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清肺湯《增補萬病回春》

用法:治痰熱在肺造成的咳嗽

配伍:

  • 君:黃芩、梔子1.5[1]
  • 臣:杏仁1.5、桔梗、貝母、竹茹、陳皮[2]
  • 佐:桑白皮[3]、天門冬1.5、麥門冬1.5[4]、五味子0.4[5]、當歸、茯苓[6]
  • 使:生薑、大棗

 

出處:《萬病回春.咳嗽》

清肺湯 治一切咳嗽,上焦痰盛。

黃芩(去朽心,一錢半) 桔梗(去蘆) 茯苓(去皮) 陳皮(去白) 貝母(去心) 桑白皮(各一錢)當歸 天門冬(去心) 山梔 杏仁(去皮尖) 麥門冬(去心。各七分) 五味子(七粒) 甘草(三分)


上銼生薑、棗子煎,食後服。痰咯不出加栝蔞、枳實、竹瀝,去五味子[7],咳嗽喘急加蘇子、竹瀝,去桔梗,痰火咳嗽、面赤身熱、咯出紅痰加芍藥、生地黃、紫菀、阿膠、竹瀝,去五味子、杏仁、貝母、桔梗,久嗽虛汗多者加白朮、芍藥、生地黃,去桔梗、貝母、杏仁;久嗽喉痺、聲不清者加薄荷、生地黃、紫菀、竹瀝,去貝母、杏仁、五 味;嗽而痰多者加白朮、金沸草,去桔梗、黃芩、杏仁;咳嗽身熱加柴胡;咳嗽,午後至晚發熱者加知母、黃柏、生地、芍藥、竹瀝,去黃芩、杏仁;咳嗽痰結脅痛者加白芥子、栝蔞、枳實、砂仁、木香、小茴、竹瀝、薑汁少許,去貝母、杏仁、山梔,亦加柴胡引經。

  1. [1]清肺熱
  2. [2]清熱化痰,理肺氣
  3. [3]瀉肺,佐清肺熱
  4. [4]潤燥,防止清熱藥傷肺腎之陰
  5. [5]斂肺氣止咳,除了對風寒在肺有用外,對肺熱也有用。證據如下:《本草思辨錄》:「尤氏曰:五味子治嗽,新病惟熱傷肺者宜之。若風寒所客,則斂而不去矣。久病氣耗者,非五味子不能收之。然熱痰不除,則留固彌堅矣。(見《金匱翼》)按所論甚是,而不免於語病。肺為熱傷,固非斂不救,如孫真人生脈散之以五味治暑病,然方中必重任人參麥冬生津止渴之品。即尤氏所引治熱咳諸藥不效者方,亦何嘗無清滌肺熱如石膏、知母、枇杷葉之類,雖新病不得重任五味,有邪應兼除邪,治法與寒嗽不殊,未便故為軒輊也。」
  6. [6]配伍一起能降氣止咳,瓜蔞枳實湯也有這思路。《得配本草》:「當歸,得茯苓,降氣」
  7. [7]雖然去肺熱肺寒都可以用,但五味子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吊痰,使痰更不易咳出,所以有時可以去。《藥性解》:「五味屬水,而有木火土金,故雖入肺腎,而五臟咸補,乃生津之要藥,收斂之妙劑。然多食反致虛熱,蓋以收補之驟也。如火嗽輒用寒涼,恐致相激,須用此酸斂以降之,亦宜少用。肺火鬱及寒邪初起者禁用,小兒尤甚,以酸能吊痰引嗽也。」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