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膈下逐瘀湯《醫林改錯》

用法:胃脘以下的頑固實積或血瘀情況,可選用方此方來散

配伍:

  • 君:五靈脂、延胡索、桃仁、紅花[1]
  • 臣:當歸、川芎、赤芍[2]
  • 佐:香附、枳殼[3]
  • 使:甘草

出處:膈下逐瘀湯

膈下逐瘀湯所治症目

積塊 積聚一症,不必論古人立五積、六聚、七 、八瘕之名,亦不議駁其錯,駁之未免過煩。今然如故,自然不在腸胃之內,必在腸胃之外。腸胃之外,無論何處,皆有氣血。氣有氣管,血有血管。氣無形不能結塊,結塊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則凝結成塊,血受熱,則煎熬成塊,豎血管凝結,則成豎條,橫血管凝結,則成橫條,橫豎血管皆凝結,必接連成片,片凝日久,濃而成塊。既是血塊,當發燒。要知血府血瘀必發燒。血府,血之根本,瘀則殞命。肚腹血瘀,不發燒。肚腹,血之梢末,雖瘀不致傷生。無論積聚成塊,在左肋、右肋、臍左、臍右、臍上、臍下,或按之跳動,皆以此方治之,無不應手取效。病輕者少服,病重者多服,總是病去藥止,不可多服。倘病患氣弱,不任克消,原方加黨參三五錢皆可,不必拘泥。
小兒痞塊 小兒痞塊,肚大青筋,始終總是血瘀為患,此方與前通竅活血湯、血府逐瘀湯,三方輪轉服之,月餘,未有不成功者。
痛不移處 凡肚腹疼痛,總不移動,是血瘀,用此方治之極效。
臥則腹墜 病患夜臥,腹中似有物,左臥向左邊墜,右臥向右邊墜,此是內有血瘀,以此方為主,有雜症,兼以他藥。
腎瀉 五更天泄三兩次,古人名曰腎泄。言是腎虛,用二神丸、四神丸等藥,治之不效,常有 三五年不愈者。病不知源,是難事也。不知總提上有瘀血,臥則將津門擋嚴,水不能由津門出,由幽門入小腸,與糞合成一處,糞稀溏,故清晨瀉三五次。用此方逐總提上之瘀血,血活津門無擋,水出瀉止,三五副可痊愈。
久瀉 瀉肚日久,百方不效,是總提瘀血過多,亦用此方。

膈下逐瘀湯

靈脂(二錢,炒) 當歸(三錢) 川芎(二錢) 桃仁(三錢,研泥) 丹皮(二錢) 赤芍(
二錢) 烏藥(二錢) 元胡(一錢) 甘草(三錢) 香附(錢半) 紅花(三錢) 枳殼(錢半)
水煎服。

方歌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烏藥元胡甘,歸芎靈脂紅花殼,香附開鬱血亦安。

  1. [1]都是活化腹部血瘀的
  2. [2]四物湯去熟地,主活血,去補效
  3. [3]助肝經行氣,以佐助活血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