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竹茹

性味:甘;微寒

一、清胃止嘔

竹茹可以視為寒性的半夏,較不同的是沒有降氣通腑之力,但胃有虛熱的嘔逆就可以用竹茹,代表方是橘皮竹茹湯,和竹葉、竹瀝同本,也有類似竹葉的清上焦煩熱的功能。[1],但還是有細微差別。[2]

二、入膽除痰

入足少陽除痰,竹茹在去痰力部份和半夏也很像,因而溫膽湯兩味都會加[3],竹茹不能助去胃痰,但對於用腦過度造成的痰熱失眠很有用,可以參考中醫的鬱症證治

  1. [1]《本草備要》:「甘而微寒。開胃土之鬱,清肺金之燥,涼血除熱。治上焦煩熱,皮入肺,主上焦。」
  2. [2]《本草新編》:「竹葉輕於竹茹,雖涼心而清肺;竹茹輕於竹瀝,雖清心而清胃;若竹瀝則重於竹葉、竹茹,雖清心而兼補陰也。
  3. [3]《本草思辨錄》:「竹青而中空,與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相似。竹茹甘而微寒,又與膽喜溫和相宜。故黃芩為少陽經熱之藥,竹茹為少陽腑熱之藥。古方療膽熱多用竹茹,而後人無知其為膽藥者。噦逆之因不一,胃虛而膽熱乘之,亦作噦逆。」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