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世醫得效方.卷七》
寧心保神,益血固精,壯力強志令人不忘,清三焦,化痰涎,祛煩熱,除驚悸,療咽乾口燥,育養心氣
- 君:生地、天門冬、麥門冬、玄參、人參[1]
- 臣:石菖蒲[2]、遠志[3]、酸棗仁[4]、當歸[5]、
- 佐:柏子仁[6]、丹參[7]、杜仲[8]、茯神、茯苓[9]、桔梗[10]
- 使:百部[11]、甘草、五味子[12]
- 和養心湯都是交通心腎的方子,但養心湯是以補心為主,補心丹是以補腎為主,主次剛好相反
- [1]總得來說是補心腎之氣,但以腎為主↩
- [2]開竅寧神,化心經之痰,有痰無痰都可以加↩
- [3]↩
- [4]斂血歸營↩
- [5]補營以益心氣↩
- [6]安神益腎↩
- [7]《得配本草》:「心血不足以養神,神不安而虛火動者,丹參補之。」↩
- [8]《景岳全書》:「補中強志,壯腎添精」↩
- [9]提陰上潤↩
- [10]歷代有支持入腎和不入腎說,但安神的功用還是有的。《本草崇原》:「心虛則驚,腎虛則恐,心腎皆虛則悸。桔梗得少陰之火化,故治驚恐悸氣。」↩
- [11]筆者查不到為何百部可以在用使用,既不安神,也不補腎。只查到百部和五味子配伍可以斂肺氣歸腎。《中醫世家網站》:「百部配五味子:百部溫潤肺氣而止咳;五味子味酸甘性溫,以收斂固澀見長,上能斂肺氣,下能滋腎陰兩藥合用,標本同治,斂肺補腎,止咳,可用於肺腎不足,咳嗽日久,痰少。」
- ↩
- [12]斂氣歸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