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調胃承氣湯《傷寒論》

用法:清熱,軟堅,瀉下,但行氣藥少,可以視為兼能瀉下的清熱方。

  • 君:大黃[1]
  • 臣:芒硝[2]
  • 佐使:甘草[3]

出處:

  •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1. [1]瀉下、清熱
  2. [2]軟堅、清熱
  3. [3]緩合藥性,此方是在清熱以和胃氣用的,不是以瀉下為主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