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山茱萸

性味:酸;平

一、益肝腎而通耳竅

山茱萸是補肝腎,但是以肝為主,代表方是六味地黃丸。另外它又補腎又通耳竅,對於腎虛型的耳聾耳鳴就有幫助[1],但是有虛火的不適合,除非有加黃柏[2]

二、補腎固澀

山茱萸又能補又能澀,所以加在金匱腎氣丸中合情合理,但要注意的是因為有固澀力,所以小便不利的狀況就不適合[3],而且會用到利水來治療的水飲病也不適合。葉天士在醫案中如用在肝火或痰飲時,會刻意用白芍代替六味中的山茱萸,以代替其斂陰之力,就是很好的證據,當然,現在六味的成方我們也改不了,就多加一點利水藥吧,我猜這也是為何山茱萸在單用的使用頻率上,不如熟地和山藥多的原因。

  1. [1]《本草經疏》:「精益則五臟自安,九竅自利。又腎與膀胱為表裡,膀胱虛寒則小便不禁;耳為腎之外竅,腎虛則耳聾。肝開竅於目,肝虛則邪熱客之而目黃。二經受寒邪則為疝瘕,二臟得補則諸證無不瘳矣。」
  2. [2]《本草經疏》:「陰虛血熱不宜用,即用當與黃柏同加。」
  3. [3]《本草經疏》:「膀胱熱結,小便不利者,法當清利,此藥味酸主斂,不宜用。」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