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傷寒論-少陰病脈證並治

少陰病綱要

 少陰寒化證主要脈證

  •   (281)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   (282)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   (283)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後吐利。

 少陰病治禁

  •   (285)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   (286)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

少陰病本證

 少陰寒化證

  • (323)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 (324)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嗢嗢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 (317)少陰病,下利清榖,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 (314)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 (315)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 (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 (305)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 (304)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 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 (309)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 (306)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 (307)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刺灸法

  • (308)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 (292)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 (325)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

  預後

陽回自愈可治證

  • (287)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 (288)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臥,手足溫者,可治。
  • (289)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陽不回不治證

  • (295)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厥冷者,不治。
  • (296)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 (297)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 (298)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 (299)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 (300)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
    自利,復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熱化證

  • (303)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 (319)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少陰病兼變證

  • (30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 (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

 少陰急下三證

  • (320)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 (321)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可(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 (322)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熱鬱

  • (318)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 (293)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傷津動血證

  • (284)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 (294)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咽痛證

  • (310)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 (311)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 (312)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 (313)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 (290)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