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Currently Viewing Posts in 常用方劑解析

當歸拈痛湯《醫學啟源》

用法:最常被拿來使用的時機是痛風,從病機來看是去風濕熱痹痛

出處:

當歸拈痛湯:

(治)濕(熱)為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脛,腫痛不可忍。

經云:濕淫於內,治以苦溫,羌活苦辛,透關利節(而)勝(濕);防風甘辛,溫散經絡中留濕,故以為(君)。水性潤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而上行,以苦發之也。白術苦甘溫,和中除濕;蒼術體輕浮,氣力(雄)壯,能去皮膚腠理(之濕),故以為臣。(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使氣血各有所歸。人參、甘草甘溫,補脾養正氣,使苦藥不能傷胃。仲景云:濕熱相合,肢節煩痛,苦(參)、黃芩、知母、茵陳者,乃苦(以)洩之(也)。凡酒制(藥),以為因用。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豬苓甘溫平,澤瀉咸平,淡以滲之,又能導其留飲,故以為佐。氣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濕)氣得(以)宣通(矣)。

  • 君:羌活、防風[1]
  • 臣:升麻、葛根[2]、白朮、蒼朮[3]
  • 佐:當歸、人參[4]、茵陳、黃芩、苦參、知母[5]、豬苓、澤瀉[6]
  • 使:甘草
  1. [1]除了防風勝濕,也能透關節的濕氣
  2. [2]升麻透疹解毒,還能解肌肉間熱,葛根透疹解肌,也能清胃熱,常配伍用來升陽透疹
  3. [3]燥濕健脾,蒼朮燥脾兼去表濕,白朮健脾兼瀉肌之濕,互補為用
  4. [4]苦寒藥多,易耗氣血,氣和血的後勤都兼顧到了
  5. [5]都是用來清熱去濕的藥,各有不同擅長
  6. [6]濕的外透有羌防、中燥有蒼、苦、茵、知、芩,下消再用上豬、澤,三焦都兼顧到了,畢竟是濕熱急症

托裡消毒飲《外科正宗》

用法:在外科瘡瘍要化膿不化膿的情況下,用來補氣血並托毒外出,加速破潰以助新生

配伍:

  • 君:黃耆[1]
  • 臣:當歸、川芎、白芍、人參、茯苓、白朮[2]
  • 佐:金銀花、皂角刺1.5、桔梗1.5、白芷1.5[3]

出處:科中的出處是外科正宗,其實《萬病回春》也有同名的方子,但是補藥沒這麼多

治癰疽已成不得內消者,宜服此藥以托之,未成者可消,已成者即潰,腐肉易去,新肉易生,此時不可用內消泄氣、寒涼等藥,致傷脾胃為要。

人參 川芎 白芍 黃耆 當歸 白朮 茯苓 金銀花(各一錢) 白芷 甘草 皂角針 桔梗(各五分)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脾弱者去白芷、倍人參。

  1. [1]在此以托氣血推毒外出為主
  2. [2]補氣血榮肌,才方便黃耆托氣血而上,熟地太滋膩,不方便急速生血,反而因不易消化而使氣血集中在胃腸。
  3. [3]四味都是真人活命飲的成份,所以思路是一樣的,配伍用來解毒排膿

黃耆桂枝五物湯《金匱要略》

出處:

血痺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此尺中小緊,外證身體不仁,如風痺狀,黃耆桂枝五物湯主之。

用法:肌肉痠痛、有時會麻、或皮膚感覺異常

配伍:桂枝湯去甘草[1]使不入中焦、倍生薑[2]引藥達表,和人參新加湯的思路一樣、加黃耆[3]益氣固表,使桂芍和營之外,血氣也能有效入肌膚

註解

註解
1 使不入中焦
2 引藥達表,和人參新加湯的思路一樣
3 益氣固表,使桂芍和營之外,血氣也能有效入肌膚

溫膽湯《三因極一方證論》

出處:治膽虛寒,眩厥足痿,指不能搖, 不能起,僵仆,目黃失精,虛勞煩擾 ,因驚膽懾,奔氣在胸,喘滿浮腫,不睡

用法:有各種痰熱見證的失眠證

  • 君:半夏[1]、竹茹[2]
  • 臣:陳皮[3]、枳實[4]
  • 佐:茯苓[5]、生薑、大棗1
  • 使:炙甘草
  1. [1]去痰首選藥,在此不是去脾胃的痰,是去更廣義的膽和三焦的痰,所以二陳湯是廣義的化痰,不是只清中焦的痰
  2. [2]清膽熱化痰,降胃止嘔不是在此需要的功能。《本草思辨錄》:「竹茹甘而微寒,又與膽喜溫和相宜。故黃芩為少陽經熱之藥,竹茹為少陽腑熱之藥。古方療膽熱多用竹茹,而後人無知其為膽藥者。」《得配本草》:「清上焦之火,消虛熱之痰」
  3. [3]痰化了還要藉由行氣力道散於三焦,所謂氣行痰自消,主要是用來和半夏的化痰功能配,畢竟它沒有清熱功能
  4. [4]破痰氣,其位在心胸之際,先行氣破痰氣才更方便化痰,因為此處的痰不在脾胃,所以不用厚朴來行氣化痰,而是在手足少陽,用枳實才能除手足少陽之痰
  5. [5]和陳皮、半夏配,化了的痰要從下焦利掉

止嗽散《醫學心悟》

出處:清.程國彭

予制此藥普送,只前七味,服者多效。或問:藥極輕微,而取效甚廣,何也?予曰:藥不貴險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蓋肺體屬金,畏火者也,過熱則咳;金性剛燥惡冷者也,過寒亦咳。且肺為嬌髒,攻擊之劑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則邪氣留連而不解。經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啟門逐之即去矣。醫者不審,妄用清涼酸澀之劑,未免閉門留寇,寇欲出而無門,必至穿逾而走,則咳而見紅。

肺有二竅,一在鼻,一在喉。鼻竅貴開而不閉,喉竅宜閉而不開。今鼻竅不通,則喉竅將啟能無慮乎?本方溫潤和平,不寒不熱,既無攻擊過當之虞,大有啟門驅賊之勢。是以客邪易散,肺氣安寧。宜其投之有效歟?附論於此,以諮明哲。

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慾情志飲食炙爆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醫者不去其鳴鐘之具,而日磨銼其鐘,將鐘損聲嘶而鳴之者如故也。鐘其能保乎?吾願治咳者,作如是觀。

用法:初感風寒,表邪不甚之咳嗽喉癢,皆可使用,諸藥皆性不甚烈,多用亦可,對於咳嗽的病機也顧得很全面,只是都是輕劑,不一定適合有明確外感的病人,另外也不適合風熱或燥熱的咳嗽,此方算是個治標的方子,所以在可以根據病機加藥(不太需要減藥,因為藥性不強又不烈),完整對疾病治療的布局

配伍:

  • 君:荊芥、白前[1]
  • 臣:紫菀[2]、百部[3]
  • 佐:桔梗[4]、陳皮[5]
  • 使:甘草

布局:

加減:

  • 大法,風寒初起,頭痛鼻塞,發熱惡寒而咳嗽者,用止嗽散,加荊芥、防風、蘇葉、生姜以散邪。
  • 既散而咳不止,專用本方,調和肺氣,或兼用人參胡桃湯,以潤之;若汗多食少此脾虛也,用五味異功散加桔梗,補脾土以生肺金。
  • 若中寒入里而咳者,但溫其中而咳自止。
  • 若暑氣傷肺,口渴煩心溺赤者,其症最重,用止嗽散,加黃連、黃芩、花粉以直折其火。
  • 若濕氣生痰,痰涎稠粘者,用止嗽散,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姜、大棗以祛其濕。
  • 若燥火焚金,乾咳無痰者,用止嗽散加栝蔞、貝母、知母、柏子仁以潤燥。此外感之治法也,十二經見証而加減如法,則治無不痊。
  • 經云: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者,屬肺髒,此即風寒咳血也,止嗽散加荊芥、紫蘇、赤芍、丹參。
  • 咳而兩脅痛,不能轉側,屬肝髒,前方加柴胡、枳殼、赤芍。咳而喉中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痺,屬心髒,前方倍桔梗,加蒡子。
  • 咳而右脅痛,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屬脾臟,前方加葛根、秦艽、鬱金。
  • 咳而腰背痛,甚則咳涎者,屬腎髒,前方加附子。
  • 咳而嘔苦水者,屬膽腑,前方加黃芩、半夏、生姜。
  • 咳而失氣者,屬小腸腑,前方加芍藥。
  • 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屬胃腑,前方去甘草,加烏梅、川椒、乾姜、有熱佐之以黃連。咳而遺屎,屬大腸腑,前方加白術、赤石脂。
  • 咳而遺溺,屬膀胱腑,前方加茯苓、半夏。久咳不止,三焦受之,其証腹滿不食,令人多涕唾,面目浮腫,氣逆,以止嗽散,合五味異功散並用。投之對症,其效如神。

又以內傷論前症,

  • 若七情氣結,鬱火上衝者,用止嗽散,加香附、貝母、柴胡、黑山梔。
  • 若腎經陰虛,水衰不能制火,內熱,脈細數者,宜朝用地黃丸滋腎水,午用止嗽散,去荊芥,加知母、貝母以開火鬱,仍佐以葳蕤胡桃湯。
  • 若客邪混合,肺經變生虛熱者,更佐以團魚丸。
  • 若病勢深沉,變為虛損,或尸蟲入肺,喉癢而咳者,更佐以月華丸。
  • 若內傷飲食,口乾痞悶,五更咳甚者,乃食積之火,至此時流入肺經,用止嗽散,加連翹、山楂、麥芽、卜子。
  • 若脾氣虛弱,飲食不思,此氣弱也,用五味異功散加桔梗。此內傷之治法也。

凡治咳嗽,貴在初起得法為善。經云:微寒微咳。咳嗽之因,屬風寒者十居其九。故初治必須發散,而又不可以過散,不散則邪不去,過散則肺氣必虛,皆令纏綿難愈。薛立齋云:肺有火,則風邪易入,治宜解表兼清肺火;肺氣虛,則腠理不固,治宜解表兼補肺氣,又云:肺屬辛金,生於己土,久咳不已,必須補脾土以生肺金。此誠格致之言也。然清火之藥不宜久服。無論脈之洪大滑數,數劑後,即宜舍去。但用六味丸頻頻服之,而兼以白蜜、胡桃潤之,其咳自住。若脾肺氣虛,則用五味異功散,六君子等藥,補土生肺,反掌收功,為至捷也。治咳者,宜細加詳審。患咳者,宜戒口慎風。毋令久咳不除變為肺痿、肺疽、虛損、勞瘵之候,慎之戒之。

  1. [1]小力道的去風去濕,利咽止咳
  2. [2]肺經血分藥,清熱的血熱和痰,雖苦卻有潤性,所以也適合長期使用治咳,《得配本草》:「配百部治久嗽,合白前治水氣」
  3. [3]專入肺經,潤肺溫肺,能殺蟲,但在此方不算是需要的技能
  4. [4]清熱去痰力小,引諸藥上行功大
  5. [5]除了理脾氣,還能理肺氣,所以可以佐助用來止咳去痰

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

出處:《金匱要略》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本經疏證》:「喉中水雞聲,比之喉痺咽痛不得消息,同乎否耶?蓋氣必因痺而阻,喉中必由阻而有聲,且其聲不他似獨似水雞,則決可知為氣與水阻矣。氣與水阻之候,其正治在小青龍,特無表證,而又不腫,故以射乾紫菀款冬花大棗,易桂枝芍藥甘草,俾散為和,以收為降,雖紫菀款冬大擅其功,然號無邪而實有飲,謂涉虛尚屬實,終不能不仗射干降氣開結之猛力,故其名獨冠一方之首是亦可悟射干與麻黃合而名方之義矣。善夫徐忠可曰:肺痿有咳有涎沫,無上氣喘逆,則凡遇上氣喘逆及有臭痰者肺癰,無臭痰只水雞聲者為火性上行,火聚於上,氣吸於下,勢不容已,上氣水聲亦此理耳。此非瀉肺,何以愈之,故治此病以加射干開結下水為上也。」

  • 君:射干[1]、麻黃[2]
  • 臣:半夏[3]、生薑[4]、細辛[5]、五味子[6]
  • 佐:款冬花[7]、紫菀[8]
  • 使:大棗
  1. [1]散水結,但不宜長期使用。解釋如下:《本草新編》:「射干治外感痰喘,喉中作水雞聲者,必用射干湯治之,是射干必用之需明矣。但云可暫用而不可久用者,何也?夫喘症,未必有不傷氣者,肺氣為邪之所傷,風痰隨挾之而上衝。射干入肺,而能散氣中之結,故風痰遇之而消。但有結則散結,無結則散氣。肺氣前為風痰所傷,復為射干所損,勢必實喘而變為虛喘矣也。人不悟其故,以為從前射於之能定喘也,更用射干治之,不益傷肺氣乎?此予所以謂可暫用,而不可久用也。推之他病,何獨不然矣。」
  2. [2]宣肺平喘
  3. [3]潔古云:「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飲冷傷肺而咳」
  4. [4]乾薑所治,為在中之水飲,非在上之痰,但此證是有痰飲且快化熱的情況
  5. [5]拔痰中之風寒
  6. [6]此三味是小青龍湯溫肺化飲的基礎配伍,不用乾薑改用生薑是因為去了桂枝,生薑還能替桂枝引藥散表
  7. [7]溫肺止咳,又能潤肺消痰,所以功多力不專,佐助藥
  8. [8]《本經疏證》:「紫菀、款冬雖不得為是方主劑,然局法之轉移,實以紫菀、款冬變,故《千金》《外臺》凡治欬逆久嗽並用紫菀、款冬者,十方而九,則於此方亦不可不為要藥矣。然二物者,一則開結使中焦之陰化血,一則吸陰下歸,究之功力略同,而其異在《千金》《外臺》亦約略可見,蓋凡唾膿血失音者,及風寒水氣盛者,多不甚用款冬,但用紫菀。款冬則每同溫劑、補劑用者為多,是不可得其大旨哉!」

百合固金湯《醫方集解》

出處:治肺傷咽痛喘嗽痰血,肺金受傷故咽痛則腎水之源絕

  • 君:百合[1]、生地、熟地[2]
  • 臣:麥冬1.5[3]、玄參0.8[4]
  • 佐:貝母[5]、當歸[6]、白芍[7]
  • 佐使:生甘草[8]、桔梗0.8[9]
  1. [1]養肺陰,潤肺,效果比五味子好,因為五味子收斂入腎,百合收斂入肺
  2. [2]生者力鋒取其速,但苦寒傷胃,熟者力厚取其久,但易滯而不行,兩個互取不足補有餘
  3. [3]補肺胃之陰,補肺陰為主,和玄參配能肺腎兼顧,和生地配也能潤腎陰
  4. [4]補水,瀉無根之火,主用來補腎陰,比生地少用的原因是,和它相惡的藥比較常見。《本草蒙荃》:「惡芪棗薑茱,黃耆、大棗、生薑、山茱。反藜蘆一味。」
  5. [5]潤肺,清熱化痰
  6. [6]其主咳逆上氣者,心主血,肝藏血,血枯則肝木挾心火上刑肺金,而咳逆上氣也,當歸入肝
  7. [7]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酸以收之,甘以緩之,甘酸相合用,補陰血通氣而除肺燥
  8. [8]調合諸藥,兼清虛熱
  9. [9]引藥上行

杏蘇飲(兒科杏蘇散)《醫宗金鑑》

出處:咳嗽者,有聲有痰也,因痘毒之火熏於肺,故氣逆而發為咳嗽如初發熱見此者,宜杏蘇飲主之

配伍:杏蘇散去半夏、茯苓[1],加桑皮[2]、黃芩[3]、麥冬[4]、淅貝母[5]

  1. [1]熱重於濕,去半夏茯苓
  2. [2]瀉肺熱
  3. [3]清肺熱
  4. [4]防止清熱藥過燥
  5. [5]和川貝比,清熱力較強,此證就是要清熱,而且也有麥冬防止過燥了,用淅貝也比較便宜

杏蘇散《溫病條辨》

出處:秋燥,燥傷本臟,頭微痛,惡寒[1]咳嗽稀痰[2]鼻塞,嗌塞[3]脈弦[4],杏蘇散主之。

  • 君:杏仁[7]、蘇葉[8]
  • 臣:前胡[9]、桔梗[10]、枳殼[11]、半夏、茯苓[13]
  • 佐使:生薑、大棗

加減:

無汗,脈弦甚或緊,加羌活,微透汗。汗後咳不止,去蘇葉、羌活,加蘇梗。

兼洩瀉腹滿者,加蒼朮、厚樸。頭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

熱甚加黃芩,洩瀉腹滿者不用。

  1. [1]微有表證
  2. [2]溫燥和涼燥的鑑別症狀,燥邪傷肺,津氣不化而生水飲,《溫病條辨》:「肺為燥氣所搏,不能通調水道,故寒飲停而咳也」
  3. [3]肺系為病
  4. [5]
  5. [6]
  6. [4]弦主氣滯,也主燥,用水飲不布造成的氣滯來解釋就都合理[5]無汗[6]燥傷皮毛,而且又是涼燥,束表力較強
  7. [7]宣肺氣,降氣,入肺中血絡通氣,增強氣血入肺以潤肺,再和桔梗配伍,能一升一降來止咳
  8. [8]散風寒,降氣行氣,也能入血和血行氣,燥邪本就易耗血消陰,將血分注入正氣是此方的主要功用
  9. [9]去心胸位之痰,兼能下氣,可以視為寒性的半夏,下了氣的津液就由茯苓承接,所以常一起配伍
  10. [10]引藥上頸,上氣,和此方的很多降氣藥可以一升一降用於止咳,本身也能宣肺
  11. [12]
  12. [11]一升一降,通胸脘氣機,化痰化瘀都可以用,例如血府逐瘀湯))
  13. 佐1:陳皮[12]其實是橘皮,除了是二陳湯的一部份,也能理肺氣
  14. [13]二陳湯去肺胃之濕或痰

當歸飲子《濟生方》

用法:皮膚發癢症、瘡疥、慢性濕疹,及其他乾燥性皮膚疾患,而膿泡及分秘物少,以枯燥與搔癢為主訴者。

出處:《嚴氏濟生方.癬疥門.瘡疥論治》

治心血凝滯,內蘊風熱,發見皮膚遍身瘡疥,或腫,或癢,或膿水浸淫,或發赤

當歸(去蘆) 白芍藥 川芎 生地黃(洗) 白蒺藜(炒,去尖) 防風(去蘆) 荊芥穗(各一兩) 何首烏 黃耆(去蘆) 甘草(炙。各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配伍:

  • 君:生地、當歸、白芍、川芎[1]
  • 臣:荊芥[2]、防風[3]、何首烏[4]、白蒺藜[5]
  • 佐使:黃耆[6]、甘草
  1. [1]傷科四物湯,充皮膚營血以潤膚
  2. [2]去風除濕。《藥性解》:「能發汗去皮毛諸風,涼血熱療痛癢諸瘡。」
  3. [3]去風除濕,和荊芥一樣,但荊芥較燥,防風較潤,一偏表一偏裡,配伍才能有較互補。《藥性解》:「今人但遇風證輒用荊防,此流氣散之相沿耳。不知風在皮裡膜外者,荊芥主之,非若防風之入骨肉也。有汗者勿用。」
  4. [4]活血治風,調營氣。《本草經疏》:「調榮氣則癰腫消。治風先治血,血活則風散,故療頭面風瘡。」
  5. [5]蒺藜很多種,能治風的以白蒺最佳。《景岳全書》:「用補宜炒熟去刺,用涼宜連刺生搗,去風解毒,白者最宜。」
  6. [6]托氣血以充營潤膚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