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治痰阻胃部造成的腑氣不下
配伍:[1]
- 君:厚朴1.5[2]、半夏2.2、茯苓2.2、陳皮1.5[3]
- 臣:木香0.8[4]、枳實1.1[5]
- 佐:小茴香0.8[6]、延胡索[7]、香附1.5[8]、草豆蔻0.8[9]
- 使:生薑1.5、縮砂仁1.1[10]
《萬病回春.關格》
關格病者,膈中覺有所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升降不通,飲食不下,此因氣之橫格也,乃是痰格中焦。用枳縮二陳東加減治之,痰出為要。此病多死,寒在上而熱在下也。又曰︰關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者也。關者,甚熱之氣無出之由也,熱在下焦填塞不便;格者,甚寒之氣無入之理也,寒在胸中遏絕不入。
枳縮二陳湯 治關格上下不通。
枳實(麩炒,一錢)砂仁(七分)白茯苓(去皮)貝母(去心) 陳皮 蘇子(炒)瓜蔞仁 濃朴(薑汁炒)香附(童便炒,各七分) 撫芎(八分) 木香(五分)沉香(五分)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入竹瀝磨沉、木香服。
- [1]筆者也不清楚為何和出處的配伍都不一樣↩
- [2]行氣化痰↩
- [3]二陳湯,行氣化痰↩
- [4]泛用行氣↩
- [5]下氣,通腑↩
- [6]佐助溫胃下氣,《得配本草》:「運脾開胃,理氣消食」↩
- [7]散胃脘處氣血滯痛,安中散思路。《炮炙論》曰:「心痛欲死,急覓延胡,以其能散胃脘氣血滯痛也。」↩
- [8]疏肝以防犯胃,也有開胃的功用,此方沒有補氣藥,可以假設為正氣不虛,只是邪阻太過,所以用香附開胃。《本草新編》:「香附解鬱者,解易舒之鬱也;香附開胃者,開未傷之胃也。」↩
- [9]佐助散胃中寒氣及濕氣。《本草備要》:「寒客胃痛,散滯氣,利膈痰。因滯因寒者多效。」↩
- [10]除了去痰,也能引諸藥入丹田。《本草網目》縮砂屬土,主醒脾調胃,引諸藥歸宿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