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烏梅丸《傷寒論》

用法:古人用來安蛔,現在不實用了,但這樣的配伍可以用在脾腎陽虛(臟厥),而胃部又因客熱而吐的症狀。

配伍:

  • 君:黃連10[1]、烏梅[2]
  • 臣:附子、乾薑、人參、蜀椒[3]、細辛[4]
  • 佐:當歸[5]、桂枝[6]、黃柏[7]

出處: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尤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1. [1]清胃熱以止嘔吐,都已有臟寒了,所以這個熱應該是客熱。《本經疏證》:「黃連為心胃之劑,嘔吐為胃病,故後世治嘔用黃連,其效最捷,蓋上升皆火之變見,人身之火,惟欲其降,升則為病,即所謂諸嘔吐酸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者也。」
  2. [2]雖然現在沒有蛔可以安了,它還是有益肝止胃逆的作用
  3. [3]都是溫裡藥,是大建中湯合四逆湯思路
  4. [4]佐助溫陽。《本經疏證》:「若烏梅丸,則烏梅、黃連為君,益以黃櫱沉寒,附子細辛,僅得君藥三之一,是其大致為清劑,以餘寒尚有所附,恐其熱去寒生,故以細辛提之使出,以附子乾薑化之,遂寒熱俱消,太和復書耳。」
  5. [5]佐助養肝血
  6. [6]溫裡,略兼制肝
  7. [7]本證寒熱夜錯,黃柏可使熱不移腸。《本經疏證》:「白頭翁湯為烏梅丸證只在厥陰一經,厥陰尤寒錯雜之所,則寒與熱之多少,尚可循其數以證之也,其厥逆無脈汗出身冷,純屬寒者無論,若兼煩兼嘔脈大脈數言語欲飲水為純乎熱,則白頭翁湯之熱比於虛,小承氣湯之熱比於實,下利之虛者寒熱參半,其寒多而參用濕者,皆用柏皮,則柏皮之用,正在五臟間有以和其熱,使其熱不移於腸胃而已。」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