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豬苓湯《傷寒論》

出處: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傷寒論》

(陽明熱證),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接222條)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接223)

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金匱要略》

用法:水熱互結於下焦

君:豬苓[1]

臣:茯苓[2]、澤瀉[3]

佐:阿膠[4]、滑石[5]

  1. [1]豬苓性平,且專門利水滲濕,能使熟水從陰而化,也就是助熟水氣化水,而茯苓主要助生水化氣,兩藥都能幫助水氣轉化,但偏重各有不同,此證是熱性的,需要從陰化水的需求較大,所以以豬苓為君
  2. [2]和豬苓合作利水,從陽化水
  3. [3]使未熟之水就上,將下焦的水氣上提,至此一整套思路都和五苓散差不多
  4. [4]將水濕或津液化血,一般對阿膠的印象是補陰,但其實它只是轉化津液或水濕變成陰血而已,用來疏通身體化陰血的管道,不算是無中生有地補陰,和熟地不一樣,類似五味子的整合補益功能,只是一個在腎,一個在肝,此證屬熱,易傷陰血,用阿膠防止傷陰,思路和黃連阿膠湯很像,使血歸於肝,所以豬苓湯也能治心煩不得眠
  5. [5]性寒,又能利水,把它理解為寒性的苓桂劑比較好記,最有特色的是能除情志上的熱,例如煩、渴等,和阿膠合作能清熱除煩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