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心理疾病

前言


各位在讀歷史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件事,古人在歷史中領便當的方式大概有以下四種。

  1. 被殺死:當了壞人被殺死,或是好人為了忠心而死
  2. 病死:年長的人或一代名人,死法不能隨便,病死是最常見的。
  3. 不再提:這是最可憐的領便當方式,歷史連提都懶得提。
  4. 憂憤而死或抑鬱而死:這是為了加領一個便當而寫的旁白嗎?

前三種都是很正常的,唯獨對第四點,筆者在讀中醫之前實在覺得不能理解,一個人有這麼容易被抑鬱打敗嗎?

可是現在我的想法不一樣了,不管是從中醫的觀點還是西醫甚至是心裡學的觀點,一個人的情志對身體的影響實在太大,再加上古時的醫療條件並不好,一個人由鬱到死之間如果沒有合適的契機解套,鬱悶而死其實是很合理的一件事。

因鬱而生的各種症狀,中醫都有一套合理且自洽的理論來支持,雖然論證的過程並不算複雜,但實踐起來處處是學問。


中醫如何解讀人腦


在理解中醫的精神病學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現代心理學對情緒的解讀,如果把人的情緒拆到最細,是由以下六種組成的,任何複雜的情緒都是以下這六種的組合物。

快樂 、傷心、害怕 、生氣 、驚訝、憎惡

證據是:研究顯示,世界各地的人能將這些情緒與對應的面部表情正確地配對。

那麼古人是怎麼拆解人腦思維的呢?《黃帝內經》就已經說得很清楚。

《靈樞.本神篇》:「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如果要拆開為現代語言,我們人的思考是由簡單到複雜。比如一個很常見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就包含了以上的敘述。

原文 現代解讀 例子
任物者謂之心 →  基本認知 →  這是一個梨
心有所憶謂之意 →  經驗記憶 →  我記得它很好吃
意之所存謂之志 →  個人慾望 →  因好吃,我很想吃它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  同理思考 →  但別人也會想吃吧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 →  利益考量 →  在場的只有弟弟也想吃
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  心機城府 →  讓給弟弟能給我更大的未來利益

 

理解了思考方式,那中醫是怎麼拆開情緒的呢?其實和心理學幾乎一樣了。

怒(生氣)、喜(開心)、思(??)、悲(悲傷)、恐(害怕)、驚(驚訝)、??(憎惡)

除了思慮一詞和心理學對不上,以及憎惡沒有對應以外,其他的都基本相同。

中醫的臟腑基本對應了一種情緒,這種對應並非生搬硬套,對治療上的思路是有指導價值的。

肝→怒;喜→心;思→脾;悲→肺;恐→腎

因為是寫給自己以後教學用的,所以寫文不怕字多,也不怕沒人讀,五種情緒在高張的時候,會有相對應的症狀。

  • 過怒傷肝 : 肝火一上,面紅耳赤,或中風偏癱都是有可能的
  • 過喜傷心 : 其實五種情緒過度都會傷到心,因為中醫認為心主神明,是一切情緒的根源,這裡說的是最輕的一種,過喜時心神易散,也就是不能理性思考,我們自己也一定應用過,小時候想向父母要領用錢的時候,都會乖一點或是討好父母,就是希望他們開心之下一爽,就不理性地加零用錢。
  • 過思傷脾:過度的思考不一定耗傷情緒,比如一直寫數學考卷,一直寫考卷並不會生氣(不會解題才會生氣),情緒不會起伏,但學習壓力一旦超過負荷,敏感的人是會有腹痛或泄瀉情況的。
  • 過悲傷肺:悲傷過度的人,例如失去親人或是失戀,是可能造成胸悶、喘或呼吸不順的感覺。
  • 過恐傷腎:太好解釋了,但很少有人有經驗,這種經驗還是沒有得好,電視劇中在面臨失亡或是極度害怕的時候,不是會大小便失禁嗎?這種是腎虛極的表現。

情志病的得病傾向:五種情緒過極可能不太常見,但如果常常在一種情緒過久的話,臟腑還是會有病產生,所謂水滴穿石嘛,所以不同執業的人會有不同的得病傾向,比如:

  • 心 → 思慮傷心 → 任何人情緒受擾都會傷到心
  • 脾 → 過思傷脾 → 當工程師的,常常都在思考中,沒有休息時間
  • 肝 → 過怒傷肝 → 當主管的,時時壓抑自己的怒氣,
  • 腎 → 過恐傷腎 → 創業的,時時恐懼未來發展的方向,不時還要賭一下
  • 肺 → 過憂傷肺 → 剛失去親人的 

中醫如何治療情志病


先說結論:對於情志病,沒轍!!

「什麼!!這TM不是浪費我時間嗎???」

先別失望,中醫對於情志病雖然沒轍,對臟腑的治療還是有效的,所謂心病還要心藥醫,中醫可以治療因情志損傷而表現出的症狀。

從大數據來看,最容易因情志而直接受傷的臟腑,第一名是心,再來是肝膽,之後會再間接傷到脾、胃、腎,整個情志病的得病流程大概是這樣子的。

我知道大家會覺得太複雜了,我們一步一步來理解……


鬱症的理解思路

中醫的認識,「鬱」首先會產生「氣滯」然後再往下走,會「化熱」、「生痰」、「耗氣或耗陰」、「傷血」,中間可能兼有瘀血情形,在病程往下走的不同時期,用不同的治療思路來治療,有些人因體質不同,也會有跳病程的可能性。

氣鬱時期:鬱症有四種主要表現,用一個字來表示共同點的話,就是「悶」。

  • 心胸氣鬱:一個人情緒不佳,胸口悶是很常見的表現,當然胸悶可能是肺氣腫、心臟病、局部肌肉發炎……等等說不完的可能性,但和情緒最有關係的表現,就是心胸氣鬱造成的胸悶不舒
  • 心胃氣鬱:如果悶痛或者自覺氣不順的地方在胸口以下,就要考慮是心胃氣鬱,可能會胃脘痛,而且是悶痛感,老話一句,這是在其他器質性疾病已經排除,診斷為心病的狀態時才有的考量。
  • 心肝氣鬱:心肝氣鬱,在古人最常見的症狀是脅痛,就是肋骨週邊會痛,情況很像快跑後留下的肋痛,要我來判別的話,會用情緒不快再加上左關脈弦而有力來判斷。
  • 三焦氣鬱:三焦是人體軀幹的水道,並不是指任一個臟器,如果氣鬱是幾乎沒有什麼特別定位的,而且左脈三部都略有弦像,可以懷疑是三焦水道因鬱而阻,另外因為三焦和膽都屬少陽,一個人過度思考很可能造成三焦氣鬱,這部份會在之後細說。

 

鬱熱時期:鬱久化熱,是中醫十分常見的概念,可以理解為CPU過度使用,又沒有及時散熱造成的現象,所以上段所說的氣鬱證型,都有可能化熱,熱多可能灼津而生痰,也可能因熱多而耗人真氣或陰液。

  • 心胸鬱熱:胸悶不舒或胸口鬱熱
  • 心胃鬱熱:胃脘不舒、略有熱感或沒有熱感、食慾不佳、口臭口破
  • 心肝鬱熱:脅痛、或木火犯土、甚至頭暈頭痛,左關脈弦滑,弦多滑少
  • 三焦鬱熱:情況和心肝鬱熱很像,因為肝膽互為表裡,膽和三焦又同為少陽,它們的差別在於易犯的是胃還是脾,膽易犯脾,而肝易犯胃。

 

痰熱時期:因鬱生熱後,其熱邪可能斂身體的水分而生痰,這裡的痰並不是指真的咯出來的痰,而是概念上的痰,主要的證據是脈有滑像,真的痰熱脈象應該是滑多弦少,或是影響到神智,或是影響生活的品質,比如失眠影響工作,或是不易專心易分神等情形,中醫用痰熱擾心來解釋。

  1. 心包痰熱:上面說的心胸鬱熱和心肝鬱熱,如果再進一步,都會往心包痰熱的方向走,所以也有一說是「肝風夾痰」或是「心經痰熱引動肝風」,因為心包和心都受擾都會影響神志(心包代心受邪),心包和肝又同為厥陰,會互相影響,常見的是中風或快中風的病人,神志已經不清。
  2. 心胃痰熱:心胃痰熱常常是指脾胃來不及運化的濕氣因熱而生痰,它被情志影響的關系較小,但它不被影響不代表它不會反過來影響心志,心胃痰熱過盛還是會影響神志。
  3. 心膽痰熱:過度思考常常燒腦的人,第一個影響的是膽與三焦,這一點王唯工在《氣的樂章》一書中解釋得很清楚了;如果沒有過度思考,卻常常壓抑怒氣時,影響的才是肝,這些資訊並非無用,在臨床症狀不明顯或是兼而有之的時候,細節可以決定成敗。

需要加強提示的重要觀念

--解鬱耗陰血,清鬱熱亦耗陰血,苦辛劑和涼潤劑的拿捏才是重點--

葉天士的學生華岫云,在《臨證指南醫案.鬱症》中總結: 「鬱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醫者構思靈巧,不重在攻補,而在乎用苦泄熱而不損胃;用辛理氣而不破氣;用滑潤濡燥澀而不滋膩氣機,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長;庶幾或有幸成

虛損時期:病久了,正氣都耗光了,或是用藥解鬱清熱去痰,也都會傷到正氣,最後就會走到虛損時期,這部份又是一個大坑,以後再用中醫的「勞損」一門去闡釋吧!常見的虛損型態有,心陰血虛、肝陰血虛、心腎陰虛…等等。


額外論述:肝膽經鬱症的中醫辨證

剛才有說了,情志病第一名傷的是心,第二名是肝膽,那怎分清肝膽病呢?筆者分享自己的論點,就是「過度思考是膽鬱」而「過度抑怒是肝鬱」,這個論點在筆者的知識海中沒有看過有人寫,筆者的證據如下:

  1. 過思傷脾,是內經就有的觀點,而膽易犯脾也是中醫的常見觀點,那只要假設「過思先引膽鬱」這個邏輯就通了,是「思傷膽,膽犯脾」組合成了過思傷脾的結果。相關的論述,王唯工教授的《氣的樂章》有類似說法,但筆者還有其他的證據。
  2. 中醫對鼻竇炎的認識,會理解為「膽熱移腦」,而鼻竇炎的地方也是前額近鼻竇處,用清膽熱的方子也能解鼻竇炎的熱,而前額就是人類思考的主要腦葉,而且膽經得確也有循行前額。
  3. 「中風」在中醫的觀點是「肝風內動」也就是肝熱過盛,而肝經通癲頂,剛好就是腦部的「感覺運動區」所以肝熱過盛會手足燥動,被稱為「肝風內動」,中風後會手足無力。
  4. 「耳鳴」在中醫的觀點,虛證在腎,實證在肝,而肝經循行的地方剛好是內耳部份,如果是在外耳感染的治療,是從膽論治,也和這一假設重合結果。
  5. 肝膽互為表裡,所以也不是絕無關係,它們在生痰時會互相影響,造成不同程度的神志混亂。因為它們在腦葉其實離得很近。
  6. 最沒證據,也是最自信的觀點(這人有病嗎?),就是這個假設放到一堆醫案中,都可以合理解釋古人的用藥,這也是筆者在沒有論文支持還敢這麼大聲的原因。

肝膽的病大部份都是實證,但這些治不治都會傷到正氣,都會傷到心腎,所以後期總是要補虛,也可以說是補大腦的營養,所以才說「髓海空虛,補從腎治」。


鬱證的中醫治療

(對中醫專業有興趣的才看,雖然我已經盡量表達了,想必還是很難懂)

氣滯:氣滯在治療上只要行氣就行,行氣的概念就像調解委員一樣,化解身體臟腑的矛盾,但調解並非無償,操作上會加上少量的補氣藥(量多還不行),比如黨參、人參等,就當是給調解委員的小費。

  • 心胸氣滯:杏仁[1]、鬱金[2]、瓜蔞實[3]
  • 心胃氣滯:陳皮[4]、枳實[5]、厚朴[6]、桔梗
  • 肝膽氣滯:香附[7]、柴胡[8]、川楝子[9]、青皮[10]
  • 三焦氣滯:木香[11]小柴胡湯[12]

 

鬱熱:清熱藥在中醫是見效十分快速的藥種,但耗氣也是十分快速,之所以會用上清熱藥,是因為在中醫裡,邪不去不方便補正氣,趕快把熱清一清,老子還有正氣要補,是中醫師一般的思路。

  • 心包熱鬱: 丹皮[13]、鬱金[14]、梔子豉湯[15]、薄荷[16]、連翹[17]、枇杷葉[18]
  • 胃經熱鬱: 黃連[19]
  • 肝膽熱鬱: 鉤藤[20]、川楝子[21]、丹皮[22]、梔子[23]、羚羊角[24]、夏枯草[25]

痰熱:治療上最常見的去痰藥是半夏,三焦皆可,但半夏去痰力雖好,卻是溫性的,如此一來,藥種的配伍就要花腦子,清熱、去痰、行氣藥的配比都是要花心思配伍的。

  • 心包痰熱:石菖蒲[26]、鬱金[27]、遠志[28]、膽南星[29]、黃連[30]
  • 心胃痰熱:黃連[31]、二陳湯[32]
  • 心膽痰熱:半夏[33]、竹茹、二陳湯[34]

鬱久而耗陰:真的陰損或陰虛,有另外的治療思路來考量,但在鬱症的治療上,潤藥和散藥拿準劑量,才能在去邪時不致傷正氣太多,在治療的名稱上,「潤」指的是少虧一點;「滋」指的是損益打平;「補」指的是供多於求,但補得太多又反過來造成氣滯,這不成了一個死迴圈了嗎?所以在去邪時以「潤」為主。

  • 上焦不潤:川貝、麥門冬、生地、桑葉
  • 中焦不潤:石斛、白芍
  • 下焦不潤:生地、阿膠、天門冬、雞子黃、牡蠣
  • 諸臟不潤:甘麥大棗湯(臟躁)

兼有瘀血:鬱症的任何時期都可能兼有瘀血,真正兼活血的藥很多,但專長活血的大概就以下這幾種。

  • 心胸血瘀:鬱金、丹參
  • 肝血瘀滯:丹參、桃仁、紅花、益母草
  • 泛用化瘀:川芎、澤蘭、大黃
  1. [1]宣上焦氣機
  2. [2]寬胸行氣,兼化血瘀
  3. [3]寬胸行氣
  4. [4]泛用理氣,但都是助攻,幾乎不單獨使用的
  5. [5]在腑能降氣,在胸膈能去痰破氣
  6. [6]在腑能行氣,在脾能化濕
  7. [7]主要入肝疏肝,也兼能入少陽
  8. [8]主要入少陽,也兼能入肝
  9. [9]破肝氣以防犯胃,兼能瀉肝火,所以鬱熱也會用到它
  10. [10]強力疏肝
  11. [11]「木香,三焦氣分之藥,能升降諸氣,泄肺氣,疏肝氣,和脾氣。」
  12. [12]手足少陽經的辛開苦降法,以通為主,以降為輔;《傷寒論》:「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13. [13]入手足厥陰,所以心包和心肝的鬱熱都可以用丹皮清
  14. [14]清心胸熱散心胸鬱
  15. [15]宣透胸膈鬱熱
  16. [16]透熱兼疏肝
  17. [17]透上焦鬱熱
  18. [18]降上焦之氣,也能略清上焦之熱
  19. [19]清熱去痰,配半夏能解中焦斡旋失司
  20. [20]瀉肝火
  21. [21]瀉肝火,抑肝氣以防犯胃
  22. [22]清肝膽熱
  23. [23]心、肝、膽的熱都能清,算是在解鬱熱藥中用法最廣的
  24. [24]除了去肝火還能息風
  25. [25]清肝火
  26. [26]除心經痰熱
  27. [27]鬱金除了行氣,也能化胸膈的痰,所以鬱症的前三階段都能用到它
  28. [28]主要是安神在用,本神也能強志補腎,去痰少用,但痰熱造成的心神煩燥用遠志卻很適合,而且也可以防痰熱耗用的腎陰不足
  29. [29]天南星是去痰力很強的藥,但藥性過溫,用過熊膽炮製之後,反而就是寒性的強力去痰劑,超適合去心包痰熱
  30. [30]黃連入心,也不去新聞了,只是去痰還是以去中焦痰熱比較多,在此是取其清心熱之效
  31. [31]去中焦痰,心經熱
  32. [32]二陳利脾化濕,是去痰首選
  33. [33]半夏在《內經》時代就被拿來當失眠藥用了,因為它除了降胃氣止嘔,還能去三焦經泛溢之痰,三焦和膽同屬少陽,唯一的壞處是它辛溫的不適合熱鬱證,要和其他清熱藥配伍才能發揮。
  34. [34]二陳除了去脾濕,也是廣義地化三焦痰濕,主要是因為半夏及茯苓都是去三焦水濕,陳皮助勢化氣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