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頭痛

風寒

常用方劑:川芎茶調散《和劑局方》
君:川芎4[1]其性向上,活化頭面氣血,也兼能疏風寒,很適合當大將,還有另一個解釋是「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臣:薄荷8[2]疏風清頭面,也順便制約此方的溫性、荊芥4[3]疏風清頭面,發散力也算緩和,畢竟主要是治頭痛,而不是散風寒
佐:羌活2、白芷2、防風2[4] … Continue reading、細辛1[5]主要是通鼻竅散風,很適合鼻炎引發的頭痛
使:甘草2、清茶[6]輔助清利頭目,也能制約整個方的溫燥性

風熱

常用方劑:桑菊飲《溫病條辨》
君:桑葉6、菊花3[7]桑菊都能入肺肝,因為肝和肺在氣機的宣發肅降是相輔相成的,此方在去邪部份的藥力不重,但調理肝肺的氣機卻可以施力,用以產生效果
臣:桔梗5、杏仁5[8]桔梗上浮,杏仁降氣,一升一降用以止咳
佐:連翹4[9]少量用以防止化熱,表熱已經有君藥在清,是用來防止氣分化熱、薄荷2[10]清頭目,也可以輔助透表、蘆根5[11]清熱生津,角色和銀翹散中的差不多,防辛散太過而肺燥
使:生甘草2

風濕

常用方劑: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
君:羌活10、獨活10[12]羌獨一個去入太陽去上半身風濕,一個入少陰去下半身風濕,一上一下,一表一裡,配合去風濕
臣:防風10[13]風中之潤劑,助君藥散風濕,又不容易化燥,助君之餘順便牽制君藥的的功擊性、藁本10[14]功用上同羌活,只是功效沒羌活這麼強,而且同時入太陽少陽,也能治癲頂痛,雖然效用多而不專,卻很適合當臣藥
佐:川芎2[15]清頭面,活血去風,因為只能去風不長於去濕,在此作為佐藥,引諸藥上頭面、蔓荊子3[16]去風熱的效果在此不甚適用,應該只是取其明顯止痛的作用,在治標方面很有效
使:炙甘草5

肝陽

常用方劑:天麻鉤藤飲《雜病證治新義》
君:天麻2、鉤藤3[17]能平肝的藥很多,但兼能息內風的就只有這兩味,且效果迅速
臣:石決明6[18]清肝平肝常用藥、川牛膝3[19]引血下行,防止氣血上衝,川牛膝雖補性較弱,活血化瘀的能力對高血壓也有幫助。
佐1:杜仲3、桑寄生3[20] … Continue reading
佐2:梔子2、黃芩2[21]和龍膽瀉肝湯的思路一樣,用量不大,是輔助清肝膽熱的
佐3:益母草2[22]和調經沒有關,主要是用來活血利水,也是西醫治高血壓的思路
佐4:夜交藤6、茯神2[23]安神定志,肝陽上亢的病人心神是不會安的,此兩味算是處理兼症

 

腎虛

常用方藥:大補元煎《景岳全書》
君:熟地、山藥、山茱萸[24]此三味就是六味地黃丸中的三補滋陰成份,茱萸補肝,山藥補脾,熟地補腎,肝、脾、腎都兼顧到了
臣:人參[25]和熟地配就是景岳的兩儀膏,大補氣血、杜仲[26]在婦科中,補陰藥加杜仲,用來溫陽調衝任很常見、枸杞子[27]平補陰,強陰道,和杜仲一起加在滋補藥中,和大營煎一樣,很有景岳的用藥風格
佐使:當歸[28]此方主要在補腎精腎元,當歸是打醬酒來補個血刷個存在,量不能多,因為腎虛的病人容易泄瀉,當歸會潤腸,不適宜多、甘草

 

血虛

常用方劑:人參養榮湯
八珍湯去川芎[29] … Continue reading+陳皮[30]過補的藥多了,用陳皮理氣增加運化力+五味子[31]收斂上焦心神及下焦腎氣,補腎寧心+遠志[32]寧心安神,又兼能補腎

痰濁

常用方劑:半夏白朮天麻湯《東垣脾胃論》[33]另一個半夏白朮天麻湯是出自《清.醫學心悟》,但主要是治痰濁眩暈,而此方主要是治痰濁頭痛
君:半夏9[34]邪首為痰,半夏自然是必用、白朮6[35]和半夏配以健脾化痰、天麻3[36]萬用息風藥,不論寒熱虛實都可以配伍使用,這是它優於鉤藤的地方,泛用性較強
臣:人參3、黃耆3[37]補氣健脾以資化痰、陳皮9[38]理氣化痰
臣:蒼朮3[39]燥濕化痰,但補性不強,作為臣藥、茯苓3、澤瀉3[40]上焦用理氣化痰,下焦用茯苓、澤瀉的利水方式去痰
佐:神曲6、麥芽9[41]廣義的痰濕包括了食積,都是中焦不運的副產品,消食藥可以彌補化痰藥的不足,使排痰濁的力道更全面
佐:黃柏1[42]清利下焦餘濕,痰濁有時泛布全身,此方以清中焦痰濕為主,上下焦的痰濁用少量的乾薑和黃柏來清、乾薑1[43]溫化上焦餘痰,不需要用到這細辛這麼強

瘀血

常用方劑:通竅活血湯
君:桃仁3、紅花3[44]活血化瘀的常用配伍
臣:赤芍1[45]功能和白芍差不多,偏重活血能力、麝香[46]用來通竅,但太貴,科中不會有這成份、蔥白[47]通上下陽氣,弱弱地通
佐使:生薑3、川芎1[48]活血是次,主要是引諸藥上達癲頂

註解

註解
1 其性向上,活化頭面氣血,也兼能疏風寒,很適合當大將,還有另一個解釋是「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2 疏風清頭面,也順便制約此方的溫性
3 疏風清頭面,發散力也算緩和,畢竟主要是治頭痛,而不是散風寒
4 前三味都有散風兼止痛的效果,會被選上是因為都各有擅長的走藥經絡,所以可以視頭痛類型加減,太陽→羌活;陽明→白芷;少陽厥陰(癲頂痛屬厥陰)→防風
5 主要是通鼻竅散風,很適合鼻炎引發的頭痛
6 輔助清利頭目,也能制約整個方的溫燥性
7 桑菊都能入肺肝,因為肝和肺在氣機的宣發肅降是相輔相成的,此方在去邪部份的藥力不重,但調理肝肺的氣機卻可以施力,用以產生效果
8 桔梗上浮,杏仁降氣,一升一降用以止咳
9 少量用以防止化熱,表熱已經有君藥在清,是用來防止氣分化熱
10 清頭目,也可以輔助透表
11 清熱生津,角色和銀翹散中的差不多,防辛散太過而肺燥
12 羌獨一個去入太陽去上半身風濕,一個入少陰去下半身風濕,一上一下,一表一裡,配合去風濕
13 風中之潤劑,助君藥散風濕,又不容易化燥,助君之餘順便牽制君藥的的功擊性
14 功用上同羌活,只是功效沒羌活這麼強,而且同時入太陽少陽,也能治癲頂痛,雖然效用多而不專,卻很適合當臣藥
15 清頭面,活血去風,因為只能去風不長於去濕,在此作為佐藥,引諸藥上頭面
16 去風熱的效果在此不甚適用,應該只是取其明顯止痛的作用,在治標方面很有效
17 能平肝的藥很多,但兼能息內風的就只有這兩味,且效果迅速
18 清肝平肝常用藥
19 引血下行,防止氣血上衝,川牛膝雖補性較弱,活血化瘀的能力對高血壓也有幫助。
20 肝陽上亢的原因是肝腎不足,在急著緩解症狀之餘,補益肝腎也是需要做的,會選此兩味是因為作者對西醫有研究:杜仲、桑寄生、石決明、牛膝都有明顯的降血壓作用
21 和龍膽瀉肝湯的思路一樣,用量不大,是輔助清肝膽熱的
22 和調經沒有關,主要是用來活血利水,也是西醫治高血壓的思路
23 安神定志,肝陽上亢的病人心神是不會安的,此兩味算是處理兼症
24 此三味就是六味地黃丸中的三補滋陰成份,茱萸補肝,山藥補脾,熟地補腎,肝、脾、腎都兼顧到了
25 和熟地配就是景岳的兩儀膏,大補氣血
26 在婦科中,補陰藥加杜仲,用來溫陽調衝任很常見
27 平補陰,強陰道,和杜仲一起加在滋補藥中,和大營煎一樣,很有景岳的用藥風格
28 此方主要在補腎精腎元,當歸是打醬酒來補個血刷個存在,量不能多,因為腎虛的病人容易泄瀉,當歸會潤腸,不適宜多
29 四君補氣,四物補血,八珍大補氣血,此方主要用來寧心安神,川芎活血發散的特色在此不適合,但若為了要治頭痛用來引藥上行,作為使藥還是可以少量使用的
30 過補的藥多了,用陳皮理氣增加運化力
31 收斂上焦心神及下焦腎氣,補腎寧心
32 寧心安神,又兼能補腎
33 另一個半夏白朮天麻湯是出自《清.醫學心悟》,但主要是治痰濁眩暈,而此方主要是治痰濁頭痛
34 邪首為痰,半夏自然是必用
35 和半夏配以健脾化痰
36 萬用息風藥,不論寒熱虛實都可以配伍使用,這是它優於鉤藤的地方,泛用性較強
37 補氣健脾以資化痰
38 理氣化痰
39 燥濕化痰,但補性不強,作為臣藥
40 上焦用理氣化痰,下焦用茯苓、澤瀉的利水方式去痰
41 廣義的痰濕包括了食積,都是中焦不運的副產品,消食藥可以彌補化痰藥的不足,使排痰濁的力道更全面
42 清利下焦餘濕,痰濁有時泛布全身,此方以清中焦痰濕為主,上下焦的痰濁用少量的乾薑和黃柏來清
43 溫化上焦餘痰,不需要用到這細辛這麼強
44 活血化瘀的常用配伍
45 功能和白芍差不多,偏重活血能力
46 用來通竅,但太貴,科中不會有這成份
47 通上下陽氣,弱弱地通
48 活血是次,主要是引諸藥上達癲頂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