂變化失司,每七八日,始一更衣,為胃氣不主下行故也。法當溫胃陽,製肝逆,宿病糾纏,恐多反複。

淡附子、淡乾薑、薑汁、生白芍、淡吳萸、白粳米[31]溫胃藥多,而柔肝藥少,表示木犯土應該是標,而胃陽虛是本


6.朱,胃中不和[32]只有不合,但並沒有虛,食入嘔吐,怒動而病[33]因情志而動,很明顯是肝的問題要先處理,作者而是肝膽同治,想必是痰熱的見證明顯,必先製肝,

溫膽[34]去中焦痰熱,筆者認為肝膽經皆與腦通(膽在表而肝在裡),所以肝膽的痰熱都會影響情志,用痰熱擾心來解釋比較合理合左金[35]吳茱萸潤肝,黃連清膽火,而且和溫膽湯的半夏能幸開苦降為宜,去甘草茯苓[36]根據作者「疸」的醫案中的理論是,當邪實勝谷氣時,溫膽湯要去甘草茯苓,我的理解是,邪重時去痰清熱為重,但補效卻不是此時最需要的加薑汁。


7.某 氣自左升,腹中膨滿[37]滿像有蛔蟲的,嘔吐涎沫黃水[38]肝胃不合,兼有肝熱,暴咳不已,是肝氣逆乘,過胃犯肺,當製肝和胃,

安蛔丸[39] … Continue reading


8.某 嘔黑綠[40]以色辨證,屬下焦肝腎之濁苦水,顯屬下焦濁邪犯胃。

人參、茯苓、川椒[41]溫中補中、烏梅[42]用升清降濁之力來止逆、紫石英[43]潤肝補肝,又能止心腹咳逆,比白芍更適合此病人、桑螵蛸[44]用來補腎利濁,和澤瀉相反,補大於瀉,而澤瀉是瀉大於補


9.沈 食過逾時,漾漾涌涎欲吐,診脈濡澀[45]脾虛生濕而濡,濕又阻氣而澀,以胃虛肝乘,宗仲景旋複代赭法。

旋複花、代赭石、人參、半夏[46]旋複代赭湯茯苓、廣皮[47]和半夏合為二陳,加強化濕痰


10.王(四五) 肝病犯胃嘔逆,口吐清涎,頭暈,乳房痛,肢麻痺。

人參(二兩)、茯苓(二兩)[48]補中通胃陽、桂枝木(七錢生)[49] … Continue reading川楝子(一兩蒸)、川連(鹽水炒七錢)、烏梅(一兩半)、當歸(一兩半)、生白芍(一兩半)[50]疏肝清肝潤肝養血斂陰,制肝火的全套配伍


11.某 冷濕傷胃,肝木上侮,沖氣欲嘔[51]欲嘔為胃而非脾,沖氣為客氣上逆,腹痛。

淡吳萸[52]溫中兼防肝的橫逆濃朴、草蔻、藿香梗[53]理氣化濕、木瓜[54]在表能舒筋活絡,在裡能化濕和胃,此處是取後者的功用、茯苓[55]滲濕


12.毛(嫗) 因驚,肝氣上犯,沖逆,嘔吐涎,陽升至巔為頭痛,脈右弱左弦,當從厥陰陽明治。

人參、茯苓、川椒、乾薑[56]溫中補中烏梅、生白芍、川棟、川連[57]柔肝止逆


14.某 脈弦虛,食已漾漾欲吐,咽阻,中痞有痰。

人參、吳萸[58]吳茱萸湯的君臣藥,用來溫中降逆茯苓、半夏、廣皮[59]二陳湯化痰、薑汁


15.陸  鼻明[60]應該是指鼻鳴,鼻塞或鼻音重,湯水下咽嘔吐,右脈小欲歇[61]虛盛不宜猛藥,明是勞傷,肝乘胃反,

小半夏湯[62]降氣止嘔加檀香泥[63]壇香木的樹脂,專治肝胃不合炒白粳米。


16.顏(氏) 乾嘔脅痛,因惱怒而病,是厥陰侵侮陽明,脈虛不食,當與通補[64]胃腑以通為補

大半夏湯加薑汁桂枝南棗。[65]補中降逆,單純症狀治療,再用一點桂枝溫陽,桂枝也有平衝降逆之效


17.某,肥膩滯胃,肝木始得再乘土位,致氣逆上壅嘔出,久病至節反劇,最屬不宜,總是調攝未盡善奈何,暫與降逆平肝安胃一法。

降香[66]入肝經血分降氣,考慮久病入血、蘇子[67]降肺氣,作者治胃逆很少用到入肺的藥,這裡會到應該是已經上及肺致咳或喘了、旋複花[68]降逆茯苓、半夏、廣皮[69]二陳去肥人之痰、韭汁


18.范 脅痛入脘,嘔吐黃濁水液,因驚動肝,肝風振起犯胃,平昔液衰,難用剛燥,議養胃汁,以熄風方。

人參、炒半夏[70]大半夏湯、炒麥冬[71]潤半夏,兼養胃陰、茯神[72]因驚而動肝,所以用茯神代茯苓,但還是和人參配、廣皮白[73]理氣化水、炒香白粳米[74]養胃

又 六味去萸換芍加麥冬阿膠秋石。[75]沒有症狀證型,不知從何解析


19.唐(氏) 動氣肝逆,痰性凝寒滯胃,卒然大痛嘔涎,乃逆滯上攻也。治肝厥以通例。

炒黑川椒、生乾薑、川桂枝木、人參[76]溫中補中白芍、烏梅肉[77]柔肝燥脾


20.某,積勞傷陽,先已脘痛引背,昨頻吐微眩[78]吐為胃,眩為飲,可能是胃有水飲,脈弱汗出,胃中已虛,肝木來乘,防有呃忒吐蛔,仿仲景食入則嘔者,吳茱萸湯主之[79]病機應該是肝胃虛寒夾飲。 

吳萸[80]吳茱湯萸去人參,筆者查不到為何不加人參,只能參照傷寒論的理論,有外邪不宜用人參,此證的外邪就是水飲半夏、茯苓、薑汁[81]小半夏加茯苓湯,治胃虛水停、粳米


21.王(二四) 早上水飲米粥,至晚吐出不化,知濁陰酉戌升逆,瘕形痛而漸大,丸藥吐出不化,胃陽乏極矣。兩進平肝理氣不效,法當辛熱開濁。

熟附子、良薑[82]加強溫中、吳萸[83]溫中止肝氣橫逆、川楝子[84]瀉肝止橫逆茯苓、草果[85]去濕止穢


22.某,肝風犯胃,嘔逆眩暈,苦降酸泄和陽,佐微辛以通胃。

川連、黃芩[86]苦降烏梅、白芍[87]酸泄、半夏[88]通胃、薑汁


23.李 厥吐,腹痛氣沖,安胃丸。


24.王 胃虛少谷,肝來乘克,嘔吐不能受納[89]不能受納表有邪實,蓋臟厥象也。

川連、黃芩[90]清肝乾薑、人參[91]溫胃枳實[92]瀉實、附子[93]助乾薑溫陽


25.張(氏) 勉強攻胎,氣血受傷,而為寒熱,經脈乏氣,而為身痛,乃奇經衝任受病,而陽維脈不用事也。內經以陽維為病苦寒熱,維者,一身之剛維也。既非外感,羌蘇柴葛三陽互發,世無是病。

又芩梔枳朴之屬,辛散繼以苦寒,未能中病,胃日屢傷,致湯飲皆噦出無餘,大便不通,已經半月,其吐出形色青綠涎沫,顯然肝風大動,將胃口翻空,而腸中污水,得風翔如浪決,東西蕩漾矣。熄風鎮胃,固是定理。但危篤若此,不易圖也。

淮小麥(百粒)、火麻仁(一錢)、阿膠(二錢)、生地(二錢)、秋石拌人參(一錢)、南棗肉(一錢)[94]用複脈湯加減來救急


26.陳(氏) 未病先有耳鳴眩暈,恰值二之氣交,是冬藏根蒂未固,春升之氣泄越,無以製伏,更屬產後精氣未複,又自乳耗血,血去液虧,真陰日損,陽氣不交於陰,變化內風,上巔犯竅,沖逆肆橫,胃掀吐食,攻腸為瀉,襲走脈絡,肌肉皆腫,譬如諸門戶盡撤,遂致暴風飄漾之狀,醫者辛散苦降重墜,不但病未曾理,致陽更泄,陰愈涸,煩則震動即厥,由二氣不能自主之義,閱王先生安胃一法,最為卓識,所參拙見,按以兩脈,右手澀弱,虛象昭然,左脈空大,按之不實,亦非肝氣肝火有餘,皆因氣味過辛散越,致二氣造偏,茲以病因大旨,兼以經義酌方。

人參、茯苓、半夏[95]補胃降逆、白芍[96]柔肝、煨薑、炒粳米


27.周 痛從少腹上沖,為嘔為脹,是厥陰穢濁致患。(厥陰濁逆)

韭白根、淡吳萸、小茴香、桂枝木[97]溫中溫陽兼緩肝、兩頭尖[98]就是烏藥,用來散寒止痛、茯苓[99]開胃,止嘔逆,因為沒有人參配伍,不能算是通胃陽

炒橘核、炙山甲末、韭白、歸尾、川楝子、延胡索、小茴香[100]作者認為是厥陰濁逆,表示和肝比較有關,從藥方的成份來看,主要是疏肝養肝,活血化瘀為多


28.徐(四六) 氣沖偏左,厥逆欲嘔,嘔盡方適,伏飲在於肝絡,辛以通之。

吳萸(泡淡八分)、淡乾薑(一錢)[101]溫中潤肝半夏(三錢)、茯苓塊(三錢)[102]去伏飲代赭石(三錢)、旋複花(二錢)[103]降氣止嘔


29.某,脈搏肢冷,嘔逆,下痢白積,生冷水寒郁生陽,氣上塞心大痛,乃厥陰濁邪上攻。

吳萸[104]溫中潤肝、丁香[105]溫中止嘔、藿香[106]化濕去濁、川楝子[107]疏肝止逆、木香[108]廣效理氣藥廣皮、茯苓[109]健脾化濕


30.褚(二二) 清涎上涌,食物吐出,乃飢飽傷及胃中之陽,禁鮮葷冷滑,經年可安。 (胃陽虛濁陰上逆)

半夏、濃朴、白朮、茯苓[110]主在降氣化濁,從藥來看,是健預去濕為主,從證來看,清涎上涌是脾虛,食物吐出是胃虛,所以筆者認為是脾胃陽虛比較適合、生益智[111]《藥類法象》:「治脾胃中受寒邪,和中益氣,治多唾。當於補中藥內兼用之,不可多服」、薑汁


31.宋(三四) 陽微不運,水穀悍氣聚濕,致食入即嘔,周身牽掣不和,乃陽明之脈,不用事也。久延恐致腫脹,

苓薑朮桂湯[112]不等於苓桂朮甘湯,此方是溫病學的方子,主要用來溫脾化濕加濃朴椒目[113]加強溫中理氣


32.陸(十七) 食已即吐,病在胃也。用辛以通陽,苦以清降。

半夏、川連[114]辛開苦降、濃朴[115]化濁、茯苓[116]開胃降氣、薑汁


33.曹(四七) 早食頗受,晚食必胃痛嘔吐,陽氣日微,濁陰聚則有形,夜痛至曉,陰邪用事乃劇。

半夏、濃朴、茯苓[117]降氣化濁薑汁、淡乾薑、秦椒[118]溫中


34.王 診脈右濡左弦,舌白不飢,瘀血上吐下瀉,胃陽大傷,藥餌下咽則涌,前醫用大半夏湯不應,詢知所吐皆系酸水痰沫,議以理陽方法。

人參、茯苓、川椒、乾薑[119]大建中湯去飴糖加茯苓,使得溫脾陽的方子偏向溫胃陽


35.潘(十八) 食後吐出水液,及不化米粒,二便自通,並不渴飲,五年不愈,宜理胃陽,用仲景法。

熟附子、半夏、薑汁、白粳米[120]溫陽養胃降逆

又 泄濁陰,劫水飲,以安胃陽,服四日腹脹吐水已減,知陽腑之陽,非通不闔[121]濁陰不逆,推測是濁陰太盛而非胃陽不足,再宗仲景法。

真武湯加人參。[122]改為溫脾腎之陽,以利化濁去水


36.范 脈虛無神,聞谷乾嘔,汗出振寒,此胃陽大虛,不必因寒熱而攻邪。

人參、茯苓、炒半夏、薑汁、烏梅、陳皮[123]以降氣補中為主

又 脈微細小,胃陽大衰,以理中兼攝其下。

人參、淡熟附子、茯苓、炒白粳米、炒黃、淡乾薑[124]附子理中湯,以茯苓易白朮,用以溫胃

人參、茯苓、乾薑、煨益智仁、廣皮、生白芍[125]溫陽減少,略柔肝氣


37.金 參藥不受,皆濁陰在上,阻塞氣機,幾無法矣。勉與白通湯加人尿豬膽汁,急進以通陽泄濁。

附子、生淡薑、蔥白(五寸)、人尿、豬膽汁[126]用到白通汁合豬膽汁是陰陽絡拒嚴重的情形,現在門診應該見不到


38.沈(二九) 吹笛震動元海病,治宜填實下焦。但嗆食吐出,又便溏不實,中無砥柱,陰藥下未受益,中再受傷矣。仿補益中宮,仍佐鎮逆一法。

人參、焦朮、炒焦半夏、茯苓、旋複花、代赭石[127]溫中降氣,因為便溏所以加了白朮,否則作者要補胃的藥是不會放白朮的,因為白朮能提氣,不適合胃逆的病人


39.吳 寒熱邪氣擾中,胃陽大傷,酸濁上涌吐出,脘痛如刺,無非陽衰,陰濁上僭,致胃氣不得下行,高年下元衰憊,必得釜底暖蒸,中宮得以流通,擬用仲景附子瀉心湯,通陽之中,原可泄熱開導,煎藥按法用之。

人參(一錢半)、熟附子(一錢半)、淡乾薑(一錢)、三味另煎汁,川連(六分)、炒半夏(一錢半)、枳實(一錢)、茯苓(三錢)、後四味,用水一盞,滾水一杯,煎三十沸,和入前三味藥汁,服。[128]半夏黃連+人參茯苓是瀉心通胃用法,乾薑附子溫胃,枳實導邪消痞


40.江 脈弦遲,湯水不下膈,嘔吐涎沫,此陽結,飲邪阻氣,議以辛熱通陽,反佐苦寒利膈,用瀉心法。

人參、附子、乾薑,先煎一杯,入薑汁四分[129]溫胃陽

川連、黃芩、半夏、枳實,滾水煎,和入前藥服[130]瀉心法


41.孫(十四) 食物隨入即吐,並不渴飲,當年以苦辛得效,三載不發,今心下常痛如辣[131]應該是久病脘有炎症,可能是Barrett’s Syndrome,大便六七日始通,議通膈上,用生薑瀉心湯。

生薑汁(四分調)、川連(六分炒)、黃芩(二錢泡十次)、熟半夏(三錢炒) 枳實(一錢)、人參(五分同煎)[132]用芩連去炎症,因為久病,多用生薑加強補中

又 問或不吐食物,腹中腰膂似乎氣墜,自長夏起,心痛頭重,至今未減,思夏熱必兼濕,在裡水穀之濕,與外來之熱,相洽結聚飲邪矣。

當緩攻之,議用控涎丹五分,間日一用。[133]控涎丹去痰力強,所以用量少,且間日一用。


42.某(五二) 診脈左弦右弱,食粥脘中有聲,氣沖涌吐,此肝木乘胃,生陽已薄,皆情懷不適所致,

大半夏湯。[134]半夏+人參+白蜜,因為病情聽起來不重,只要補中降逆的基本方就行了


43.某 中焦火衰,食下不運,作酸嘔出。(中陽虛)

炒黃乾薑(一錢)、川椒(炒三分)、半夏(一錢炒)、茯苓塊(三錢)、炒飴糖(四錢)


44.黃(氏)靈樞經云:中氣不足,溲便為變,是崩淋泄瀉,皆脾胃欲敗之現症,今湯水下咽,少頃傾囊涌出,豈非胃陽無有,失司納物乎,奈何業醫者,中懷疑惑。但圖疲藥,待其自安,怕遭毀謗耳。此症一投柔藥,濁升填塞,必致脹滿,仲景於陽明滿實,致慎攻下者,恐以太陰之脹誤治耳。今舌微紅微渴,皆是津液不肯升揚,脾弱不主散精四布,世豈有面色如白紙,尚不以陽氣為首重也耶。

人參、熟于朮、炙甘草、炮薑、茯神、南棗[135]補脾胃,稍溫陽


45.張,嘔吐脹悶[136]嘔吐為胃虛,脹悶為氣滯,虛中氣滯。

人參、茯苓[137]通胃陽、砂仁[138]理胃中結氣


46.某(氏) 脈微肢冷,嘔吐清水,食不下化[139]食不下化為胃,脈微肢冷為脾,帶下脊髀酸,陽氣素虛,產後奇脈不固,急扶其陽,用附子理中湯。

附子、人參、生白朮、炮薑、炙草[140]溫脾胃之陽

又 暖胃陽以劫水濕,帶下自緩,照前方加胡蘆巴[141]用胡蘆巴加強溫腎散寒止痛

又 脈象稍和,已得理中之效,議用養營法[142]就是中參養榮湯。 養營去遠志黃耆五味[143]黃耆主升,不利嘔吐一症;上焦無痰邪擾心,不需要遠志;主暖中焦,不需要五味收斂上及下焦,會分散藥力,即作丸方。


47.蔡(嫗) 凡論病,先論體質形色脈象,以病乃外加於身也。夫肌肉柔白屬氣虛,外似豐溢,裡真大怯,蓋陽虛之體,為多濕多痰,肌疏汗淋,唇舌俱白,乾嘔胸痞,煩渴引飲,由乎脾胃之陽傷觸,邪得僭踞於中,留蓄不解,正衰邪熾,試以脈之短澀無神主義之,陽衰邪伏顯然,況寒涼不能攻熱,清邪便是傷及胃陽之藥,今杳不納穀,大便漸稀。若不急和胃氣,無成法可遵,所謂肥人之病,慮虛其陽,參擬一方,仍候明眼采擇。(胃陽虛邪伏不食)

人參、半夏、生于朮、枳實、茯苓、生薑[144]主補脾胃兼降氣,因為有瀉,所以有用白朮


48.吳(三六) 壯年形偉,脈小濡,惡聞穢氣,食入嘔噦,緣陽氣微弱,濁陰類聚,口鼻受污濁異氣,先入募 原,募原是胃絡分布,上逆而為嘔吐,此病理標者,用芳香辟穢,扶正氣治本,以溫上通陽。(陽虛吸受穢濁氣)

藿香、草果、公丁香、茯苓、濃朴、砂仁殼、廣皮、蓽茇[145]芳香辟穢

人參、茯苓、生益智、胡蘆巴、煨木香、煨薑[146]溫上通陽


49.孫,寒郁化熱,營衛氣窒,遂發瘡痍,食入即吐,胃中熱灼,當忌進腥油,先用加味溫膽湯。(嘔傷胃中邪熱劫津)

鮮竹茹(一錢半)、半夏(一錢半)、金石斛(三錢)、茯苓(一錢)、廣皮白(一錢半)、枳實(一錢)、薑汁(一匙調)[147]溫膽湯加石斛,邪熱及去痰時都會傷津,用石斛補胃陰


50.吳 兩番探吐,脘痛立止,氣固宣暢,胃津未能無損,風木來乘,外冷裡熱[148]邪實已吐,鬱熱仍在,診脈右大,並不搏指。 當少少進谷以養胃,多噫多下泄氣,調和中焦為宜。

炒竹茹、橘紅、石斛[149]就是橘皮竹茹湯專治吐下後胃虛氣逆,病人氣固宣暢,胃津未能無損,所以用石斛代碼黨參,順便制約半夏的燥、半夏[150]降逆止呃黑山梔、香豉[151]清胸中鬱熱


51.曹(四三) 少腹屬肝,肝厥必犯陽明胃腑,故作痛嘔,二年來病患已不知因何起病,醫徒見病圖治。 想肝腎必自內傷為病,久則奇經諸脈交傷,經謂衝脈動,而諸脈交動也。議溫通柔潤劑,從下焦虛損主治。(肝腎虛衝脈氣上逆)

淡蓯蓉乾(一錢半)、當歸(二錢)[152]前入腎,後入肝,通補肝腎精血、茯苓(三錢)[153]《得配本草》:「配當歸,降氣;配鹿角霜,治小便頻數」,為佐助藥、杞子(二錢)[154]也是補肝腎用、炒沙苑(一錢半)[155]補腎養肝、肉桂心(五分)[156]引火歸源,後加鹿角霜。[157]補腎固精


52.何,寒熱嘔吐[158]胸中有熱,胃中有寒,胸中格拒,喜暖飲怕涼,平昔胃陽最虛,熱邪內結,體虛邪實,最防痙厥。(熱邪內結)

人參、炒半夏、薑汁、川連[159]基本瀉心法、枳實[160]降氣導滯、黃芩[161]和黃連配加強清熱


53.某,舌赤,濁嘔,不寐不飢,陽邪上擾,治以苦辛,進瀉心法。

淡黃芩、川連、炒半夏、枳實、薑汁[162]上案的瀉心法加減,病人無虛象所以去人參


54.某 鬱熱阻飲痺嘔,有年最慮噎膈。

半夏、茯苓[163]化邪飲、金斛[164]防止鬱熱耗胃陰杏仁、廣皮白[165]理脾肺氣機解鬱,止噎膈、薑汁


55.毛(氏) 舊有胃痛脘痺嘔吐之病,秋前舉發,已得小安,近痛嘔複來,身體 熱,宿病未罷,而暑熱穢氣上竅侵入,三焦混淆,恐內閉變現痙厥。(暑穢內結)

川連、淡黃芩、半夏、薑汁、黑山梔、枳實汁[166]用瀉心法辛開苦降止逆,半夏和山梔配還能卻暑去穢,山梔能清上焦心和肺的熱,對暑熱能影響的心和肺都有療效


56.某 舌黃不渴飲,久嗽欲嘔吐,前用金匱麥門冬湯養胃小效,自述背寒口吐清痰,暑濕客邪未盡,虛體,當輔正醒脾卻暑。

人參、茯苓、廣皮、半夏、薑汁[167]用二陳湯加人參來醒脾卻暑


57.郭(五八) 知飢能納,忽有氣沖,涎沫上涌,脘中格拒,不堪容物,內經謂肝病吐涎沫,丹溪云,上升之氣,自肝而出,木火上凌,柔金受克,咳嗆日加,治以養金製木,使土宮無戕賊之害,滋水製火。 令金臟得清化之權,此皆老年積勞致傷,豈攻病可效[168]可以看出作者用的肝藥都不典型,都不是猛藥或滋膩藥。(肝火刑金)

蘇子、麥冬、枇杷葉、杏仁、北沙參、桑葉[169]養金製木、丹皮[170] … Continue reading、降香[171]入肝經血分降氣,考慮久病入血、竹瀝[172]《本草綱目》:「竹瀝性寒而滑,大抵因風火燥熱,而有痰者宜之」,可見它對因虛熱而灼生的痰很適合


58.曹(四五) 勞倦嗔怒,嘔吐身熱,得汗熱解,而氣急不寐不飢,仍是氣分未清,先以上焦主治,以肺主一身氣化也。

杏仁、鬱金、橘紅、栝蔞皮[173]清肺化痰山梔、香豉[174]清胸中氣分熱


嘔吐症,內經與金匱論之詳矣。乃後人但以胃火胃寒痰食氣滯立論,不思胃司納食,主乎通降,其所以不降而上逆嘔吐者,皆由於肝氣沖逆,阻胃之降而然也。故靈樞經脈篇云:足厥陰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況五行之生克,木動則必犯土,胃病治肝,不過隔一之治,此理淺近易明,人乃不能察,而好奇之輩,反夸隔二隔三之治,豈不見笑於大方也哉,試觀安胃丸,理中安蛔丸,所用椒梅,及胃虛客氣上逆之旋複代赭,此皆胃藥乎,抑肝藥乎,於此可省悟矣。今觀先生之治法,以泄肝安胃為綱領,用藥以苦辛為主,以酸佐之。

  • 如肝犯胃而胃陽不衰有火者,泄肝則用芩連,楝之苦寒,
  • 如胃陽衰者,稍減苦寒,用苦辛酸熱,此其大旨也。
  • 若肝陰胃汁皆虛,肝風擾胃嘔吐者,則以柔劑滋液養胃,熄風鎮逆。
  • 若胃陽虛,濁陰上逆者,用辛熱通之,微佐苦降。
  • 若但中陽虛而肝木不甚亢者,專理胃陽,或稍佐椒梅。
  • 若因嘔傷,寒郁化熱,劫灼胃津,則用溫膽湯加減。
  • 若久嘔延及肝腎皆虛,沖氣上逆者,用溫通柔潤之補,下焦主治。
  • 若熱邪內結,則用瀉心法。
  • 若肝火沖逆傷肺,則用養金製木,滋水製火,

總之治胃之法,全在溫通,虛則必用人參,藥味皆屬和平,至於治肝之法,藥味錯雜,或寒熱互用,或苦辛酸鹹並投,蓋因厥陰有相火內寄治法不得不然耳。但觀仲景烏梅丸法,概可知矣。案輯六十有餘,大半皆由肝邪為患,非先生之卓識,安能暢發此理乎哉。(華岫云)

徐評 所錄諸方,屬蓄飲者四五,屬反胃者二三,反胃自有主治之法,蓄飲亦有成方可用,乃全不分別,惟以治肝胃之藥參錯成方,又用人參及薑附者七八,皆與反胃蓄飲相反,則嘔吐一症,此老全未夢見也。患諸病者,亦大不幸矣。 洞庭有一金姓者,患嘔吐症數年,其先人與此老甚相契,此老竭力治之年餘,皆用此等方,而病者幾殆,因求治於余,余曰蓄飲也。世無知者,為製一方,其病立已,其人因受業於余,即此可征矣。

註解

註解
1 潤肝溫中燥脾,專治肝犯胃的酸吐,合黃連就是左金丸
2 中焦痰阻氣滯
3 瀉肝火,專治肝氣橫逆
4 降肺氣,間接止上焦的的逆氣
5 既然證型是厥陽上冒,細脈指的應該是陰血不足
6 中焦有實積
7 厥陰肝經的陽氣
8 除中焦實積
9, 84 瀉肝止橫逆
10 《本草崇原》:「主下氣者,得春生肝木之味,生氣上升,則逆氣自下矣」
11 理氣泄濕,助半夏、黃連去濕滯
12 細小為虛,弦為木盛,從藥看來,是胃虛致木盛,所以應該是右關較弦
13 沒有實邪阻滯
14 這代表水邪出後可緩
15 配薑能強腎溫胃
16 補中,和茯苓配能通陽
17 降氣止嘔,和茯苓利中焦水停
18 潤肝燥脾
19 佐助藥,人參及半夏之使
20 實邪凝滯,邪阻氣機
21 以硫黃為主的藥,現在沒人在用了
22 沉主水飲,或是寒甚,在病機上和藥是合拍的
23 胃陽不足,受納失常
24 胃陽不足,無法溫化食物
25 溫胃,潤肝燥脾
26 治胃虛水停
27, 105 溫中止嘔
28 查不到是什麼藥,說法有三:藥用檳榔、沙糖木、香菇柄,不管哪一種,都是現代不太常用的藥
29 理脾胃氣機
30 中焦陽虛,濕邪內生,沒有弦脈,表示虛是最重要的病機,肝逆算次要
31 溫胃藥多,而柔肝藥少,表示木犯土應該是標,而胃陽虛是本
32 只有不合,但並沒有虛
33 因情志而動,很明顯是肝的問題要先處理,作者而是肝膽同治,想必是痰熱的見證明顯
34 去中焦痰熱,筆者認為肝膽經皆與腦通(膽在表而肝在裡),所以肝膽的痰熱都會影響情志,用痰熱擾心來解釋比較合理
35 吳茱萸潤肝,黃連清膽火,而且和溫膽湯的半夏能幸開苦降
36 根據作者「疸」的醫案中的理論是,當邪實勝谷氣時,溫膽湯要去甘草茯苓,我的理解是,邪重時去痰清熱為重,但補效卻不是此時最需要的
37 滿像有蛔蟲的
38 肝胃不合,兼有肝熱
39 筆者猜應該是指傷寒論的烏梅丸,又稱烏梅安蛔丸,專治上熱下寒,是脾胃寒又值肝氣盛,一高一低使得肝氣過胃犯肺,烏梅一藥又能斂肺止咳,所以作者選此方使用。
40 以色辨證,屬下焦肝腎之濁
41, 56, 76 溫中補中
42 用升清降濁之力來止逆
43 潤肝補肝,又能止心腹咳逆,比白芍更適合此病人
44 用來補腎利濁,和澤瀉相反,補大於瀉,而澤瀉是瀉大於補
45 脾虛生濕而濡,濕又阻氣而澀
46 旋複代赭湯
47 和半夏合為二陳,加強化濕痰
48 補中通胃陽
49 和白芍可以調和營衛,只是芍多桂少又配當歸,應該主要是養血溫經的方向來治肢麻,而非調和營衛,因為肝陰血要用來養肌又有柔肝,所以養肝陰的藥用了全套
50 疏肝清肝潤肝養血斂陰,制肝火的全套配伍
51 欲嘔為胃而非脾,沖氣為客氣上逆
52 溫中兼防肝的橫逆
53 理氣化濕
54 在表能舒筋活絡,在裡能化濕和胃,此處是取後者的功用
55 滲濕
57 柔肝止逆
58 吳茱萸湯的君臣藥,用來溫中降逆
59 二陳湯化痰
60 應該是指鼻鳴,鼻塞或鼻音重
61 虛盛不宜猛藥
62, 103 降氣止嘔
63 壇香木的樹脂,專治肝胃不合
64 胃腑以通為補
65 補中降逆,單純症狀治療,再用一點桂枝溫陽,桂枝也有平衝降逆之效
66, 171 入肝經血分降氣,考慮久病入血
67 降肺氣,作者治胃逆很少用到入肺的藥,這裡會到應該是已經上及肺致咳或喘了
68 降逆
69 二陳去肥人之痰
70 大半夏湯
71 潤半夏,兼養胃陰
72 因驚而動肝,所以用茯神代茯苓,但還是和人參配
73 理氣化水
74 養胃
75 沒有症狀證型,不知從何解析
77 柔肝燥脾
78 吐為胃,眩為飲,可能是胃有水飲
79 病機應該是肝胃虛寒夾飲
80 吳茱湯萸去人參,筆者查不到為何不加人參,只能參照傷寒論的理論,有外邪不宜用人參,此證的外邪就是水飲
81 小半夏加茯苓湯,治胃虛水停
82 加強溫中
83 溫中止肝氣橫逆
85 去濕止穢
86 苦降
87 酸泄
88 通胃
89 不能受納表有邪實
90 清肝
91 溫胃
92 瀉實
93 助乾薑溫陽
94 用複脈湯加減來救急
95 補胃降逆
96 柔肝
97 溫中溫陽兼緩肝
98 就是烏藥,用來散寒止痛
99 開胃,止嘔逆,因為沒有人參配伍,不能算是通胃陽
100 作者認為是厥陰濁逆,表示和肝比較有關,從藥方的成份來看,主要是疏肝養肝,活血化瘀為多
101, 104 溫中潤肝
102 去伏飲
106 化濕去濁
107 疏肝止逆
108 廣效理氣藥
109 健脾化濕
110 主在降氣化濁,從藥來看,是健預去濕為主,從證來看,清涎上涌是脾虛,食物吐出是胃虛,所以筆者認為是脾胃陽虛比較適合
111 《藥類法象》:「治脾胃中受寒邪,和中益氣,治多唾。當於補中藥內兼用之,不可多服」
112 不等於苓桂朮甘湯,此方是溫病學的方子,主要用來溫脾化濕
113 加強溫中理氣
114 辛開苦降
115 化濁
116 開胃降氣
117 降氣化濁
118 溫中
119 大建中湯去飴糖加茯苓,使得溫脾陽的方子偏向溫胃陽
120 溫陽養胃降逆
121 濁陰不逆,推測是濁陰太盛而非胃陽不足
122 改為溫脾腎之陽,以利化濁去水
123 以降氣補中為主
124 附子理中湯,以茯苓易白朮,用以溫胃
125 溫陽減少,略柔肝氣
126 用到白通汁合豬膽汁是陰陽絡拒嚴重的情形,現在門診應該見不到
127 溫中降氣,因為便溏所以加了白朮,否則作者要補胃的藥是不會放白朮的,因為白朮能提氣,不適合胃逆的病人
128 半夏黃連+人參茯苓是瀉心通胃用法,乾薑附子溫胃,枳實導邪消痞
129 溫胃陽
130 瀉心法
131 應該是久病脘有炎症,可能是Barrett’s Syndrome
132 用芩連去炎症,因為久病,多用生薑加強補中
133 控涎丹去痰力強,所以用量少,且間日一用。
134 半夏+人參+白蜜,因為病情聽起來不重,只要補中降逆的基本方就行了
135 補脾胃,稍溫陽
136 嘔吐為胃虛,脹悶為氣滯
137 通胃陽
138 理胃中結氣
139 食不下化為胃,脈微肢冷為脾
140 溫脾胃之陽
141 用胡蘆巴加強溫腎散寒止痛
142 就是中參養榮湯
143 黃耆主升,不利嘔吐一症;上焦無痰邪擾心,不需要遠志;主暖中焦,不需要五味收斂上及下焦,會分散藥力
144 主補脾胃兼降氣,因為有瀉,所以有用白朮
145 芳香辟穢
146 溫上通陽
147 溫膽湯加石斛,邪熱及去痰時都會傷津,用石斛補胃陰
148 邪實已吐,鬱熱仍在
149 就是橘皮竹茹湯專治吐下後胃虛氣逆,病人氣固宣暢,胃津未能無損,所以用石斛代碼黨參,順便制約半夏的燥
150 降逆止呃
151 清胸中鬱熱
152 前入腎,後入肝,通補肝腎精血
153 《得配本草》:「配當歸,降氣;配鹿角霜,治小便頻數」,為佐助藥
154 也是補肝腎用
155 補腎養肝
156 引火歸源
157 補腎固精
158 胸中有熱,胃中有寒
159 基本瀉心法
160 降氣導滯
161 和黃連配加強清熱
162 上案的瀉心法加減,病人無虛象所以去人參
163 化邪飲
164 防止鬱熱耗胃陰
165 理脾肺氣機解鬱,止噎膈
166 用瀉心法辛開苦降止逆,半夏和山梔配還能卻暑去穢,山梔能清上焦心和肺的熱,對暑熱能影響的心和肺都有療效
167 用二陳湯加人參來醒脾卻暑
168 可以看出作者用的肝藥都不典型,都不是猛藥或滋膩藥
169 養金製木
170 肝火犯肺可用,《本草經解》:「肝者,風木之臟也,肺金不能制肝,肝風挾濁火而上逆,中風瘈瘲驚癇之症生焉,丹皮辛寒益肺平肝,肝不升而肺氣降,諸症平矣」
172 《本草綱目》:「竹瀝性寒而滑,大抵因風火燥熱,而有痰者宜之」,可見它對因虛熱而灼生的痰很適合
173 清肺化痰
174 清胸中氣分熱

臨證指南醫案(咳嗽)+註

1.某(五三)寒傷衛陽,咳痰。(寒)

川桂枝(五分)[1]杏仁(三錢)[2]、苡仁(三錢)[3]、炙草(四分)、生薑(一錢)、大棗(二枚)


2.某(三九)勞傷陽氣,形寒咳嗽

桂枝湯[4]加杏仁[5]


3.某(四四)寒熱咳嗽[6],當以辛溫治之,

桂枝湯去芍[7]加杏仁[8]


4.某(五十)形寒,咳嗽,頭痛,口渴,

桂枝湯去芍加杏仁花粉[9]


5.某 咳嗽寒熱[10]

杏仁(三錢)[11]、 嫩蘇梗(一錢)[12]、桔梗(一錢)[13]、桑皮(一錢)[14]、象貝母(一錢)[15]、生甘草(三分)


6.王(三一)脈沉細[16],形寒咳。

桂枝(一錢)、杏仁(三錢)、苡仁、(三錢)、炙草(五分)、生薑(一錢)、大棗(二枚)[17]


7.吳(四一)

咳嗽,聲音漸窒,診脈右寸獨堅[18],此寒熱客氣[19],包裹肺俞,郁則熱(寒包熱)

先以麻杏石甘湯。[20]

又 葦莖湯。[21]


8.徐(四七)瘧屬外邪,瘧止聲音不揚,必是留邪乾於肺系,故咳嗽不已,納食起居如常,中下無病。但以搜逐上焦,勿令邪結,可望病已。

麻黃、杏仁、生甘草、射干、苡仁[22]


9.某(二八)風邪阻於肺衛,咳嗽面浮[23],當辛散之。

麻黃(先煎去沫五分)、杏仁(三錢)、生甘草(三分)、生石膏(三錢)[24]


10.某(三十)風襲肺衛,咳嗽鼻塞,當以辛涼解散。(風)

杏仁、桔梗[25]、嫩蘇梗[26]桑皮、象貝[27] 、苡仁[28]


11.某(女)風熱上痺[29],痰多咳嗽。

杏仁[30]、嫩蘇梗[31]、橘紅[32]、桑葉[33]、白沙參[34]、通草[35]


12.夏(五二)風郁[36],咳不止。

薄荷[37]、前胡[38]杏仁、桔梗、橘紅、桑皮[39]、連翹[40]、枳殼[41]


13.方 煩勞衛疏,風邪上受,痰氣交阻,清竅失和,鼻塞音低,咳嗽甚,皆是肺病,辛以散邪,佐微苦以降氣為治。(風邪阻竅)

杏仁、橘紅、桔梗、枳殼、苡仁[42]、蘇梗[43]、辛荑[44]、牛蒡子[45]


14.項(二一)風溫,脈虛,嗽。(風溫)

桑葉、薄荷、連翹[46]杏仁、象貝、大沙參[47]


15.沈 脈右搏數,風溫嗆咳[48]

桑葉[49]、苡仁[50]、栝蔞皮[51]白沙參、象貝、杏仁[52]


16.某(女)風溫發熱,咳。

薄荷、連翹、杏仁、桑皮、黃芩[53]、地骨皮[54] 木通[55]、 炒楂


17.某(十歲)頭脹,咳嗽,此風溫上侵所致。

連翹(一錢半) 、薄荷(七分)[56]杏仁、(一錢半)、桔梗、(一錢)[57]、生甘草(三分)、象貝(一錢)[58]


18.某(十二)風溫上受,咳嗽,失音咽痛。

薄荷、連翹、杏仁、桔梗[59]、生甘草、射干[60]


19.邱 向來陽氣不充,得溫補每每奏效,近因勞煩,令陽氣弛張,致風溫過肺衛以擾心營,欲咳心中先癢,痰中偶帶血點[61],不必過投沉降清散,以辛甘涼理上燥,清絡熱,蔬食安閑,旬日可安。(風溫化燥)

冬桑葉、玉竹、大沙參、甜杏仁[62]、生甘草、苡仁[63]、糯米湯煎。


20.宋(二一)脈右浮數,風溫乾肺化燥,喉間癢,咳不爽,用辛甘涼潤劑。

桑葉、玉竹、大沙參、甜杏仁[64]、生甘草 糯米湯煎


21.某 積勞更受風溫,咽乾熱咳,形脈不充,與甘緩柔方。

桑葉(一錢)、玉竹(五錢)、南沙參(一錢)[65]、生甘草(五分)、甜水梨皮(二兩)[66]

又 風邪郁蒸化燥,發熱後,咳嗽口乾喉癢,先進清肺。

杏仁、橘紅、蘇子、象貝[67]、山梔[68]、花粉[69]


22.薛(三六)風熱咳,經月不止[70]

活水蘆根[71]桑葉、大沙參[72]、生苡仁[73]、地骨皮[74]、象貝[75]、滑石[76]、橘紅[77]


23.某 風溫客邪化熱,劫爍胃津,喉間燥癢,嗆咳,用清養胃陰,是土旺生金意。(風溫化燥傷胃陰)

金匱麥門冬湯(麥冬、半夏[78]、人參[79]、粳米、草棗)


24.陸(二三)陰虛體質,風溫咳嗽,苦辛開泄肺氣加病,今舌咽乾燥,思得涼飲,藥劫胃津,無以上供,先以甘涼,令其胃喜,仿經義虛則補其母。

桑葉[80]玉竹、生甘草、麥冬(元米炒)、白沙參[81]、蔗漿


25.某 外受風溫郁遏,內因肝膽陽升莫製,斯皆肺失清肅,咳痰不解,經月來,猶覺氣壅不降,進食頗少,大便不爽,津液久已乏上供,腑中之氣,亦不宣暢,議養胃陰以杜陽逆,不得泛泛治咳。

麥冬、沙參、玉竹[82]、生白芍[83]、扁豆[84]、茯苓[85]


26.某 溫邪外襲,咳嗽頭脹,當清上焦。(溫邪)

杏仁、桑皮、桔梗、象貝[86]、通草[87]、蘆根[88]


27.某(二六)咳嗽痰黃,咽喉不利,此溫邪上侵,肺氣不清故耳。

桑葉、川貝母、白沙參、杏仁[89]、兜鈴[90]、鮮枇杷葉[91]


28.某(二八)陰虧,挾受溫邪,咳嗽頭脹[92],當以輕藥。

桑葉、杏仁、川貝、白沙參、生甘草、甜水梨皮[93]


29.某 脈細數[94],咳嗽痰黃,咽痛,當清溫邪。

桑葉、杏仁、川貝[95]、苡仁[96]、兜鈴[97]、鮮蘆根[98]

又 照前方加白沙參冬瓜子[99]


30.某(四一)脈右弦大[100],咳嗽痰多黃[101],此屬溫邪上伏之故。

桑葉、杏仁、兜鈴[102]白沙參、南花粉 、甜水梨肉[103]


31.王(二六)脈小數[104],能食,乾咳暮甚,冬藏失納,水虧溫伏,防其失血,用複脈法,複脈湯去參薑桂[105]


32.張(十七)冬季溫邪咳嗽,是水虧熱氣內侵,交驚蟄節嗽減,用六味加阿膠麥冬秋石金水同治,是瀉陽益陰方法,為調體治病兼方,近旬日前,咳嗽複作,納食不甘,詢知夜坐勞形,當暮春地氣主升,夜坐達旦,身中陽氣,亦有升無降,最有失血之虞,況體豐肌柔[106],氣易泄越,當暫停誦讀,數日可愈。

桑葉、甜杏仁、大沙參、生甘草、玉竹、青蔗漿[107]


33.楊(二四)形瘦色蒼,體質偏熱,而五液不充,冬月溫暖,真氣少藏,其少陰腎臟,先已習習風生,乃陽動之化,不以育陰驅熱以卻溫氣,泛泛乎辛散,為暴感風寒之治,過辛泄肺,肺氣散,斯咳不已,苦味沉降,胃口戕,而腎關傷,致食減氣怯,行動數武,氣欲喘急,封藏納固之司漸失,內損顯然,非見病攻病矣。靜養百日,猶冀其安。(陰虛感溫邪)

麥冬(米拌炒)、甜沙參、生甘草、南棗肉、沖入青蔗漿一杯[108]


34.王(二五)氣分熱熾,頭脹痰嗽。(氣分熱)

連翹、石膏、薄荷、山梔[109]、杏仁[110]、鬱金[111]

又 照前方去山梔加蔞皮、桔梗[112]


35.范(四十)脈左弱[113],右寸獨搏[114],久咳音嘶,寐則成噎阻咽,平昔嗜飲,胃熱遺肺,酒客忌甜,微苦微辛之屬,能開上痺。

山梔、香淡豉[115]杏仁、栝蔞皮[116]鬱金、石膏[117]


36.林(氏)宿病營衛兩虛,茲當燥氣上犯,暴涼外侮,氣餒衛怯,肺先受邪,脈浮數[118],咳喘欲嘔,上熱下冷,宜先清化上氣,有取微辛微苦之屬。

桑葉、杏仁、蘇梗、象貝、苡仁[119]、山梔[120]、糯米湯煎[121]


37.王(十歲)嗽緩,潮熱,稚年陰虧,氣熱所致。

地骨皮(三錢)、青蒿(一錢)、知母(一錢)[122]生甘草(三分)、南沙參(一錢)、川斛(三錢)[123]


38.某 嗽已百日,脈右數大,從夏季伏暑內鬱,治在氣分。

生甘草、石膏[124]、苡仁[125]杏仁、蘇梗、桑葉[126]


39.陸 秋暑燥氣上受,先乾於肺,令人咳熱,此為清邪中上,當以辛涼清潤,不可表汗,以傷津液。(暑)

青竹葉[127]、連翹[128]花粉、杏仁[129]、象貝[130]、六一散[131]

又 脈右大,癉熱無寒,暑郁在肺,當清氣熱,佐以宣通營衛,

桂枝白虎湯加麥冬[132]

又 熱止,脈右數,咳不已[133]

知母、生甘草、麥冬、沙參、炒川貝、竹葉[134]


40.汪(女)暑熱入肺為咳。

花粉、杏仁、橘紅、大沙參[135]、黑山梔皮[136]、六一散[137]


41.某(二九)咳嗽,頭脹口渴,此暑風襲於肺衛。(暑風)[138]

杏仁(三錢)[139]、香薷(五分)[140]、桔梗(一錢)[141]、桑皮(一錢)[142]、飛滑石(三錢)[143]、絲瓜葉(三錢)[144]


42.倪(二三)兩寸脈皆大[145],冷熱上受[146],咳嗽無痰,是為清邪中上,從暑風法。

竹葉、蔞皮、橘紅、滑石、杏仁、沙參[147]


43.潘(氏)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是病不獨在肺矣。況乎咳甚嘔吐涎沫,喉癢咽痛,致咳之由,必沖 脈之傷,犯胃擾肺,氣蒸熏灼,淒淒燥癢,咳不能忍,近日晝暖夜涼,秋暑風,潮熱溏泄,客氣加 臨,營衛不和,經阻有諸。但食薑氣味過辛致病,辛則泄肺氣助肝之用,醫者知此理否耶,夫 診脈右弦數,微寒熱,渴飲,擬從溫治上焦氣分,以表暑風之邪,

用桂枝白虎湯。[148]


44.王(三歲)暑風入肺, 熱咳嗽,防驚[149]

益元散[150]、黃芩[151]竹葉、花粉、苡仁[152]、地骨皮[153]


45.張(二五)形瘦脈數,驟涼暮熱,肺失和為咳,小暑後得之,亦由時令暑濕之氣,輕則治上,大忌發散。(暑濕)

大竹葉、飛滑石、杏仁、花粉、桑葉[154]、生甘草


46.某,咳嗽喉痛,溺澀。

西瓜翠衣(三錢)、杏仁(三錢)、六一散(三錢)、桔梗(一錢)、通草(一錢半) 、桑葉(一錢)、川貝(一錢半)、連翹(一錢半)


47.曹,水穀不運,濕聚氣阻,先見喘咳,必延蔓腫脹,治在氣分。(濕)

、濃朴[155]杏仁、苡仁[156]、廣皮白[157]、蘇梗[158]、白通草[159]


48.陸(二二)濕必化熱熏蒸為嗽,氣隧未清,納穀不旺,必薄味靜養,壯盛不致延損。(濕熱)

飛滑石、南花粉、象貝、苡仁、綠豆皮、通草[160]


49.某,渴飲咳[161]甚,大便不爽。

石膏[162]、花粉[163]、通草[164]、紫菀[165]、木防己[166]杏仁、苡仁[167]


50.某,雨濕[168],寒熱汗出,痰多咳嗽[169]大小便不爽,胸脘不飢,臍左窒塞[170]。(濕痰阻氣)

杏仁、橘紅[171]萊菔子、白芥子、蘇子[172]、鬱金[173]蔞皮、通草[174]


51.朱(五十)中虛少運,濕痰多阻氣分,咳嗽舌白。

炒半夏、茯苓、桂枝木、炙草、苡仁[175]


52.馮,脈右弦大而緩[176],形瘦目黃,久嗽聲嘶而濁,水穀氣蘊之濕,再加時序之濕熱,壅阻氣分,咳不能已,久成老年痰火咳嗽,無性命之憂,有終年之累。(濕熱痰火)

蘆根、苡仁、浙茯苓、川斛、通草[177]、馬勃[178]


53.陳 秋燥,痰嗽氣促[179]。(燥)

桑葉、玉竹、沙參、嘉定花粉、苡仁、甘草、蔗漿[180]

又 用清燥法。

桑葉、玉竹、沙參、苡仁、杏仁、甘草[181]、石膏[182]


54.施,脈沉弦為飲,近加秋燥,上咳氣逆,中焦似痞,姑以辛泄涼劑,暫解上燥。

栝蔞皮、鬱金、香豉、杏仁、苡仁、橘紅、北沙參、山梔[183]


55.胡(六六)脈右勁,因疥瘡,頻以熱湯沐浴,衛疏易傷冷熱,皮毛內應乎肺,咳嗽氣塞痰多,久則食不甘,便燥結,胃津日耗,不司供肺,況秋冬天降燥氣上加,漸至老年痰火之象,此清氣熱以潤燥,理勢宜然,倘畏虛日投滯補,益就枯燥矣。

霜桑葉、甜杏仁、麥冬、玉竹、白沙參、天花粉、甘蔗漿、甜梨汁、熬膏[184]


56.某(四十)脈弦,胸膈痺痛[185],咳嗽頭脹,此燥氣上侵,肺氣不宣使然,當用輕藥,以清上焦。

枇杷葉[186]桑葉、川貝[187]杏仁、桔梗(宣降止咳)、冬瓜子[188]


57.某(十九)舌白咳嗽,耳脹口乾,此燥熱上郁,肺氣不宣使然,當用辛涼,宜薄滋味。

鮮荷葉(二錢)[189]、連翹殼(一錢半)[190]、大杏仁(三錢)[191]、白沙參(一錢)[192]、飛滑石(三錢)[193]、冬桑葉(一錢)[194]


58.某(二五)邪爍肺陰,咳嗽咽痛,晡甚[195]

玉竹、南沙參、川斛[196]、冬桑葉[197]、元參[198]、青蔗漿


59.某(二四)鼻淵三載,藥投辛散,如水投石,未能卻除辛辣炙爆耳。近複咳嗽音嘶,燥氣上逼肺衛使然。

杏仁、連翹、象貝、白沙參、桑皮[199]、兜鈴[200]


60.僧(三十)脈右寸獨大[201],氣分咳[202],有一月。

桑葉、玉竹、沙參[203]杏仁、苡仁[204]、茯苓[205]、糯米湯煎。


61.某,脈右大[206],寤咳寐安[207],病在氣分。

桑葉、川貝[208]、知母、地骨皮[209]、梨汁、蔗漿、熬膏


62.朱(女)肝陰虛[210],燥氣上薄,咳嗽夜熱[211]

桑葉、白沙參、杏仁、橘紅、花粉、地骨皮、糯米湯煎[212]


63.陸(女)燥風外侵,肺衛不宣,咳嗽痰多[213],不時身熱,當用輕藥,以清上焦。

桑葉、杏仁、花粉、大沙參、川貝[214]、綠豆皮[215]


64戎,咽阻咳嗆,兩月來聲音漸低,按脈右堅[216],是冷熱傷肺[217]

生雞子白[218]、桑葉[219]玉竹、沙參、麥冬、甜杏仁[220]


65.吳(七歲)燥氣上逼咳嗆,以甘寒治氣分之燥。

桑葉[221]大沙參、玉竹、生甘草、甜梨皮[222]


66.某(十二)燥熱內伏,發熱,咳嗽口渴。

桑葉、杏仁、白沙參[223]、連翹[224]、囫圇滑石[225]、鮮蘆根[226]


67.費(十一)久瘧傷陰,冬季溫舒,陽不潛藏,春木升舉,陽更泄越,入暮寒熱,晨汗始解,而頭痛口渴咳嗽,陰液損傷,陽愈熾,冬春溫邪,最忌發散,謂非暴感,汗則重劫陰傷,迫成虛勞一途,況有汗 不痊,豈是表病,診得色消肉爍,脈獨氣口空搏,與脈左大屬外感有別,更有見咳不已,謬為肺熱,徒取清寒消痰降氣之屬,必致胃損變重,嘗考聖訓,仲景云凡元氣已傷,而病不愈者,當與甘藥,則知理陽氣,當推建中,顧陰液,須投複脈,乃邪少虛多之治法。但幼科未讀其書,焉得心究是理,然乎否乎。

炙甘草、鮮生地、麥冬、火麻仁、阿膠、生白芍、青蔗漿[227]

又,由陰傷及胃,痿黃食少餐,法當補養胃陰,虛則補母之治也。見咳治肺,生氣日憊矣。

金匱麥門冬湯[228]


68.某(五一)脘痺咳嗽[229]

鮮枇杷葉(三錢)[230]、叭噠杏仁(三錢)、桔梗(一錢)[231]、川貝(二錢)[232]、冬瓜子(三錢)、蜜炙、橘紅(一錢)[233]


69.周(三二)秋燥從天而降,腎液無以上承,咳嗽吸不肯通,大便三四日一更衣,脈見細小,議治在臟陰。

牛乳[234]、紫衣胡桃[235]、生白蜜、薑汁


70.吳,久嗽因勞乏致傷,絡血易瘀,長夜熱灼,議養胃陰。(胃陰虛)

北沙參、炒麥冬[236]、黃耆皮[237]、生甘草、炒粳米、南棗


71.某,喉痺咳嗆,脈右大而長。

生扁豆[238]麥冬、北沙參、川斛、青蔗漿[239]


72.某(二六)病後咳嗆,當清養肺胃之陰。

生扁豆、麥冬、玉竹、川斛[240]、炒黃川貝[241]、白粳米湯煎。


73.徐(二七)形寒畏風冷,食減久嗽,是衛外二氣已怯,內應乎胃,陽脈不用,用藥莫偏治寒熱,以甘藥調,宗仲景麥門冬湯法[242]


74.張(十七)入夏嗽緩,神倦食減,渴飲,此溫邪延久,津液受傷,夏令暴暖泄氣,胃汁暗虧,筋骨不束,兩足酸痛,法以甘緩,益胃中之陰,仿金匱麥門冬湯製膏

參鬚(二兩)、北沙參(一兩)、生甘草(五錢)、生扁豆(二兩)、麥冬(二兩)、南棗(二兩)熬膏。(麥門冬湯去半夏[243]加扁豆[244]。)


75.湯(二四)脈左堅數促[245],冬溫咳嗽,是水虧熱升,治不中,胃陰受傷,穢濁氣味,直上咽喉,即清肺冀緩其嗽,亦致氣泄,而嗽仍未罷,先議甘涼益胃陰以製龍相[246],胃陰自立,可商填下。

生扁豆、米炒麥冬、北沙參、生甘草、青蔗漿水[247]、冬桑葉[248]


76.錢(氏)脈右數,咳兩月,咽中乾,鼻氣熱,早暮甚,此右降不及,胃津虛,厥陽來擾。

金匱麥門冬湯去半夏加北沙參[249]


77.某(十四)咳,早甚[250],屬胃虛。

生扁豆、炒麥冬、大沙參[251]、苡仁[252]、橘紅[253]


78.陳,秋冬形體日損,咳嗽吐痰,診脈兩寸促數,大便通而不爽,此有年煩勞動陽,不得天地收藏之令,日就其消,乃虛症也。因少納胃衰,未可重進滋膩[254],議用甘味養胃陰一法,

金匱麥門冬湯。


79.錢,久咳三年,痰多食少,身動必息鳴如喘,診脈左搏數,右小數[255],自覺內火燔燎,乃五液內耗。陽少製伏,非實火也。常以瓊玉膏滋水益氣,暫用湯藥,總以勿損胃為上,治嗽肺藥,諒無益於體病。

北沙參、白扁豆、炒麥冬、川石斛、花粉[256]、茯神[257]


80.范(氏)兩寸脈大,咳甚,脘悶頭脹,耳鼻竅閉,此少陽鬱熱[258],上逆犯肺,肺燥喉癢,先擬解木火之郁。(膽火犯肺)

羚羊角[259]、連翹[260]、梔皮[261]、薄荷梗[262]、苦丁茶、杏仁[263]、蔞皮[264]、菊花葉[265]


81.陸(嫗)脈小久咳,背寒骨熱,知飢不食,厭惡食物氣味,此憂思悒郁,皆屬內損,閱方藥,都以清寒治肺不應,議益土泄木法。(鬱火傷胃)

炙甘草、茯神[266]、冬桑葉[267]、炒丹皮[268]、炒白芍[269]、南棗


82.尤(氏)寡居煩勞,脈右搏左澀[270],氣燥在上,血液暗虧,由思郁致五志煩煎,固非溫熱補澀之症,晨咳[271]吐涎[272],姑從胃治,以血海亦隸陽明耳。

生白扁豆、玉竹、大沙參、茯神、經霜桑葉[273]、苡仁[274],用白糯米半升,淘濾清入滾水泡一沸,取清湯煎藥。

又,本虛在下,情懷悒郁,則五志之陽,上熏為咳,固非實火。但久郁必氣結血涸,延成乾血勞病,經候澀少愆期,已屬明征,當培肝腎之陰以治本,清養肺胃氣熱以理標,剛熱之補,畏其劫陰,非法也。

生扁豆(一兩)、北沙參(三錢)[275]、茯神(三錢)[276]、炙草(五分)、南棗肉(三錢)

(丸方) 熟地(砂仁末拌炒四兩)、鹿角霜(另研一兩)、當歸(小茴香拌炒二兩)、淮牛膝(鹽水炒炭二兩)[277]、雲茯苓(二兩)、紫石英(醋,水飛一兩)、青鹽(五錢),另熬生羊肉膠和丸,早服四錢,開水送。


83.章(二五)自服八味鹿角膠以溫補,反咳嗽吐痰,形瘦減食,皆一偏之害,宜清營熱,勿事苦寒。(營熱)

鮮生地、麥冬、元參心[278]、甘草、苦百合[279]、竹葉心[280]


84.某(二七)脈數,沖氣咳逆,當用攝納腎陰,滋養柔金,為金水同治之法。(勞嗽)

熟地(四錢)、白扁豆(五錢)、北沙參(三錢)、麥冬(二錢)、川斛(三錢)[281]、茯神(三錢)[282]


85.王(三八)脈左尺堅[283],久嗽失音,入夏見紅,天明咳甚[284],而納穀減損,此勞損之症,急宜靜養者。

麥冬、大沙參、玉竹、川斛、生白扁豆、雞子白[285]


86.某,久嗽,咽痛,入暮形寒,雖屬陰虧,形痿脈,未宜夯補。

麥冬、南沙參、川斛、生甘草、糯稻根須[286]


87.某,氣急,咳頻欲嘔,下午火升,此上有燥熱,下焦陰虧也。

早都氣丸[287]、晚威喜丸[288]


88.張,今年春季時疫,大半皆有咳嗽咽喉之患,乃邪自上乾,肺氣先傷耳。近日身動氣喘[289],聲音漸不揚,著左眠臥,左脅上有牽掣之狀[290],此肝腎陰虧,沖氣上觸[291],冬藏失司,漸有側眠音啞至矣。勞傷致損,非清邪治咳之病。

六味丸[292]加陽秋石[293]阿膠[294]麥冬[295],蜜丸。


89.顧,真陰不旺,先後天皆虧,以填精實下為主。若清熱冀圖治嗽,必胃損減谷。[296]

熟地、萸肉、山藥[297]、茯苓[298]、湖蓮[299]、芡實[300]、五味[301]、人乳粉、金櫻膏丸[302]


90.湯(三三)脈左弱右搏[303],久有虛損,交春不複,夜臥著枕,氣沖咳甚,即行走亦氣短喘促,此乃下元根蒂已薄,冬藏不固,春升生氣淺少,急當固納攝下,世俗每以辛涼理嗽,每致不救矣。

水製熟地[304]、五味[305]、湖蓮[306]、芡實[307]、茯神[308]、青鹽、羊內腎


90.某(二七)氣沖咳逆,行動頭脹[309],下體自汗[310]

都氣丸[311]


91樂(二九)熱病兩三反複,真陰必傷,當戌亥時厥昏汗出者,乃虛陽上冒,肝腎根蒂不牢,衝脈震動。 則諸脈俱逆,陽泄為汗耳。此咳嗽乃下焦陰不上承,非肺病也。急當收攝固納,閱醫蘇子鉤藤,皆泄氣鋒芒之藥,施於陰陽兩損之體,最宜斟酌,

都氣[312]加青鉛。


92.朱(五三)吸氣息音,行動氣喘,此咳嗽是腎虛氣不收攝,形寒怯冷,護衛陽微,腎氣丸[313]頗通,形氣不足,加人參河車[314]


93.王(五十)氣急嗽逆,足冷,當用攝納,水中藏火法,薛氏加減八味丸[315]三錢,淡鹽湯送下。


94.某(六二)冬季咳嗽吐痰,漸至臥則氣沖,喘急起坐,今三載矣。經以肺腎為俯仰之臟,是肺主出氣。 腎主納氣,老年患此,按脈右弦左沉,為腎氣不收主治,不必因痔患而畏辛熱,

腎氣丸去牛膝肉桂[316]加沉香[317]蜜丸。


95.張(三十)冬季喘嗽,似屬外因,表散沓進反致失音,不得著枕臥眠,今戌亥時濁陰上干而喘急氣逆為甚,仍議引導納氣歸腎。

六味加附子車前[318]補骨脂[319]胡桃[320]沉香[321]


96.朱,虛勞,食減便瀉[322],已無清肺治嗽之法,必使胃口旺,冀其久延,此非藥餌可效之病。

人參(秋石泡湯拌烘)[323]、茯神[324]山藥、建蓮、芡實[325]、苡仁[326]、訶子皮[327]、用糯稻根須煎湯,煎藥。


97.沈(十九)勞嗽食減便瀉,汗出,陰損已及陽腑,中宜扶胃[328],下固腎陰為治,大忌清肺寒涼,希冀治嗽。

熟地、熟冬朮、五味、芡實、湖蓮、山藥[329]


98.某,氣弱,久嗽痰多[330],午前為甚。

早服都氣丸三錢[331],午服異功散[332]


99.某,久咳,損及中州,脾失輸化,食減神倦,肺無所資,至咳不已,診得兩手脈弦細數,精氣內損。 非泛常治咳消痰所可投。

熟地、阿膠、燕窩、海參、天冬[333]、茯苓[334]、紫石英[335]、紫衣胡桃肉[336]


100.孫,脈搏大,陽不下伏,咳頻喉痺,暮夜為甚[337],先從上治。(陰虛火炎)

生雞子白、生扁豆皮、玉竹、白沙參、麥冬[338]、地骨皮[339]


101.周(四八)脈來虛芤,形色衰奪,久患漏瘍,陰不固攝,經營勞動,陽氣再傷,冬月客邪致咳,都是本體先虛,春深入夏,天地氣泄,身中無藏,日加委頓,理固當然,此豈治咳治血者,議補三陰臟陰方法。[340]

人參(秋石湯拌)[341]、熟地[342]麥冬、扁豆[343]、茯神[344]、白粳米


102.施(氏)脈細數,乾咳咽燥,脊酸痿弱,此本病欲損。

阿膠、雞子黃、北沙參、麥冬[345]、茯神[346]、小黑、豆皮


103.某,左脈弦數[347],遺泄[348],久嗽痰黃,當用填補。

炒熟地[349]、芡實[350]、扁豆[351]、女貞、茯神[352]、糯稻根須


104.丁(六三)秋令,天氣下降,上焦先受燥化,其咳症最多,屢進肺藥無功,按經云: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是不專於理肺可知矣。六旬又三,形體雖充,而真氣漸衰,古人云有年久嗽,都從脾腎子母相生主治,更有咳久,氣多發泄,亦必益氣,甘補斂攝,實至理也。茲議攝納下焦於早服,而純甘清燥暮進,填實在下,清肅在上,凡藥味苦辛宜忌,為傷胃泄氣預防也。(腎陰胃陰兼虛)

早服

水製熟地(八兩)、白雲苓(乳蒸四兩)、五味子(去核蒸烘三兩)、建蓮(去心衣三兩)、淮山藥(乳蒸四兩) 、車前子(三兩)、淮牛膝(鹽水拌蒸烘三兩)、柴衣胡桃肉霜(連紫皮研三兩) ,上為末,用蒸熟豬脊髓去膜搗丸,服二三錢,開水送。

晚用益胃土以生金方法。

真北沙參(有根有須者四兩)、生黃耆薄皮(三兩)、麥冬(去心二兩)、生白扁豆(囫圇連皮四兩)、生細甘草(一兩)、南棗肉(四兩)、淡水煎汁,濾清收膏,臨成加真柿霜二兩收,晚上開水化服五錢。


105.徐(四八)色萎脈濡,心悸,嗆痰咳逆,勞心經營,氣餒陽虛,中年向衰病加,治法中宮理胃,下固腎真。務以加谷為安,縷治非宜,

煎藥用大半夏湯,早服附都氣丸。(中氣虛)


106.某,色白肌柔,氣分不足,風溫上受而咳,病固輕淺,無如羌防辛溫,膏知沉寒,藥重已過病所。陽傷背寒,胃傷減谷,病恙仍若,身體先憊,問誰之過歟,

小建中湯[353]

又,苦辛泄肺損胃,進建中得安[354],宗內經辛走氣,以甘緩其急,然風溫客氣,皆從火化,是清養胃陰,使津液得以上供,斯燥癢咳嗆自緩,土旺生金,虛則補母,古有然矣。

金匱麥門冬湯[355]


107.王,亂藥雜投,胃口先傷,已經減食便溏,何暇紛紛治嗽,急急照顧身體,久病宜調寢食,

異功[356]去白朮[357]加炒白芍[358]炒山藥[359]


108.高,甘藥應驗,非治嗽而嗽減,病根不在上,腹鳴便忽溏,陰中之陽[360]損傷。

人參、冬白朮、雲茯苓、炙甘草、炒白芍、南棗[361]


109.徐(二六)勞損咳嗽,用建中法得效,乃無形之氣受傷,故益氣之藥,氣醇味甘,中土寧,金受益,然必安穀加餐,庶幾可御長夏濕熱蒸逼,真氣致泄反複,

異功加歸薑棗[362]


110.某,內損虛症,經年不複,色消奪,畏風怯冷,營衛二氣已乏,納穀不肯充長肌肉,法當建立中宮,大忌清寒理肺,希冀止嗽,嗽不能止,必致胃敗減食致劇,

黃耆建中湯[363]去薑[364]


111.陳(二七)脈細促,久嗽寒熱,身痛汗出,由精傷及胃,

黃耆建中湯去薑[365]


112.許(二七)久嗽不已,則三焦受之,一年來病,咳而氣急,脈得虛數,不是外寒束肺,內熱迫肺之喘急矣。蓋餒弱無以自立,短氣少氣,皆氣機不相接續,既曰虛症,虛則補其母,

黃耆建中湯[366]


113.李(三四)久嗽經年,背寒足跗常冷,汗多,色白,嗽甚不得臥,此陽微衛薄,外邪易觸,而濁陰挾飲上犯,議和營衛,兼護其陽,

黃耆建中湯去飴糖[367]加附子茯苓[368]


114.任(五六)勞力傷陽,自春至夏病加,煩倦神羸不食,豈是嗽藥可醫,內經有勞者溫之之訓,東垣有甘溫益氣之方,堪為定法,

歸耆建中湯[369]


115.張(二九)館課誦讀,動心耗氣,凡心營肺衛受傷,上病延中,必漸減食,當世治咳,無非散邪清熱,皆非內損主治法,

黃耆建中湯去薑[370]


116.呂,脈左細,右空搏,久咳吸短如喘,肌熱日瘦,為內損怯症。但食納已少,大便亦溏,寒涼滋潤。未能治嗽,徒令傷脾妨胃,昔越人謂上損過脾,下損及胃,皆屬難治之例,自雲背寒忽熱,且理心營肺衛,仲景所云元氣受損,甘藥調之,二十日議建中法,

黃耆建中去薑[371]


117.馬,虛損脈弦[372],久嗽食減,

小建中去薑[373]


118.鄭(二七),脈來虛弱,久嗽,形瘦食減,汗出吸短[374],久虛不複謂之損,宗內經形不足,溫養其氣,

黃耆建中湯去薑[375]加人參五味[376]


119.某(二四),脈弦右大[377],久嗽,背寒盜汗

小建中去薑[378]加茯神[379]


120.朱(三九)五年咳嗽,遇風冷咳甚,是肌表衛陽疏豁,議固劑緩其急,

黃耆建中湯[380]


121.吳(三六) 勞力神疲,遇風則咳,此乃衛陽受傷,宜和經脈之氣,勿用逐瘀攻傷之藥,

當歸桂枝湯[381]合玉屏風散[382]


122.某,久咳神衰肉消,是因勞內傷,醫投苦寒沉降,致氣泄汗淋,液耗夜熱,胃口傷殘,食物頓減。

黃耆建中去薑[383]


123.某,脾胃脈部獨大,飲食少進,不喜飲水,痰多咳頻,是土衰不生金氣,

建中去飴[384]加茯神[385]接服四君子湯[386]


124.某,風溫咳嗽,多勞,氣分不充,戊己湯[387]

人參、茯苓、于朮、炙草、廣皮[388]、炒白芍[389]


125.某,勞嗽,喜得辛暖之物,異功加煨薑南棗[390]


126.吳(嫗)病去五六,當調寢食於醫藥之先,此平素體質,不可不論,自來納穀恆少,大便三日一行。胃氣最薄,而滋膩味濃藥慎商,從來久病,後天脾胃為要,咳嗽久非客症[391],治脾胃者,土旺以生金,不必窮究其嗽。

人參[392]、鮮蓮子[393]、新會皮[394]、茯神[395]、炒麥冬[396]、生穀芽[397]


127.某,脈虛,久嗽減食,

四君子加南棗[398]


128.汪,初咳不得臥,今左眠咳甚,並不口渴欲飲[399],周身汗出,此積勞內傷,木反乘金,不飢不納,滋膩難投,惟以培中土,製木生金,合乎內傷治法。(勞倦陽虛)[400]

川桂枝、茯苓、淡乾薑、五味子、生甘草、大棗[401]


129.某(二一)咳逆欲嘔,是胃咳也。當用甘藥。(胃咳)

生扁豆(一兩)、北沙參(一錢半)、麥冬(米拌炒一錢半)、茯神(三錢)、南棗(三錢)、糯稻根須(五錢)[402]


130.某,伏邪久咳,胃虛嘔食,殆內經所謂胃咳之狀耶。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403]、半夏[404]、苡仁[405]


131.王(二七)脈沉短氣,咳甚,嘔吐飲食,便溏泄,乃寒濕鬱痺漬陽明胃,營衛不和,胸痺如,無非陽不旋運,夜陰用事,濁泛嘔吐矣。庸醫治痰順氣,治肺論咳,不思內經胃咳之狀,咳逆而嘔耶,

小半夏湯加薑汁。[406]


132.石,氣左升,腹膨,嘔吐涎沫黃水,吞酸,暴咳不已,是肝逆乘胃射肺,致坐不得臥。(肝犯胃肺)

安胃丸三錢[407]


133.范(嫗)久咳涎沫[408],欲嘔,長夏反加寒熱[409],不思食,病起嗔怒,氣塞上沖,不能著枕,顯然肝逆犯胃沖肺[410],此皆疏泄失司,為郁勞之症,故滋膩甘藥,下咽欲嘔矣。

小青龍去麻辛甘[411]加石膏[412]


134.顏(氏)久有痛經,氣血不甚流暢,驟加暴怒,肝陽逆行,乘肺則咳,病家云,少腹沖氣上干,其咳乃作,則知清潤肺藥,非中之法,今寒熱之餘,咳不聲揚。但脅中拘急,不飢不納,乃左升右降不司旋轉,而胃中遂失下行為順之旨,古人以肝病易於犯胃,然則肝用宜泄,胃腑宜通,為定例矣。

桑葉、丹皮、鉤藤[413]茯苓、半夏、廣皮[414]、威喜丸(三錢)[415]


135.某,脈弦右甚,嗽,午潮熱,便溏畏風,以大腸嗽[416]治之。(大腸嗽)

生于朮(一錢半)、茯苓(三錢)[417]赤石脂(一錢)、禹糧石(二錢)[418]、薑汁(四分)、大棗(三枚)

又 照前方加白芍炙甘草[419]

又 脈數,右長左弦,上咳下溏[420]

生于朮(一錢半)、茯苓(三錢)、炙草(五分)[421]、木瓜(一錢)[422]、薑汁(四分)、大棗肉(四錢)


136.石(四三)咳嗽十月,醫從肺治無效,而巔脹喉痺脘痞,顯是厥陽肝風,議鎮補和陽熄風。(肝風)

生牡蠣、阿膠、青黛、淡菜[423]


137.某,昨議上焦肺病,百日未痊,形肌消爍,悉由熱化,久熱無有不傷陰液,擬鹹補如阿膠雞子黃,複入芩連苦寒,自上清氣熱以補下,雖為暫服之方,原非峻克之劑,細思手經之病,原無遽入足經之理。但人身氣機,合乎天地自然,肺氣從右而降,肝氣由左而升,肺病主降日遲,肝橫司升日速,咳嗆未已,乃肝膽木反刑金之兆,試言及久寐寤醒,左常似閃爍,嘈雜如飢。 及至進食,未覺胃中安適,此肝陽化風,旋擾不息,致嗆無平期,即倏熱之來,升至左頰,其左升太過,足為明驗,倘升之不已,入春肝木司權,防有失血之累,故左右為陰陽之道路,陰陽既造其偏以致病,所以清寒滋陰,不能驟其速功。

阿膠、雞子黃、生地、天冬、女貞子、糯稻根須[424]


138.姚,脅痛久嗽(脅痛)[425]

旋複花湯[426]加桃仁[427]柏子仁[428]


139.某,寒熱[429],右脅痛[430],咳嗽

蘆根(一兩)[431]枇杷葉(三錢)、杏仁(三錢)[432]、冬瓜子(三錢)[433]苡仁(三錢)、白蔻仁(三分)[434]


140.史(四十)濕鬱溫邪,總是阻遏肺氣,嘔咳脘痞,即病形篇中,諸嘔喘滿,皆屬於肺,不明口鼻受侵阻氣之理,清中疏導,乃過病所,伐其無病之地矣。(熱郁成毒)

鮮枇杷葉[435]、杏仁[436]、象貝[437]、黑山梔[438]兜鈴、馬勃[439]

又,輕浮苦辛治肺,咳嗆頗減,咽痛紅腫,皆邪窒既久,壅而成毒,嗌乾不喜飲,舌色淡不紅,仍清氣分,佐以解毒。

雞子白、麥冬、大沙參[440]金銀花、綠豆皮[441]、蔗漿


141.毛,上年夏秋病傷,冬季不得複元,是春令地氣陽升,寒熱咳嗽,乃陰弱體質,不耐升泄所致。 徒謂風傷,是不知陰陽之義。

北參、炒麥冬、炙甘草、白粳米、南棗[442]


142.郭(二八)形瘦,脈垂尺澤,久嗽嘔逆,半年不愈,是腎虛厥氣上乾,醫藥清寒治肺者不少,誤人匪淺。

坎氣[443]人乳粉、杞子、五味、胡桃肉、茯神、巴戟肉、萸肉、山藥漿丸[444]


咳為氣逆,嗽為有痰,內傷外感之因甚多,確不離乎肺臟為患也。

  • 若因於風者,辛平解之。
  • 因於寒者,辛溫散之,
  • 因於暑者,為熏蒸之氣,清肅必傷,當與微辛微涼,苦降淡滲,俾上焦蒙昧之邪,下移出腑而後已。
  • 若因於濕者,有兼風兼寒兼熱之不同,大抵以理肺治胃為主。
  • 若因秋燥,則嘉言喻氏之議最精。
  • 若因於火者,即溫熱之邪,亦以甘寒為主。但溫熱猶有用苦辛之法,非比秋燥而絕不用之也。

至於內因為病,不可不逐一分之,

  • 有剛亢之威。 木扣而金鳴者,當清金製木,佐以柔肝入絡。
  • 若土虛而不生金,真氣無所稟攝者,有甘涼、甘溫二法,合乎陰土陽土以配剛柔為用也。
  • 又因水虛而痰泛,元海竭而諸氣上沖者,則有金水雙收,陰陽並補之治,或大劑滋填鎮攝,葆固先天一元精,
  • 至於飲邪竊發。亦能致嗽,另有專門,兼參可也。

以上諸法,皆先生臨証權衡之治,非具慧心手眼,能如是乎。(邵新甫)

徐評:凡述醫案,必擇大症及疑症人所不能治者數則,以立法度,以啟心思,為後學之所法。今載百餘方,重複者八九,此非醫案,乃逐日之總簿耳。

  1. [1]寒傷衛陽,但邪氣大致已去,用少量的桂枝溫助陽氣就行
  2. [2]降氣止咳
  3. [3]衛傷於寒,用麻杏薏甘湯的思路去濕痰,藥性不烈,是調養用的。《金匱要略》:「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溼,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4. [4]調和營衛,溫助陽氣
  5. [5]降氣止咳
  6. [6]根據下面的醫案是用一樣的藥,可以推測「寒熱咳嗽」是衛陽被鬱造成的經微化熱症狀,以口渴或面熱為表現
  7. [7]既然有被鬱化熱的徵象,收斂上焦的芍藥就不太適合
  8. [8]略清內熱兼降氣止咳
  9. [9]同上醫案再加天花粉生津止渴
  10. [10]和第3條的寒熱咳嗽有什麼不同呢?筆者的看法是,病機相同但主訴不同,也就是病人急著要處理的問題,這個病人要急著處理的是咳嗽,而非形寒或內熱,所以用藥就以止咳順氣為主
  11. [11]降氣止咳
  12. [12]蘇葉主發,蘇子主降,蘇梗順氣,在此以蘇梗較適合症狀治療
  13. [13]和杏仁一升一降理肺氣
  14. [14]瀉肺清熱,宣肺
  15. [15]也是清肺宣肺,和桑皮都能清熱,不同處是一個利水,一個去痰,偏重不同
  16. [16]沉脈為裡,沉細為陽虛,浮細為陰虛,在此病機與形寒一致
  17. [17]和案1的用藥基本一樣,只是桂枝加多了一點,葉天士在治咳方面,杏苡配是幾乎會用的藥對,是苦降淡滲法,而且這兩味藥得確沒什麼副作用。《本草備要》:「薏苡理脾,而兼清熱補肺。筋寒則急,熱則縮,濕則縱然寒濕久留,亦變為熱,又有熱氣熏蒸,水液不行,久而成濕者。薏苡去濕要藥,因寒因熱。皆可用也」
  18. [18]內熱使脈欲出,外寒使脈且束,是寒熱對立,由此而堅
  19. [19]筆者覺得這裡用外寒內熱來解釋並不通,因為後面也解釋了內有郁熱,葉天士很愛用這樣的詞句,我個人覺得應該是偏義複詞,比如「一笑泯恩仇」就只有仇而已,所以這裡指的是外寒客氣
  20. [20]先清肺熱
  21. [21]內熱甚可能化癱,或是灼津為痰,用葦莖湯再去痰消癱
  22. [22]麻杏薏甘湯雖然是用來除痹的,但本來就能除風寒濕三邪,合乎作者搜逐上焦的用意,風寒濕兼顧,使邪勿結,而且杏薏配也能降滲止咳,再加一味射干,連小毒小痰都能兼顧到了
  23. [23]應該指的是面浮目腫,古書中的面浮目腫通常有三種可能,肺熱、痰濕或腎虛,在此以方測證,當然是指肺熱
  24. [24]這是麻杏石甘湯嗎?不完全算是,麻黃用得很少,是主清內熱,而且不用炙甘草用生甘草,是導熱功多,調合諸藥功少。
  25. [25]一升一降一,能順肺氣
  26. [26]能去外部六淫,而且是廣效型的那種,六邪都能去,只是效多就不能專,但在病機不明的時候,用來散打也是很適合的。《本經疏證》惟陰為陽守,陽無陰則火僭而氣亦不宣,金為火用,則宣中有攝,究之攝亦所以成其宣耳。是以外而六淫可藉宣而驅,內而七情亦可藉宣而開,謂之溫中達表,詎不然歟
  27. [27]同案5,利水去痰
  28. [28]和杏仁配,苦降滲濕,防濕防逆的常用配伍
  29. [29]風熱之邪遏阻上焦,造成上焦痹阻,其實就是風熱上犯
  30. [30]苦降肺氣,上焦都阻了,就免了升性的桔梗吧!
  31. [31]廣效去邪
  32. [32]理肺氣,兼去痰
  33. [33]透熱輕劑
  34. [34]補肺陰,但兼清肺熱,所以肺寒者不能用,但在此風熱上犯的證型卻十分適合
  35. [35]風熱上受,所以引邪下降由小便出
  36. [36]外有風邪,而風郁易化熱,以方測證來看,內熱也不算強
  37. [37]外能透風,內能透熱
  38. [38]去痰降氣,和半夏很像,只是一個降肺氣,一個降胃氣
  39. [39]因郁而熱,當理肺清肺
  40. [40]清熱透熱
  41. [41]能降肺氣,只是降氣也耗氣,所以過虛之人要慎用,《本草綱目》:「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殼味苦能泄至高之氣,故主之也。又肺與大腸為表裡,風邪入肺則并入大腸,風熱相搏而為腸風下血,苦寒下泄之氣,則血熱清而風自除矣」
  42. [42]理肺氣,止咳去痰
  43. [43]防六淫
  44. [44]通鼻竅
  45. [45]外能散風熱,內能降肺氣,是解表清理輕劑,也只防風毒
  46. [46]合作透風溫
  47. [47]降氣,潤肺清肺
  48. [48]夜咳無痰的症狀,也很類似乾咳
  49. [49]透風熱
  50. [50]清熱補肺
  51. [51]《醫學衷中參西錄》:「但用其皮,最能清肺、斂肺、寧嗽、定喘」
  52. [52]同上醫案
  53. [53]清肺熱,透風熱
  54. [54]一般的認知是腎陰虛熱,但也能清肺中伏火
  55. [55]通心清肺,導熱下行,只是現在沒在用了
  56. [56]透熱
  57. [57]縱向理肺氣
  58. [58]《得配本草》:「配桔梗,下氣止嗽」
  59. [59]透熱理肺
  60. [60]有咽痛而加射干,《本草綱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痺咽痛為要藥」
  61. [61]燥或熱傷血絡
  62. [62]辛甘涼理上燥
  63. [63]補肺,且是潤性地清肺熱
  64. [64]辛甘涼理上燥,玉竹不只補胃陰,也能潤肺
  65. [65]輕透虛熱,潤肺
  66. [66]潤肺生津的好東西
  67. [67]理肺潤肺
  68. [68]清肺導熱
  69. [69]除了潤燥,也佐制梔子的苦寒性
  70. [70]風熱致咳,說明病久致咳,但風熱狀況已不明顯,只留下咳證,所以以理肺潤陰為主
  71. [71]清熱生津,是預防性的投藥
  72. [72]透邪潤陰
  73. [73]補肺降氣,不不太用到滲濕的功用
  74. [74]久病肺有伏火,用地骨皮清
  75. [75]清熱去痰,本身也能止咳
  76. [76]寒性的五苓散,收集表熱,由下焦滲除
  77. [77]理肺氣
  78. [78]麥多夏少,其實還是以清潤為主
  79. [79]益氣生津
  80. [80]略透風熱
  81. [81]補肺胃陰為主
  82. [82]補肺胃陰
  83. [83]用平肝的方式來保護胃陰,另外它可以利用收胃氣的方式補脾
  84. [84]功用是健脾去濕,但在此證和病人不合,我的看法是,病人進食頗少,扁豆是開脾胃用的
  85. [85]《本草蒙荃》:「為除濕行水聖藥,生津液緩脾,驅痰火益肺」
  86. [86]清熱理肺
  87. [87]引頭面之熱之下行
  88. [88]潤肺生津
  89. [89]透邪清熱補陰宣肺都作到了,但主要還是以清肺為主,因為後面還兩位都是幫助去痰清熱的
  90. [90]算是強效的,多了去痰力的杏仁,現在幾乎沒人在用了
  91. [91]清肺去痰弱劑
  92. [92]頭脹通常有兩個原因,風熱或肝火,這裡很明顯作者是視為風熱
  93. [93]甘涼潤燥,輕透溫邪
  94. [94]細數最常見的就是陰虛病機
  95. [95]清熱宣肺
  96. [96]補肺降氣
  97. [97]清熱去痰
  98. [98]潤肺生津
  99. [99]加強補陰
  100. [100]弦大主虛,以方測證應該是陰虛,
  101. [101]指的是常常是黃的,但也非總是黃的,代表溫邪伏而不張
  102. [102]透熱清肺
  103. [103]潤肺補陰
  104. [104]筆者認為指的是脈略數,而非細數
  105. [105]補心陰心血,又去了參薑桂免其溫化,單純補充後勤的方子
  106. [106]大概就身體胖肌肉又軟又沒力的那種
  107. [107]大略就是略補一下肺陰,其他的靠休息就行
  108. [108]既然作者認為陰虛為本,當然就要這麼治
  109. [109]清氣透熱
  110. [110]降氣宣肺
  111. [111]清上焦氣分熱,又能行氣解鬱,實熱時使用
  112. [112]不知道症狀如何改善,硬要解讀藥的加減就是亂掰了
  113. [113]血分不強
  114. [114]氣分卻強
  115. [115]梔子豉湯,解胸中鬱熱
  116. [116]宣肺化痰
  117. [117]清氣分熱
  118. [118]表有熱
  119. [119]作者常用的治咳藥都用上了
  120. [120]清心肺肝胃,上焦氣分熱都清到了
  121. [121]防止燥藥過甚
  122. [122]清虛熱
  123. [123]潤肺補陰
  124. [124]清氣分熱
  125. [125]表熱的咳,作者很常放苡仁,推測是熱易夾濕,這裡既然是暑邪,夾濕就顯而易見了
  126. [126]透邪降氣
  127. [127]拉開助火物和火的距離,防熱耗陰
  128. [128]透熱清熱
  129. [129]潤肺降氣
  130. [130]《本經疏證》:「治附肺而結之氣」
  131. [131]外火造成的濕鬱,可以用滑石解,但內火就不行。《本草新編》:「膀胱之氣化既行,則肺氣清肅,不生火而生陰,而津液自潤矣。此滑石所以利尿而止渴也。然而渴症不同,有內火而渴,有外火而渴。犯署而渴者,乃外來之火,而濕鬱於膀胱也;陰虛而渴,乃內起之火,而濕流於膀胱也。倘亦用滑石以利其濕熱,濕不能去,而轉添其燥熱矣。蓋外火可瀉,而內火宜補,未可概以滑石輕利其濕也。否則,轉利轉虛,益犯虛虛之戒,不可不慎耳」
  132. [132]白虎主清氣熱,桂枝宣營衛,麥冬制約其他藥的燥性
  133. [133]熱已止,脈仍數,是陰虛有熱
  134. [134]都是陰虛時的用藥,川貝較象貝比,也是潤性較高
  135. [135]降氣化痰,理肺潤肺
  136. [136]暑易入心包及肺,用梔子比用芩或連好
  137. [137]清暑熱
  138. [138]《類證治裁》:「暑熱咳嗽,及暑風襲入肺衛,寸脈大,喉癢口渴,俱及微辛微涼
  139. [139]降氣止咳
  140. [140]去暑化濕,散皮膚蒸熱
  141. [141]配杏仁理肺氣
  142. [142]瀉肺去熱
  143. [143]解暑熱
  144. [144]絲瓜絡能通經活絡,但葉是用來清熱化痰的
  145. [145]應該是重按無力的虛性大脈
  146. [146]應該也是偏義複詞,感熱上受,沒有冷的元素
  147. [147]以補陰制虛火,降氣為主
  148. [148]白虎湯+桂枝
  149. [149]小孩要防止驚風發作
  150. [150]就是六一散,滑石甘草六比一
  151. [151]入肺化熱,直接用黃芩清熱,就不用梔子這種大範圍的了
  152. [152]潤肺清熱,預防夾濕
  153. [153]小孩抵抗力較弱,用地骨皮清肺中伏火
  154. [154]止咳潤肺,解暑化濕
  155. [155]《藥性解》:「除濕結,和胃氣」
  156. [156]苦降淡滲
  157. [157]橘紅入肺,皮白入脾
  158. [158]行肺氣
  159. [159]利水清熱,和茯苓比是清熱力較強
  160. [160]都是清熱去濕藥
  161. [161]咳為氣逆,嗽為有痰,所以此病人以氣逆為主
  162. [162]清氣分熱
  163. [163]佐制石膏
  164. [164]《藥性解》:「通草色白,宜其瀉肺;味淡,故入小腸;性主通行,故又入大腸」
  165. [165]潤肺化痰止咳,很全面的止咳藥,除了用來治咳,很少作他用
  166. [166]雖然通常都用來去經絡水氣,但在此是用來理肺潤腸的。《神農本草經讀》:「肺為水之上源,又與大腸為表裡,防己之辛平調肺氣,則二便利矣」
  167. [167]苦降淡滲
  168. [168]外感
  169. [169]中焦氣阻後又有外感,三焦不通,造成寒熱汗出
  170. [170]都是濕阻中焦的症狀
  171. [171]理肺止咳
  172. [172]三子養親湯,去中焦濕痰
  173. [173]行胸中之氣
  174. [174]去肺中之痰,通草兼改善小便問題
  175. [175]溫化中焦濕痰,案50是氣滯,不見虛象,此病人舌白偏陽虛,在【水飲→濕痰→痰→痰火】的變化中,偏濕痰邪飲,所以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176. [176]濕熱痰火,作者都寫得很清楚了,但病人是虛的,所以也合「弦大為虛」的解釋
  177. [177]虛時不宜烈藥,所以用去濕滲熱的方式,再佐以潤藥佐制燥性
  178. [178]清熱利咽
  179. [179]燥邪致痰,為燥痰
  180. [180]燥痰宜潤,寒痰宜溫,扣住病機,痰自消除
  181. [181]潤肺補肺藥很合理
  182. [182]清金保肺
  183. [183]潤肺止咳,清金保肺為主
  184. [184]清肺部虛熱,益肺胃之陰
  185. [185]肺有實邪
  186. [186]降氣化痰兼止咳
  187. [187]透熱理痰
  188. [188]清肺化痰兼排膿,對於肺的實邪都除的廣效用法
  189. [189]去暑清熱的輕劑。《本草備要》:「荷梗清暑通氣。荷花瓣,辟暑滌煩,沁肺悅心。」
  190. [190]清熱透熱
  191. [191]理肺降氣
  192. [192]潤肺陰
  193. [193]解燥渴。《本經疏證》:「滑石非治身熱也,以身熱而神其用耳,故為煩、為渴,皆可以當熱」
  194. [194]透熱
  195. [195]邪在陰分
  196. [196]潤陰
  197. [197]透熱
  198. [198]透陰分之邪
  199. [199]透熱,理肺,清熱瀉肺
  200. [200]清肺去痰,和貝母很像,反正現在也禁用了
  201. [201]乍看下之是肺熱實證,但病人咳已一月,大脈可能是虛證,以方測證來看,應該是陰虛夾濕
  202. [202]雖然是陰虛有濕,但邪仍在氣份
  203. [203]透熱養陰
  204. [204]苡仁入肺經氣分,能防濕防熱,和杏仁配合苦降淡滲,對肺的氣分咳特效
  205. [205]助肺通調水道,算是瀉邪之用
  206. [206]推測是右大左小,是氣分有熱,腎陰不足
  207. [207]醒時咳睡時安,是邪在陽分的表現,以清熱為主,滋腎為輔
  208. [208]清熱兼去痰
  209. [209]清肺熱,滋腎陰而不是肺陰
  210. [210]可能是本身有肝陰虛的證狀,但要治的目標是咳嗽
  211. [211]夜熱早涼,邪在陰分
  212. [212]以潤肺養陰為主
  213. [213]痰多應該是燥痰
  214. [214]潤肺清肺
  215. [215]潤皮肉,是針對燥風外侵加的藥,除此外之,也能涼肺
  216. [216]應該是指陰虛造成的浮弦脈
  217. [217]外冷內熱傷肺,陰虛是最後的果,所以用潤陰的方法治療
  218. [218]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治咽痛
  219. [219]透邪
  220. [220]都是補肺陰的藥
  221. [221]《本草求真》:甘涼色黑,治能除熱養陰止渴
  222. [222]補肺陰
  223. [223]理肺補陰
  224. [224]清伏火,透風溫
  225. [225]解燥渴
  226. [226]潤肺生津
  227. [227]復脈湯加減
  228. [228]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229. [229]我的理解是:脾肺氣機鬱閉造成的咳嗽
  230. [230]降氣止咳
  231. [231]理肺止咳
  232. [232]開心胸鬱結之氣,降肺火咳逆之痰,除了這些功用,配桔梗還能止嗽下氣
  233. [233]理肺脾之氣
  234. [234]養胃陰之用,為津血填津血法也
  235. [235]胡桃的一種,果肉是紅的,能溫肺補腎,而通命門,峻補下焦
  236. [236]補胃陰
  237. [237]與黃耆同功,但以走表為主,《本草發揮》:「補肺氣,入皮毛,瀉肺中火」
  238. [238]文獻都查不到生扁豆能補胃陰,但很多胃陰虛或脾陰虛的症狀作者都會用扁豆,因此我相信也是用來補胃陰的
  239. [239]補肺胃之陰
  240. [240]養肺胃陰
  241. [241]清火潤肺,力道不算強
  242. [242]補中生津,加半夏降氣止膩
  243. [243]麥門冬的用量沒有太重,不用半夏來制約麥冬的滋膩性
  244. [244]潤胃陰
  245. [245]相火龍火皆旺
  246. [246]龍火及相火,相火多指肝膽火,龍火多指腎火
  247. [247]滋胃陰
  248. [248]潤腎陰
  249. [249]潤胃陰,填胃津
  250. [250]夜甚是陽氣不足,早甚是陰氣不足
  251. [251]益胃陰
  252. [252]脾胃都補,且能用化濕的方式清熱
  253. [253]理肺氣止咳
  254. [254]因為這句,就不應該去半夏,半夏能防藥性太滋膩
  255. [255]都是虛熱的脈象
  256. [256]養肺胃陰
  257. [257]防止虛熱耗傷心神,另外一個我的理解是,使脾交於肺,使本來養胃陰的藥養到肺陰《本經疏證》:「茯苓於補劑中用之,使脾交於肺」,薯蕷丸思路
  258. [258]耳鼻的熱,多和少陽有關,少陽又常經腑同病,所以常以肝膽論治
  259. [259]清肝火
  260. [260]清頭目之火,所以也算是廣義地清肝膽火
  261. [261]清上焦火,當然也就包括頭目
  262. [262]透熱邪,自頭目透出
  263. [263]苦降止咳
  264. [264]清肺、斂肺、寧嗽、定喘
  265. [265]清肝火,兼由頭目透風熱
  266. [266]益脾胃
  267. [267]配白芍疏肝,還兼能潤肺
  268. [268]去肝鬱而生之火,《神農本草經百種錄》:「牡丹為花中之王,乃木氣之最榮澤者,故能舒養肝氣,和通經脈,與芍藥功頗近。但芍藥微主斂,而牡丹微主散,則以芍藥味勝,牡丹氣勝。味屬陰,而氣屬陽也。」
  269. [269]斂陰疏肝
  270. [270]右氣盛,左澀是氣大於血,得確是氣燥在上,血液暗虧的脈象
  271. [271]肺胃陰不足
  272. [272]脾氣不足,這大概就是要加薏仁的原因
  273. [273]益肺胃之陰,宣燥透邪
  274. [274]健脾去濕
  275. [275]養肺胃之陰
  276. [276]補劑中用之,使脾交於肺
  277. [277]補肝腎
  278. [278]就是增液湯,清熱生津,入營分
  279. [279]潤肺,清心肺餘熱。《本草求真》:「百合專入心、肺。甘淡微寒。功有利於心肺,而能斂氣養心,安神定魄」
  280. [280]清心熱除煩
  281. [281]補肺腎之陰
  282. [282]腎氣丸思路,使腎交於肺
  283. [283]腎陰不足
  284. [284]日咳為陰虛
  285. [285]補肺脾腎之陰,算是平補,偏重哪一個要看劑量,所以不得而知
  286. [286]補肺脾腎之陰,算是平補
  287. [287]填精補腎
  288. [288]養元陽
  289. [289]腎不納氣
  290. [290]中醫中,肝的形象臟在左,實臟在右,所以左脅是歸類為肝腎相關症狀
  291. [291]氣會上沖多是陰虧肝氣上揚,但陰虧只是相較於陽,此病人還是有陽虛的,所以補腎的陰中求陽,都是陰陽雙補,只是比重不同
  292. [292]補陰活陰
  293. [293]溫命門
  294. [294]清肺養肝,補陰滋腎,都有利於此病人
  295. [295]潤上焦之陰,安肺補腎納氣。《本經疏證》:「麥冬安肺,則肺氣可交於腎,而腎無所補,則腎仍來取給於肺母,而肺仍不安矣。此所以補肺母者,必須補腎子也。腎水一足,不取濟於肺金之氣,則肺氣自安,且能生水,而肺更安也。」
  296. [296]肝腎不足兼脾氣虛,腎實則脾旺,土旺再能生金,金旺而又能生水以滋腎,作者在整理循環中是選擇以填精為主要方向,其他都是間接再活化的
  297. [297]六味地黃丸的三補,填精實臟
  298. [298]肝腎以實來補,所以不用牡丹及瀉澤來瀉,但脾胃的補法可以用茯苓活化
  299. [299]益脾補腎益精
  300. [300]補脾固腎,助氣澀精
  301. [301]收斂腎氣
  302. [302]來源是《古成醫統》,主治虛勞遺精
  303. [303]左血已弱,右氣因代償而搏
  304. [304]補腎陰
  305. [305]斂腎
  306. [306]補腎填精
  307. [307]補脾固腎,助氣澀精
  308. [308]《本經疏證》:「非水飲用茯苓,其責亦非輕者,尤不可不察也,下焦用之,則從陰引陽(腎氣丸思路)」
  309. [309]下虛,氣逆上衝
  310. [310]下焦虛損
  311. [311]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補腎同時斂腎氣
  312. [312]固腎斂氣
  313. [313]腎陰陽兩虛
  314. [314]兼補氣血
  315. [315]六味地黃丸加桂心,用來清心滋腎
  316. [316]這裡是指濟生腎氣丸,是主治腎陽不足的水腫,去牛膝肉桂是因為病人非心腎不交,去肉桂,沒有筋骨問題,去牛膝
  317. [317]主治腎不納氣
  318. [318]就是濟氣丸去牛膝肉桂,和上一醫案相同,我不懂為何作者要用不同的表述方式
  319. [319]補腎、納氣、固精,雖然固精不算是要的功能,但三功佔其二也是很值得使用
  320. [320]溫腎藥,但除了溫腎,還能溫肺定喘,所以在此加它而不選其他的溫腎藥
  321. [321]治腎不納氣
  322. [322]脾腎皆虛弱
  323. [323]補元氣
  324. [324]和建蓮芡實配可以使腎交於肺,和山藥苡仁配可以以一瀉一補之法補脾活脾
  325. [325]補脾腎
  326. [326]利脾化濕,輔助兼預防生濕的藥
  327. [327]斂肺治喘,不太擅長治咳,但和人參配更有利補肺。《本草網目》:「同人參用則補肺治咳嗽。東垣云嗽藥不用者,非也。但咳嗽未久者,不可驟用爾。」
  328. [328]根據作者其他醫案的用法,扶胃指的應該是補脾,因為便瀉是脾虛,白朮山藥也都是補脾藥,要補胃的話另有他法
  329. [329]補脾補腎固精
  330. [330]肺氣不足,宣肅不利生痰,或是肺病及脾而化濕生痰
  331. [331]午前咳甚,用都氣丸補腎治咳
  332. [332]午後咳少,可以專心治痰
  333. [333]滋補腎陰
  334. [334]益水上脾
  335. [335]溫腎為用
  336. [336]補腎養血,潤肺納氣
  337. [337]正氣不足,邪在陰分
  338. [338]養脾胃陰
  339. [339]清虛火
  340. [340]補肺脾腎之陰
  341. [341]和麥冬配能養心陰,也能補脾肺
  342. [342]補腎陰
  343. [343]補肺胃陰
  344. [344]使補益藥能益脾益肺
  345. [345]補肺陰
  346. [346]使補藥益肺
  347. [347]陰虛有熱
  348. [348]腎虛
  349. [349]補腎陰
  350. [350]補脾固腎,助氣澀精
  351. [351]補益脾腎,《本經疏證》:「非特益脾氣且納使歸腎,并可見其能由腎而布陰氣於彌際矣」
  352. [352]益水上肺
  353. [353]溫中溫經
  354. [354]建中湯有效,說明胃陽得充
  355. [355]胃陽回了,但辛藥總是傷陰,之後肺胃陰還是要慢慢養起來才對,金匱的麥門冬湯主要是治肺陰不足的咳,而不是胃陰不足的呃逆
  356. [356]建中為用
  357. [357]胃口已傷,白朮不利於胃
  358. [358]斂陰兼防木克於土
  359. [359]補胃益腎
  360. [360]根據內經的說法,陰中之陽指的是肝
  361. [361]四君子補中為主,柔肝為輔,和上案說的陰中之陽損傷的理論不合,我想葉天士要說的應該是除了甘藥有效及便溏是指脾虛之外,肝也略有損傷,所以要用白芍養肝柔肝
  362. [362]補氣益血
  363. [363]小建中湯加強版
  364. [364]肺主斂不主散,如果要以建中止咳,而不是去寒止咳為目標,生薑可以先去。《本經疏證》:「咳則必用乾薑,竟不得用生薑,蓋咳為肺腑病,肺主斂不主散也。」
  365. [365]因為身體虛又汗出多,要加黃耆來固都來不及了,怎麼還用生薑助汗!但為何不去桂枝呢?因為還是要陽藥才能建中,用桂芍配除了合營衛止汗,芍多桂少的組點其實是用來建中的。
  366. [366]和上案一樣都是虛的,但病人沒有汗多的症狀,所以不用去薑
  367. [367]去飴糖就是建中少而合營衛兼固汗的思路
  368. [368]附子和參、朮、耆、苓配都能去腎寒,前有黃耆為引,後又用茯苓加固,應該是為了加強溫腎去濕的作用。《本草經疏》:「附子,引參、朮、黃耆、茯苓,則溫暖脾胃,除脾濕,祛腎寒,補下焦陽虛」
  369. [369]內科問題比嗽咳本身還應該重視,當然是強力建中就對了
  370. [370]參考案111,另外我給個解釋是,生薑走表多,但作者其實是想治內損多
  371. [371]內損已極,思路同上案
  372. [372]弦而不細,是虛而未甚,可以減黃耆
  373. [373]食欲已減,去薑以減少傷胃陰,啊桂芍怎麼不去,因為溫藥都去了那誰來建中
  374. [374]吸短為腎不納氣
  375. [375]薑多易耗正氣
  376. [376]加強元氣歸腎,以治腎不納氣
  377. [377]弦大主虛,中空的那種
  378. [378]有汗去薑
  379. [379]因盜汗而加的藥,有點養心血以止心汗的意思,通常會配艾葉來加強效果
  380. [380]內能建中,外能兼調營衛
  381. [381]風症較重,桂枝再加當歸養血治風
  382. [382]加強衛氣抗性
  383. [383]汗多而去薑
  384. [384]建中之餘,去飴以使藥性偏上以生金氣
  385. [385]加強去痰
  386. [386]如果症狀有緩,可以考慮單純補中焦,用四君子
  387. [387]就是芍藥甘草湯
  388. [388]異功散,補氣理肺
  389. [389]芍藥甘草湯,緩肌止痙
  390. [390]異功散能補中理肺
  391. [391]非因外邪而生之咳
  392. [392]得茯神而補中
  393. [393]蓮心能交心腎,在此不是要的功能,所以作者用的應該是蓮肉,能養脾胃,只是養而非補
  394. [394]理脾肺之氣
  395. [395]助人參通胃,兼能安神
  396. [396]潤胃陰
  397. [397]養胃氣
  398. [398]有減食是脾胃病重,用四君子補中,無減食用小建中溫中暖肺
  399. [399]都是上焦有水飲的症狀,左眠壓迫心臟,會使水飲更甚
  400. [400]不管從症狀來看,或是以方測證來看,都是水飲的病機,所以我還是以為水飲解讀它,和肝沒啥關係
  401. [401]苓桂五味甘草湯+乾薑,都是一脈去上焦水飲的方子
  402. [402]甘涼養胃陰
  403. [403]解表兼去伏熱
  404. [404]降氣止逆
  405. [405]補肺氣
  406. [406]半夏辛溫,能散寒濕兼降氣,加多薑汁以止胃咳
  407. [407]安胃丸多種多樣,如果以症猜方,應該是吳鞠通醫案醫中的安胃丸(半夏、川椒、陳皮、茯苓、鳥梅),以制肝安胃為主
  408. [408]沉飲在肺
  409. [409]外寒內熱
  410. [410]因情緒而有的這些症狀是肝犯肺胃沒錯,但是水飲和內熱才是需要處理的
  411. [411]外感不明顯,又有內熱,所以去麻辛,以去水飲為主
  412. [412]清內熱
  413. [413]都是小力道地疏肝平肝
  414. [414]二陳化痰,但我認為這是為了去中焦痰阻,目的是通胃腑
  415. [415]補元陽,應該是為了因應久有痛經,氣血不甚流暢而加
  416. [416]定義是每嗽必定大便
  417. [417]健脾化濕,以清胃腸,兩個加起來也能利水道,使得水自小便去,可以止瀉
  418. [418]止利治溏
  419. [419]防止肝木克土
  420. [420]脾虛而咳
  421. [421]同上
  422. [422]取其除濕和胃之功
  423. [423]益肝陰以平肝陽
  424. [424]完全用養腎陰的方法來治,原因上面都說得很清楚了
  425. [425]肝經瘀血
  426. [426]旋複花除了降氣去痰,還能通血脈,蔥白通陽佐助化瘀力
  427. [427]化瘀
  428. [428]入肝經氣分治咳《本草思辨錄》:「肝氣之逆,逆則不下歸腎而上衝肺。柏實得西指之氣,能降肺以輯肝」
  429. [429]應該是指的寒熱汗出,是瘧的表現,衛氣為風所傷,夾寒就會冷,夾熱就會熱,以方測證,應該是濕邪阻衛氣造成的寒熱往來
  430. [430]溫病的脅痛都和肺的病機有關,此證我猜是咳嗽造成的肺部牽痛
  431. [431]潤肺生津
  432. [432]降氣,宣肺去濕
  433. [433]去肺的痰濕
  434. [434]和杏仁合在一起就是三仁湯的三仁,使濕邪由三焦消導
  435. [435]降肺胃之氣,止咳止嘔
  436. [436]宣肺,兼入肺中血絡透邪
  437. [437]清熱化痰
  438. [438]清上焦心肺之熱,兼利濕
  439. [439]清熱解毒
  440. [440]潤肺
  441. [441]清氣解毒
  442. [442]補肺陰為主
  443. [443]就是臍帶,就算查了藥性現在也不入藥
  444. [444]潤補脾腎,再用茯神帶上潤肺

臨證指南醫案(頭痛)+註

1.徐(六七),冬月嘔吐之後,漸漸巔頂作痛,下焦久有積疝痔瘍,厥陰陽明偏熱,凡陽氣過動,變化火風,迅速自為升降,致有此患。(風火)

連翹心[1]黑山梔皮、丹皮[2]、元參心[3]、桑葉[4]、荷葉汁[5]


2.胡(六三)脈左弦數,右偏頭痛左齒痛。[6]

連翹、薄荷、羚羊角、夏枯草花、黑梔皮、鮮菊葉[7]、苦丁茶[8]、乾荷葉邊[9]


3.某,高年氣血皆虛,新涼上受,經脈不和,腦後筋掣牽痛,倏起倏靜,乃陽風之邪,議用清散輕劑。

荷葉邊、苦丁茶[10]、蔓荊子[11]菊花、連翹[12]


4.王(六三)邪郁,偏頭痛。[13]

鮮荷葉邊(三錢)、苦丁茶(一錢半)[14]、連翹(一錢半)、黑山梔(一錢)[15]、蔓荊子(一錢)[16]、杏仁(二錢)[17]、木通(八分)[18]、白芷(一分)[19]


5.郁(五十)風郁頭疼。[20]

鮮荷葉、苦丁茶、淡黃芩、黑山梔、連翹、蔓荊子、木通、白芷[21]


6.某(四七) 內風頭痛淚冷。(肝風)[22]

炒杞子、製首烏、柏子仁、茯神、炒菊花炭、小黑豆皮[23]


7.沈(氏)痛在頭左腦後,厥陽風木上觸。[24]

細生地、生白芍、柏子仁、炒杞子、菊花、茯神[25]


8.孫(二四),暑伏,寒熱[26]頭痛。(伏暑)[27]

鮮荷葉邊、連翹、苦丁茶、夏枯草、山梔、蔓荊子、濃朴、木通[28]


9.某,暑風濕熱,混於上竅,津液無以營運,凝滯,遂偏頭痛,舌強乾涸,治宜清散。

連翹[29]、石膏[30]生甘草、滑石、蔓荊子、羚羊角、荷梗、桑葉[31]


10.程,既知去血過多,為陰虛陽實之頭痛,再加發散,與前意相反矣。(血虛陽浮)

複脈去參薑桂加左牡蠣[32]

又,脈數虛而動,足征陰氣大傷,陽氣浮越,頭痛筋惕,仍與鎮攝之法。

牡蠣、阿膠、人參、生地、炙草[33]、白芍[34]、天冬[35]


11.朱,據說就涼則安,遇暖必頭痛筋掣,外以摩掐可緩。大凡肝風陽擾,胃絡必虛,食進不甘,是中焦氣餒,雖鹹潤介屬潛陽獲效,說來依稀想像,諒非入理深談,聊以代煎,酸甘是商,且五旬又四,中年後矣。沉陰久進,亦有斫伐生氣之弊,半月來,乏少診之功,姑為認慎,用固本膏[36]。(肝陽犯胃上逆)[37]


12.徐,當年下虛,曾以溫腎涼肝獲效,春季患目,是陽氣驟升,乃冬失藏聚,水不生木之征也。頻以苦辛治目,風陽上聚頭巔,肝木橫擾,胃受戕賊,至於嘔吐矣。今心中乾燥如焚,頭中岑岑 震痛,忽冷忽熱,無非陰陽之逆,肝為剛臟溫燥決不相安,況辛升散越轉凶,豈可再蹈前轍。 姑以鎮肝益虛,冀有陽和風熄之理。

阿膠、白芍、北沙參、小麥、麥冬、南棗[38]

又,倏冷忽熱,心煩巔痛,厥陽之逆,已屬陰液之虧,前案申明剛藥之非,代赭味酸氣墜,乃強鎮之品,亦剛藥也。考七疝中,子和慣投辛香走泄,其中虎潛一法亦采,可見疝門亦有柔法。醫者熟匯成法,苟不潛心體認,皆希圖附會矣。今嘔逆既止,其陰藥亦有暫投,即水生涵木 之法,議以固本成方,五更時從陽引導可也。加秋石。


13.葉(嫗),臨晚頭痛,火升心嘈,風陽上冒,防厥。

細生地、阿膠、牡蠣、茯神、麥冬、生白芍[39]


14.史,頭形象天,義不受濁,今久痛有高突之狀,似屬客邪蒙閉清華氣血,然常餌桂附河車。亦未見其害,思身半以上屬陽,而元首更為陽中之陽。大凡陽氣先虛,清邪上入,氣血瘀痺。其痛流連不息,法當宣通清陽,勿事表散,以艾按法灸治,是一理也。(厥陰氣血邪痺)

熟半夏[40]、北細辛[41]、炮川烏[42]、炙全蠍[43]、薑汁

又,陽氣為邪阻,清空機竅不宣,考周禮采毒藥以攻病,藉蟲蟻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結,乃古法,而醫人忽略者,今痛滋腦後,心下嘔逆,厥陰見症,久病延虛,攻邪須兼養正。

川芎、當歸[44]半夏、薑汁[45]炙全蠍、蜂房[46]


15.張(二二),太陽痛,連顴骨耳後牙齦,夏令至霜降不痊,伏邪未解,治陽明少陽。(膽胃伏邪)

連翹、羚羊角[47]葛根、白芷[48]、牛蒡子[49]、赤芍[50]、鮮菊葉[51]


16.頭為諸陽之會,與厥陰肝脈會於巔,諸陰寒邪不能上逆為陽氣窒塞,濁邪得以上據。 厥陰風火,乃能逆上作痛,故頭痛一症,皆由清陽不升,火風乘虛上入所致,觀先生於頭痛治法,亦不外此,

  • 如陽虛濁邪阻塞,氣血瘀痺而為頭痛者,用蟲蟻搜逐血絡,宣通陽氣為主,
  • 如火風變動,與暑風邪氣上郁而為頭痛者,用鮮荷葉苦丁茶蔓荊山梔等,辛散輕清為主,
  • 如陰虛陽越而為頭痛者,用仲景複脈湯,甘麥大棗法,加膠芍牡蠣,鎮攝益虛,和陽熄風為主,
  • 如厥陽風木上觸,兼內風而為頭痛者,用首烏柏仁豆甘菊生芍杞子輩。熄肝風,滋腎液為主,一症而條分縷析,如此詳明,可謂手法兼到者矣。(鄒時乘)

徐評,頭風一症,往往本熱而標寒,案中多清火之藥,固能愈風火輕症,或有寒邪犯腦,或有風寒外束,則溫散之法,固不可略,而外提之法,尤當博考也。

  1. [1]除了透風熱,也能理肝平肝。《醫學衷中參西錄》:「連翹善理肝氣,既能舒肝氣之鬱,又能平肝氣之盛」
  2. [2]《得配本草》:肝喜散,遏之則勁,宜用梔子以清其氣,氣清火亦清。肝得辛為補,丹皮之辛,從其性以醒之,是即為補,肝受補,氣展而火亦平
  3. [3]主要是瀉腎火,以心腎火為主,肝腎火為次,在此我的理解只是後勤助補肝腎之陰,以防瀉肝火過度
  4. [4]疏風熱,平肝陽
  5. [5]荷葉幾乎查到的都是解暑濕,不過「雷頭風」一症常會到用此藥,是痰火造成的急性頭痛,就視為專病專藥吧!緩解頭痛症狀用,下面的醫案也會常用到它
  6. [6]從脈和用藥來看,是很明顯的肝火頭痛
  7. [7]清肝火,透熱都兼顧到了,以清肝火為主兼透風熱
  8. [8]來源是大葉冬青,功用: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用於頭痛、齒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消食化痰,除煩止渴,利二便,去油膩, 散肝風,治耳鳴耳聾,活血脈,涼子宮。
  9. [9]散風治痛
  10. [10]清頭止痛
  11. [11]單純止痛
  12. [12]平肝去風
  13. [13]資訊太少,從藥的成份來看,應該是風邪鬱閉衛表,但以頭面部為主要表現,是風邪鬱閉少陽陽明經的偏頭痛
  14. [14]清頭目止痛
  15. [15]清透上焦熱邪
  16. [16]主單純止頭痛,次能散風熱
  17. [17]宣肺助散
  18. [18]清心肺之熱,用量很少,是佐助藥
  19. [19]引經陽明
  20. [20]和上案幾乎一樣,從藥的改變來看,應該是表邪入裡又深了幾分
  21. [21]症狀一樣,所以藥也幾乎一樣,只是去了杏仁,加了黃芩,使邪從更裏之處而出
  22. [22]肝風幾乎就是高血壓造成的頭痛,但或許不一定有熱,有時是以虛表現,此案看起來就是虛的例子,從淚冷來看,是偏寒,所以補藥用溫腎的
  23. [23]方以主要輕補腎氣為主,兼安神,茯神還能益水上引(酸棗仁湯思路),真正對肝作用的藥只有菊花
  24. [24]厥經肝經陽氣,我的理解就是肝風
  25. [25]思路和上案也很像,只是補腎的藥改變了,案6是略溫腎陽,此案是以益陰為主
  26. [26]應該也是偏義複詞,葉天士很常這麼用
  27. [27]證型應該是伏暑氣分兼表
  28. [28]暑入兼濕,所以在治法上,以透熱清熱為主,厚朴木通用來輔助除濕
  29. [29]透熱
  30. [30]熱證較明顯,用石膏清上焦熱。《本草經疏》:「解實熱,祛暑氣,散邪熱,止渴、除煩之要藥」
  31. [31]透暑熱,清頭目止痛
  32. [32]就是炙甘草湯去掉陽藥參薑桂,再加牡蠣鎮浮陽
  33. [33]就是上方
  34. [34]加強斂陰
  35. [35]加強養陰
  36. [36]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党参1两5钱,白术(炒)1两5钱,鹿角1两5钱,当归1两5钱,香附1两5钱,川芎1两,附子(炙)1两,独活1两,干姜1两,川椒1两,杜仲1两,鳖甲1两,荜茇1两,草果仁1两,白芍1两,生耆1两5钱
    【功效】脾肾双补,肾阴阳同治,兼顾先后天之本。

  37. [37]筆者是猜,一味地滋陰潛陽,陰藥總是過膩,致脾氣受傷,固本膏我猜應該是「保元固本膏」能溫脾腎,兼補陰陽
  38. [38]養陰,而非補陰,而且肺胃,肝腎之陰都有兼顧了
  39. [39]滋陰益上以治內風
  40. [40]通上焦厥陰之絡
  41. [41]祛風散寒,通竅止痛
  42. [42]通絡,散氣血之痹
  43. [43]通絡止痛,川烏能通絡,但不能去風
  44. [44]養正,也就是養肝去風
  45. [45]降逆止嘔
  46. [46]通絡去風,蜂房是用來加強去風效果。《得配本草》:「全蠍,配天麻、蜂實,治破傷風。蜂實,即蜂窠蒂。如無蜂實,蜂窠亦可」
  47. [47]清肝膽經邪氣,《本草經疏》:「此藥正清膽經之熱,其輕揚芬芳之氣又以解足少陽之鬱氣,清其熱,散其鬱,靡不瘳矣」
  48. [48]清陽明經邪
  49. [49]散熱透風,《本草崇原》:「既能降氣下行,復能散風除熱。深得表裡兩解之義。是以感受風邪熱毒。而見面目浮腫,咳嗽痰壅,咽間腫痛,瘡瘍斑疹,及一切臭毒痧閉,痘瘡紫黑便閉等症,無不藉此表解裡清」
  50. [50]和風伏沒有太大的關系,我只能解讀為補肝的後勤,赤散白補,用赤芍少能兼顧一下發散力
  51. [51]散熱透風,兼清肝火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