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台北臨床三十年-喘及鼻炎證治

作者:馬光亞


水飲內停的喘證

周〤〤(病歷772202號)

男,7歲,住台北縣永和市永元街〤〤巷〤〤號3樓。

此兒3歲即患喘,不時發作,一發即送醫院打針,否則喘個不停,1980年10月3日就診。

症狀是氣管有痰音,常吐出清稀多沫之痰,鼻塞氣喘,舌濕苔白,我認定胸有寒飲,用小青龍湯加味:

小青龍湯4g、杏仁0.8g、前胡0.8g、桑皮0.8g、陳皮0.6g

1日量,分3次服,配5日。

小青龍湯是逐水飲的良方,服2次,喘即止,服完5日後,來復診,改方用:

小青龍湯4.0g、白朮0.8g、茯苓1.0g、杏仁0.8g

1日量,分3次服,服10日。

服此方10日,喘未再犯,亦不聞痰音,10月19日三診,我處方用六君子湯加味:

六君子湯6g、桑皮0.8g、杏仁0.8、桔梗0.8g

1日量,分3次服,配1個月。

服完1個月的六君子湯加味,氣喘痊癒。


腎不納氣的虛喘

陳〤〤(病歷752903號)

男,71歲,住台北市中華路〤〤巷〤〤號

1978年11月15日就診。

症狀是痰多氣喘,不能平臥,手足清冷,動步即喘,小便頻數而清長,脈沉遲,舌苔濕白。

這是虛寒證,真陽不足,腎不納氣,氣上浮越而為喘,用腎氣丸加減與之。

熟地15g、山萸10g、山藥13g、肉桂3g(研粉2次沖服)、雄附片6.5g、五味子3g、茯苓10g、補骨脂6.5g、核桃肉10g、懷牛膝10g,五劑

(方解:金匱腎氣丸去丹皮、澤瀉,加五味子、補骨脂、核桃肉、懷牛膝)

患者年事已高,喘促日久,形氣衰憊,病深到了腎臟,腎是氣之根,下元不固,所以氣不攝納,動則氣促,我用腎氣丸去丹皮、澤瀉加補骨脂,核桃、五味子以助陽納氣,服5劑之後,喘減輕甚多,惟仍不能多動步,咽微覺乾,5月20日二診,更方如下:

熟地15g、山萸10g、山藥13g、高麗參6.5g、麥冬10g、五味子3g、肉桂3g(研粉2次沖服)、核桃肉10g、雄附6.5g、蛤蚧1對(去頭足)、茯苓6.5g、補骨脂6.5g、懷牛膝10g

(方解:前方再加蛤蚧、麥冬、高麗參)

此方服5劑,氣喘漸平,後用此方加減為丸,服2個月而痊癒。


痰火內伏的鼻炎

李〤〤(病歷404022號)

男,住台北市光復南路308巷〤〤號。

1976年9月20日日初診。

症狀:每日早晨,頻頻發嚏,清涕如注,舌苔黃厚,口臭。

這是新醫學所謂過敏性鼻炎症,我斷是痰火內伏,因火鬱於內,故早上觸冷空氣即發嚏,口臭苔黃,是內火外見的象徵。

處方:

龍膽草6.5g、羌活10g、白芍10g、防風10g、梔子6.5g、黃芩6.5g、川芎6.5g、當歸10g、薄荷(後下)6.5g、生地10g、澤瀉10g、鉤藤15g、柴胡3g、黛蛤散13g

(方解:龍膽瀉肝湯加川芎、鉤藤、薄荷、防風、羌活、黛蛤散)

這是龍膽瀉肝湯加味,龍膽瀉肝湯是瀉肝清火的古方,羌活、防風、薄荷是散風的藥,使內火發越說消散。服3劑,即不發嚏,口臭亦除。9月23日二診,恐有餘火未清,仍用原方。9月27日,三診,患者嚏涕全無,至感愉快,我改用調補之方,用左歸飲加平肝息風之藥:

熟地10g、枸杞10g、柴胡5g、當歸10g、牡蠣15g、山茱萸10g、白芍13g、龍骨13g、菊花6.5g、丹皮10g、淮山藥13g、茯苓10g、甘草3g

(方解:左歸飲加龍牡、丹皮、柴芍、當歸、菊花)

患者服此方4劑,即停服藥,後去美國,心身健康,至1981年4月,其家屬來告,患者因感冒引起口臭,要求開方寄去。因查出此一治案。


陰虛濕熱的鼻炎

林〤〤(病歷449984號)

女,54歲。患副鼻竇炎,涕黃稠而多,且頭痛,服中西藥甚多,半年不癒,甚感痛苦。1978年5月15日就診,脈數而虛,舌紅唇乾咽乾,我斷為陰虛火旺證,用知柏地黃丸加味治之功效極佳,方如下:

川芎10g、葛根6.5g、升麻8g、白芷6.5g、柴胡6.5g、黃芩6.5g、甘草3g、知柏地黃丸5g (科學提煉中藥,分2次吞服)

知柏地黃丸治陰虛火旺,加川芎、葛根、升麻、白芷、甘草是治陽明的;柴胡、黃芩是治少陽的。這是標本兼治。所以,服一劑而濁涕大減,服五劑而痊癒。


熱邪內伏的鼻炎

戴〤〤(病歷438570號)

男,47歲,住嘉義市。患鼻塞多年,天氣晴和時,鼻孔不塞,一遇陰雨天氣,鼻即閉塞不通。1968年3月12日就診,我用涼膈散加味治之,方如下:

涼膈散7.0g、白芷1g、荊芥0.8g,1日量,分3次服。

服7日,鼻即暢通。遇陰雨氣候,鼻即半塞,是內熱。絕非風寒外客之證,金元劉河間早已有明確的論述。這樣的治法,詳見李梃著《醫學入門》[1]


脾虛肺熱的鼻炎

水〤〤小妹妹(病歷122334號)

女,住台北市永吉路187巷〤弄〤號4樓

初診時間:1980年10月2日。

症狀:鼻流清涕如涌,自出生即有此病象,面白唇淡[2]口涎亦多[3],這是虛脾肺熱。

處方:淮出藥1g、茯苓0.8g、白朮0.8g、黃耆0.6g、桑白皮0.8g、地骨皮0.8g、訶子0.8g

上用順天堂提煉中藥,1日量,分3次服。

此方用山藥、白朮、茯苓,黃耆補脾,桑皮、地骨皮清肺熱,訶子收斂,服3日而癒。


外寒內熱的鼻炎

劉〤〤(病歷721058號)

男,住台北縣板橋鎮四川路〤〤號

1962年患急性鼻炎,4月12日就診,症狀是發熱頭痛,口渴,鼻涕稠濁如膿,氣臭,小便短赤,脈數苔黃,我用順天堂科學中藥治之。

川芎茶調散6.0g、龍膽瀉肝湯6.0g

1日量,分3次服,配5日。

這樣的急性鼻竇炎,是內熱感風而發的,發熱頭痛是表證,必須解表,口渴,鼻涕稠濁如膿是內熱盛,必須清熱。故用川芎茶調散與龍膽瀉肝湯二方合用,如但解表其,辛散發勢必助炎;如僅清其熱,苦寒藥勢必遏邪。病不但不能治好,將反而加重。患者服藥5日之後來復診,頭痛鼻炎都痊癒了。惟咳嗽有痰,處方如下:

紫菀0.8g、貝母1.0g、桔梗1.0g、白前0.8g、橘紅0.6g、薄荷0.6g、百部0.8g、黃芩0.8g、甘草0.6g


脾虛納少的鼻炎

韓〤〤(病歷444500號)

男,64歲,住新竹

1979年7月14日因感冒就診,處方畢,他提起之前曾來請診一次,他說:「我流涕年餘不癒,到處看醫生,服藥都不生效,請你看一次,服藥3劑就不流涕了」。他說的前年,該是1977年,我於是檢查1977年的處方存底,找出那一張處方,我的處方箋是按患者姓名,用王雲五四角號碼編次的,立時即可查出。

處方上記的是脾虛證:鼻淵,流涕多,食欲不振,食後飽滿,便軟不實,用方是六君子湯。

西黨參10g、焦白朮10g、薑半夏10g、廣陳皮5g、茯苓10g、炙甘草3g 。 3劑

六君子湯是治脾虛多痰的古方,患者鼻涕多,是因脾虛發生,補脾是治本之法,不治鼻病而鼻病霍然,真是奇效。


鼻蓄膿久成虛證

杜〤〤(病歷449121號)

男,31歲,住台北縣新店市光明路〤〤。

患鼻蓄膿(副鼻竇炎),鼻竇里蓄膿黃稠,到處求醫,多年不癒,曾開刀2次,1978年5年14日就診,他告訴我,他服過許多藥,中藥的藥方,知道不少,什麼蒼耳子散、清鼻湯、黃連解毒湯、龍膽瀉肝湯……等,方名能數得出來。我見他唇淡舌胖,面色無華,斷為虛證,用托裡消毒飲加減,處方如下:

西黨參10g、黃耆13g、白朮10g、桔梗10g、川芎10g、白芍10g、當歸13g、茯苓13g、白芷5g、金銀花10g、天冬10g、花粉10g。5劑

(方解:托裏消毒飲去厚朴[4]、皂角刺[5],加天冬[6]、花粉[7])

5月21日復診,告服上方有效,鼻涕減少60%,我未改方,叫他再服10劑,服後,電話告我,病已痊癒,不再服藥,並表示感謝。

  1. [1]出處:【外集,卷四,雜病分類】:鼻鼻塞須知問久新,鼻竅於肺,而能知香臭者,心也。人身水升火降,榮衛調和,則鼻司呼吸,往來不息而已。苟或寒傷皮毛,則鼻塞不利;火鬱清道,則香臭不知。新者,偶感風寒,鼻寒聲重,流涕噴嚏,宜以風寒治之,九味羌活湯、參蘇飲、消風百解散。久則,略感風寒,鼻塞等証便發,乃肺伏火邪,鬱甚則喜熱惡寒,故略感冒,而內火便發,宜清金降火,兼通氣之劑,涼膈散加荊芥、白芷,或川芎石膏散。又有不必外感,四時鼻塞乾燥,不聞香臭,宜清金降火消痰之藥,清氣化痰丸、上清丸。古方,鼻塞甚者,禦寒湯、澄茄丸;不知香臭者,通氣湯;內有硬物者,單南星飲、貼囟蓽茇餅,外用石菖蒲皂角等分為末,綿包塞鼻,仰臥片時;虛寒者,通草丸。
  2. [2]久病脾虛,而且脾為生痰之源
  3. [3]《景岳全書》:「鼻涕多者,多由於火,由此觀之,則凡無故多淚及多涎者,亦多屬肝脾之火,皆其類耳。」
  4. [4]沒有死肌或局部血痹,可以去掉
  5. [5]還是要有膿要排,可以加,筆者猜不加的原因是這個藥平時很少用到,有白芷和桔梗排膿就夠力,再說天冬和天花粉也有排膿功效
  6. [6]可以保定肺氣,清金潤肺,功同百合固金湯,只是它沒有什補效,不能當補藥,保定的意思是穩定肺氣,使肺不會往陰虛陽盛的路子走
  7. [7]潤肺常用藥,作者用天冬和花粉用得很好,除了久病肺陰易耗之外,此兩味也有托毒排膿的功效,所以可以去皂刺,可謂是標同兼顧了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