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台北臨床三十年-小兒麻疹、驚風

小兒麻疹治療要訣和治驗

小兒出麻疹,是常見病的一種。現在有預防的疫苗,尚不十分可靠,有的雖然注射這種疫苗,仍然免不了要出疹一次。

麻疹的治療,用藥不當,容易發生不良的後果。輕則引起肺炎,重則發生劇咳、抽風,或發熱不退而死亡。

中醫治麻疹的要訣,是要使麻疹出透。麻疹是肺熱,肺主皮毛,麻疹能充分從皮膚透出來,便是順症,預後良好。反之,如果不能出透,或中途隱沒,便要發生嚴重的併發症乃至死亡的危險。

麻疹初起,必然發熱、咳嗽、嘔吐、眼赤流淚等症,臨床不要以發熱為懼,可懼的是麻疹透不出來。察其耳後、鼻端、頭額、胸部、背部、腰腹及手足都現紅顆,方為出齊了,尤以頭面出多為好,疹粒頂尖,細小,勻紅為好。假如出的不順,發生劇咳、乾嘔、悶亂等現象,就是險症,更險的是一出即沒。治療對麻疹的初期,用宣毒發表湯:

葛根、荊芥、防風、蟬蛻、浙貝、牛蒡子(炒)、枳殼、前胡、連翹、木通各2.4g、杏仁3g、薄荷1.2g水煎服。

麻疹不易透出,發熱過高,熱邪過盛,咳嗽不止,悶亂煩躁,須用加減麻杏石甘湯:

石膏3g、杏仁、牛蒡子、荊芥2.4g、麻黃1.5g、水煎服。

麻疹出來了,咳嗽即減輕,體溫也會降低,出不透,熱邪內壅,咳更盛,熱更高。處方總以宣散解毒為主,熱毒太盛,石膏是清解肺內鬱熱的好藥,連翹、梔子、銀花等都可考慮加入,但其中必用宣肺之藥,如杏仁、麻黃、牛蒡子、蟬蛻、荊芥之類。不用宣肺之藥,解毒不但不能發生良效,有時因寒涼過甚,反有使麻疹不能出透的後果。

1977年12月,永和鎮福保路二段〤號,曾有一個3歲多姓蘇的小孩,出麻疹,因服茅根水太早而亦成壞症,我為之治療,始轉危為安。此孩出麻之初,未看醫生,家裡的人買了多量的茅根煮水給他喝,出麻尚未過膝,足部未見,足尚未出齊,茅根水喝下太多,過於寒涼,疹子就不能透了。一時咳嗽甚劇,送到醫院,注射了一針,目的要治咳嗽,結果,不但咳得更厲害,且發生異樣,忽大叫腹痛。此是疹毒內逼之故。抱來請我診治,聞小孩叫聲不歇,為之心驚,再看小孩身上,麻疹已經半隱了。遂處方如下:

麻黃,杏仁,荊芥,蟬蛻,牛蒡子,葛根,連翹,浙貝,陳皮,白芍,甘草,水煎服。

并用外治方如下:

紫蘇葉60g,生葱60g,煎水,用厚毛巾蘸此水乘溫覆小孩腹部。

第3日,方來復診。當此孩腹部上蘸有葱蘇水之毛巾時,腹痛即輕,停止呼叫,服藥之後,麻疹始出至足部。全身疹子又見紅活的顏色,咳嗽也大減了。再處方一次即癒。

麻疹後期,也常有險症發生。前面說過,麻疹是肺熱,必須透出皮膚,始為安穩。假如出得不透,餘熱不清,就會發生咳嗽不止,發燒不退等症。臨床要掌握病機,這和麻疹初期不一樣了。

麻疹後咳嗽,多因津液損耗,肺陰受傷,治療要清熱而兼滋肺,若猶有餘毒未清,可用清咽滋肺湯:

荊芥,炒牛蒡子,前胡各2.4g,玄參,貝母,瓜蔞仁,馬兜鈴,麥冬,桑葉,枇杷葉,沙參,地骨皮各3g,薄荷0.9g

若咳嗽是連綿不已,皮膚焦燥,更要滋肺而兼養陰,用百合固金湯加減:

生地,當歸,玄參,百合,桔梗,貝母,麥冬,桑白皮,杏仁,甘草

麻後發熱不退,更是難症。麻疹出透了,體溫自然恢復正常。未能出透,熱邪內陷,身熱便不容易退淨,臨床對麻疹已出,而熱邪過盛的,恐疹子未透,用清熱透肌湯:

石膏,玄參,炒牛蒡子,荊芥,防風,前胡,杏仁,薄荷,水煎服。

麻疹已收,高熱持續不退,是熱邪陷入肺胃,用前方去黃芩加生地、桑葉。

麻疹落屑期,體溫恢復正常之後,數天忽又發熱,用柴胡清熱飲加減:

生地,當歸,白芍,蔞皮,柴胡,地骨皮,玄參,麥冬,桑葉,知母,連翹,淡竹葉,水煎服。

最近有一個同鄉潭先生的女兒,發熱不退,發現面部見了紅點,才知道是出麻疹,請〤〤醫院診治,醫院的人給小孩注射解熱的藥,說不要讓體溫超過37度。結果,麻疹不能透出,咳嗽不已,3月12日請我去看,我處方如下:

葛根,杏仁,荊芥,炒牛蒡,浙貝,蟬蛻,薄荷,甘草,前胡,水煎服。

服了這個方子,麻疹便出齊了,咳嗽也漸輕,過了10餘天,因發熱不退,又請我去看。原來麻透之後,體溫已恢復正常,誤吃了補品,所以又發燒起來,我用柴胡清熱飲(見前)加減,熱退而癒。

在10年以前,我曾治過一個最危險的小孩,年齡1歲多,姓張,住中和市連城路。抱來請我看時,已發月餘,咳嗽無痰,咳的聲音嘶啞難聽,四肢微有抽搐現象,羸瘦如一只烤乾的蝦蟆,已到氣絕的邊緣了。我用下方急救:

西洋參3g,生地5g,當歸3g,麥冬6.5g,地骨皮3g,川貝3g,柴胡2.4g,白芍3g,全蠍1枚,甘草1.2g,玄參3g

上方服2劑,熱即退去,咳減而未全止,已不抽搐,惟身軟如帶,我用百合固金湯加減:

西洋參3g,生地5g,百合6.5g,玄參5g,川貝3g,麥冬6.5g,白芍5g,當歸3g,地骨皮3g,甘草1.5g

後來看了3次,我都是用養陰保肺的藥,終獲痊癒。麻疹是熱病,熱病容易傷陰。所以麻後發熱,治療不和治其他病症發熱一樣,只有養陰、增液、滋肺,方是有效的療法。


小兒發熱抽搐治驗

1.尹〤〤(病歷175041號)

男,1歲,住台北縣永和鎮66巷〤弄〤〤號

尹孩是同鄉尹子貞兄的孫子,因感冒請〤〤醫院診治,〤醫師注射了一針,不知為何即發生抽搐的現象,這位醫師心慌了,商同此孩的父母送規模比較宏大的〤大醫院急診。〤大醫院當即收其住院,安置在6樓病房,很快的抽了一次脊髓,檢查沒有腦炎病菌,但小兒抽風不止,時間是1978年12月11日。

症狀是發熱抽風,體溫不高,只在38度多一點,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無汗。

處方:用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5g,白芍5g,甘草5g,葛根10g,生薑3片

我自己為他到藥店配藥,拿回家用少量的水蒸成藥汁,送到醫院去,只灌了二分之一給病兒服,不到2小時,小孩不抽風了,慢慢的熱也退了,當天就出院回家。

這是痙病,亦名驚風,因為體溫不高,不是熱證,是寒証,故用桂枝加葛根湯半劑即癒。

2.杜〤〤(病歷449140號)

男,1歲半,住台北市光復北路〤〤巷〤號

1975年9月6日,患急驚風,發熱,角弓反張,四肢抽搐,先送〤〤教會醫院求治,醫院給小兒抽了脊髓,認為不是脊髓炎,注射了藥針,無效,接著又送〤〤開放醫院,又抽了一次脊髓,注射了藥針,仍是無效,患者的父母心急萬分,立時決定找中醫,此時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有一個比較大的診所叫〤〤中醫中心,趕急抱去請診,在那裡駐診的肖正醫師,是虔誠的基督教信徒,他不願收診,寫了一張字條,介紹請我診治。

杜先生將患兒抱進診所時,是用兩手伸著,肘向前彎曲捧著兒身,身僵而直,往後反張。我進行診斷之後,立時為刺少商出血,并針百會、人中、湧泉。

我斷為風寒所傷,處方如下:

荊芥3g,防風3g,全蠍1.5g,連翹3g,天麻3g,葛根3g,羌活3g,鉤藤5g,杏仁3g,桂枝1.5g,白芍3g,甘草1.5g,1劑

患兒僵直地橫臥在杜先生肘上,不斷抽動,不便放上針灸手術床,我用針刺之未甦醒,惟叫過一聲,我叫杜先生趕快回去,煎藥給他服。這時已是上午11時半。到下午5點鐘的時候,杜先生撥來電話,說患兒已能坐起來,不過,仍有痰,手腳時見抽動,6時許,杜君又抱患兒來,抽風已平,溫度38.2℃,改用下方:

川貝3g,防風3g,杏仁3g,天竺黃3g,荊芥3g,天麻3g,全蠍1.5g,鉤藤5g,甘草1.5g,薄荷2.1g,柴胡3g,白芍3g

服上方3劑,熱退,已無抽搐現象,惟煩躁不安,9月9日,改方用導赤散合梔子豉湯加味,方如下:

生地5g,木通1.5g,茯神5g,鉤藤6.5g,豆豉3g,竹葉3g,梔子1.5g,天麻3g,甘草1.5g,2劑

服導赤散加味,漸見安靜,惟手足活動仍不自如,9月11日,改用下方:

天麻3g,當歸3g,白芍3g,生地5g,鉤藤6.5g,全蠍1.5g,桑枝6.5g,貝母3g,茯苓5g

上方服3劑,漸恢復正常,即停藥。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