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臨證指南醫案-嘈

1.某,陽升嘈雜,(陽升)。

麥冬(三錢)、生地(二錢)、柏子仁(一錢)、川斛(三錢)、茯神(三錢)、 黑穭豆皮(三錢)[1]


2.某,心中煩熱,頭上汗泄,汗止自安,易嘈,(心陽熱)[2]

淮小麥、柏子仁、茯神、炙草、南棗、辰砂[3]


3.程氏,血虛心嘈,咽嗆,(血虛)。

生地、天冬、麥冬、女貞子、生白芍、炙草、茯神、麻仁。[4]


4.某氏,經半月一至,夜嘈痛,(肝陰虛)。

生地、阿膠、天冬、茯神、白芍[5]、丹參[6]


嘈有虛實真偽,其病總在於胃,經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 上歸於肺,又云脾與胃以膜相連耳,又云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由此觀之,脾屬陰, 主乎血,胃屬陽,主乎氣,胃易燥,全賴脾陰以和之,脾易濕,必賴胃陽以運之, 故一陰一陽,互相表裡,合沖和之德,而為後天生化之源也,若脾陰一虛, 則胃家飲食遊溢之精氣,全輸於脾,不能稍留津液以自潤,則胃過於燥而有火矣, 故欲得食以自資,稍遲則嘈雜愈甚,得食則嘈可暫止,若失治則延便閉三消噎膈之症, 治當補脾陰,養營血,兼補胃陰,甘涼濡潤,或稍佐微酸, 此乃脾陰之虛而致胃家之燥也,更有一切熱病之後,胃氣雖漸復,津液尚未充, 亦有是症,此但以飲食調之,可以自愈,此二種,乃為虛槽症,所謂實者, 年歲壯盛脾胃生發之氣,與腎陽充旺,食易消磨,多食易饑而嘈,得食即止, 此非病也,不必服藥,以上皆是真嘈症,所云偽者,因胃有痰火,以致飲食輸化不清, 或現惡心,吞酸,微煩,眩暈,少寐,似饑非饑,雖飽食亦不能止,此乃痰火為患, 治宜清胃,稍佐降痰,苦寒及膩滯之藥,不宜多用,又有胃陽衰微, 以致積飲內聚,水氣泛溢,以有凌心之狀,淒淒戚戚,似酸非酸,似辣非辣,飲食減少, 此屬脾胃陽虛,治宜溫通,倣痰飲門而治之,此二種乃似嘈之偽症, 若夫所云心嘈者誤也,心但有煩而無嘈,胃但有嘈而無煩,亦不可不辨明之, 今先生之法,僅有四案,倘有心之士更能搜採補入,則幸甚,(華岫雲)。

  1. [1]全部都是益陰藥,可想而知,是陰虛造成的虛火,「陽升」一詞,應該指的是肝火機率較高
  2. [2]心胃陰虛,造成的代償性陽升
  3. [3]就是甘麥大棗湯加減,益心胃之陰用的。
  4. [4]炙甘草湯加減,益心之陰血
  5. [5]益肝腎之陰
  6. [6]除了養心肝之血,還能安神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