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傷寒論-太陰病脈證並治+註

太陰病提綱:

  • (273)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1],食不下[2],自利益甚,時腹自痛[3]。若下之,必胸下結硬[4]

太陰病欲愈候:

  • (274)太陰中風[5],四肢煩疼[6],脈陽微[7]陰澀而長[8]者,為欲愈。

太陰病本證:

  • (277)自利不渴者,屬太陰[9],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太陰病兼表證:

  • (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10],宜桂枝湯。

 太陰病腹痛證:

  • (279)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11]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12]主之。
  • (280)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13]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太陰病轉愈與轉屬陽明的辨證:

  • (278)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14]。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15],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16]
  • (187)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繫在太陰[17]。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1. [1]寒邪傳於太陰
  2. [2]寒邪循脈犯胃
  3. [3]實證也有腹痛,所以要仔細辨證
  4. [4]若以太陽虛寒之滿爾,而誤認為太陰實熱之滿痛而下之,則寒虛相摶,必變為藏結痞硬,及自利益甚矣
  5. [5]太陽中風傳來
  6. [6]傷寒,陰邪也,故自利,宜用四逆。傷風,陽邪也,故煩痛見於四肢。凡太陰病,脈浮者,多是太陰中風
  7. [7]陰陽是指浮沉而言,指脈較不浮
  8. [8]裡氣不足的澀脈轉成長脈,暗示邪氣退
  9. [9]凡自利而渴者,裏有熱,屬陽也。若自利不渴,則為裏有寒,屬陰也
  10. [10]太陰經病,脈當浮緩;太陰藏病,脈當沈緩。今邪至太陰,脈浮不緩者,知太陽表邪猶未全罷也。故即有吐利、不食、腹滿時痛一、二證,其脈不沈而浮,便可以桂枝發汗,先解其外。俟外解已,再調其內可也
  11. [11]邪陷入裏,餘無他證,惟腹滿、時痛者,此屬太陰裏虛痛也,故宜桂枝加芍藥湯以外解太陽之表,而內調太陰之裏虛
  12. [12]大滿實痛,則屬太陰熱化,胃實痛也,故宜桂枝加大黃湯,以外解太陽之表,而內攻太陰之裏實也
  13. [13]脈弱則氣餒不充,仲景以溫甘之藥能生氣,芍藥之味酸寒,雖不若大黃之峻,要非氣弱者所宜多用,故亦減之
  14. [14]傷寒脈浮而緩,手足熱者,為繫在太陽,今手足溫,故知繫在太陰也
  15. [15]太陰屬濕,濕與熱瘀,當發身黃,小便自利者,則濕不蓄,熱不瘀,故不能發黃也
  16. [16]脾氣實,而非虛寒之比,其濕熱所積之腐穢,自當逐之而下也。若不辨晰而以四逆法治之,則誤矣
  17. [17]自利之證,脈浮緩,手足溫,則為脾實也。太陰脈本緩,故浮緩雖類太陽中風,而手足自溫,不似太陽之發熱,更不似少陰、厥陰之厥逆,所以為繫在太陰也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