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經在中醫是主喘咳等症狀,外感風熱或有熱在肺會以咽痛表現。
一、泄肺清熱
肺經俞穴大部份的主治都是和喘咳或咽痛有關,有一個大致的指導方向,遠心端以泄肺熱為主,代表例子如少商放血可以止咽痛
二、宣肺平喘
近心端以宣肺為主,針灸沒有辦法補,所謂的補其實是調其他地方的氣到肺,用來補肺氣以助外宣,以尺澤為典型,尺澤是肺經水合穴,對肺來說又潤又補。
三、調整大便
肺與大腸相表裡,兩者以絡穴相通,那絡穴列缺就可以整調大便,合情合理。
肺經在中醫是主喘咳等症狀,外感風熱或有熱在肺會以咽痛表現。
肺經俞穴大部份的主治都是和喘咳或咽痛有關,有一個大致的指導方向,遠心端以泄肺熱為主,代表例子如少商放血可以止咽痛
近心端以宣肺為主,針灸沒有辦法補,所謂的補其實是調其他地方的氣到肺,用來補肺氣以助外宣,以尺澤為典型,尺澤是肺經水合穴,對肺來說又潤又補。
肺與大腸相表裡,兩者以絡穴相通,那絡穴列缺就可以整調大便,合情合理。
性味:甘;平
麥門冬對心肺之陰都能補,也能助潤肺胃,代表方有沙參麥冬湯,但有時太過滋膩,最常和半夏配伍以佐制其潤性,代表方是麥門冬湯;如果是補心陰的例子,就是生脈散、炙甘草湯。
麥門冬雖然能補胃陰,但也會拉胃陰入上焦,所以它並不算是最好的補胃陰藥,需要和其他藥配伍[1],代表方是益胃湯。
第一點有說到半夏可以佐制其膩性,但反過來說,只要燥性的藥量一多,酌用一點麥門冬可以佐制半夏或其他清熱藥的燥性,主次就反過來了,代表方是竹葉石膏湯。
性味:甘;平
阿膠其實沒有補腎陰之效,其滋陰之力是用在肺,但能幫助腎精化血的轉換[1],因而有助補血,這個功能有沒有想到熟地和當歸的配伍呢?沒錯,但阿膠除了化血之外,沒有熟地的滋膩,沒有當歸的辛燥,是上乘的化血藥(上乘=貴),如果病人不適合當歸或熟地,阿膠是化血最好的藥,還兼能止血[2],代表方有膠艾四物湯。除了化肝血,也有助化心血[3],代表方是黃連阿膠湯、豬苓湯。
阿膠能滋肺陰,所以能定喘止嗽[4],代表方是補肺阿膠湯、阿膠黃芩湯。
性味:苦澀;平
何首烏的作用範圍很廣,補精補血加固澀,還能有助黑髮,聽起來要多好有多好,[1],那是不是可以取代熟地了呢?其實還是不行,熟地以腎精為主,首烏以肝血為主,都是補肝腎,但偏重不同[2],而且熟地可以和桂附等熱藥配,但首烏就只能和較平性的配[3],代表方是七寶美髯丹,一般的何首烏都是製首烏,用來補的。
好,那另一個問題又來了,能不能加在一起肝腎都大補呢?不太適合,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個都加,那誰是主誰是次呢?汪昂是建議用合理的配伍,七寶歸七寶,六味歸六味,不要亂用。[4]
這個功能就很少見了,都和補性沒什麼關係,因為這是生首烏的功能,現在很少人這麼用了,都是以制首烏最常見。
性味:甘;平
這是一味雞肋藥,說雞肋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功能太多,怎麼配都合理,功用又不強,怎麼不配也合理,在方子如同雞肋,「要解釋無味,不解釋可惜」。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調和諸藥其實是很重要的一個功用,在方子中沒有見到甘草一味的很少[1],例子族繁不及備載。
這個和調和諸藥的概念並不相同,緩和藥性是讓烈性藥緩和,除了減少烈性,還可以延長作用時間,這個已經是藥物動力學的概念了,比如四逆湯和乾薑附子湯的差別,前者緩後者急,就差在甘草一味的差別。[2]
這有兩層解釋,一是和緩和藥性的概念很像,但有一些有毒性的藥物,可以用甘草去其毒性,是去性取用的思路[3],代表方是小青龍湯。另一個解毒的解釋是它可以解其他蟲草的毒或身體的毒[4],以生甘草最有效,在中毒後沒有其他良藥的情形下,生甘草是可以選擇的藥
甘草雖多服令人中滿,但虛性腹痛還是有它的功能在,代表方是甘草瀉心湯、四君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