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名家醫案選評(不寐)

出處:《常見病症古代名家醫案選評叢書》.(不寐篇)


1.脾虛月經不通無寐案《校注婦人良方》

一癘婦少寐,經水兩月餘一至[1],誤服通經丸[2],輾轉無寐[3],午前惡寒[4],午後發熱[5]。余以為思慮虧損脾血,用歸脾湯作丸,午前以六君送下[6],午後以逍遙散[7]送下,兩月餘得寐,半載經行如期,年餘而痊癒。


2.肝鬱老婦漏血不寐案《校注婦人良方》

一婦人年六十有四,久鬱怒,頭痛寒熱,春間乳內腫痛[8],服流氣飲之類益甚,不時有血如經行。又因大驚恐,飲食不進[9],夜寐不寧。此因高年去血過多,至春無以生髮肝木,血虛火燥,所以至晚陰旺則發赤。《經》云:「肝藏魂。魂無所附,故不能寐」。先以逍遙散加酒炒黑龍膽草一錢,山梔一錢五分[10],二劑腫痛頓退,又二劑而全消。再用歸脾湯[11]加炒梔[12]、貝母[13],諸症悉愈。


3.脾虛婦人驚悸不寐案《校注婦人良方》

文學歸雲橋內人,月事不及期,忽崩血昏憒,發熱不寐[14]。或謂血熱妄行,投以寒劑,益甚[15]。或謂胎成受傷,投以止血,亦不效[16]。余曰:此脾氣虛弱,無以統攝故耳,法當補脾而血自止。用補中益氣加炮薑[17],不數劑而效。惟終夜少寐驚悸,別服八物湯,不效。余曰:雜矣。乃與歸脾湯加炮薑以補心脾,遂如初[18]


4.肝、脾、腎虛朝吐痰夜發熱不寐案《女科撮要》

一產婦朝吐痰,夜發熱,兼之無寐,或用清痰降火[19],肌體日瘦,飲食日少,前症愈甚[20]。余曰:早間吐痰,脾氣虛也;夜間發熱,肝血虛也;晝夜無寐,脾血耗也。遂用六君子湯[21]、加味逍遙散[22]、加味歸脾湯[23]以次調補,不月而痊。


5.肝火上炎不得眠案《名醫類案》

翟文炳治陸母,年七十,頭響耳鳴,頂疼目眩,面麻腮腫,齒酥唇燥,口苦舌強,咽腫氣促,心驚膽怯,胸滿痰滯,脅腫腰痛,足軟膝疼,已二年矣[24]。近一月來至不得眠,惟人扶而坐,稍稍攲[25]臥即垂絕。翟診視,知氣挾肝火而然。先與抑青丸一服,即時熟睡,醒後諸症如失。仍服補中益氣,調理而痊[26]。()


6.肝經受邪案《名醫類案》

許叔微治四明董生者,患神氣不寧,臥則魂飛揚,身雖在床,而神魂離體,驚悸多魘,通宵不寐,更數醫莫效[27]。許診視之,問曰:醫作何病治之?董曰:眾皆以為心病。許曰:以脈言之,肝經受邪,非心也[28]。肝經因虛,邪氣襲之。肝,藏魂者也,遊魂為變。平人肝不受邪,臥則魂歸於肝,神靜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飛揚若離體也。肝主怒,故小怒則劇。論症精確。董生欣然曰:前此未之聞也。雖未服藥,似覺沉屙去體矣。願求藥以治之。許曰:公且持此說與眾醫議所治之方而徐質之。閱旬日,複至,雲:醫遍考古今方書,無與對病者。許乃為處二方,服一月而病悉除。方以真珠母為君,龍齒佐之。方內以人參為臣方妙。真珠母入肝為第一,龍齒與肝同類故也[29]。龍齒、虎睛[30],今人例以為鎮心藥,殊不如龍齒安魂,虎睛定魄,各言其類也。東方蒼龍,木也,屬肝而藏魂;西方白虎,金也,屬肺而藏魄。龍能變化,故魂遊而不定;虎能專靜,故魄止而能守[31]。許謂治魄不寧者宜以虎睛,治魂飛揚者宜以龍齒。萬物有成理而不失,亦在夫人達之而已。


7.膽虛臍下衝心案《名醫類案》

一老人患虛煩不得睡,大便不通,常有一道熱氣自臍下沖上心,隨即昏亂欲絕,醫一月不愈。用大黃通利大便,幾致殞殆。羅診之,六脈沉緩[32],遂投竹茹溫膽湯[33],十一藏取決於膽也。自午服一盞,熱氣至心下而不至心上;晡時一盞,熱氣至臍下而不至臍上;戌初又一盞,熱氣不復上升矣。次日早間,以檳榔疏氣琇按:四字可商。之藥調之,大腑遂通而愈。此症虛而協熱者居多,若因大便不通,熱氣沖上而用宣通之藥,斷斷不可,況沉緩之脈見乎?沉為裏病,緩則為虛,溫膽外,宜養陰潤下為是[34]


8.汪機治膽虛不寐案

汪石山治一女,年十五。病心悸[35],常若有人捕之,欲避而無所。其母抱之於懷,數婢護之於外,尤恐恐然不能安寐。醫者以為病心,用安神丸、鎮心丸、四物湯,不效。汪診之,脈皆細弱而緩[36]。曰:此膽病也[37],用溫膽湯,服之而安。(《名醫類案》)


9.呂滄洲治膽虛無睡案《名醫類案》

呂滄洲治一人,病無睡,睡則心悸神懾,如處孤壘而四面受敵,達旦,目眵眵無所見,耳聵聵無所聞,雖堅臥密室,睫未嘗交也,諸醫罔效。呂切其脈,左關之陽浮而虛[38],察其色,少陽之支外溢於目。足厥陰、手少陽、手太陽三經之支結目外。即告之曰:此得之膽虛而風[39]。諸公獨治其心,而不祛其膽之風,非法也。因投禁方烏梅湯、抱膽丸[40],日再服。遂熟睡,比寤[41],病如失。


10.多夢外戴丹砂驗案《名醫類案》

錢丕少卿忽夜多惡夢[42],但就枕便成,輒通夕不止。後因赴官,經漢上,與鄧州推官胡用之遇,同宿驛中,言近多夢,慮非吉。胡曰:昔嘗如此,懼甚,有道士教戴丹砂。初任辰州推官,求得靈砂雙箭鏃者,戴之,不涉旬驗[43]。四五年不復有夢。至今秘惜。因解髻中一絳紗囊遺之,即夕無夢,神魂安靜。《真誥》及他道書多載丹砂辟惡,信然。《類編》


11.小兒患瘡潰後不寐案《保嬰撮要》

一小兒患瘡潰後,飲食少思,倦怠不寐[44],先用四君、茯神、當歸、陳皮,飲食頓加,乃佐以八珍散為末,時服錢許,漸得寐。又因驚汗出,發熱不寐[45],用異功散加柴胡、山梔[46],汗熱頓止,仍服四君、八珍之藥得寐。後又飲食停滯,腹痛吐痰,不寐汗出,用六君[47]、柴胡、升麻[48]、山楂[49]而安。


12.少年婚後不寐案《保嬰撮要》

一小兒十四歲,勤於功課[50],徹夜不寐,飲食無味,早間用補中益氣湯,午後用異功散,飲食漸有味,夜稍得寐,仍用補中益氣湯、八味湯而愈。畢姻[51]後不寐,兼遺精盜汗,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而愈[52]


13.小兒痢後不食少寐案《保嬰撮要》

一小兒痢後,不食少寐,或兼盜汗[53],先用異功散加升麻、當歸,飲食漸進,佐以補中益氣湯,稍得寐。四年後,因用心記誦[54],患自汗不寐[55],飲食甚少,用補中益氣湯[56]、加味異功散而愈。


14.少女喪母過哀不寐案《保嬰撮要》

一女子十七歲,喪母過哀不寐,發熱或寒熱[57]。此脾血虛而火動也,用加味逍遙散、加味歸脾湯治之尋愈[58]。後因飲食怒氣,不寐腹痛,先用六君、柴胡、升麻而痛止[59],仍用前二藥而得寐。


15.陰虛火證不眠案《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顧太學叔夏內人,患陰虛火證,徹夜不眠者兩月,飲食俱廢,形體日削,中外疑其必無救矣,予為之診視,決其必無大害,第要多需時日耳!用大劑人參、棗仁、茯神、遠志、生地、當歸、五味、麥冬[60]。因虛甚氣怯,佐以琥珀、辰砂、金銀器[61]之類,約百餘劑而瘳。後友人詢其故,予謂此病雖屬虛,幸臟腑無損,心經雖有火,幸不至爍肺,多服補陰收斂之劑,則水火自然升降,所雲壯水制陽光正此耳!至於久病脈調,身不發熱,豈有他虞哉?


16.腎虧心散不寐案《芷園臆草存案》

聞子將尊堂,丙午冬月,心忽然如散而沉下[62],便不得睡,幾三月矣。召診,獨左關弱,不能應指。予以為肝虛,須補其母,當立春始安。用熟地為君,茯苓、棗仁、當歸、人參、防風、遠志[63]佐之,服二十帖,至期而愈。子將問心散不寐,似屬心經,何反以腎肝藥見效,而立春日始應?請為分疏。予曰:此得之脈也。《經》曰:肝不足則恐,恐則氣下。雖情志無恐懼,而氣象似之,據脈按證,肝虛無疑矣。因肝不足,先其令而疾作,補母生肝,待時而元氣乃複,豈得以心散便屬心經?是非心散也,乃心見身中氣散之象耳,則散者為病,見散非病。設心臟病,則病矣,又何能自見其散哉?


17.痰濕中阻不寐案《陸氏三世醫驗.卷之一》

沈虹臺翰檢公,居林下,年近五旬,體肥善酒,奉養極厚,酒後自恃強壯,暑月初秋,常臥風露下更餘,或至半夜,方就內寢,從來無病。忽於秋末冬初,酒後煩悶,黃昏臥而不得寐,至夜半似睡非睡,直至天明而睡始少沉,自此日以為常。

數月間,醫藥雜投,有主安神者,有主養血者,略無寸效,惟服清火清痰,稍覺有益,然亦未有熟睡更餘者。自冬徂春,易一方一醫,間有少差,數日即複如故,唯大醉後得吐,方始沉臥一二時,然日間即懈怠不能起,且飲食無味。

延至仲夏,忽一夜,因清臥不寐,神思煩躁,身體作癢,令人燒熱湯澡浴,是夜睡至天明,由是臨臥必浴,雖不能如初浴之長睡,而或二更,或一更,若間日浴,即不能寐矣。比至立秋,浴亦漸不能熟睡,八月間,竟全不睡。

適司成屏麓範公往蘇拜之,乃沈公年家也,極稱予術,因來迎予往診之。六脈沉澀,而兩寸尤甚,沈公備述病情,且言平日天氣少暖,即畏熱多汗,自病後,但煩悶而不畏熱,暑月竟無汗。予思《內經》每有論而無方,獨不寐一條,兼有其方,何今人不知用,及用亦無效也?《經》言不寐之因,則曰:衛氣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又曰:陽明熱,不得從其道,故不得臥。又曰:胃不和則臥不安。其言治療之法,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又曰: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得和。其方則以千裏水揚之萬遍,炊以葦薪,用秫米半夏,煎飲其汁。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久則三飲而已。

今沈公得吐則睡,是內之壅塞須決也。澡浴則睡,是外之經絡須通也。因用子和法,投獨聖散[64],三日約湧其涎飲盆許,是夜身雖困倦,然已得睡。禁其厚味酒醴,惟稀粥自養,待五日後,先令密室中置沸湯數鍋,使熱氣薰蒸,中設一桶,深湯澡浴之,抹幹就寢,隨投以煎劑,用麻黃、蘇葉、幹葛、防風、威靈仙、半夏各一錢,照內經煎法,熱服[65],厚覆之汗微微而來,是夜睡始沉。

又將息二日,再以此法大汗之。自此不惟睡臥如常,且身體輕快,精神清爽,六脈皆起,且流利。予曰:病已去矣。因求歸。公慮復發,曲留旬日而歸,自此書札所及,必曰遇仙後,得賜余生云云。


18.腎虛不能制心火案《冰壑老人醫案》

武塘銓部[66]計明葵夫人,晝夜不寢者八月,無醫不延,往金壇就王宇泰治,亦不效。時四月,其外弟張翀玄偕先生往脈之,兩關洪大,浮有餘,沉不足,獨左手尺脈微,右尺亦大,詢之,善飯。先生曰:此非胃不和,臥不安症也。睹其所服藥案,人人茯神、遠志、棗仁、柏子,無一臻效。先生曰:此腎虛不能制心火,心肝兩熾,補之反實。以腎氣丸減澤瀉、茯苓[67],加人參、五味[68],熬膏服之,漸得寢,徐遂安臥。


19.胸痛不寐案《裏中醫案》

少司丞張侗初,善怒善鬱,且酬應繁劇,胸中痛甚,夜不成寐。醫用菖蒲、枳、樸、木香、豆蔻,殊不知此症屬虛,虛則濁陰不降,神氣失守,故痛不寐也。遂以歸脾湯倍加人參、當歸,不十劑而胸次[69]快然安寢。[70]


20.痰氣膠固不寐案《裏中醫案》

太常卿胡慕東,形神俱勞,十晝夜目不得瞑,服歸脾湯數劑,中夜見鬼[71]。更服蘇合丸,無功。余曰:脈大而滑,痰氣膠固也。二陳湯加枳實、蘇子,兩日進四劑,未效[72]。以人參湯送滾痰丸,下痰積甚多,因而瞑眩。大劑六君子湯,服一月愈。


21.肝鬱化火不寐案《脈訣匯辨》

新安吳修予令侄,煩躁發熱,肌體骨立,沉困也。余診其肝脈沉而堅,此怒火久伏,木鬱宜達也。以柴胡五錢,白芍藥、丹皮、梔子各三錢[73],甘草、桂枝各五分[74]。日晡[75]方進劑,未抵暮而熟寐,至旦日午後未寤。

伊芳兄衷伯大為憂懼。余曰:臥則魂歸於肝。三歲不歸,疲勞已極,譬著床,目不得瞑者已三年矣。大江以南,迎醫幾遍,求一刻安臥,竟不可得,如久熱得涼,樂而忘返,無庸慮也。至夜分方醒,喜不自禁。

遺書致謝曰:積患沉深,揣無生理;三年之疾,一劑而起之,人非木石,刻骨感衷,當與江河俱永耳。


22.腎肝兩病晝夜不寐案《素圃醫案》

汪嵩如翁,己未年維揚患病,隨余迪茲至瓜鎮,就彼治療,寓江幹從容僧舍,因藥未效,又問治於余。晝夜不寐者,已月餘矣。診其脈虛大而數,重按豁然[76],日惟食清粥兩三盂而已。時當仲秋下旬,衣單紗,猶畏熱之至,令僕揮扇,方可伏枕,否則起行,不能著席矣。先醫用藥,秘不令知,但云日服人參而已。審其病,因始於憤怒,兼恐而致病。余即病因,合病之狀,而議治焉。

蓋暴怒傷陰,則肝氣逆,恐傷腎,則氣下,腎水不升,心陽不降,腎肝兩病,魂不歸肝,氣不歸腎。因衛氣常留於陽,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虛,故目不瞑矣。真陽外越,脈虛大而不斂,天令雖涼,而猶畏熱,似與陰盛格陽同病,又非真武四逆所能治也。

《經》曰:陰者陽之守也,陽者陰之衛也。病始於暴怒傷陰,陰不守陽,孤陽飛越,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用從陰引陽法,以八味地黃湯,倍用桂附,加人參,四劑病知,八劑得寐,半夜十日後,即熟寐矣。病痊心感,勸餘遷揚,代為稅居,逾年之後,因移寓郡城矣。


23.心中熱辣不寐案《臨證指南醫案》

朱嫗,心中熱辣,寤煩不肯寐,皆春令地氣主升,肝陽隨以上擾,老年五液交枯,最有癇痙之慮。

生地 阿膠 生白芍 天冬 茯神 小黑穭豆皮[77]


24.胃不和臥不安案《臨證指南醫案》

某,血去胃傷,當從中治,況五年前勞怒而得病,肝木無不克土,醫者溫補競進,氣壅為脹,至夜咽幹無寐,食物不思,杳不知味,為嘔為咳,全是胃陽升逆,《經》云:「胃不和則臥不安。」而陽不潛降,似屬濁氣膠痰有形之物,阻撓升降而然,古人有二虛一實,當先治實,以開一面之文,餘從胃病為主,制肝救中,理氣清膈,乃不足中有餘圓通之治,此機勿得亂治。

人參 枳實 半夏 杏仁 甘草 竹茹 生薑 大棗[78]


25.陽不入陰案《臨證指南醫案》

顧四四,鬚鬢已蒼,面色光亮,操心煩勞,陽上升動,痰飲亦得上溢[79],《靈樞》云:陽氣下交入陰,陽蹺脈滿,令人得寐。今氣越外泄,陽不入陰,勉飲酒醴,欲其神昏假寐,非調病之法程,凡中年已後,男子下元先損,早上宜用八味丸[80],晚時用半夏秫米湯[81]。(陽蹺脈虛)


26.陰損不寐案《臨證指南醫案》

某三三,寤不成寐,食不甘味,尪羸,脈細數澀,陰液內耗,厥陽[82]外越,化火化風,燔燥煽動,此屬陰損,最不易治,姑與仲景酸棗仁湯[83]

棗仁炒黑勿研三錢 知母一錢半 雲茯神三錢 生甘草五分 川芎五分


27.陽氣不交於陰案《臨證指南醫案》

田,臟液內耗,心腹熱灼,陽氣不交於陰,陽蹺穴空,令人寤不成寐。《靈樞》有半夏秫米法,但此病乃損及肝腎,欲求陽和,須介屬之鹹,佐以酸收甘緩,庶幾近理。(肝腎陰虧陽浮)

龜膠 淡菜 熟地 黃柏 茯苓 萸肉 五味 遠志[84]

又 鹹苦酸收已效,下焦液枯,須實肝腎。

龜鹿膠 熟地 蓯蓉 天冬 萸肉 五味 茯苓 羊內腎[85]


28.肝火上逆脾有濕痰案《醫驗錄》

豐南一女人,年近五旬,兩月不眠。眩暈,兩脅下脹痛,間或咳嗽作嘔。醫皆謂氣血兩虛,氣虛故眩暈,血虛故脅下脹痛,肺氣虛則嗽,脾氣虛則作嘔。用人參、黃耆、當歸、川芎、棗仁、遠志、茯神、扁豆、山藥,一切補氣血,養心神,健脾胃之藥。服數十劑,絕不效。

時甲子年十一月,便中為診之,左關弦數有力,右關弦滑而濡。余斷為肝火上逆,脾有濕痰,並非氣血虛之故。蓋脾為心之子,脾有邪,則心不能舍於脾,謂之母不舍子,故不眠。脾中有痰,故作暈,亦作嘔作咳。肝火上逆,作咳作嘔,亦作暈。《經》云:「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隱隱然痛引肩背」。又云:「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能轉,轉則兩脅下滿。」此之不眠而咳而嘔,兩脅脹痛,痛引肩背,正是肝脾二經病,不可作虛治。

余用半夏、陳皮、蒼術、煨薑以燥其脾中之濕痰,用黃連、竹茹[86]、香附、白芍,以平其上逆之肝氣。服二劑,吐出綿痰碗餘,咳止,嘔亦止。再服三四劑,不復發暈,仍時時吐痰,遂得熟睡,兩脅肩背痛俱愈。


29.傷思思慮二年不寐案《續名醫類案》

張子和治一富家婦人,傷思過慮,二年不寐,無藥可療。其夫求張治之,張曰:兩手脈俱緩[87],此脾受之,脾主思故也。乃與其夫約,以怒激之,多取其財,飲酒數日,不處一法而去。其婦大怒出汗,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食進脈平。(雄按:此法人皆能之,然須問其是否愈人之病[88]也。)[89]


30.飲症不眠案[90]《續名醫類案.卷二十一.不眠》

張漣水,名康忠,嘗治董尚書,潯陽不眠,用百部一兩[91],半夏一兩[92],董即得美睡,酬之百金。董既睡,夢為役夫牽船行赤日中,甚疲勞,忽見涼樹美蔭甚樂,大喜而寤。人謂張君二味藥,即得百金,董公百金,乃得役夫一息。《識小錄》徐樹丕。雄按:此亦飲證也。


31.陽亢症不寐案《續名醫類案》

錢國賓治陝西喻少川,久以開氈店居杭,體厚剛健,偏嗜炙爆,性躁動肝氣,年逾五旬,終夜不寐者六年,用痰火氣血之藥多矣。早晨診候,寸、關洪浮有力,若堅實之象,惟兩尺脈大。熟思之,以脈論,肥人當沉,今六脈洪浮有力;以症論,上身怕熱,足反畏冷;以藥論,清補俱已盡服。[93]《難經》曰:人之安睡,神歸心,魄歸肺,魂歸肝,意歸脾,志藏腎,五臟各安其位而寢。且夜屬陰主靜,日屬陽主動,陰陽和平,安然寤寐。此六年不睡,乃陽亢症也,當大泄其陽,使陰氣漸複,則寐矣。用大承氣湯加大黃二兩[94],泄十餘行,其人昏倦,睡數日方醒,進以粥食愈。


32.六脈皆弦大不寐案《掃葉莊一瓢老人醫案》

形神過勞,陽動不靜,六脈皆弦大[95],徹夜無寐,以靜攝心肝腎之陰。

大熟地 棗仁 天冬 青龍骨 龜板 茯神 生牡蠣 遠志 知母 五味子 川斛膏丸


33.虛勞心腎不交案《種福堂公選醫案》

胡三一,形質偉然,吸氣不入,是腎病[96]。自言心緒少適,六七年久藥無效。近來納食不運,夜必驚惕而醒。先以兩安心腎,鎮怯理虛。[97]

人參 茯苓 龍骨 小麥 炙草 金箔


34.驚恐不寐案《種福堂公選醫案》

張小姐,時時驚恐,不食不便,狀如神附,頭面肌浮,舌強唇腫,寤不能寐,夜多妄言,經少紫黑。此五志煎厥,風陽上逆。仿俞氏治楊季登女例,用龍薈丸三錢[98]

附錄:喻嘉言治楊季登長女及笄,經閉年餘[99],發熱食少,肌削多汗,而成勞怯。醫見汗多,誤謂虛也,投以參、術,其血愈錮。喻診時,見汗出如蒸籠氣水,謂曰:此症可療處全在有汗。蓋經血內閉,止有從皮毛透出一路,以汗亦血也。設無汗而血不流,則皮毛幹槁而死矣。宜用極苦之藥,以引其血入內,俾下通於沖脈,則熱退經行,而汗自止,非補藥所能效也。以龍薈丸日進三次,月餘經止,汗熱稍輕。前丸日進一次,又一月,大至,淋漓五日,症全瘳矣。可與本例互參。


35.乾咳無痰不飢不食不寐案《赤厓醫案》

白公夫人,體素厚[100],偶因菀結[101],遂乾咳無痰[102],不饑不食[103],大便不通[104],終夜不寐,常繞內宅而走,如此十晝夜,人亦不倦。鎮江一醫,勸進附子理中湯。予曰:今左脈弦大,右脈數大,乃陽亢陰虛,燥火內擾,安有溫補之理?與《金匱》酸棗仁湯[105]加當歸、白芍、麥冬、麻仁、小麥[106],一飲即效,三飲而諸病良已。


36.煩不成寐苔舌絳燥案《南雅堂醫案》

煩不成寐,苔舌絳燥,系痛多則陽升,陰液無以上注,當益水以制火,用清潤法。[107]

鮮生地四錢 麥門冬一錢五分,不去心 竹葉二錢 玄參一錢五分 銀花一錢 綠豆皮一錢 生甘草八分水同煎服。


37.陰液內耗,陽氣外越案《南雅堂醫案》

脈細數澀,寐不成寤,飲食無味,日就羸瘠,系陰液內耗,陽氣外越化為風火,隨有煽動之勢,陰虧之症,頗難施治,姑宗長沙法,擬方如後。

酸棗仁三錢(炒) 白茯神三錢 肥知母一錢 川芎五分 生甘草五分水同煎服[108]


38.肝陽上升夜不成寐案《南雅堂醫案》

操勞過度,肝陽上升,致夜不成寐,擬用酸棗仁湯主之。

酸棗仁五錢 白茯苓二錢 肥知母二錢 炙甘草五分[109]


39.木鬱過甚夜不寐案《南雅堂醫案》

夏鬱過甚,夜不成寐,由木氣不舒,陰血亦因而耗損,既不能上潤於心,勢必下而取給於腎,久則腎水亦窮於供給,更難上交於心,是以終夜轉輾,不能成寐,治宜調養肝血,並滋補腎水,始克有效,議方列後。

大熟地五錢 炒白芍三錢 當歸身三錢 玄參二錢 生棗仁二錢 柴胡三分[110] 菖蒲三分水同煎服。


40.神魂無主夢寐不安案《南雅堂醫案》

精神恍惚,臥則夢魂顛倒,神若遠離,聞聲倏然驚醒,通宵不能成寐,左關脈實,是肝經受邪,非屬心虛之症,蓋魂藏於肝,肝血不足,則神魂無主,勢將飛越,是以夢寐不安,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方擬列於後。

龍齒二錢(微煆) 炒白芍三錢 當歸身一錢 柏子仁一錢 白茯神三錢 麥門冬一錢,不去心[111] 巴戟天一錢[112] 菟絲子一錢 酸棗仁二錢,炒 遠志一錢[113],去心水同煎服。


41.歸脾湯加味治案《南雅堂醫案》

面黃脈澀,寤不成寐,煩勞嗔怒致傷,病在肝脾,用加味歸脾湯治之。

人參二錢 炒白朮二錢 白茯神二錢 酸棗仁二錢,炒 炙黃耆一錢五分 當歸身一錢 遠志一錢,去心 龍眼肉二錢 黑山梔二錢 粉丹皮二錢 炙甘草五分[114]

虛熱盜汗,食少不寐,胸脅脹痛,月事不調,脈弱弦數,乃思慮傷勞,心虛血少,肝鬱氣滯所致,擬用歸脾湯加味主治。

人參二錢 炒白朮二錢 白茯神二錢 酸棗仁一錢五分,炒 黃耆一錢五分,炒 當歸身一錢五分 遠志八分 廣木香五分 炙甘草五分 龍眼肉二錢 陳皮八分 川續斷一錢[115]


42.多慮多愁夜不安寐案《簳山草堂醫案》

平昔過於操心,多慮多愁,甚則夜不安寐,或時脘痛欲吐[116]。此心、肝、脾三臟之病,久防驚悸怔忡。以益氣養心營為治。

西黨參 炙甘草 炙龜板 炒歸身 柏子霜 制于朮 橘紅 麥冬肉 炒白芍 生棗仁 茯神 遠志肉[117]


43.先天不足心脾內虧治安案《杏軒醫案》

劉少君年近三旬,春間由都來徽,抱疾數月,食減形倦,心悸少寐,浮火上升,間或見血。醫雲:肝肺火盛,藥投清降,屢治不效。金文舫中翰,薦延予診。謂曰:「病由先天不足,心脾內虧所致。」丹溪云:虛火可補,實火可瀉。虛以實治,宜乎無功。擬黑歸脾湯[118]合生脈散[119],數服稍應。復診令照原方再進,諸恙漸平,接服丸藥。次春北上,秋歸晤之,狀貌豐腴,前病如失。


44.長中堂病機治法案

《經》云:「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水為陰,火為陽。是病機雖繁,可一言以蔽之曰陰陽而已。」試觀天有四時,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臟,以生喜怒悲憂恐。五臟所患不同,要不外乎心腎,此陰陽窟宅,水火根基。恙緣夙夜煩勞,心腎不交,水火失濟。夫營衛二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若衛氣不得入陰,則但寤而無寐矣。醫用補心丹、養心湯安神定志,未為不善,要知心為虛靈之臟,草木無情,非假物類之靈以引之,焉能望效?擬以純甘,加入龜板、虎睛、龍齒、琥珀、珍珠,諒當有應。[120]


45.吳春麓儀曹不寐眩暈案《杏軒醫案》

《經》曰:「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腎為坎卦,一陽居二陰之間,故須陰得其平,然後陽藏於密。」

童年知識已開,陰精早洩,此致病之大端。及壯血氣方剛,尚不覺其所苦。人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日衰,精神不充,蟬聯疾作。診脈尺虛細澀,寸關大於平時。按尺為腎部,脈見細澀,腎虛奚疑。寸關大於平時,陰弱陽浮之象耳。夫醫之治病,不以用補為難,而以分別水火氣血為難。馮氏書云:「小病治氣血,大病治水火。」蓋氣血者,後天有形之陰陽也,水火者,先天無形之陰陽也。太極之理,無形而生有形,是治大病,可不以水火為首重耶?

請以不寐言之,人知其為心病,而不知其為腎病也,心雖為神舍,而坎離尤貴交通。越人以陽不入陰,令人不寐,豈非水火未濟,坎離失交之故乎?《內經》又有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之語,形容厥暈病機最切。

方書稱風稱火稱痰,漫無定見。景嶽師其意,以為無虛不作眩,治當上病療下,滋苗灌根,精矣精矣。暫服煎劑,再訂丸方,王道無近功,內觀頤養為要。舊患眩暈怔忡,不寐遺泄,本屬心腎兩虧,水火失濟,曾訂煎丸,服經十載。茲診脈候平和,精神矍鑠,此亦頤養之功,非全關草木之力也。惟食多尚難運化,腰膂時痛,遺泄間或有之,藥物所需,仍不可缺。考古人用藥,有攻病保躬兩途,攻病則或涼或熱,當取其偏;保躬則適其寒溫,宜用其平。蓋溫多恐助相火,精關不藏;潤多慮傷脾陽,坤元失健。如雲食蜜便即溏瀉,脾虛不勝潤滑之征。青娥丸固能治腎虛腰痛,但故紙、胡桃,味辛性溫,久而增氣,恐其助火,且常服丸藥,亦須分別氣候。夏令炎熱,遠剛近柔,以防金水之傷;冬令嚴寒,遠柔近剛,以遂就溫之意。將交夏至,一陰初複,元精不足之時,商以益陰保金,兼調脾胃,秋季再為斟酌。


45.夢瀉夜寐不寧案《吳門治驗錄.卷一》

沈禪興寺橋,中氣先天本來不足,複緣誦讀過勤,心火暗耗腎水,以致水不養木,木火易升,心營愈見不足,故面色浮紅,夜寐不寧[121],間有夢泄[122],右脈虛,左脈沉滑[123],先用既濟法。

茯神三錢 大生地三錢 遠志一錢,甘草水浸[124] 龜板一錢五分 龍齒一錢五分 生甘草五分[125] 懷山藥二錢,炒[126] 南沙參二錢[127] 合歡皮三錢[128]

又,脈象漸和,惟兩關微嫌虛滑,中氣不足,肝陽易動[129],相火隨之,心營愈耗,仍宜建中養肝清營滋胃為治。

炙黃耆一錢五分 蒸冬朮一錢 肥玉竹五錢(米炒) 炙甘草五分 茯神三錢(朱拌) 陳皮白一錢 生益智仁一錢 白芍一錢(桂酒炒) 白蒺藜三錢(炒去刺) 石決明八錢(鹽煮) 白芍一錢(桂酒炒) 白蒺藜三錢(炒去刺) 石決明八錢(鹽煮) 南棗一錢五分(去核) 大麥冬一錢五分 和入飴糖三錢[130]

又,脈象已和,但嫌少力,細參諸症,皆屬中虛脾陽不運,津液不生,以致水火不能升降,先仿歸脾加減法。

炙黃耆二錢 西黨參六錢 蒸冬朮一錢五分 炙甘草五分 茯神三錢(朱拌) 棗仁二錢(半生半炒) 遠志一錢(甘草水浸) 炒白芍一錢 石決明一兩(鹽煮) 桂圓肉八錢 麥冬肉二錢(煎湯代水)[131]

又 左寸仍大[132],右關細弦[133],本屬心脾之症,脾虛木乘,肝木為相火所寄,虛則苦急,此諸症所由起也。現君火司令,自應清火和脾,丸方仍用既濟加減法。

炙黃耆一錢五分 黃芩七分(煎湯再炒) 懷山藥二錢(炒) 北沙參三錢 川石斛三錢 粉丹皮一錢五分(炒) 川貝母一錢五分 炙龜板三錢 新會皮一錢 生甘草五分 鮮橘葉十片[134]

問:誦讀辛勤,心腎不交,昔賢俱以天王補心丹治之。今獨以既濟丹,參歸脾湯法,何也?曰:補心丹系固本加微苦寒降,治心火則佳,治思慮傷脾則無益。此症雖面色浮紅,夜寐不寧,尚無口瘡舌幹等症,是心腎之不交,皆由脾弱中虛而起,恐苦降複傷其胃,故始終以既濟交其水火,參以建中歸脾以調後天,血既歸脾,則水升火降諸症,俱可次第收功,此即許學士補腎不如補脾之法也。


46.痰火久鬱不寐案《吳門治驗錄》

蔔晦叔三擺渡,脈象滑數,左寸帶鬱,右關兼洪,此由痰火久伏於胃,近緣心鬱火生,觸動胃中痰火,更當燥令,故有胸膈痞悗,夜不能寐,口渴便結等症,急宜宣痞清胃為治。

瓜蔞仁四錢[135] 川貝母三錢[136] 川鬱金五分[137] 茯神四錢(朱拌)[138] 制半夏一錢五分 鮮竹茹一錢(水炒) 枳實五分[139]鮮霍斛五錢 炒山梔三錢[140] 秫米三錢[141] 金萱花五錢[142] 合歡皮五錢[143],長流水煎濃湯代水。

又,服宣痞清胃,夜稍得眠,脈象滑數已緩,左寸右關但嫌虛而不靜,自述心熱火生,大有不能自主之意,究系營虛火鬱,擬服蠻煎加減。

茯神五錢(朱拌) 麥冬肉三錢(朱拌) 鮮霍斛五錢 細生地五錢 細木通一錢 炒山梔三錢 陳膽星三分,溶 粉丹皮一錢五分(炒) 生甘草五分 醋煆靈磁石三錢[144]

又,脈象漸平,兩關仍大,症雖稍愈,肝胃仍未能和,故精神恍惚,口苦胸熱,大便結燥,再用寧心和胃一法。

生首烏四錢[145] 茯神五錢(朱拌) 柏子仁三錢(炒) 酸棗仁三錢(半生半炒) 細生地五錢 炒山梔三錢 粉丹皮一錢五分 陳膽星三分(溶) 陳皮一錢 真血珀五分(研極細沖) 醋煆慈石四錢 竹葉五片[146]

又 照前方加:泡淡海蜇一兩 荸薺五錢(去皮),煎湯代水。

又 脈象又複沉鬱,據述昨夜赴席飲酒不多,忽然神志昏瞀,少腹急痛,頭汗漸出,大有昏厥之象,得便稍愈,此氣機鬱滯,上下不能流通,若不加意調攝,恐漸入厥中一路。

豎劈黨參八錢[147] 陳皮一錢 川鬱金五分 原生地六錢(酒洗) 茯神五錢(朱拌) 川石斛三錢 明天麻五分(麵包煨) 石決明一兩(鹽煮煎好)  送桑麻丸四錢。[148]

又 脈象漸和,惟右關滑字尚不能免,夜少得寐,寅卯時必醒者,風木正旺之時也。養水涵木,培土化痰,是一定治法,仍宜靜養為主。

豎劈黨參一兩 陳皮一錢 制半夏一錢五分(秫米炒) 大熟地八錢(水煮) 茯神五錢(朱拌) 棗仁三錢(炒) 川石斛三錢 遠志一錢,甘草水浸 石決明一兩,鹽煮 醋煆靈磁石三錢 煎好送桑麻丸四錢[149]

膏滋方:(豎劈黨參六兩 大有耆三兩,淡鹽水炙 真于朮二兩,土炒 大熟地六兩,水煮 白歸身四兩 炒白芍三兩 茯神四兩,朱拌 酸棗仁三兩,川連一錢煎湯炒去連 遠志二兩,甘草水浸 半夏二兩,秫米炒 陳皮一兩 石決明八兩,鹽煮 靈磁石一兩,醋煆 合歡皮八兩 金針菜十二兩 桂圓肉六兩 麥冬肉二兩。上藥,用井水浸一宿,細火熬濃汁,去渣,煉蜜收膏,以磁瓶安貯窖窨土地上一二日,出火氣,臨臥開水沖服四錢)。

問:肥人氣虛多痰,此公體壯善食,行動氣急,扶正化痰,既得聞命矣。但素性瀟灑脫俗,曠達為懷,何鬱之有?今獨以鬱火生痰主治,諸症俱痊,何也?曰:萬物不遂其性則鬱,此公雖瀟灑曠達,而性直氣剛,剛則近燥,又好為排難解紛,焉能事事如己意,不得不委曲周旋,而無形之鬱生矣。鬱則氣結火生,胃中所聚痰火,乘之上越,而肺氣失司降之權,此病之所由生也。夫肺氣下交於腎則眠,道家所謂母藏子胎,《內經》所謂氣歸於腎也。今營虛火鬱,夾痰阻中,金畏火克而不敢歸,故不成寐,夜寐不安則眾火參差,中多恍惚,漸有虛越之患。自又以調氣養陰鎮納為要,究竟無形之氣易補,且性爽直者,鬱亦易疏,善加排遣調攝,故得全功,不然恃性更張,不耐緩調,藥餌亂投,未有不變成厥中者,調理可忽乎哉!


47.平調陰陽養心交腎不寐案《吳門治驗錄》

夏朱泗巷 脈見右關細數而滑,舌苔浮白,此胃氣不和,挾痰火以上升,故臥枕覺頭眩噁心,夜臥不寧。法宜和胃清心為治。

茯神三錢 酸棗仁三錢[150] 制半夏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151] 黃甘菊一錢 冬桑葉一錢五分[152] 生薏米三錢[153] 炙甘草五分 竹葉二片[154]

又 脈象漸平,頭眩已止,惟欲寐不熟,此胃氣稍和,心營不足之故。宜調心腎,少佐和胃之品。

大熟地五錢 炙黃耆一錢五分 蒸冬朮一錢五分 上黨參三錢 茯神三錢 棗仁三錢 遠志肉一錢,甘草水浸 歸身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桂圓肉五錢 合歡皮五錢 [155]

又 脈平而軟,高年氣血俱虧,故雖得寐不熟[156],且自覺夢境不清,此心脾兩虛,神魂不寧之故。宜氣血平調,少佐安神之品,照前方去棗仁、陳皮[157]加煆龍齒二錢、生甘草四分[158]

又 左脈極平,右手關尺按之稍數,此脾陰不健,強食難消,故大便帶溏,夜寐不熟,耳癢出水,宜脾腎兩調。

大熟地八錢(砂仁炒) 懷山藥三錢 茯神三錢 蒸冬朮一錢五分[159] 酸棗仁三錢 遠志一錢[160],甘草水浸 澤瀉一錢[161] 西黨參六錢 炙甘草五分 建蓮肉三錢 桂圓肉五錢[162]

又 脈象頗平,但嫌少力,高年心腎不交,故能寢而不能熟,總以陰陽平調,養心交腎,最為合法。

照前方去澤瀉、遠志加[163]

柏子仁霜一錢 朱拌麥冬一錢 歸身一錢五分 酒炒白芍一錢[164]

又 照前方加米炒桑葉一錢五分

丸方:即以前方加十倍,用桂圓肉熬膏,少加煉蜜為丸,每空心,開水送四錢。


48.肝胃兩虛寤寐相反案《王旭高臨證醫案》

某 春脈當弦而反微,是肝虛也。肝虛魂不藏,夜不得寐,晝日當寤而反寐,是胃虛也。胃為兩陽合明之腑[165],胃虛則陽氣失明,故晝日反寐[166]。補肝之虛以藏魂,益胃之虛以補氣。

生、熟棗仁[167] 茯神[168] 新會白[169] 黨參 半夏 生熟穀芽 秫米[170] 白芍[171] 炙甘草


49.胃不和不寐案《吳鞠通醫案》

錢 十七歲 四月二十七日 春初前曾不寐,與胃不和之《靈樞》半夏湯,服至二十帖始得寐。茲胃仍不甚和,猶有不寐之弊,納食不旺,再與和胃。

半夏六錢 廣皮炭錢半 雲苓塊四錢[172] 苡仁五錢 益智仁一錢 白蔻仁一錢,連皮 薑汁三小匙沖煮二杯,二次服。[173]

備用方,膽移熱於腦,則成鼻淵,蒼耳子散主之。

蒼耳子一兩,炒 黃芩炭二錢 辛夷一兩 桑葉六錢 連翹八錢,不去心 銀花八錢 茶菊六錢 苦桔梗五錢 薄荷二錢 甘草三錢共為極細末,每服二錢,雨前茶調,日二次。

胃不和,數與和胃,已得寐進食,夜眠必流口水者,《經》謂胃熱則蟲動,蟲動則廉泉開,廉泉開則液自出,與辛涼和胃法。

半夏六錢 生苡仁五錢 白蔻皮錢半 生石膏八錢 杏仁三錢 帶皮苓六錢 薑汁每杯沖三小匙煮三杯,三次服。四帖。[174]

初六日 口水減,牙痛[175],脈如故,再服四帖。

十一日 再服四帖。

十六日 風淫所勝,治以辛涼,佐以苦甘。

苦桔梗二錢 連翹二錢 甘草一錢 銀花三錢 桑葉二錢 香豆豉三錢 荊芥穗八分 杏仁二錢煮兩杯,分二次服,熱退為度,二帖熱退。[176]

十八日 胃熱,夜間口中液自出,與和胃陰法。

生石膏六錢 麥冬三錢(連心) 半夏五錢 白蔻仁錢半 雲苓五錢[177]

二十二日 諸症皆減,去石膏,加:麥冬二錢

二十八日 胃中向有飲聚,不寐,服半夏湯已愈。後因痰涎自出,與涼陽明亦減,餘飲未除,與外臺茯苓飲意。

雲苓五錢 枳實錢半 生薑三片 洋參二錢 廣皮錢半 大棗二錢(去核) 麥冬四錢(連心) 半夏三錢煮二杯,分二次服。[178]


50.產後不寐案《類證治裁》

吳氏 產後不寐,心虛不安,此去血多,而心神失養也。

仿養心湯意,熟地、棗仁、茯神、柏子仁、麥門冬、潞參、五味子、炙草、白芍藥。三服愈。[179]


51.心腎不交不寐案《回春錄》

邵魚竹給諫,起居食飲如常,惟僅能側臥,略難仰臥,仰而寤無恙也。眉批:凡心腎不交之人,多不能仰臥,以仰則腎氣不能上承,而心氣愈浮也。稍一合眼,則驚竄而醒,雖再側眠,亦徹夜不得寐矣。多年莫能治,孟英以三才合枕中丹,加黃連、肉桂[180],服之良效。心腎交治,而以黃連、肉桂媾合之,用意甚巧。


52.長夜不寐案《尚友堂醫案》

彭嵩甫先生太夫人體素豐厚,年逾七旬,咽喉有痰,飲食無味,徹夜不寐,訪治十載,凡養心安神之藥屢服勿應。戊戌春,見餘治彭鳳書先生室人病體有效,因延診治,兼陳病源。診得脈息沉遲而結,惟右關帶滑。《經》云:「沉屬陰病,遲則為寒,結乃陰凝不化,滑則有痰。其為中寒痰飲無疑。」但痰飲症舌苔必白,今舌色純紅何故?痰飲症,體倦多眠,今徹夜不寐又何故?靜坐細籌,全是一團陰寒為患。陰寒上僭則胸膈不開,陰寒中踞則飲食無味,陰寒下逼則真陽退舍。夜間純陰用事,則陰雲布合,而龍雷之火藉以升騰,與少陰君火同氣相求,攪亂太空,心神何由得泰?此徹夜不寐所由來也。況平日晚食喜葷,葷與痰合,堵遏中州,陰陽否塞,懊憹不安,此十年不寐所由來也。若夫舌乃心苗,心有蓄熱苔必黃、口必渴,茲不黃不渴而純紅者,氣凝血聚之所致也,倘不未雨綢繆,恐中痰不免耳。

治此宜理中湯以燥脾去濕,加砂、蔻、薑、半以散逆滌飲,其痰或從吐出,或從便下,純紅之舌必轉白色;再加附、桂以補火培土,使離照當空,雲收霧散,龍雷潛伏不致上加天位,神魂守舍,心君泰然,有不長夜安臥者乎?此雖一時議病,頗覺理貫天人,識者諒不以為謬也。


53.脾虛不寐案《沈俞醫案合鈔》

右寸脈弱,左寸關弦滑,此勞心太過,心不攝腎,而為夢泄。又以思慮傷脾,脾虛則生痰,痰停心包,故不寐嘈雜。宜先半夏秫米湯,繼以歸脾湯調理,然後可以拋棄一切,安神忌食靜養,則漸可向安無慮矣。

熟半夏半杯 白糯米小半合

以千裏長流水揚之萬遍,取二碗煎藥,煎用枯蘆葦代炭。


54.陽動於外不寐案

某,按《靈樞經》云:「凡人陽氣暮必下交於陰,陰蹺脈中氣滿,陰氣包護陽氣不令透泄於外,遂令熟寐,反是,寤不成寐者,陽動於外,神識焉得歸著於裏。」《經》義用半夏秫米湯,藉半夏由陽氣入陰中,更入蹺脈,隨以秫米奠安脾胃之氣,為中宮砥柱,不令氣升陽浮,然必多服,方有效驗。(《沈俞醫案合鈔》)


55.陽蹺脈盛不寐案《問齋醫案》[181]

《經》以胃不和則臥不安。陰虛則不寐。胃者,衛之源。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則陽蹺脈盛,故目不瞑陽蹺乃奇經八脈之一,不拘於十二經中。如天雨下降,溝渠滿溢,莫之能禦。是以經旨有論無方,即諸家本草亦無專入奇經之品。

獨伯高用半夏、秫米假道胃衛以入脾營,而達陽蹺之絡。複用流水輕揚,葦薪武火,寓升降交通之意,陰陽和,臥立至矣。制半夏 黃粟米用千裏長流水,木勺揚萬遍,炊以葦薪,飲一小杯稍益,以知為度,覆杯則臥。


56.心腎不交案《問齋醫案》

心腎素虧,七情不適,卒加驚恐,驚則神傷,恐則精卻。神因精卻而無依,精為神傷而不化,以故神搖於上,精消於下,陰陽不交,終宵不寐。

大熟地 人參 白茯神 冬白朮 炙甘草 當歸身 酸棗仁 遠志肉 制半夏 秫米 烏梅肉甘瀾水煎。[182](《問齋醫案》)

憂思抑鬱,最損心脾心主藏神,脾司智意。意無所主,神無所歸,以故神搖意亂,不知何由,無故多思,通宵不寐

人參 白茯神 冬白朮 炙甘草 當歸身 酸棗仁 遠志肉 綿黃耆 龍眼肉[183]


57.陰絡內損無眠案《問齋醫案》

去夏失血,肺腎兩傷,陰絡內損,雲門碎痛,陽蹺脈盛,竟夕無眠,脈象虛弦,殊難奏效。壯水之主以鎮陽光,是其大法。仍請原手調治,何用多歧。現在火令司權,遠來就診,非其所宜。

大生地 懷山藥 陳阿膠 白知母 大麥冬 當歸身 北沙參 五味子 白芍藥 淨銀花 新荷蒂[184]


58.虛陽浮動不寐案《王氏醫案三編》

石北涯之大令媳,忽患多言不寐,面赤火升,汗出心搖,倉皇欲死。孟英察脈虛弦小數,乃賦質陰虧,將交春令,虛陽浮動,有鳶飛魚躍之虞。

亟以人參、龍齒、牡蠣、石英、甘草、百合、小麥、竹葉、紅棗、青鹽水炒黃連為劑,引以雞子黃,投匕即安。[185]

續加熟地、阿膠滋填而愈。


59.五火內熾爍液成痰不眠案《歸硯錄》

寅昉曾於去冬患血溢,與清舒肝膽而安。惟久患不眠,臂冷食少,自云服補心丹及知柏八味丸甚合。余曰:「脈至弦細而緩,因賦質陰虧,心多思慮,五火內熾,爍液成痰,阻礙氣機,故脈證如是,滋膩之藥,不可再投。」

用沙參、丹參、絲瓜絡、茅根、旋覆、橘、半、菖、苓,服十餘劑而愈。[186]


60.心肝陽旺中夾痰飲不寐案《歸硯錄》

錢塘姚歐亭大令宰崇明,其夫人自上年九月以來,夜不成寐,僉以為神虛也,補藥頻投,漸不起榻,頭重如覆,善悸便難,肢汗而心內如焚,多言,溺暢畏煩,而腹中時脹,遍治無功。其西席張君心鋤,屢信專丁邀診,余不得辭,初夏乘桴往視。

左寸關弦大而數,右稍和而兼滑,口不作渴,舌尖獨紅,乃憂思謀慮擾動心肝之陽,而中挾痰飲,火鬱不宣。溫補更助風陽,滋膩尤增痰滯。至鹿茸為透生巔頂之物,用於此證,猶舟行逆風而扯滿其帆也;明粉為芒硝所煉,投以通便,是認為陽明之實秘也。今脹能安穀,顯非腑實,不過胃降無權,肝無疏泄,乃無形之氣秘耳。遂以參、連、旋、枳、半、芍、蛤、茹、鬱李、麻仁、鳧茈[187]、海蛇[188],兩服即寐,且覺口苦溺熱。

余曰:此火鬱外泄之征也。去蛤殼,加梔子,便行脹減,脈亦漸柔。再去麻、鬱、雪羹,加石英、柏子仁、茯苓、橘皮、小麥、蓮子心、紅棗核,三帖各恙皆安。去石英、梔子,加冬蟲夏草、鱉甲為善後。余即掛帆歸矣。然不能靜攝,季夏漸又少眠,複遣丁諄請,余畏熱不行,命門人張笏山茂才往診,遵前法而治,遂以告愈。


61.心肝脾腎俱調治癒不寐案《得心集醫案》

錢贊府 客秋患脫症,下元屬虛,迭進耆、朮、地、歸、桂、附頗效。而左脅氣煽,夜難成睡,至今未除,服盡歸脾養心之劑不應。面色[白光]白,舌尖深紅,肢體怠倦,脈來虛軟,此乃心、脾、肝、腎俱病,前服歸脾養心之劑,未能療及肝腎。而不寐由於氣煽,氣煽由於陽明脈絡空虛,肝風得以內鼓,是填納封固之法,萬不可少。今議專以甘溫填納封固之品。服至十劑,飲食倍常,夜寐得安。及二十劑,左脅之氣亦不鼓矣。可見醫者得心應手之妙,務在分清病源而已。

附方熟地 白朮 山萸 當歸 石脂[189] 牡蠣 棗仁 山藥 肉桂 附子 甘草 枸杞[190]


62.肝陰不足火上升不寐案《費伯雄醫案》

肝營久虧,肝陽漸動,風火上升,心神煩擾,夜寐不安。蓋人臥則魂藏於肝,肝陽不平,則寐不安也。擬真珠母丸加減,漸望安適。

石決明 青龍齒 大丹參 大生地 雲茯苓 春柴胡 南薄荷 沉香片 柏子仁 夜合花 橘皮白 佩蘭葉 白蒺藜 臺烏藥 毛燕窩 蕎餅 鮮藕[191]


63.肝陽鼓動肺氣不清不寐案《費伯雄醫案》

人臥則魂藏於肝,魄藏於肺。肝陽鼓動,則肺氣不清,夜寐不安,心神煩擾,乃肝肺不相接洽,非山澤不交之例。擬柔肝肅肺,安養心神,漸冀痊可。

真珠母[192] 蒼龍齒 雲茯神 炙生地 川貝母[193] 夜合花 柏子仁 上降香[194] 川石斛 大丹參[195] 薄荷葉 瓜蔞皮[196] 紅棗 鮮藕 蕎餅


64.心腎失交夜寐不寧案《費伯雄醫案》

兩天不足,心腎失交,夜寐不寧,動則頭汗,甚則作渴。脈右強左弱,或時五至,似數非數。久虛之質,峻補不受,偏勝亦忌,參以開合法,煎丸並進,漸可安康,久服延年,良非誣說也。

天門冬 炙生地 雲茯神[197] 焦白朮[198] 大丹參 雲茯苓 潞黨參 白歸身[199] 生牡蠣 煆龍齒 新會皮 春砂仁[200] 夜合花 福橘餅 奎紅棗如作丸,以橘餅、紅棗二味煎湯泛丸,氣分藥可加重。


65.肝鬱化風營陰暗耗不寐案《何澹庵醫案》

厥陰氣鬱,久而化風,營陰暗耗,不寐,火動及上焦,脈絡痿痛。當此發生之候,宜疏風靜養。

熟地 歸身 茯神 杞子 柏子仁 洋參 麥冬 棗仁 龜板[201] 十大功勞[202]


66.健中保肺治不寐案《何澹庵醫案》

食少痰多,火動不寐,診得六脈虛弦無力,可見氣陰俱不足也。健中保肺為主。

西黨參 陳阿膠 茯神 懷藥 麥冬肉 制于朮 北沙參 棗仁 百合 橘白[203]


67.痰鬱火飛怔忡不寐案《吳東晹醫案》

輪船朱少卿,至寓求診,脈象兩尺空,兩關滑,右寸獨大,其體甚堅強,內多痰濕,兩目紅而頭脹,怔忡不寐。餘用苓、斛、苡、滑、半、貝、梔、芩、前胡、元參、枳實、生草、桑葉治之而平。蓋關滑尺小者,痰鬱火飛之象也火被濕阻,不得下降,上刑肺金,自見右寸獨大而目赤矣。火擾於肺胃,肝膽兩火,與痰濕相搏擊,因見怔忡之證。肺主衛氣,肺金受克,衛氣不入於陰,則不寐。此證如見不的確,誤用溫補,則痰火益熾,肆用寒涼,則滅其真火,若用滋陰,則助其濕邪。故燥脾潤肺降濁,而導火下行,不易之法也。


68.憂思鬱結不寐案《慎五堂治驗錄》

陳茂春,癸未12月。憂思鬱結,兼之感寒傷食。昨投散邪化滯,熱退嘔止,痛脹亦減。惟臥不著寐,自言自語,無非歲底銀錢各款耳。病因情志,藥力不能全功,自當開懷談笑,庶免變端

香附三錢 合歡花一錢半 制半夏二錢 豆豉二錢 蘇梗一錢半 金萱花五朵 北秫米四錢 神曲三錢 竹茹一錢半 廣鬱金一錢半[204]


69.肝氣抑鬱肝陽上擾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徐左 中脘之下,有形攻撐跳動[205],寤難成寐。脈象左弦。此由肝氣抑鬱,肝陽上擾。急宜開懷頤養,不可專恃藥力。

酸棗仁二錢(研) 煆龍齒三錢 金鈴子一錢五分 夜交藤四錢 朱茯神三錢 制香附二錢 杭白芍一錢五分(酒炒) 陳廣皮一錢 炒枳殼七分 左金丸四分,先服[206]

二診 上沖之氣已平,而仍心悸少寐,牙齦脹痛,大便不行。還是肝陽撼擾,走竄胃絡也。

辰天冬三錢 朱茯神三錢 石決明五錢 元參三錢 川石斛四錢 煆龍齒三錢 夜交藤四錢 鉤鉤三錢(後入) 活水蘆根一兩(去節) 青果三枚(打) [207]


70.肝火夾痰內阻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某 由脘脅阻窒,而致火沖不寐,肌膚發疹,面目帶腫。脈細弦滑。此肝火挾痰內阻,水火升降之道不通,坎離不相交濟。宜清氣化痰。

制半夏 制南星 酸棗仁 炒枳殼 橘紅 川雅連 粉丹皮 茯苓神 炒竹茹 桑葉[208]


71.濕痰借肝火鼓動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郁左 夜不成寐,脈細左關微弦,右關帶滑。心,離火也,腎,坎水也,離在上,坎在下,上下交通,其樞在胃,胃中為濕痰所據,則坎離相交之道路阻梗,遂致水火不能相媾,所有濕痰,悉借肝火而鼓動。欲媾陰陽,當通胃腑,欲通胃腑,當化濕痰,特粘膩之物,斷難立予蕩除,探手成功耳。

制半夏 廣皮 枳實 煆龍齒 知母 茯苓 白蒺藜 竹茹 上瑤桂二分 川雅連四分。二味研細,飯糊為丸,開水先下[209]

復診 驚動膽木,甲木漂拔,乙木過升,致陽氣有升無降。日久不寐,脈弦膚腫,經所謂熱勝則腫也。升降乖違,而欲其水火相濟也得乎。擬專降膽木,使升降各得其常。

制半夏 廣皮 茯苓 枳實 竹茹 辰砂 天竺黃 珍珠母 煆龍齒 煆磁石另濂珠二分,辰砂一分,川貝三分,三味研末調服。[210]


72.肝火夾痰內擾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左 昨進化痰護神,多言呼唱,較昨稍定,然猶未能寐,腹中氣滿不舒。脈兩關弦滑。良以肝火挾痰內擾,肝經之氣,亦散漫不平,心神為之搖撼。既得應手,再守前意出入。

朱茯神 陳膽星 香附 橘紅 真珠母 川楝子 制半夏 煆龍齒 當歸龍薈丸一錢 礞石滾痰丸二錢。二丸和合先服 上濂珠二分 西血珀二分 辰砂七厘。三味研末,臨臥服[211]

復診 便解神清得寐。前方去二丸,加塊辰砂、竹茹。


73.陽不藏斂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高右 兩和肝胃之陰,肅肺以通腸痹,肺與大腸本相表裏,清肅之令一行,腑氣自然通降,所以藥進之後,如鼓應桴,大便即解。甘以養胃,陽土得和,風木之氣,不能動輒搖撼,所以煩嘈之狀已定,身熱退清,面紅赤轉淡。脈弦大轉柔,舌苔浮腐頓化。惟不易酣寐,而易汗出,還是陽不藏斂之兆。其為伏邪之後,肝胃陰傷,可謂毫髮不爽矣。若踵餘邪蘊濕論治,則陰愈傷而熱愈甚,熱愈甚則邪愈不敢撤,真有不堪設想者。今藥既平反應驗,無庸再事更章。方草正之。

金釵石斛 鮮竹茹 炒杞子 茯神 火麻仁 淮小麥煎湯代水 半夏曲 地骨皮 鉤藤 白蒺藜 煆龍齒[212]


74.肝火夾痰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雷左 脾腎兩虧,飲食生痰,痰阻為喘者久。茲值春升之際,痰憑木火之勢而化為熱,以致竟夜不能交睫。脈左尺不藏,苔黃舌紅,龍相亦動。擬潛陽和陰,參以苦泄。

川雅連四分,酸棗仁三錢同炒 肥知母三錢 炒枳殼七分 制半夏一錢五分(鹽水炒) 鮮竹茹一錢五分 茯苓神各二錢 上濂珠三分 真川貝五分。 二味研細末調服[213]


75.木旺脾虛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邵右 脘腹脹滿,面浮肌腫,寤難成寐。木旺脾虛,濕隨氣溢。擬調氣運濕,寧神熄肝。

大腹皮 茯苓皮 砂仁 炒棗仁二錢 生薏仁三錢 上廣皮 金鈴子 香附 冬瓜子四錢,炒 炙內金一錢五分[214]

又 脘腹脹滿稍舒,面浮較退,而氣從上沖,則神煩不寐,口渴舌燥。沖氣上逆。再育陰養肝。

阿膠珠三錢 川雅連三分 煆磁石三錢 炙生地四錢 朱茯神三錢 幹橘葉一錢五分 白芍二錢,土炒 香附二錢,醋炒 雞子黃一枚,調沖[215]

又 氣火稍平,逆氣上沖大減,寐亦略安,脘腹略覺寬舒。再育陰以平氣火,參泄木調氣。

阿膠珠三錢 川雅連三分,淡吳萸七粒同炒 炙生地四錢 炒棗仁二錢 金鈴子一錢五分 香附二錢,醋炒 白芍一錢五分,土炒 橘葉一錢五分 朱茯神三錢 雞子黃一枚,調沖[216]


76.肝胃不協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李左 抱痛西河,木失條達,肝胃不協。由噯噫泛酸而致咽中如阻,寤不成寐,心煩火升作厥,陽神擾攘。擬寧神熄肝,參以化痰。

竹瀝半夏二錢 橘紅一錢 煆龍齒三錢 枳實一錢 茯苓神各三錢 酸棗仁二錢,川連二分煎汁炒 竹茹一錢 陳膽星七分 黑山梔三錢 夜交藤四錢 竹瀝七錢 薑汁少許[217]

又 化痰寧神,仍難安寐,咽中如阻,氣撐噯噫,頻轉矢氣。陽升不熄,脾胃氣弱。擬扶土抑木,育陰寧神。

奎黨參三錢 大熟地砂仁炙,四錢 朱茯神三錢 煆龍齒三錢 杭白芍一錢五分 法半夏一錢五分 炙黑草五分 炒棗仁二錢 遠志肉五分 夜交藤三錢 橘紅一錢 [218]


77.痰在肝胃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右 《經》云:「陽入於陰則寐,陰出之陽則寤。」胃有濕痰,甲木不降,肝陽暗動,將寐之際,體輒跳動,以陽入於陰,而膽陽不降,致陽欲入而不能遽入也。痰在肝胃。擬化痰通降,陽氣自潛入陰中。

制半夏 炒枳實 茯苓神 白蒺藜 澤瀉 橘紅陳膽星 海蛤殼 白僵蠶 薑汁 [219]


78.陽升不平胃土失和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黃左 頭目昏蒙,噁心胃鈍。連宵不寐,陽升不平,胃土失和。治以和胃熄肝。

制半夏一錢五分 上廣皮一錢 炒秫米二錢,包 茯苓神各二錢 炒竹茹一錢 煆龍齒三錢 白蒺藜三錢 炒棗仁二錢 夜交藤四錢[220]

又 寤不成寐,頭目昏蒙。皆由真水不足,水不濟火。前法再擴充之。

炒棗仁 辰茯神 杞子 柏子霜 辰麥冬 珍珠母 辰燈心[221]

又 寐得稍安,而水火不易交接。再參升降水火法。

朱茯神三錢 夜交藤四錢 川雅連三分 焦秫米二錢 辰燈心三分 炒棗仁二錢 煆龍齒三錢 上徭桂去粗皮,研後入,一分五厘 制半夏一錢五分[222]


79.膽胃不降不寐眩暈案《張聿青醫案》

廉右 膽胃不降,水火不能交合。不寐眩暈,足膝軟弱。下虛上實,圖治不易。

人參須 廣皮 茯苓神 炒牛膝 煆龍齒 炒竹茹 制半夏 枳實 煨天麻 金毛脊 夜交藤 杜仲[223]

又 陽氣時升時降,不寐時重時輕。法不外乎交合水火,熄肝化痰。

人參須 砂仁 炒棗仁 茯苓神 鉤藤 炒枳實 橘皮 煆龍齒 制半夏 天麻 上徭桂 川連二味研末,飯丸[224]


80.水火不濟不能成寐案《張聿青醫案》

經蓮山太守 體豐於外,氣瘠於內,氣弱則脾土少運,生濕生痰。痰生於脾,貯於胃,胃為中樞,升降陰陽,於此交通。心火俯宅坎中,腎水上注離內,此坎離之既濟也。水火不濟,不能成寐,人盡知之。不知水火之不濟,非水火之不欲濟也,有阻我水火相交之道者,中樞是也。肝木左升,膽木右降,兩相配合。今中虛挾痰,則胃土少降,膽木不能飛渡中樞而從下行,於是肝木升多,膽木降少,肝升太過矣。太過而不生風、不鼓動陽氣也得乎。膽木升浮,上為耳聾等症。病緒雖繁,不越氣虛挾痰也。脈左弱緩大,右關帶滑。問與切亦屬相符。治法當務其要,不寐是也。《經》云:「胃不和則臥不安。」古聖於不寐之病,不曰心腎,獨曰胃不和,豈無意哉!中樞之論,非臆說也。明者當能察之。

臺參須 炒枳實 甜廣皮 煆牡蠣 晚蠶沙 茯苓神 炒竹茹 炒棗仁 煆龍齒 白蒺藜 上濂珠三分 西血珀二分 川貝母一錢五分。三味研末,蜜水調服。[225]


81.心腎不交不寐案

左,心、火也,居於上腎水也,居於下。火炎上,水吸之而下行。水淪下,火挈之而上溉。心腎兩虧,水不能吸火下行,而紛紜多夢火不能挈水上溉,而精輒自出。再交心腎。

朱茯苓[226],炒棗仁[227],左牡蠣(鹽水炒)[228],柏子霜[229],塊辰砂[230],煅龍骨[231],潼沙苑[232],珍珠母[233],天王補心丹(晨服三錢)[234]

又,驚動膽木,致乙木上升[235],甲木[236]不降。一身之氣,升多降少,則離火不能下行,自致坎水不能上承,離不中虛,坎不中滿,是為未濟,未有水火不濟而能安寐者。風陽既盛,所有濕痰,鼓擊上行,襲入脾絡,言語謇澀,以脾脈散舌下故也。前法兼化風痰。

臺參鬚,炒棗仁,遠志肉,白蒺藜,茯苓神,煅龍齒,大麥冬,廣橘紅[237],九節菖蒲[238],白殭蠶[239],淮小麥[240],金器(懸煎)[241]

 

****

龍宗師,人有陽氣,陰之使也。人有陰氣,陽之守也。故陽氣常升,水吸之而下行,陽氣無炎上之憂。陰氣常降,陽挈之而上升,陰氣無下泄之患。心為離火,腎為坎水,離在上而坎在下,離抱坎而中虛,坎承離而中滿,太過者病,不及者亦病,陰陽配合,本不得一毫偏勝於其間也。薑附過劑以耗陰氣,則在下之水,不克吸陽以下行,病遂以不寐始。陽勝於陰,由此而基。夫陽乃火之屬,容易化風,經謂風善行而數變,陽之性毋乃類是。陰傷不能制伏其陽,致陽氣遊行背部及腹,時有熱氣注射,而熱卻不甚,但覺溫溫液液。以陽鄰於火,而究非火也,故曰背為陽,腹為陰,以陽從陽,背熱宜也。而涉於腹也何居,則以陰弱而陽乘之也。惟逢得寐,其熱暫平,以水火既濟,陰陽相紐,足以收其散越也。若陽氣久亢無制,從陽化風,恐貽痱中之憂。差喜右脈濡緩,左寸關雖弦大,左尺細微,沉候有神,乃陰氣足以內守之徵。歷進育陰酸收之品,所見甚高。惟是花甲之年,腎經之水,能保不虛,已屬不易,何易言盈。況陽之有餘,即是陰之不足,以酸收之,陽雖暫斂,未必常能潛伏。茲擬前人取氣不取味之法,專以水介至陰之屬,吸引陽氣下行,使升降各得其常,病當循愈。特春升雷且發聲之際,勢難遽奏全功,一陰來復,當占勿藥也。

玳瑁,珍珠母,龜甲心,炙鱉甲,海蛤粉[242],煅牡蠣,煅龍齒[243],白芍,女貞子[244],朱茯神,澤瀉[245]

復診,昨引陽氣下行,原欲其陽伏陰中,而成既濟。乃地氣升發,昨為驚蟄,陽氣正在勃動,晚間依然未睡,胸中不舒,稍稍咳痰,頓覺爽適,陽氣兩晝一夜未潛,右寸關脈頓洪大,沉取甚滑。夫以陽升之故,脈象遽隨之而大,此陽系是虛陽無疑。而關部獨滑,滑則為痰,蓋津液為陽氣所煉,凝成膠濁,胃中有痰,一定之理。心在上,腎在下,上下相交,惟胃中為交通之路,然後可以接合。今潛之而未能潛,必以交通之路,有所窒礙。擬從前意兼泄痰熱,通其道以成水火既濟之功。

玳瑁,煅龍齒,珍珠母,羚羊片,海蛤粉[246],栝蔞皮,川貝母[247],夜合花[248],膽星,製半夏,焦秫米,竹瀝[249]

***

某,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寐少寤多,衛之氣偏於陽分,不入於陰,陰虛不能戀陽,陽不下潛。舍補陰別無他法。

黑歸脾湯[250]加龜板[251]製半夏秫米[252],另服磁朱丸[253]


82.痰熱不眠案《張聿青醫案》

孫左 脾腎兩虛,飲食生痰,痰阻為喘者久。茲值春升之際,痰憑木火之勢而化為熱,以致竟夜不能交睫。脈左尺不藏,苔黃舌紅,龍相亦動。擬潛陽和陽,參以苦泄。

川雅連酸棗仁同炒 制半夏 竹茹鹽水炒 知母 茯苓神 炒枳實 上濂珠三分 川貝母五分[254]。二味研末調服


83.痰多咳甚寤難成寐案《張聿青醫案》

周左 腎本封藏不固,秋冬收藏之令,陰氣不能收攝,輒痰多咳嗽。茲以外感濕熱之後,痰多咳甚,寤難成寐。脈象弦滑。此由病後濕化為痰,痰在胃中,則膽寒肝熱。擬化痰寧神。

制半夏一錢五分 炒竹茹一錢五分 白茯苓三錢 廣橘紅一錢 夜交藤四錢 陳膽星六分 炒枳實一錢 炒棗仁二錢 炒蘇子三錢 竹瀝七錢 薑汁少許[255]

又 化痰和中,以溫膽氣,寐得稍安,痰亦略少。再降膽胃而蠲痰飲。

陳膽星四分 炒枳實一錢 炒蘇子三錢 廣橘紅一錢 雲茯苓三錢 旋覆花二錢,絹包 炒棗仁二錢 炒于朮一錢五分 炒竹茹一錢五分 制半夏一錢五分 遠志肉五分[256]


84.心悸少寐案《張聿青醫案》

某 大病之後,元氣未複。茲以驚動肝膽,心悸少寐。脈細左弦。宜寧神以潛陽氣。

人參須另煎沖,一錢 于朮炭一錢五分 炒棗仁二錢 茯苓重辰砂拌,三錢 白歸身二錢 煆龍齒三錢 川斷肉三錢 炒牛膝三錢 厚杜仲三錢 炒白芍一錢五分 橘皮絡各一錢[257]


85.身發疹不能交睫案《張聿青醫案》

左,身發㾦疹[258],竟夜不能交睫。此痰濕熱蘊於胃中,胃不和則臥不安。

煅龍齒[259],山梔,丹皮[260],竹茹,製半夏[261],殭蠶[262],赤白苓[263],地骨皮,知母[264],炒棗仁[265],廣皮[266]


86.耳鳴寤難成寐案《張聿青醫案》

楊(左),腎水不足,耳常虛鳴,寤難成寐,痰多欲咳,行動氣輒上逆。腎虛水火不能相濟,火越於上,煉液成痰,所以痰多而欲咳也。擬升降水火,兼化痰熱。

朱茯神,夜交藤,川貝母[267],冬瓜子[268],炒棗仁,煅龍齒[269],海蛤粉[270],天花粉[271],天王補心丹(五錢絹包入煎三錢開水先服)[272]

又,寐得稍安,耳鳴腰背痠楚,稍涉勞勩,遺精復發,多思妄慮。皆由腎水不足,肝木上升太過,膽木決斷無權。擬滋腎養肝,交合心腎。

生龜板(六錢),茯神(三錢)[273],煅龍齒(三錢)[274],厚杜仲(三錢)[275],沙苑(鹽水炒三錢)[276],穭豆衣(三錢)[277],大生地(四錢)[278],炒棗仁(二錢)[279],生牡蠣(六錢)[280],川貝母(二錢)[281]

又,陰虛氣弱,氣不運旋。陰柔之藥,尚覺呆滯,宜以退為進[282]

大生地(砂仁炙四錢)[283],新會皮(一錢)[284],炒棗仁(二錢)[285],杭白芍(一錢五分)[286],潼沙苑(三錢)[287],生山藥(三錢)[288],茯苓神(各二錢)[289],沉香曲(二錢炒)[290],厚杜仲(三錢)[291],生熟穀芽(檀香湯炒各一錢五分)[292]

又,滋水寧神,脈症相安。前法擴充之。

大生地(砂仁炙四錢),潼沙苑(鹽水炒三錢),製半夏(一錢五分),茯神(三錢),生牡蠣(四錢),柏子霜(二錢),炙龜板(四錢),炒棗仁(二錢),甘杞子(三錢),厚杜仲(三錢),杭白芍(一錢五分酒炒),上廣皮(一錢),女貞子(三錢酒蒸)[293]

又,神能守舍,而肺感風邪,咳雖不甚,咽癢痰出不爽[294]。藥宜以退為進[295]

杏仁泥(三錢)、桔梗(八分)[296],川貝母(二錢)[297],池菊花(一錢五分),桑葉(一錢)[298],橘紅(一錢)[299],冬瓜子(三錢)[300],茯苓(三錢)[301],生梨肉(一兩)[302],枇杷葉(四片)[303]


87.腎虛痰濕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楊(左),陽升不潛,介類所以潛陽,升水即以降火,投劑之後,竟能安睡。腎為封藏之本,腠理不密,動輒多汗。偶或遺泄,即發腰痛,以腰為腎府也。惡寒兩足尤甚。陽甚於內,逼陰於外,自覺汗者,非真汗也。自幼頭痛目疾,稟先不足。久坐尾閭作痛,尾閭為督脈起處,腎虛則空及奇脈,亦屬定理。但痰濕素盛,宜從陰柔藥中,參以和平蠲飲。

大熟地(八兩),大生地(四兩),炙綿耆(三兩),奎黨參(三兩),炒于朮(二兩),白茯苓(三兩),潼沙苑(鹽水炒二兩),厚杜仲(二兩),生山藥(一兩),金毛脊(去毛切二兩),女貞子(一兩酒炒),甘杞子(二兩)[304],白歸身(一兩酒炒),杭白芍(三兩酒炒),海蛤粉(三兩包),甜廣皮(一兩),生鱉甲(十兩),雞頭子(一兩),煅龍齒(二兩),生牡蠣(八兩),粉丹皮(一兩)[305],夜交藤(二兩)[306],製半夏(一兩五錢)[307],川貝母(一兩)[308],棗仁(炒研一兩)[309]

以清阿膠三兩,龜板膠六兩[310],酒化收膏。


88.情志怫逆肝陽上升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李(左),向有肝陽,茲以情志拂逆,更兼一陽來復,肝陽上升,連宵不寐。症屬內因,急宜開展襟懷,以遂其肝木條達之性。

棗仁(炒研二錢),煅龍齒(一錢),朱茯神(三錢),柏子仁(三錢去油)[311],白芍(一錢五分),石決明(四錢),夜交藤(四錢)[312],甘草(三分),硃砂安神丸(三錢開水先下)[313]

二診,上升之陽漸平,寤得成寐。然肝體已虛,再從下柔養。

龜板,白芍,生熟草,黑豆衣,夜交藤,生地,茯神,女貞子,粉丹皮,穀芽[314]


89.心火未寧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朱(左) 不寐神煩大退,脈亦稍覺柔和。然左寸尚覺弦大,還是心火未寧。再寧神泄熱,心火下行,則腎水自固。

豬膽汁炒酸棗仁(二錢) 粉丹皮(二錢) 黑山梔(三錢) 竹瀝半夏(二錢) 塊辰砂(絹包三錢) 夜交藤(三錢) 茯苓神(各二錢) 細生地(四錢炒鬆) 川雅連(三分) 燈心(五尺)[315]


90.血不養肝多夢少寐案《張聿青醫案》

沈右 產後營血不足,血不養肝,陽氣不和。多夢少寐,頭暈耳鳴,沖氣不和,胸中窒悶。宜養血熄肝寧神。

阿膠珠二錢 白歸身二錢,酒炒 茯神三錢 煆龍齒三錢 黑豆衣三錢 大生地四錢 酒炒白芍一錢五分 炒棗仁三錢 生牡蠣四錢 乾枇杷葉三錢[316]


91.大病之後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張建侯 大病之後,繼以失血,失血之後,虛象畢集,或惡寒,或惡熱,痰多喘促,痰至盈碗,而複火從上升,動輒不寐。前以痰喘之甚,進以小青龍去麻辛,頓退十七。辛溫之藥,並未動血,苟非飲阻肺降,安能若此。而痰喘甫輕,連宵不寐,此由脾胃之陽氣薄弱,營液亦虧,致肝經之陽氣,轉覺有餘。治之之法,清之養之,必礙脾胃,溫之化之,必礙營液。夫肝自左升,膽從右降,則木火自熄,然膽不能自降也,必胃降而膽木之氣方得下行。計惟有補其脾土,降其胃土,化其濁痰,俾得肺腎交通,膽木不致漂拔,似為一以貫通之道。管窺之見,請質之明敏者,以為然否?

奎潞黨三兩 雲茯苓四兩 枳實一兩五錢 白蒺藜去刺炒,二兩 炒玉竹三兩 陳膽星八錢 炒于朮二兩 綿耆鹽水炒,二兩 陳廣皮一兩三錢 制半夏一兩五錢上為細末,水泛為丸。[317]


92.胃不和則臥不安案《張聿青醫案》

吳右 產育頻多,木失涵養,風木上干胃土,中州不舒。胃納因而日少,甚則涎沫上湧,有似濕從上泛之象。非濕也,正與厥陰篇中肝病吐涎沫之文相合。時輒不寐,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也。然陽明之氣不衰,風木雖從上幹,胃氣自能抵禦,何至土為木乘乎?陽明以通為用,則是通補陽明,平肝和胃,為開手第一層要義。宜先用通補煎劑以治肝胃,俟胸寬納穀漸增,再以膏劑養肝之體。煎方並附。

人參須另煎,沖入 制首烏 厚杜仲 阿膠珠 枳實 制半夏 白歸身酒炒 川斷肉 炙黑草 廣陳皮 炒杞子 木瓜皮炒 左牡蠣 煆龍齒 生于朮 酒炒杭白芍 白茯苓 白蒺藜炒去刺 炒棗仁打 奎黨參上藥寬水煎三次,濾去渣,加文冰三兩收膏,每晨服一調羹,開水沖挑。[318]

先服煎藥方,俟胸膈舒暢,飲食漸增,然後服膏。擬煎方如下。此方不拘帖數,如得效,不妨多服數帖。

人參須七分,另煎沖入 陳廣皮一錢 川雅連三分 杭白芍酒炒,一錢五分 沉香曲二錢,炒 白茯苓三錢 淡幹薑二分 制半夏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炒穀麥芽各二錢[319]


93.木少滋濡厥陽上升不寐案《張聿青醫案》

蔣右 心主靈明,膽主決斷。靈明所至,雖虛幻之境,可以意構,惟有膽木決斷乎其間,一舉一動,方能合節。今診脈象細弦,關部堅硬,人迎浮露,舌苔薄白。良以營分不足,木少滋濡,厥陽上升,甲木漂拔,失其決斷之職,神情為之妄亂,目不交睫。刻下雖臻平定,而腹撐頭暈,還是木旺見端。擬平肝寧神,交通水火。

大生地四兩 制洋參二兩 玄武板三兩 金鈴子二兩 白歸身二兩 煆龍齒二兩 制香附四兩 制半夏三兩 縮砂仁八錢 白蒺藜二兩 上黨參三兩 新會皮一兩 小青皮一兩 厚杜仲三兩 炒牛膝二兩 川斷肉三兩 沉香曲三兩 遠志肉五錢 石菖蒲四錢 朱茯神二兩 杭白芍一兩五錢 野于朮一兩二錢,枳實一兩。二味同炒 辰砂拌麥冬一兩五錢 菊花一兩上藥如法共煎濃汁,連煎三次後去渣,將藥汁徐收,再用真阿膠三兩溶化沖入收膏,每日清晨沖服三錢。[320]補腎,交心,平肝,降胃,幾乎所以有失眠藥都用了,筆者發現沒有清心火的藥,說明作者也不是亂投的,膏劑嘛,就是可以慢養。


94.肝風不寐案《柳寶詒醫案》

秦 老年胃氣先虛,風木之氣,易於內犯。木性怫鬱,則化風化火,心嘈不寐,擾於中而為嘔悶,竄於上而為耳鳴頭脹,凡此皆肝風應有之變態。刻診左脈弦硬而數,肝火未能靜熄,而舌苔帶濁,中焦兼有痰阻。當以泄肝和胃為法。

青鹽半夏 茯苓 廣陳皮,鹽水炒 江枳實 東白芍 薑川連 刺蒺藜 石決明 羚羊角 黑山梔薑汁炒 滁菊花 竹二青 黨參 炒丹皮[321]

又膏方:潞黨參 生熟地黃各 粉歸身 東白芍 刺蒺藜 石決明鹽水炒 左牡蠣 丹皮炒 黑山梔 滁菊花炒 馬料豆制 辰茯神 懷牛膝炒炭 淨棗仁川連煎汁,拌,炒黑 煨天麻 西砂仁 廣陳皮 制首烏上藥煎汁濾淨,烊入阿膠、白蜜收膏。

二診 病情大致向安,而肢節尚形屈強。總緣肝木不和,血燥生風,筋失所養,故病象如此。調治之法,固不外乎養血熄風,和肝調氣為主。而以積虛久病之體,求其營血之驟複,勢難速冀。且血生於穀,變化取汁,權在中焦

《內經》以脾為營氣之原,而前人調氣養血,亦必以歸脾丸為祖方,職是故也。茲即參以此意,複與前膏方間服。再擬丸方一則,錄候采擇。

生熟地各 野于朮米湯拌蒸 雲茯神 酸棗仁炒 粉歸身米湯蒸黑 人參須 廣木香煨 遠志炭 炙甘草 丹皮炭 東白芍 刺蒺藜 橘絡 川斷肉炒 西砂仁鹽水炒 懷牛膝上藥為細末,用龍眼肉熬膏,打和熟蜜為丸。[322]


95.熱熏入肝多夢案《柳寶詒醫案》

仲 入寐則夢境紛紜,神思煩擾,近日痰中帶紫,此必有熱邪流入膽經,熱熏入肝,故魂不能藏。當與泄膽清肝,緩緩調治。以肝膽無外泄之路,不能求速效也。

小川連酒炒 黑山梔仁酒炒 丹皮酒炒 茯苓 郁金 龍齒 羚羊角 小生地 竹茹 丹參 白芍 枳實 磁朱丸[323]


96.驚魘不寐案《柳寶詒醫案》

郭 人身魂藏於肝,肝有伏熱,則魂氣不得安其舍,而浮越於上。凡驚魘不寐,忡悸諸病,由於此者誠多。貴體木火本旺,偶因五志煩擾,心肝兩髒,失其靜守之常,則魂魄不能相抱,每於將寐之時,神魂有浮越之象。若身之精氣,有生發而無斂藏,積久恐有厥暈之變。擬用道藏補心法,增入龍牡磁朱丸,以交構之、鎮攝之,常服久服,乃能奏效也。

西洋參 丹參 元參 大生地烘研 遠志炭甘草湯浸 大熟地制膏 棗仁川連煎汁,拌炒 雲茯神 大麥冬 歸身蒸熟炒 黑山梔 白芍 丹皮 龍骨粉煆研 牡蠣煆,水飛 磁石煆 大劈砂水飛,留半為衣上為細末,另用龍眼肉煮汁和熟地膏泛丸,辰砂為衣。每臨臥開水送下三錢。[324]


97.肝火浮擾心煩不寐案《柳寶詒醫案》

喬 心煩不寐,已月餘矣。肝火浮擾於肺則咳;內灼於胃則嘈。眩暈耳鳴,皆肝火為之也;脹悶作惡,肝氣挾痰濁為之也。脈象細數,舌尖紅。肝火欲動而痰濁蒙之,故病象如此。擬方泄肝和胃,必得先能安臥,則諸病自痊矣。

川連鹽水炒 青鹽半夏 秫米 丹皮炒 黑山梔 西洋參 雲茯神 川百合 棗仁炒 青龍齒 牡蠣 橘紅鹽水炒 枳實[325]


98.虛煩不寐案《晝星樓醫案》

治泰雅堂胃氣虛陷,心腎不交,微兼食積濕積。右脈豁大,左脈沉弱[326],夜間虛煩不寐。此方進之。

自製:大白歸身三錢 首烏二錢五分 潞黨六錢 炒粳米二錢五分 石斛二錢五分 木香七分 鹽巴戟二錢 炙甘草八分 鹽陳皮八分 遠志八分 石蓮三錢 柏仁一錢五分,去油 鹽澤瀉一錢 龜板二錢[327]


99.脾土不實不寐案《晝星樓醫案》

治泰雅堂五臟虛寒,六脈軟弱,脾土不實,夜寐不安,此方主之。

自製:于朮三錢,米泔制 石斛三錢 鹽巴戟二錢 龍眼肉三錢 潞黨五錢 遠志七分,去心 沉香末六分,沖 酒芍一錢五分 懷山三錢 萸肉二錢 熟首烏三錢 石蓮三錢 鹽故紙一錢五分 熟地三錢,春砂制[328]


100.操持憂慮不寐案《雪雅堂醫案》

琪山叔,因操持憂慮,營虛吐血,脈小,虛裏跳動,不寐,擬進甘緩辛補養營法。

炒白芍三錢 酸棗仁三錢 酒全歸三錢 炙黑甘草一錢 炙黃耆四錢 大黑棗三枚 白茯神片八錢[329]

又 炙耆四錢 炙甘草一錢 焦白芍三錢 杞子三錢 白茯神三錢 酸棗仁三錢 防黨三錢 酒全歸四錢 青龍骨三錢 真金箔廿張[330]

又 大生耆五錢 酸棗仁二錢 西洋參二錢 川杞子三錢 白茯神二錢 炙百合四錢 桂圓肉二錢 當歸炭二錢 川貝母二錢 炙甘草八分 青龍骨三錢 生薏仁三錢[331]

又 于朮二錢 五味子一錢 當歸炭三錢 炙黃耆三錢 正川貝二錢 酸棗仁二錢 東阿膠三錢 炙百合四錢 高麗參三錢 黑山梔一錢[332]


101.膽胃不和不眠案《雪雅堂醫案》

兩關脈滑,膽胃不和,痰熱內滯,夜聞心愓[333],多疑不眠,宜進溫膽以利導之。蓋腑以通為補耳。

酸棗仁三錢 茯神三錢 瓦楞子五錢 廣橘皮錢半 竹茹三錢 炒秫米三錢 枳實七分 制半夏錢半 瓜蔞皮四錢 萱花四錢[334]


102.胸膈痞悗夜不能寐案《雪雅堂醫案》

脈滑數,胸膈痞悗,夜不能寐,口渴便結。《經》云:九竅不和,皆屬於胃。宣痞和胃,豁痰為主。

瓜蔞仁四錢 川貝母三錢 鬱金子一錢 白茯神三錢 竹茹三錢 制半夏錢半 舊枳實一錢 鮮石斛三錢 醋薤白二錢 秫米三錢[335]


103.多疑不眠案《雪雅堂醫案》

斐臣兄 膺脘憤憊,脈右滑利,多疑不眠,姑從溫養清淨之府,以利其無形之滯。

酸棗仁三錢 雲茯苓三錢 焦秫米二錢 廣橘皮一錢 瓦楞子四錢 生枳實八錢 制半夏錢半 瓜蔞皮錢半 金針菜二錢 炒竹茹三錢[336]


104.肝脾鬱傷夜不能寐案《雪雅堂醫案》

心嘈煩亂,不能安眠,血虛陽升之故,宜進甘緩之法。

大生地 生甘草 白茯神 浮小麥 柏子仁 黑棗肉 合歡皮 嫩連藕[337]


105.膽汁上泛不寐案《餘聽鴻醫案》

浙江某大令徹夜不寐,已有年餘,就診孟河馬省三前輩,用黃連八分,豬膽汁一錢拌炒山梔三錢,煎服,當夜即寐。大令曰:餘服藥近二百劑,安神養血,毫無效驗,何以一劑而能平年餘之疾乎?省三曰:此因受驚,膽汁上泛而渾,少陽之火上升不潛,故不寐也。當用極苦之藥降之,使膽汁清澄。故取黃連之極苦,降上僭之陽,取山梔清肝膽之熱,以膽汁炒之者,欲使其直入膽中也。膽熱清,則膽汁亦清,其理甚明,並非奇異。大令曰:疾果因受驚而起,夜與友手談,梁上鼠忽跌落在盤,子散滿地,散局而臥,即不成寐,先生真神醫也。前輩醫道,豈後學所能望其項背乎?此症丁坦庵先生親目見之,今特志之。


106.痰火擾亂神明不寐案《醫驗隨筆》

淩敬叔一病半年,請先生診視,脈弦大,苔黃膩,兩目失神多眵,徹夜不寐,飲食不進者久矣。語無倫次,親友疑有癲病也。先生曰:此痰火擾亂神明,且積滯未清,非用大黃、元明粉不可。家人畏不敢進,以久病恐虛脫。先生堅持此議,囑服之,一劑下結糞,言稍有序,明日再將原方加減,又下燥糞,略兼溏薄,惟舌苔幹黃厚,擬芳香化濁不應。先生曰:此氣陰虛而不能化也。用人參須、西洋參、羚羊角、珠粉等,數劑後舌苔漸化,再服數劑而苔化盡,得進飲食,病大轉機。適其愛妾病亡,先生代為耽憂,恐此病再生波折。用種種勸解,始得病無變遷,常服益氣養營之方,調理而愈。


107.嗜博不得寐奇案《醫案摘奇》

幼科陳鴻之弟近,業農而嗜博,某年秋收時,近入場博,六日夜而歸,其妻見而詬曰:子女患病,棉花待摘,汝在外六日於心何安,村中諸人,有一如汝者乎?近曰:他人摘花一日,所值幾何?我六日間,得花價三擔半,尚不足耶?因陳近六日夜贏得洋鈿一十九枚,故詞氣之驕如此。其妻不顧,近則囂然自得,終夜鬥口,兩不成寐,天已明,陳近負氣出門,複入場博,博益豪,連博七日,非特贏錢輸去,反負賭債三十一圓,而仍不休,客見其形色反常,且不欲食,以手按其額雲:發熱矣。

諸君盍皆休,博主因之停博,且囑陳近睡,諸客散,近則終夜反復不成寐。明日,博主送近還家,其妻不與言,近亦不欲食。間一日,妻知其病,訴諸其兄鴻,鴻至方脈,其脈洪大,身熱不渴,惟不得寐,問不寐幾日?答云:已半月餘未交睫。遂為其服藥,五劑均無效,乃來邀餘治。詢其始病至今若何?其兄一一詳告。餘曰:難治矣。強奪精神,燎原之火難遏。太史公云:神勞則竭,勞火爍精,陰精內竭,所以收攝、安斂、滋陰、養神諸品,格格不相入,欲治此者,惟有珠黃散,不識效否?其妻云:妾入門十四年,彼無一月不賭,無賭不輸,今以珠黃之錢,為其造賭神廟,使其享賭福矣。後陳近延至三十一日而死,死不瞑目,真自作孽哉!


108.陽不交陰不寐案《邵蘭蓀醫案》

安昌婁 陽不交陰,寤不成寐,脈數右勁,舌尖赤,咳嗽氣逆,胃餒。姑宜清肺、安神、化痰。(三月七號壬寅十九日)

北沙參三錢 霍石斛三錢 炒棗仁三錢 丹參二錢 天冬三錢 光杏仁三錢 夜交藤三錢 生米仁四錢 紫菀錢半 茯神四錢,辰砂拌 橘紅一錢,鹽水炒清煎,四帖。[338]

介按:胃為六腑之海,其氣以下行為順。茲以陽明氣逆沖肺,以致咳嗽不寐,故治以肅肺養胃而安神。


109.肝陽未靜夜寐少安案《邵蘭蓀醫案》

漁莊沈 肝陽未靜,夜寐少安,脈右尚弦[339],左細數[340],嗆咳[341],舌色如前。還宜柔肝腎以和陽為妥。(杏月初四日)

生首烏三錢 紫菀錢半 炙龜版四錢 南沙參三錢[342] 茯神三錢 參貝陳皮錢半 光杏仁三錢 生米仁四錢 桑椹子三錢 生牡蠣四錢 炒杜仲三錢 清煎,四帖。[343]

介按:肝陰已虛,而陽不潛藏,且肝藏魂而肺藏魄。今以魂魄不安,則夜不安寐,肝逆乘肺,則為嗆咳。故治以潛陽育陰,柔肝清肺為主。


110.嗆咳心悸夜不安寐案《邵蘭蓀醫案》

黃公漊某 嗆咳心悸,夜不安寐,脈虛細,胃鈍噁心。宜溫膽和胃,清肺安神。

仙半夏錢半 枳殼錢半 紫菀錢半 瓜蔞皮三錢 陳皮錢半 炒棗仁三錢 川貝三錢 炒穀芽四錢 茯神四錢 白前錢半 蔻殼錢半引鮮竹肉一丸[344]


111.心惕如懸夜寐不安案《邵蘭蓀醫案》

安昌相 心惕如懸,夜寐不安,脈虛細,左關細勁,舌紅,偶然語蹙,姑宜補心丹加減治之。(辛亥十二月念九日。)

丹參三錢 生地四錢 柏子仁錢半 甘菊二錢 麥冬二錢,去心 炒棗仁三錢 遠志肉八分 預知子三錢,即八月劄 元參二錢 釵斛三錢 茯神四錢,辰砂拌引燈心七支四帖。[345]

介按:心血不足,神志不寧,而致心惕如懸,夜不安寐,故治以補益心神為主。用生地以滋氣,酸棗仁以補心,茯神、遠志以安心神,釵斛滋液,甘菊養肝,又用預知子之固腎,燈心以為引導。此方誠治心虛不寐之專劑。


112.溫膽湯加減治納鈍不寐案《邵蘭蓀醫案》)

西莊沈 胃氣仍鈍,夜不安寐,脈濡細,舌黃滑,濕猶未罷,宜溫膽湯加減。(元月十二日)

薑半夏錢半 枳殼錢半 綿茵陳三錢 雞內金三錢 新會皮錢半 棗仁三錢 生米仁四錢 炒穀芽四錢 茯神四錢,辰砂拌 通草錢半 蔻殼錢半清煎,三帖。[346]

介按:膽為清靜之腑,茲以痰濕未清,胸膈之餘熱未退,而致夜寐不安,胃納尚純。治以溫膽湯加減,兼清濕熱而養胃。


113.不寐兼大便艱澀案《邵蘭蓀醫案》

安昌徐 濕熱較減,胃納略增,脈右弦濡,左虛細。夜寐少安,大便艱澀。宜和胃安神為妥。(六月六號乙巳二十日)

仙半夏錢半 炒川連六分 柏子仁三錢 夜交藤三錢 新會皮錢半 炒棗仁三錢 炒遠志八分 通草錢半 茯神四錢,辰砂拌 丹參三錢 穀芽四錢五帖。[347]

介按:濕熱方退,腎液已耗,未能上注於心,是以夜寐不安,胃津未複,是以大便艱澀,故治以和胃安神,補心滋腎,略佐滲濕,俾胃氣得和,則臥寐自安。


114.受驚煩熱不寐治驗案《蕭評郭敬三醫案》

餘素不知醫,廿餘歲時,由江西扶先忠憲公靈櫬歸裏。五月初,抵巫山大峽,江水暴漲,灘阻於前,波撼於後,瀕危者屢矣。先慈不耐驚駭,寢食俱廢,不得東縣雇輿夫,請先慈由陸路至夔府,餘同餘眷仍在船照料,遇受驚駭,竟離家後手足心時時作熱,食少痞脹,至次年季春病勢遂爾大作,煩躁不寐,延之久,周身發熱食少,口幹遺精便溏,肌肉消瘦,面色青白。所有知醫親友,凡負盛名者,延治殆遍,卒無少效。無可如何,始購方書,晝夜臥讀。先惟查閱瘧等論,以冀別有奇方。乃所列諸方,前醫悉皆用過不效,心中愈增憂慮,更加日之久何欠俱無,自亦以為必死。一日偶閱《神農本經三注》至丹參、玄參,張隱庵、葉天士兩賢釋義云:丹參色赤,稟少陰君火之氣而下交於腎。玄參色黑,入腎且多津液參能滋腎水上交於心。

蘇葉、百合二藥雲:蘇葉晝挺夜垂,百合晝開夜合。梔子形象心,色赤入心,能清心火,並能清三焦之火。生地甘寒補血,滋陰水。竹葉清涼亦能清心除熱。因思餘病煩躁不寐,非心腎水火不交亢陽不入於陰耶?丹參玄參一上一下,一水一火,頗能使水火以既濟;蘇葉、百合又能由陽以入陰;心陽偏亢,發熱口幹,佐梔子、竹葉以清之;陽盛必陰虛,再佐生地以滋之。於是用丹參五錢、玄參八錢、蘇葉三錢、百合八錢、生地八錢、水竹葉一握,水煎服。未盡劑,是夜即能成寐,連進十餘劑,即平復如初。乃知此道尚有精義,必用心研究始能略知其奧,非淺人所能領悟也。[348]

尚按:《陰符經》云: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可知學貴自悟,勝於從師。合觀此案,鄉先輩自病自療,卒從善悟入手以收全功,得選藥制方之妙。然治病必求其本,此時倘翻閱仲景之書,則經方中之黃連阿膠雞子黃湯合梔子枳實淡豆豉湯,複入朱辰砂燈心以鎮驚清熱,亦有特效,更可得選藥制方與活用成方加減兩大法門之各有妙義矣。


115.心惕不寐案《邵氏醫案》

心惕,夜寐不安,脈細澀,中脘脹悶,腹痛已緩,癸水趲遲,五心煩熱,宜養胃清熱,佐以寧神。

川石斛三錢 棗仁三錢 藿梗三錢 炒青皮八分 茯神四錢 夜交藤三錢 新會皮一錢五分 綠萼梅一錢五分 地骨皮三錢 炒穀芽四錢 蔻殼一錢五分四帖。[349]


116.勞倦不寐脈壞不治案《醉花窗醫案》

商州牧趙笏山同鄉,崞縣人。以進士宰秦中,所至有政聲,丙辰夏,以天旱祈雨,夜作早興,又商地皆山,每禱出入崎嶇甚苦。秋末忽病,商僻地少醫,遣幹僕入省,求餘往治。餘以需次人,不敢私出省,同鄉武芝田觀察,言於撫軍吳仲容先生,乃治任隨之,越秦嶺而視焉。至其署,笏山尚危坐,議論風生。

問何病?曰:夜不瞑目者廿日矣。問何所苦?則曰:胸滿氣急,飲食不思。茶後診之,六脈俱形沉數,而右關毫無神氣,乍沉乍浮,乍緩乍急,且三至而一息。餘以脈非吉象,不便明言,乃曰:君所患為心火上炎,心腎不交故也。急滋陰以壯水,則得寐。笏山急索一方,乃以地黃湯加生地、桔梗進之。藥下二刻,倦而就枕,沉沉酣睡,晨鐘動方起。請餘入,曰:真仙丹也。前屢服天王補心丹,以為睡覺良藥,而竟不寐,今服君藥,徹夜常眠,披衣而起,如釋重負,弟病雖危,有閣下神手當無恐也。再診之,脈似稍起,而右關依然。乃進七味都氣湯,又開香砂六君湯敷衍之。亟欲歸省,而笏山再三款留,不得已為延三日。臨行笏山食亦少進,起坐頗自如,囑餘筆論其病,餘乃書曰:金水不生,脾胃枯竭,室欲惜精,少思淡食,一陽始生,病將自絕。笏山銘之。餘歸途無事,戲作挽聯雲:越秦嶺而視君,愧餘寡術。牧商山而懷古,想爾同仙。入省後,芝田問笏山之病何如?餘曰:必不起!曰:何故?曰:脈已敗壞,焉得不死。因告以已作挽聯,同人皆笑,芝田陰為料理身後,至十一月二十四日歿於署。其弟來省交代,餘即書前聯挽之,並道及論病數語。其弟憬然曰:閣下何神哉!叩頭而去,扶柩歸焉。


117.水停不寐案《醉花窗醫案》

不寐之病,厥有數端:食積則消導,水停則逐水,陰燥則安陰,脾虛則補脾,陽盛則斂陽。實證多而虛證少,治之極當分別。余讀書於城東之三道河,有友人李君香泉年四十許,未博一衿。素嗜茶,自早至晚,約飲茶數十碗。見爐鼎熱沸,則喜形於色。久之面乏血色,食量減少。每至秋初,則徹夜不寐,天明益渴。一日由家至塾,攜丸藥來,朝夕服之。又常蓄熟棗仁一囊,不時咀嚼。余問何故?則謂:醫家云:棗仁能安神,苦不寐,故常嚼之。問服何藥?則因不寐請醫士習天主教者,名王凝泰,令服人參歸脾丸,謂是讀書勞心,心血虧損所致。余曰:藥效否?香泉曰:並不見效,然尚無害。

余請一診,則脈多弦急。告香泉曰:此水停不寐,非血虛不寐也。就枕則心頭顫動、胸脅悶脹,小便不利,時時發渴[350],乃有餘證,宜逐水則寐自安。若以歸脾丸補之,久而水氣上蒸,恐增頭昏嘔吐,年老恐成水腫。香泉曰:是是。急請一治。余以茯苓導水湯付之,二更許,小便五六次,啟衾而臥,則沉沉作夢語,曰:好爽快。須臾轉側至明始覺,則遺尿滿席,被襆如泥,而飲自此少,食自此進。命常服六君丸以健脾胃。香泉逢人說項焉。


118.肝火鬱結胃中有痰不得臥案《沈氏醫案》

魏提臺,年六十九,平日勞心思慮,氣結痰凝於胃。春三月得不寐之症,每至夜間,胃中如焚,煩躁不寧,目不交睫,晝則稍安,毫不倦怠,飲食雖進而無味。諸醫俱雲心血不足,用天王補心丹。有議心腎不交,而用加味地黃丸;有議思慮傷脾,而用歸脾湯。愈覺日甚,將有發狂之兆,如此者兩月餘。

延余診視,面色紅亮而浮,脈息沉小滑而有力,關部尤甚。此乃肝火鬱而不舒,胃中膠痰固結而不通也。《經》云:胃不和則臥不安。又雲:陽明病不得眠。大便三四日一解,用礞石滾痰丸三錢,大便去粘膩之痰不計,二便如火,以二陳、石膏、黃連、山梔、石菖蒲、鉤藤、瓜蔞實、枳殼[351],連進四帖,即能安臥。然有時胃中如火,又用滾痰丸三錢,又去白痰碗許。仍用前豁痰清火之藥,丸服二十日全愈。一月後又停食冒風,胃脘作痛發熱,用消導之藥平安,後用加味六君子湯調養,康健倍常。


119.胃中痰積不得臥案《沈氏醫案》

閶門外上津橋陳友文令郎,正月患咽喉作痛,用滋陰清火之藥,咽痛已除,而胸膈滿悶,痰涎上壅,飲食不進,不得安臥,已經兩月,邀餘診治。門人杜良一同往。診得脈息甚大,口亦不渴,唯見痰涎上壅,胸中滿悶,而不能進飲食。

此胃中有痰而不得臥,用滾痰丸三錢,下頑痰不計,即能安寢,而胸前舒適。

複用二陳加石菖蒲[352]、鉤藤、枳殼,連進四劑而愈。


120.胃不和臥不安案《沈氏醫案》

徽州吳天具,天稟強壯,多鬱善怒,性嗜酒,酒性大熱,貯於胃中,夜不得安臥,脈息左手沉弦帶數,右手滑大有力。此系肝膽之火,鬱於胃中,煆煉津液成痰,以致胃中不和,而臥不安也。恐冬令之後,痰隨火升而顛僕,為類中之疾。治法宜以豁痰清火,並忌醇酒厚味,戒惱怒,一交冬令,自然卻去病蒂矣。

半夏 廣皮 茯苓 甘草 黃連 石膏 枳殼 山梔 香附 加生薑、竹茹、石菖蒲根煎[353]


121.補塞之法治虛證不寐案《也是山人醫案》

烏(四八) 病傷未複,面無華澤,左脈澀弱,寤而少寐,沖脈隸於肝腎,肝腎衰則沖脈動,心下漾漾,涎沫上溢於口。此屬腎氣少納,中無砥柱,與肝胃症似是而非,擬甘酸攝陰,方亦塞因塞用之一法也[354]

熟地炭四錢 炒黑梔子一錢五分 酸棗仁三錢 五味子三分 遠志炭四分 茯神二錢 淡蓯蓉三錢 紫石英一兩 煎湯代水[355]


122.溫膽湯案《也是山人醫案》

梅三六 昨進涼解方,身熱已止,口渴亦減,是邪解之象,但嘔吐妨食,寤而少寐,餘邪未清於胃腑。《經》云:胃不和則臥不安。擬溫膽湯。

鮮竹茹一錢五分 制半夏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枳實二錢 橘紅一錢 薑汁沖入,一錢 川石斛三錢[356]


123.酸棗仁湯治不寐案《也是山人醫案》

車三一 不寐多日,氣逆欲嘔。此屬肝陽上升,陽不下交於陰所致。進酸棗仁湯。

酸棗仁炒黑切研,三錢 知母四錢 茯苓一錢 生甘草三錢 川芎五分[357]


124.人參養榮湯治虛損案《也是山人醫案》

鐘四五 痢久傷陰,痢止瀉減,脈象右微,瀉血一次,頗多,汗泄不寐,心、脾、肝、腎皆虧,陽氣不肯下交於陰,臟病散,難奏效,深慮反復。

議養榮湯去桂、芍、遠志、陳皮,加棗仁。[358]

人參五分 炙黃耆二錢 炙草五分 炒松熟地四錢 五味子三分 當歸一錢五分 茯神二錢 棗仁炒焦研,二錢 甜冬朮二錢 加桂圓肉二錢

又 議人參養榮湯去桂、薑、棗。[359]

人參五分 綿黃耆三錢 炙草五分 甜冬朮二錢 原熟地四錢 當歸一錢五分 五味子三分 陳皮一錢 生白芍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遠志去心研,四分 加左牡蠣二錢 龍骨煆研,一錢

又 兩顴赤色,陰火上升,口乾汗泄,少寐,下純血已止。此血由經阻三月,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三陰大虧,經斷瘀阻,乃溫補內托,而始下此病根也。與痢症下純血例於不治之條迥異。

然前方已臻小效,脈右微已振,左脈稍濡,腹痛忽冷忽熱,踞於少腹,腹為陰是也。酸水湧溢不止,木邪何疑。當此氣血交虧,無清火法,必得導火歸原,方是治病法程。

仍議人參養營湯去當歸、薑。[360]

人參另煎沖,五分 嫩黃耆三錢 炙草五分 懷熟地五錢 五味子三分 炒焦白芍一錢五分 甜冬朮二錢 遠志去心研,四分 雲茯神二錢 陳皮一錢 加大棗二枚


125.痰火蒙蔽心包神不寐案《孟河費繩甫先生醫案》

佚名 肝陽上亢,挾濕痰蒙蔽包絡,神明無主,如浮雲蔽日,雖照無光。神識乍清乍昧,時常喜哭,夜不成寐。包絡受病,已無疑義。大便燥結,必五六日一行,或肌熱,或手足心內熱,無非痰火灼陰見症。辛涼清熱,未免耗氣傷津。脈來弦滑。清通神明,降火消痰,頗為合度。宜宗前法,更進一籌。

北沙參四錢 京玄參一錢 雲茯神二錢 細木通一錢 薄橘紅一錢 川貝母二錢 天竺黃五分 陳膽星五分 瓜蔞皮三錢 江枳殼一錢 鮮竹茹一錢 鉤藤一錢半 甜杏仁三錢 川雅連一分 荸薺五枚 牛黃末五厘(過服)[361]


126.鎮魂安神治不寐案《孟河費繩甫先生醫案》

佚名 抑鬱傷肝,火升無制,挾痰銷鑠心營,神魂飛越,夜不成寐,喜笑囈語,坐立傾斜。《經》謂神傷則懼恐自失,魂傷則不正當人。脈沉細而弦。宜清火化痰,鎮魂安神。

北沙參四錢 大麥冬三錢 雲茯神二錢 川貝母三錢 羚羊角五分 烏犀角五分 蒼龍齒四錢 左牡蠣四錢 生鱉甲四錢 陳膽星一錢 甘草五分 薄橘紅一錢 鮮竹瀝二兩,沖入 燈心三尺[362]


127.胃陰虧虛不寐案《孟河費繩甫先生醫案》

松江於君佑青,癸醜仲冬,因感冒後,心煩懊憹,徹夜不寐,火升面熱,目赤夜痛,飲食不進已經五日,勢瀕於危,延餘往診。風雪交加,寒氣極重。診脈細弱。胃陰已虛,中無砥柱,肝陽上亢,挾痰熱上蒸清道。胃病則生化源窮,關係甚大。必須甘潤養胃。若能胃陰來複,則痰火自平。最忌苦寒傷中。檢前服藥方多用黃連,病情因此增劇。[363]

遂用北沙參四錢,大麥冬三錢,粉甘草五分,生枳殼一錢,生石決四錢,川貝母三錢,瓜蔞皮三錢,川石斛三錢,冬瓜子四錢,生熟穀芽各四錢,鮮竹茹一錢

一劑,夜寐頗安,能進米粥二盞。

照前方又服一劑,心煩懊憹、目赤夜痛皆退,能進乾飯二盞。

照前方加海浮石三錢。再服一劑,眠食俱佳,精神振作,病已霍然。


128.濕痰入絡心悸不寐案《孟河費繩甫先生醫案》

廣東李茂堂,心悸不寐,右足趾作痛,牽引足跗,鼻塞涕多。此中虛血虧,濕痰入絡,而兼感冒也。須補散兼行,化痰通絡,方合法度。[364]

方用吉林參須五分,嫩蘇梗一錢,陳廣皮一錢,制半夏錢半,象貝母三錢,苡仁四錢,左秦艽一錢,杏仁三錢,瓜蔞三錢,地膚子三錢,五加皮二錢,甜瓜子三錢,北秫米三錢,嫩桑枝三錢。[365]

連進三劑,鼻通涕少,右足趾作痛已止,夜寐亦酣。外邪清而濕痰化,足筋自舒。

改用別直參一錢,全當歸二錢,陳廣皮一錢,制半夏錢半,象貝母三錢,柏子仁二錢,雲茯神二錢,北秫米三錢,龍眼肉五枚。服六劑而愈。[366]


129.中氣久虛濕痰阻胃不寐案《孟河費繩甫先生醫案》

廣東姚仁峰,心悸不寐,肢麻怯冷,食入作吐。餘診其脈,左弦右緩。中氣久虛,濕痰阻胃。

遂用高麗參一錢,茯神二錢,白朮一錢,當歸二錢,棗仁錢半,遠志八分,廣皮一錢,半夏錢半,茅朮一錢,木香五分,砂仁一錢,炮薑八分,龍眼肉三枚。連服十劑而愈。[367]


130.陰虛陽亢心腎不交不寐案《孟河費繩甫先生醫案》

蘇松太鎮臺張韶臣,徹夜不寐,心煩懊憹,難以名狀,遺精陽痿,已經年餘。遍治罔效,延餘診視。脈來弦大而滑。此陰虛陽亢,心腎不交。治必育陰潛陽。

方用大生地三錢,龜版四錢,牡蠣四錢,女貞子三錢,杭白芍錢半,大麥冬三錢,川石斛三錢,陳橘紅五分,白茯神二錢,雞子黃一個沖服。[368]

連進三十劑,心煩懊憹已止,入夜能寐而未酣暢,遺精陽痿仍然。肝陽已平,心腎交通;腎陰尚虛,精氣不固。

照前方加九制熟地三錢,川黃柏一錢,豬脊髓一條。接服五十劑,遺精止而陽剛振。張氏年已五旬,尚無嗣續,來年妾生一子,張氏喜甚,因問曰:遺精煩躁,徹夜不寐,固是陰虛陽盛;至於陽痿,多屬陽虛。前服鹿茸,陽痿更甚;今服補陰藥,陽剛即振,而且得子,此何理也?答曰:孟子謂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勃然興之矣。可為此症鐵板注腳。張氏為之首肯。


131.陰虛陽亢夾濕熱夜寐不酣案《孟河費繩甫先生醫案》

佚名 陰血久虛,肝陽上升,挾素蘊之濕熱,消鑠胃陰心營,心腎不交,夜寐不酣,目燥喉痛,牙齦流血,作惡欲吐,腰酸帶下,下體起顆作癢。脈細弦而數。治宜養陰清肝,化濕和胃。

鮮生地四錢 玄參一錢 北沙參四錢 雲茯神三錢 女貞子三錢 川石斛三錢 川貝母三錢 川黃柏五分 川楝肉一錢半 生穀芽四錢 冬瓜子四錢 鮮竹茹一錢 大麥冬三錢 天花粉三錢 車前子二錢 珍珠粉五厘 西牛黃五厘,(二味過服)[369]


132.黃連阿膠湯治不寐案《叢桂草堂醫案》

張星五大令(紹棠桐城人)宰昆山時,其如君年四十餘,患血崩症,經醫治愈,自是遂不能寐,精神疲憊,飲食不多,延予治之。左脈細小,心脈尤弱,臍左有動氣勃勃,甚則上沖,心悸多汗,頸胸間嘗覺筋掣。

蓋血舍空虛,筋無血養,而虛陽不能斂納也,乃與阿膠雞子黃湯合三甲複脈湯,加女貞子、枸杞子、棗仁、茯神、柏子仁等,接服五劑,諸症稍退,夜間亦稍能寐。遂接服五十五劑,病大退,飲食亦較多矣,嗣以原方加生地、熟地,製成膏劑,常服全瘳。

孟姓婦,年逾四旬,素患白帶,庚戌秋間臥病,服藥不效,遂延予治。病者煩躁不安,徹夜不寐,稍進湯飲,則嘔吐不已,臍左有動氣,白帶頻流,自覺燒熱異常,捫其身涼如平人,脈亦弦小不數,舌紅赤光,毫無苔垢。問其家人,病者性情素躁,且已產育十二胎,蓋血液虧竭,陽熱偏勝,加以所服藥餌,皆辛散苦寒之品,以致胃氣益虛,胃液益竭,而神不守舍也。

乃與黃連阿膠湯,加沙參、麥冬、熟地、棗仁、茯神、牡蠣、龍齒、珍珠母、朱砂塊、磁石、蔞仁等藥,芩、連只用數分,熟地、阿膠等則用三錢,以雞子黃一枚,生攪沖服,一劑煩躁定,能安睡。二劑後眠食俱安,但精神疲憊,遂以前方去芩、連,加蓯蓉、枸杞,填補精血。接服數日而痊。


133.心內煩雜不寐案《叢桂草堂醫案》

張畢亭子十五歲,癸醜夏間臥病,服藥五劑弗效,延予診之。病人常覺心內煩雜不安,數日未能眠,大便泄瀉,咳嗽,咳則右脅作痛,身熱,舌邊紅,苔薄白,舌動則現裂痕,小便黃濁,精神疲倦,脈息軟數,閱前服方,則檳榔、枳實、黃連、栝蔞、薤白、生地、薄荷、桑葉等,蓋克削過甚,胃津耗竭,濕熱未清,而腦力複受損也。

擬方用北沙參二錢,百合四錢,棗仁、朱拌茯神各四錢,苡仁三錢,青蒿三錢,佩蘭一錢五分,杏仁二錢,枇杷葉一片,朱染燈草二尺,作煎劑。

服後安睡兩小時,心煩定,自覺爽快多矣,大便亦不泄瀉,食鍋巴糕數片,身熱亦輕,脈轉緩滑。原方去佩蘭、杏仁,加鮮石斛三錢,貝母一錢,枸杞子二錢,茅根三錢,接服兩劑而痊。


134.津液大傷不寐案《叢桂草堂醫案》

米某年逾四旬,臥病多日,服藥數劑,他病俱退,惟徹夜不寐,譫語笑不休,不饑不食。予視其舌,尖紅而苔少,脈息小滑,蓋病退而津液大傷,痰熱阻滯為患,遂以百合、知母、沙參、麥冬、貝母、花粉、棗仁、柏子仁、茯神[370]、竹茹、黃芩,少加川連[371]二分[372],一劑而笑止神安,遂以飲食調養而瘥。


135.心腎脾虛不寐案《阮氏醫案》

葉 臟者藏也,心藏神,腎藏精,心虛則神無所安,故夜臥不寧,腎虛則精不固攝,故每多遺泄。至於火不生土而脾虛,則濕聚多痰;水不涵木而肝強,則氣升莫制,乃痰氣並作,故喘嗽不安耳。

遠志筒錢半 女貞實三錢 淡乾薑八分 春砂仁八分,沖 酸棗仁三錢 青鹽皮八分 北五味八分 真川柏錢半炒 白茯神三錢 宋公夏錢半上藥煎送固精丸三錢[373]


136.脾腎兩虛不寐案《阮氏醫案》

曹 崩漏之後脾腎兩虛,濕凝不化,腹痛食減,兼之血燥神虛,夜臥不安。脈象沉細,舌苔白活。治以調補安神為是。

炒白芍三錢 遠志筒錢半 白茯神三錢 合歡皮三錢 川桂枝錢半 酸棗仁三錢 炒于朮二錢 炙甘草一錢 春砂仁八分 廣木香八分[374]


137.鬱傷心脾不寐案《阮氏醫案》

張 鬱傷心脾,經脈不和,心胸悸動,寤而不寐,飲食無味,略兼咳嗽。宜調養怡情,是為正治。

白茯神三錢 廣鬱金錢半 全當歸三錢 佛手花八分 遠志筒錢半 北沙參三錢 生香附錢半 炙甘草八分 酸棗仁三錢 紫丹參三錢 玫瑰花八朵[375]


138.梅核之氣不寐案《阮氏醫案》

繆 脈見短滑,舌苔微白,口苦,夜間寤而不寐,身體微寒微熱,喉間覺見梅核之氣,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治以芳香開鬱法。

白茯神二錢 家蘇葉八分 生香附八分 玫瑰花六朵 水法夏錢半 制川樸八分 廣鬱金八分 遠志筒一錢 酸棗仁二錢 廣橘絡八分 炙甘草八分[376]


139.肝經鬱火不寐案《孫文垣醫案》

僉憲韓約齋老先生令子室,每動怒則夜臥不安,如見鬼魅,小水淋瀝,今又大便秘結,腹中疼痛,腰胯賬墜如生產狀,坐臥不安,因痛而脈多不應指。此肝經鬱火所致,法當通利。

以杏仁、桃仁各三錢,柏樹根皮、山梔仁、青皮各一錢,檳榔五分,枳殼八分,水煎服之。少頃大便通,通脹隨減。[377]


140.痰入於膽不寐案《程原仲醫案》

工部郎中李公(諱養賢,蒲州人),庚戊秋患不眠者兩月餘,諸藥用養心血、安神等藥不效。因解糧往易州,便返回鄉養疾。臨發,吏部王公屬延餘治,至見公人修長,面色微青,性急多怒。診左寸關脈弦滑,右寸關數滑。餘曰:此由惱怒氣逆,痰入於膽所致。公聞喜曰:他醫但言血虛,不宜用痰藥,吾往無病時,常多痰,今數月不吐,益見其壅滯為害,公言甚當。若云入膽,則何以治。曰:膽為清淨之腑,稍有邪幹之則不寧,公怒傷肝,痰因氣上。肝膽為表裏,肝方強盛時,痰不能入,本臟反於其腑,則膽受病矣。

南星者治痰之藥也,膽制者能引入膽也,重用以為君;橘紅利膈;

茯神、酸棗仁安神,用以為臣;

多怒者宜伐肝,善怒者宜清火,用白芍、黃連、竹茹[378]為佐使,少加生甘草,緩以和之之意,使燈心導火下行。

服十餘劑,就寢熟睡,因欲邀餘同住。餘曰:公病已愈,烏用餘行,為哉,但戒惱怒,多服化痰藥則得之矣。


141.陰虛心悸有火不寐案《醫述》

一人患陰虛火旺,徹夜不眠者兩月,食廢形削。方用人參、棗仁、茯神、遠志、生地、當歸、五味子、麥冬[379],佐以琥珀、辰砂、金銀器,百劑而瘳。此證心經雖有火,幸未灼肺,多服補陰收斂之劑,水火自然升降矣。


142.多夢案《醫述》

宛平王中堂,患一奇證,每寐即夢持重搬運,甚覺困乏而醒,睡去,其夢如故,一夜數十次。醫用參、歸、棗仁、茯神、遠志養血安神之藥,愈服愈甚。診脈兩寸洪大有力,兩關洪大兼弦,兩尺洪弦無力,知為藥誤。

蓋寐者,心神藏納於腎,乃水火既濟之時。心猶人也,腎猶舍也,今心陰不足,腎火獨亢,乃遂上炎之性,而失下交之象矣。蓋心中之水,真水也;腎中之火,真火也。水火互藏其根,故心能下交,腎能上攝。今心腎已成不交之象,複補其心陽,愈增其上炎之勢,焉能使陽會於陰,元神凝聚於內乎?

乃以重劑八味湯[380],加牛膝、五味子,用燈心、蓮子作引[381],數服而愈。


143.母不舍子不眠案《醫述》

一婦不眠兩月,眩暈脅痛,咳嗽嘔吐。醫謂氣血兩虛,服補藥不效。診左關脈弦數有力,右關弦滑而濡。斷為肝火上逆,脾有濕痰。蓋脾為心之子,脾有邪則心不能舍於脾,謂之母不舍子,故不眠。脾中有痰,故作暈亦作嘔[382];肝火上逆,故作咳作嘔亦作暈。

方用半夏、陳皮、蒼朮、煨薑,燥脾中之濕痰;

黃連、香附、竹茹、白芍,平上逆之肝氣。

吐痰碗許而愈。


144.肝虛邪襲不歸舍案《同壽錄》

有人臥則覺身外有身。蓋人臥則魂歸於肝,此由肝虛邪襲,魂不歸舍,名曰離魂。用人參、龍齒、茯神各一錢,煎湯,調朱砂末一錢,睡時服。三夜後,真者氣爽,假者化矣。

 

  1. [1]可能是血少,也可能是血阻
  2. [2]通經無用,表示是血少
  3. [3]失眠是心血不足
  4. [4]陽虛
  5. [5]午後發熱可能是邪在陰分,也可能是血虛,此例當然是血虛
  6. [6]午前補氣以生心營
  7. [7]午後散鬱兼養肝血
  8. [8]氣鬱明顯
  9. [9]胃不和則臥不安,也可以解釋為肝氣犯胃
  10. [10]解肝鬱,清鬱熱以清乳腫
  11. [11]補心營之血以助眠
  12. [12]炒梔後涼性較減
  13. [13]潤心以助安神
  14. [14]血崩後血虛發熱
  15. [15]血虛發熱不宜用太重的涼藥,宜清補
  16. [16]沒有出血,自然不需止血
  17. [17]補中益氣的很多藥都能補心營,只是升發而不斂,對睡眠的幫助較少
  18. [18]養心營之血,又能助眠,很對證,只是我覺得如果不再用四物加補肝營的話,血虛發熱還是有可能復發,但睡眠是可以得到有效控是真的
  19. [19]猜想是用溫膽湯
  20. [20]睡眠解了,但溫膽湯畢竟耗氣傷陰
  21. [21]用補的方式補脾去痰
  22. [22]補血清熱
  23. [23]再養心營以顧睡眠
  24. [24]症狀是肝火為主很明顯,先解決肝火症狀
  25. [25]音同「七」,傾斜之義
  26. [26]上症中還有心驚膽怯的症狀,是心氣不仍有不足,也就是很多書為了區分心的物理心氣虛(心悸),和精神性心氣不足(失眠),也就是心膽氣虛證型,筆者還是認為,用歸脾湯的效果會更好
  27. [27]沒有氣虛血虛兼症,只有精神不安而失眠
  28. [28]或許是左寸不浮而左關浮而有這樣的診斷吧!
  29. [29]安神為用,斂肝鎮肝氣
  30. [30]老虎眼睛,目前尚無代用品
  31. [31]這種解釋現在看起來太牽強了,總之我覺得一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或許就可以解決
  32. [32]沒有痰熱,推斷是胃中樞扭氣阻,心火不能下吸於腎
  33. [33]助少陽之氣下行交心腎助眠,但還是治標用,畢竟沒有痰熱
  34. [34]清而兼潤,才是王道
  35. [35]斷為心病沒毛病,所以有人用補也是很正常的
  36. [36]脈弱時,有緩脈時,有痰濕的可能性
  37. [37]只能說,之前人補心氣,安神,補血都不效,已經幫他排除他症了,斷為膽病也只是剛好
  38. [38]怎麼看都是肝陽上浮
  39. [39]我還是覺得龍骨牡蠣比較適合這個肝氣上浮的表現
  40. [40]成份是水銀和朱砂,現在都是禁藥不能用,所以這個醫案廢了
  41. [41]睡醒
  42. [42]多夢,也是睡眠障礙之一,不一定都是心氣虛,五臟虛損都可能會造成多夢,以下參考:《素問·方盛衰論》:「肺氣虛,夢見白物,心氣虛,夢見救火陽物,肝氣虛,夢見菌香生草,脾氣虛,夢見飲食不足,腎氣虛,夢見舟船溺人。」
  43. [43]以前人還可以攻心為上,現代人不會信這個,自然也就不能學這招
  44. [44]潰後氣血不足
  45. [45]肝氣浮而不斂
  46. [46]續補中焦,調和肝膽
  47. [47]補脾
  48. [48]兩藥都是升發脾氣,補中益氣湯思路,可以養一點心營
  49. [49]助消食
  50. [50]過思傷脾
  51. [51]泛指男女結婚
  52. [52]就是單純補脾益腎
  53. [53]可能伴有陰虛,但不管有沒有,先不急著治
  54. [54]一樣是過思傷脾
  55. [55]氣虛自汗,合理
  56. [56]
  57. [57]過哀傷肺,肺氣不足造成發熱或惡寒發熱
  58. [58]先清肝火
  59. [59]再調補脾肺
  60. [60]補心丹思路,心腎陰虛火旺
  61. [61]重鎮安神
  62. [62]是比喻,不一定是心的問題
  63. [63]人參養榮湯思路,雖然少了幾味,防風我視為引藥入肝
  64. [64]瓜蒂+鬱金,用來催吐的
  65. [65]熱湯薰蒸使其發汗,意在祛除外絡之痰濁及肌表之濕邪
  66. [66]幹部,史部的別稱
  67. [67]去掉兩瀉以求速填腎陰,而非平時的養腎陰
  68. [68]加斂腎氣
  69. [69]心中
  70. [70]這個案例怎麼看都覺得是實證,如果不是看到病人身上可能的證據,比如體型或脈象,我也會用前藥,而不會考慮歸脾湯,只能說,望診還是很重要的。
  71. [71]形象俱勞,如果不看脈,會給補藥很合理
  72. [72]一般的去痰藥還不夠
  73. [73]疏肝清熱
  74. [74]桂枝也有一點平肝以防犯胃的功能,在此可能只是防丹梔太多傷胃
  75. [75]天將暮時
  76. [76]總地來說就是脈又大又散
  77. [77]這算是用補藥治看似實證的例子
  78. [78]樞通中焦之機,以利上氣下達,心腎相交
  79. [79]過思傷脾,脾氣不降,還兼有痰飲
  80. [80]早上補腎,也有助溫脾陽
  81. [81]和胃以助上氣下達
  82. [82]厥陰陽氣
  83. [83]真的陰損的還要滋陰或是平肝,酸棗仁湯算是對應一般輕症心腎不交有效
  84. [84]從方子來看是肝腎浮火症
  85. [85]火已去,只是需實肝腎
  86. [86]兼清肝火,我長知識了,以前只視之為去清熱去痰之藥。《本草分經》:「甘,微寒。開胃鬱,清肺燥,涼血,除上焦煩熱,兼清肝火,涼胎氣。」
  87. [87]沒有大病
  88. [88]筆者的解讀是健康人的病,也就是可以從心而治的病
  89. [89]利用《內經》的「思傷脾,怒勝思。」之案例
  90. [90]筆者不認為是飲證,只用半夏去推理為飲證,太武斷,我還是傾向胃不和的解釋
  91. [91]下氣止咳用,在此我解讀為助陽氣自肺入下,以合陰氣,其實就是半夏怵米湯思路
  92. [92]降氣以合陰陽
  93. [93]實火明顯,而且前人清補的藥也試過了,這是作者敢用猛藥的原因
  94. [94]這種用藥的膽識不是一般人有的,小朋友不要學,這醫者是有練過的。
  95. [95]脈實體虛,還是虛熱的機會比較高
  96. [96]這是腎不納氣
  97. [97]只是鎮心安神,並非治本
  98. [98]這是血瘀造成的虛證,可以參考下面的醫案,這種醫案都不合一般中醫師的思路,所以要仔細揣模,然後「或許」有一日真的能用上
  99. [99]是最重要的指標,一般人的思路真的會用補藥
  100. [100]身體不錯
  101. [101]音和義都同「鬱結」
  102. [102]肺陰不足
  103. [103]胃陰不足
  104. [104]大腸過燥
  105. [105]潤腎安心
  106. [106]潤下益陰,以收斂虛火
  107. [107]上案是體素厚,所以用輕症的酸棗仁湯交通心腎,這個病人比較重症,益陰和清熱藥都用得比較重
  108. [108]先用酸棗仁湯治標
  109. [109]因為肝陽過主旺,所以用酸棗仁湯去川芎
  110. [110]只用三分,以求引藥入肝腎
  111. [111]抑肝氣,滋腎氣
  112. [112]益腎強志,兼能溫肝。《本草經解》:「腎通氣而藏志,巴戟氣溫益肝,肝者敢也,肝氣不餒,則不耗腎,而志氣增益也。」
  113. [113]沒有陰虛表現,所以用補腎的方式交通肝腎
  114. [114]歸脾湯加丹梔,兼除肝經鬱熱
  115. [115]歸脾湯加陳皮續斷,兼補一點腎
  116. [116]如果是筆者,很可能斷為溫膽湯證,或許是病人病久,所以虛證的可能為大
  117. [117]也是歸脾洷湯加減,用以養心營
  118. [118]歸脾湯加大熟地
  119. [119]除了養心營,再加強補心氣
  120. [120]解釋很牽強,但不失為一種用藥上的指導
  121. [121]腎水不足,可能有肝火或心火,由夜寐不寧推得火心的可能性較大
  122. [122]腎水不足
  123. [123]中氣不足,陰虛浮火,造成沉滑的原因可能是浮火是被鬱住的
  124. [124]補腎寧心
  125. [125]安神
  126. [126]補心腎之
  127. [127]補肺脾之氣
  128. [128]佐助安神
  129. [129]氣虛之火
  130. [130]黃耆建中湯加減,算是心胃都養,雖然沒有桂枝,但有桂酒炒的炮製法,再加一點清肝益滋胃陰之藥
  131. [131]歸脾去木香加石決明
  132. [132]心火較大
  133. [133]胃陰不足
  134. [134]主要是補中焦氣陰,再用黃芩丹皮略清虛火
  135. [135]去胸中痰積
  136. [136]潤心
  137. [137]散胸鬱
  138. [138]安神,佐助利痰
  139. [139]溫膽湯的主要三味,去痰降氣
  140. [140]去心胸鬱火,因為有貝母潤心,不至於過苦寒
  141. [141]和半夏配合成半夏怵米湯
  142. [142]就是金針花,有補血助眠利尿之效
  143. [143]補心脾之陰,又可佐制去痰造成的陰虛,又能兼安神。《本草分經》:「甘,平。和血補陰,安五臟,和心志,益心脾。調和則五臟自安矣。」
  144. [144]痰已去多,就用清熱益陰的藥調理
  145. [145]用來治痞和胃的,和一般的製首烏功用不一樣。《本草新編》:「惟生首烏用之治瘧,實有速效,治痞亦有神功,世人不盡知也。」
  146. [146]主要就是清熱,膽星只用三份,所以化痰力道很小,都是清心肝熱的方子
  147. [147]真有趣,連豎劈橫劈都是炮製的一部份了嗎?
  148. [148]從補氣陰的藥(黨參、生地、石斛)這麼重來推測,是用急補的方式補氣,再用其他的藥疏通氣機
  149. [149]作筆自己說了,養水涵木,培土化痰,補多於清
  150. [150]安神助眠
  151. [151]降氣和胃
  152. [152]佐清肝膽之火
  153. [153]利水滲濕,佐清痰火
  154. [154]佐清心
  155. [155]主要就是黑歸脾湯,補心營為主
  156. [156]可以睡但品質不好
  157. [157]省去斂氣之用
  158. [158]直接安神
  159. [159]補脾腎
  160. [160]交通心腎
  161. [161]應該是耳癢出火,斷為脾不制水而加的思路
  162. [162]寧心安神
  163. [163]減一點腎藥
  164. [164]照上方的思路再加一點肝營以養心營
  165. [165]是太陽少陽兩陽之間,陽氣因交疊而最盛
  166. [166]胃氣不足,所以白天睡多
  167. [167]生用清實熱,熟用斂虛熱
  168. [168]安神
  169. [169]佐助和胃
  170. [170]和胃降氣
  171. [171]斂肝胃之陰
  172. [172]就是二陳湯
  173. [173]主要是和胃去濕
  174. [174]去濕降胃氣之外,還清胃熱
  175. [175]說明胃熱仍在
  176. [176]主要是退風熱的思路
  177. [177]此次首次加麥冬以益胃陰
  178. [178]治胃中痰飲不降
  179. [179]主要以養心營為主,但和歸脾湯思路不太同,是由腎陰化血入心營的思路
  180. [180]就是交泰丸
  181. [181]至今的證據顯示,陽蹺脈盛就是火氣大造成的失眠總稱
  182. [182]黑歸脾湯合半夏怵米湯加減
  183. [183]歸脾湯
  184. [184]補肺腎之陰,瀉肺腎之火
  185. [185]看方子是斂虛火安心神的,算治標方
  186. [186]化痰為主,主清,再用一點點潤性的沙參
  187. [187]音「服詞」,荸薺的別名
  188. [188]原書是寫「虫宅」,不知道是不是海蛇的同義字,但是海蛇得確也有化痰的攻效
  189. [189]《得配本草》:「心血虧而心火橫發者,赤石脂斂之。」
  190. [190]就是八味地黃丸的加減方,因為填納封固法,所以沒有茯苓澤瀉類的利水劑,還有牡蠣棗仁等安神藥助眠
  191. [191]主要就是平肝潛陽,略滋肝腎,臨床上真珠母丸就是主治神志方面的平肝潛陽
  192. [192]平肝潛陽
  193. [193]潤肺
  194. [194]
  195. [195]《本草求真》:「丹參專入心包絡,兼入肝。味苦色赤,性平而降。」
  196. [196]潤肺清熱
  197. [197]補腎
  198. [198]峻補不受,用白朮理脾氣以助藥吸收
  199. [199]補營血,心肝營血都補
  200. [200]《得配本草》對清心的藥做了很多的解釋:「丹參、茯神、犀角、川連、辰炒、赤石脂、淡竹葉、玄明粉,俱治心經之火,而用之各有所當。心血不足以養神,神不安而虛火動者,丹參補之;心怯弱而火氣欲發者,辰砂降之;心血虧而心火橫發者,赤石脂斂之;心受暑熱而脈來混濁者,淡竹葉清之;熱邪熾盛而心脈勁急者,川連平之;心火鬱結而心脈沉急者,犀角發之;心火燔灼而病多狂躁者,玄明粉滌之。若不分輕重以治,非但治之無效,抑且陰受其殃。」
  201. [201]補肝腎之陰以化營血,用以去風
  202. [202]黃柏的一種,功用也是清熱燥濕,也可以清上焦熱
  203. [203]主補中上焦氣陰,但針對痰的藥沒有給,醫者自己也說了以健中保肺為主
  204. [204]幾乎都是散鬱清熱的藥,還有半夏怵米湯和胃以助眠
  205. [205]厥陽上犯
  206. [206]和胃抑肝,看不出成方,但看得出治療思路
  207. [207]胃可以降氣,但肝熱仍在,胃陰不足可能是從大便不行推測的
  208. [208]主要思路是黃連溫膽湯,由桑葉丹皮來推測,還有肝膽氣火
  209. [209]溫膽湯加減,主降胃腑,次理肝氣
  210. [210]還是溫膽湯,這次加重去痰安神
  211. [211]去痰清熱還是要主要思路,是溫膽湯的強化版
  212. [212]主要養胃陰,略清肝火
  213. [213]黃連溫膽湯加減
  214. [214]疏肝和脾
  215. [215]脾好了,再用平肝法
  216. [216]只比上一次多了吳茱萸,暖胃制肝為用
  217. [217]還是黃連溫膽湯加減,加梔子清心肝之火
  218. [218]這次以補的方式處理,問題一樣,但處理可以不拘一法,以補代瀉
  219. [219]主要策略是化痰利濕
  220. [220]清胃和胃以抑肝
  221. [221]照前方再加益陰藥
  222. [222]再加交泰丸交通心腎
  223. [223]溫膽湯加一些抑肝固腎藥
  224. [224]一樣是和胃抑肝的策略
  225. [225]一樣是和胃抑肝的策略
  226. [226]提陰上潤
  227. [227]單純眠睡
  228. [228]安神用
  229. [229]也是安神
  230. [230]鎮心安神
  231. [231]安神
  232. [232]固腎水,在此應該是補助用。《本草備要》:「入足少陰經氣分。固腎水之泄,暖少陽之精」
  233. [233]平肝潛陽
  234. [234]養心安神,交通心腎
  235. [235]膽氣上升
  236. [236]肝氣不降
  237. [237]至此是前方的加減,還是以補心兼交通心腎為主
  238. [238]安神,兼能化風痰,我的理解就是化心包或膽經的痰,也就是助清腦部的廢物
  239. [239]化相火因灼而生的痰火。《本草備要》:「去風化痰,散結行經,能散相火逆結之痰,及風熱為病。」
  240. [240]潤心及諸臟
  241. [241]這應該是指用鐵器來煎藥,但我也不知有什麼差別,也有一說是放金屬一起煎,不管是什麼,現在也都不會這麼做了
  242. [242]滋陰陽潛陽
  243. [243]安神寧心
  244. [244]滋陰益肝
  245. [245]提陰上潤,澤瀉在益陰藥少的時候,不宜多用
  246. [246]潛肝陽
  247. [247]潤上焦虛火
  248. [248]助眠睡
  249. [249]清胃及膽經痰火,也能助陽入陰
  250. [250]歸脾湯加熟地,滋陰補血,打底用
  251. [251]潛陽氣
  252. [252]和胃以理中,助陽能入陰
  253. [253]引火歸源兼清心
  254. [254]清心肺之痰,在此用不上,但可以佐制半夏的潤性
  255. [255]溫膽,為主要思路
  256. [256]再用溫膽思路,只是略通心腎
  257. [257]大病之後,以補為主要思路
  258. [258]營血鬱熱
  259. [259]安神
  260. [260]清鬱熱
  261. [261]清痰熱
  262. [262]化相火因灼而生的痰火。《本草備要》:「去風化痰,散結行經,能散相火逆結之痰,及風熱為病。」
  263. [263]滲熱,也能水氣滯造成的水停
  264. [264]相下焦虛熱
  265. [265]眠睡
  266. [266]助勢用法
  267. [267]潤心腎
  268. [268]助去肺痰
  269. [269]眠睡安神
  270. [270]助清肝熱
  271. [271]潤肺化痰
  272. [272]交通心腎,滋陰清火
  273. [273]滋陰啟陰
  274. [274]安神
  275. [275]補肝腎,《本草綱目》:「入肝而補腎,子能令母實也」
  276. [276]補腎固澀
  277. [277]也是補腎常用藥
  278. [278]大補腎陰,又快又強
  279. [279]眠睡
  280. [280]滋陰潛陽
  281. [281]潤心陰
  282. [282]從補腎退而補脾以利運旋
  283. [283]快速補陰
  284. [284]理脾氣
  285. [285]眠睡
  286. [286]斂肝胃之陰
  287. [287]補腎
  288. [288]補脾腎
  289. [289]啟水兼利水
  290. [290]用來和胃氣以助運旋,而且也兼能補腎
  291. [291]補腎陽
  292. [292]和胃消積
  293. [293]上面的方法再加一點點力道,如下上方是以退為進,這次的就是再推進些許,可仍是退。
  294. [294]有痰略燥
  295. [295]我不知道這次的以退為進是什麼,只知道病人無大礙,這次就以治外感外主
  296. [296]宣肺理肺以止咳
  297. [297]潤肺化痰
  298. [298]透風熱
  299. [299]理肺氣
  300. [300]化痰熱
  301. [301]利水以助化痰
  302. [302]潤肺
  303. [303]降氣化痰
  304. [304]脾腎雙補,以腎為主,且腎的陰陽都有補
  305. [305]養肝潛肝
  306. [306]助眠
  307. [307]化痰,上文有寫了是因為痰濕素盛
  308. [308]潤上兼能去痰
  309. [309]助眠
  310. [310]養血滋陰,又益陰化血
  311. [311]安神助眠
  312. [312]益肝陰以平肝陽
  313. [313]重鎮安神,清心瀉火
  314. [314]還是斂陰平肝,但此次益陰多,潛肝少
  315. [315]得確是以清心為主,但是用了半夏不知如何解釋,只能解釋為助心火下收至腎
  316. [316]養肝血,枇杷葉有一點抑肝陽的功能,算是佐助。《本草思辨錄》:「枇杷葉青翠不雕,煮汁則冷,有抑肝陽之能,且使肺胃咸循其降納之職。」
  317. [317]就是溫膽湯為主,化濁痰,用一點益陰藥潤燥
  318. [318]脾胃都補,也有制肝降胃,我對這個醫案的理解為膏劑可以用很多少量的藥當調補用
  319. [319]還是煎方有目標,暖胃制肝為用
  320. [320]
  321. [321]清肝,除痰降氣
  322. [322]主補脾腎,陰陽雙補,
  323. [323]清肝熱及膽火,痰中帶紫,加丹參清心化瘀
  324. [324]益陰平肝,兩個方向的用藥都很猛,應該病得不輕。
  325. [325]得確是瀉肝和胃的思路
  326. [326]陰虛陽亢
  327. [327]補脾胃腎陰,交心腎
  328. [328]歸脾湯加補腎藥
  329. [329]肝營心營之血都有補
  330. [330]上方去白芍加杞子,加強一點填陰效果
  331. [331]再多補肺腎之陰
  332. [332]交通心腎
  333. [333]膽主決斷
  334. [334]是溫膽湯加強版
  335. [335]半夏秫米湯合瓜蔞薤白白酒合溫膽湯
  336. [336]和上一個醫案很像
  337. [337]甘麥大棗合生地以滋陰,開頭說是血虛陽升,但沒有直接補血之品。
  338. [338]其實是補肺胃之陰為多
  339. [339]胃不和
  340. [340]肝陰不足有熱
  341. [341]嗆咳就是要考慮肝的問題
  342. [342]肺腎之陰都可以補,算是因為有咳,所以選這味藥吧!
  343. [343]補肝腎以益肝
  344. [344]溫膽的力道很低,潤肺清肺也點到為主,算是清養的方子
  345. [345]策略是補心清心,應該可以理解為心膽氣虛的證型
  346. [346]清痰熱和和胃,比較沒有降氣
  347. [347]主要是和胃安神,黃連只用了六份,只是佐助而已,不至於傷陰
  348. [348]都是偏上焦的清熱益陰藥,得確都是失眠很少會用的藥,筆者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清心熱的思路,然後再交通心腎
  349. [349]養胃安神,再用藿梗佐清濕痰
  350. [350]津液不能去上承
  351. [351]去痰清熱
  352. [352]也是去胃痰為用
  353. [353]清熱胃,去胃痰,略抑肝氣
  354. [354]用補的方式來解除阻塞的表現
  355. [355]補腎以助上氣下納
  356. [356]溫膽湯加石斛以益陰
  357. [357]沒有其他症狀的時候,酸棗仁湯幾乎都是萬用的
  358. [358]直接用填氣血的,所以不用發散的藥
  359. [359]加回交通心腎的藥,如遠志
  360. [360]筆者想不到為何要去當歸的解釋,只能解讀為以養心營為主,當歸會拉到肝營去
  361. [361]益陰,並清痰熱
  362. [362]看來是心包痰火的證型比較明顯
  363. [363]由脈來斷到底要補還是要瀉的很好醫案
  364. [364]主要是傷科
  365. [365]以去經絡的濕痰為主
  366. [366]傷科處理好後,以養血安神為主
  367. [367]以補中為主,略去痰補心
  368. [368]滋陰潛陽
  369. [369]養胃陰,清濕熱,理肝和胃
  370. [370]心肺腎的陰都有補到
  371. [371]再清一點肝膽熱
  372. [372]益陰清熱,以退少陽痰熱為主
  373. [373]主要是補腎固澀,心虛部份只有酸棗仁在收斂
  374. [374]小建中加白朮砂仁益脾,遠志茯神安神定志,其實沒有直接化痰,而是血燥神虛,需先從脾胃調治
  375. [375]丹參鬱金香附散胸鬱,沙參理肺,遠志酸棗助眠,我的理解是沒有成方,都是以藥為思考單位的方子
  376. [376]半夏厚朴湯,但份量很少,反而是睡眠藥較重,說明本案還是處理睡眠比較多
  377. [377]活血清熱,行氣導滯
  378. [378]竹茹可以抑肝火,在此筆者再提醒自己一次
  379. [379]以補心陰,安心火為主要策略
  380. [380]主要是引火歸源
  381. [381]引藥入心腎
  382. [382]一般嘔的話筆者會認為是胃的問題,但脾生痰後使胃腑不降也是可以解釋的,頭暈通常都是痰擾,這大概是作者會斷為脾痰的原因吧!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