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傷寒論-厥陰病脈證並治

厥陰病綱要

  • (32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6.2

上熱下寒證

  • (328)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非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 (359)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 (357)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辨厥熱勝復

  • (331)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 (336)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 (342)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 (334)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痺,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痺。
  • (341)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 (332)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 (333)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辨厥

厥證的病理機制與證候特點

  • (337)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熱厥

  • (335)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 (839)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 (350)傷寒脈滑而厥者,裏有熱,白虎湯主之。

寒厥

  • (353)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 (351)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 (352)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 (349)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其他厥證

  • (355)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 (356)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厥證治禁

  • (330)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 (347)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辨下利

  • (358)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 (371)熱利下重[濕熱下迫大腸]者,白頭翁湯主之。
  • (373)下利,欲飲水[濕熱互結,津液不化]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 (374)下利[燥熱下迫]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 (366)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 (370)下利清榖,裏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 (372)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裏,乃攻其表。溫裏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 (364)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辨嘔噦辨嘔

辨嘔

  • (378)乾嘔[肝寒犯胃,濁陰上逆],吐涎沬[肝胃兩寒,邪飲不化],頭痛[足厥陰肝經和督脈交於顛頂]者,吳茱萸湯主之。
  • (377)嘔而脈弱[正虛],小便復利[陽不攝陰],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復熱應該厥復,仍見厥逆表示是虛陽浮越],四逆湯主之。
  • (379)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厥陰臟邪還腑,陰病出(少)陽]主之。
  • (376)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降逆止嘔會使毒邪內留],膿盡自愈。

辨噦

  • (380)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81)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預後

厥陰寒證愈後辨

  • (329)厥陰病,渴欲飲水[邪退陽復]者,少少與之愈。
  • (360)下利[脾陽恢復,去除體內濕濁],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 (361)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厥陰虛寒證死候辨

  • (343)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 (344)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陰盛格陽]者,死。
  • (345)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 (346)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可以是脾陽恢復退濕濁,也可能是陽氣退],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 (362)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 (368)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24小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 (369)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邪氣盛,真臟脈見],死。
  • 6.7.3 厥陰虛寒下利轉歸辨
  • (363)下利,寸脈反浮數[陽復太過,陽熱上擾],尺中自澀者[陰血被傷],必清膿血。
  • (367)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瘥,必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 (365)下利,脈沉弦[肝氣鬱]者,下重[肝氣鬱結,導致大腸鬱積不暢]也。脈大[大則病進,小則止]者,為未止;脈微弱數[陽氣恢復的發熱]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 (327)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 (348)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 (375)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