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好難搞的大姨媽,月經失調的中醫觀點

中醫的婦科得確是很有特色的一門學問,筆者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總覺得中醫婦科很神奇,很少有藥是專治婦科病的,都是一些調肝補腎的藥,但就是能作用到想要的部位,比如胞宮或是陰戶之類的病。

現在我對婦科的理解,還是調理身體的臟腑,為婦科器宮創造正常運作的條件,或是直接對管理官下達命令,也就是「衝任二脈」,顧好這兩個重點,幾乎就是中醫婦科的全部了。

說是說管好衝任就行,但在症狀的分類和辨證上,和西醫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可以說,西醫的婦科在疾病的治療光譜上,留了很多空白給中醫發揮,有很多西醫找不到原因的症狀,中醫治療就是有用,古人的經驗總結就是這麼神奇。

月經失調有很多種型式,月經早來、晚來、來多、來少、不規則來、來時點滴或來時崩血都是有可能的,中醫對每種症狀都有不同的理論和對付的治法,這是優於西醫的地方,但古時沒有流病的概念,對於症狀的表現能有統一定義的,還是西醫比較靠譜。


正常的月經

月經怎麼樣才是正常的,超過什麼型式才算不正常,以下是西醫的定義:

一、規則性:正常的月經是28天來一次(加減7天也算正常),一次為期約5天 (3~8天也算正常)。

二、經血量:正常經量約50ml (20ml ~ 120ml也都可以接受),很少有人閒到會真的去量血量,在第2、3天量最大的時候,一天換3~5次衛生棉就算正常。

三、經血質:正常經血會比其他受傷時出的血略暗,血塊多少會有,但大到比十元硬幣還大時,就代表不太正常。


月經異常時的治療

針對閉經、不孕、或是PCOS、子宮肌瘤等病,西醫都有很多手段去檢查和治療,唯獨對月經不規則這症狀,西醫只能從內分泌下手,驗血測內分泌,少什麼補什麼,月經晚來時就打催經藥(大部份是clomiphene),但中醫的方法就比較多元多放,辦證很有特色,因為中醫把規則時間、經血質、經血量都放到評估的因子中。

大致的辨證分類如下:

一、月經先期:

  • 血熱:血熱指的是身體總體為熱像,月經先期很容易客觀評估,再要斷定是不是熱,用經血的質和量來判斷是最直接的,是不是血色鮮紅或紫,或是情緒易怒,輔助診斷可以用有無心火或肝火的症狀來佐證。(參考方劑:芩連四物湯《古今醫統》)
  • 虛熱:還有一個可能原因是虛熱,虛熱很容易偽裝成血熱,所以心中還要存在虛熱的可能性,仔細問問病人有沒有相關的陰虛證狀,如果怕誤判,可參考經量,經血雖然早到,但如果量少的話,要考慮陰虛的可能性。另外經血量多又先期,缺血是常態,所以補血手段幾乎少不了。(參考方劑:兩地湯《傅青主女科》)
  • 氣虛:病機上的解釋是脾氣虛不能攝血,所以放血早出胞宮,量多又先期,血虛通常也兼有,脾氣虛的症狀很容易問,所以不容易和血熱搞錯,不過胃熱的病人還是有可能脾虛,而且胃熱和血熱不相干,所以不要把胃熱當成血熱,而忽略了脾氣虛的可能性。(參考方劑:聖愈湯《蘭室秘藏》)

二、月經後期:

  • 血寒(虛):,如果經血晚到,又量少色淡,先從寒證考量,再用其他的症狀去佐證自己的思路。(參考方劑:大營煎《景岳全書》)
  • 血寒(實):只要診斷是寒證,治療方向都不至於有大誤差,如果寒實嚴重的話,就可以加多溫陽藥。(參考方劑: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
  • 血瘀:血瘀最常見的鑑別診斷就是過多的血塊,暗紅血色,或是舌有瘀象,應該滿容易診斷的。(參考方劑:過期飲《證治準繩》)
  • 血虛:血少的話,當然晚到量又少,這部份容易和血寒搞混,也可能和血寒兼有,總之婦科對血的問題通常要全盤考慮。(參考方劑:人參養榮湯《和劑局方》)

三、月經先後不定期:

  • 肝鬱:月經的規則性是肝控制的,所以先後不規則時,疏肝能雙向調節月經的規則性,很有中醫的特色,肝鬱不容易有明顯的診斷症狀,很多人都有弦脈,不一定都有肝鬱,很多人都會易怒,也不一定肝就有問題,不過經行乳脹的症狀,和肝就很有關係,是比較可靠的佐證。(參考方劑:加味逍遙散)
  • 腎虛:筆者自己認為,腎虛是最難診斷的症狀,一堆人尺脈都弱,但都沒有腎虛的見證,什麼腰膝痠軟,面色枯黃,都不容易出現,所以診斷上也只能從頻尿或是脈像去懷疑是不是腎虛造成的,或是其他原因都排除時,來考慮腎虛的可能。(參考方劑:固陰煎《景岳全書》)
  • 肝腎虧損:肝腎同源,如果同時有肝血不足,腎陰不足的情形,就是肝腎虧損,真的能正確診斷的話,治療時加上補肝血的藥就行。(參考方劑:定經湯《傅青主女科》)

四、經量過多:

  • 血熱:血熱妄行,所以也常合併月經先期。(參考方劑:先期湯《證治準繩》)
  • 氣虛:氣不攝血,所以也常合併月經先期。(參考方劑:補中益氣湯《內外傷辨惑論》)

五、經量過少: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