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辛平;生寒熟溫[1]
半夏有兩種最主流的炮製方法,薑半夏和法半夏,各有偏重不同的效果
一、降氣止嘔
半夏的降氣力可以橫貫中上二焦,所以肺、胃的氣都可以降,代表方有半夏瀉心湯、小柴胡湯,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降氣止嘔的作用以薑半夏見長,它的止嘔力有多猛呢?這裡有個《醫學衷中參西錄》書中的例子。[2]
二、燥濕化痰
要論燥濕化痰第一藥,一定就是半夏,比如和杏蘇散、蘇子降氣湯、二陳湯,唯一的缺點就是易燥易渴,但其實可用麥冬或玉竹等佐制其燥性,或是反過來制約補藥的膩性。[3],化胃濕胃痰是法半夏的專長。
半夏除了入肺、胃以去痰燥濕,還能入足少陽去膽經之痰[4],這個用法很少聽到,但卻很常用到,代表方是溫膽湯,有興趣了解筆者自己的見解的話,可以參考中醫的鬱症證治。
三、潤腎燥
這個用法就真的少見,一般人對於半夏性燥的認識很正常,所以忽略其潤性,其實它燥的只是中上二焦,對下焦是沒有燥性[5],甚至還有潤性的。[6],常見方裡的代表有養心湯,極端一點的方子有半硫丸。
- [1]《名醫別錄》:「生令人吐,熟令人下。」所以臨床會用到的,大都是性溫的熟半夏↩
- [2]愚因藥房半夏制皆失宜,每於仲春季秋之時,用生半夏數斤,浸以熱湯,日換一次,至旬日,將半夏剖為兩瓣,再入鍋中,多添涼水煮一沸,速連湯取出,盛盆中,候水涼,淨曬乾備用。每用一兩,煎湯兩茶盅,調入淨蜂蜜二兩,徐徐咽之。無論嘔吐如何之劇,未有不止者。蓋古人用半夏,原湯泡七次即用,初未有用白礬制這者也。↩
- [3]《本經疏證》:「半夏之妙,正在不用處,有以見其用耳。合乎溫燥隊中,見煩則不用,見渴則不用,合於清潤隊中,偏為煩與渴之良劑,如竹葉石膏湯、麥門冬湯,雖不言煩渴,用清甘苦是其多,則豈盡能無,而大半夏湯中,人參白蜜以補以潤,決非絕無煩與渴者,審乎此則為剛劑中鋒銳,柔劑中斷制,其功豈可泯耶?」↩
- [4]《景岳全書》:「其質滑潤,其性燥濕降痰,入脾胃膽經。」↩
- [5]《本草新編》:「腎中之痰也,必須腎氣丸,始得逐之,非半夏所能祛也。半夏泄痰之標,不能治痰之本。半夏性沉而降,似乎能入至陰之中,然而陽多於陰,止可淺入脾陰,而不能深入腎陰也。況半夏瀉陰而不補陰,而腎又可補而不可瀉,半夏欲入於腎,而腎所以不受也。半夏既不能入腎之內,又何以化腎中之痰哉。可見痰在脾為標,痰在腎為本,以脾之痰出於腎也。消脾之痰,不可以見標本之異哉。」↩
- [6]《本草綱目》:「丹溪云:二陳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聊攝成氏:半夏辛而散,行水氣而潤腎燥。又《局方》有半硫丸治捲入虛秘,皆取其滑潤也。世俗皆以南星、半夏為性燥,誤矣。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痺,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劑也。二物亦能散血,故破傷打扑皆主以。惟陰虛勞損,則非濕熱之邪,而用利竅行濕之藥,是乃重竭其津液,醫之罪也,豈藥之咎哉?《甲乙經》治夜不眠,是果性燥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