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病綱要
太陽病脈證提綱:
- (001)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太陽病分類:
- (002)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1]者,名為中風。
- (003)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2],嘔逆[3],脈陰陽俱緊者[4],名為傷寒。
- (006)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5],自汗出[6],身重[7],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8]。若被下者,小便不利[9],直視失溲[10]。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命促期。
辨病發於陽、病發於陰:
- (007)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辨傳變與欲解時:
- (004)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11],若躁煩[12],脈數急者[13],為傳也。
- (005)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 (008)太陽病,頭痛[14]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 (009)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15]上。
- (01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16]愈。
中風表虛證
- (012)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17],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18]者,桂枝湯主之。
- (013)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 (095)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 (024)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19],先刺風池、風府[20],卻與桂枝湯則愈[21]。
- (042)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22]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 (057)傷寒發汗已解[23],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24],可更發汗[25],宜桂枝湯。
- (044)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 (045)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 (056)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26],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 (015)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27],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 (054)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桂枝湯禁例:
- (016)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 (017)若酒客[28]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29]故也。
- (019)凡服桂枝湯吐者[30],其後必吐膿血[31]也。
桂枝湯兼證:
- (014)太陽病,項背強几几[32],反汗出惡風[33]者,桂枝加葛根湯[34]主之。
- (018)喘家[35]作,桂枝湯[36]加厚朴[37]、杏子[38]佳。
- (043)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 (020)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39],其人惡風[40],小便難[41],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42],桂枝加附子湯[43]主之。
- (021)太陽病,下之後,脈促[44]胸悶[45]者,桂枝去芍藥湯[46]主之。(22)若微寒[47]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48]湯主之。
- (062)發汗後,身疼痛[49],脈沉遲[50]者,桂枝加芍藥[51]生薑[52]各一兩,人參三兩[53]新加湯主之。
傷寒表實證
- (035)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54],惡風,無汗[55]而喘[56]者,麻黃湯主之。
- (051)脈浮者[57],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052)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 (037)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58],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59]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 (046)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湯[60]主之。服藥已微除[61],其人發煩目瞑[62],劇者必衄,衄乃解[63]。所以然者,陽氣重也。
- (047)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64]。(55)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65]
- (036)太陽與陽明[66]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67]
麻黃湯禁例:
- (083)咽喉乾燥[68]者,不可發汗[69]。
- (084)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70]
- (085)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71]。[72]
- (086)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 (087)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 (088)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 (089)病人有寒[73],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
- (050)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 (049)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74],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75],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麻黃湯兼證:
- (031)太陽病,項背強几几[76],無汗[77],惡風,葛根湯[78]主之。
【葛根湯】:桂枝湯[79]+葛根[80]+麻黃[81] - (032)太陽與陽明合病[82]者,必自下利[83],葛根湯[84]主之。
- (0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85],葛根加半夏湯[86]主之。
- (038)太陽中風[87],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88]而煩躁[89]者,大青龍湯[90]主之。若脈微,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 【大青龍湯】:麻黃湯[91] +桂枝湯去芍藥[92]+石膏[93]
- (039)傷寒脈浮緩[94],身不疼[95],但重[96],乍有輕時[97],無少陰證[98]者,大青龍湯發之[99]。
- (040)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100],乾嘔,發熱而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或渴[101],小青龍湯[102]主之。
- (041)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103],發熱[104]不渴[105],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106]。
太陽表鬱輕症
- (023)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107],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108],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109],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110]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111],宜桂枝麻黃[112]各半湯[113]。
- (025)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114]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115]。
- (02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116],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117]。
- (048)二陽併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118],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怫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119],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太陽病兼變證
辨證治則:
- (016)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辨虛證實證:
- (070)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120]。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121]。
【調胃承氣湯】:大黃[122]、芒硝[123]、甘草 - (060)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124]
辨寒熱真假:
- (011)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125]
- (120)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126],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127],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128]。
- (122)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榖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129]。數為客熱,不能消榖,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辨汗下先後:
- (090)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 (091)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榖不止[130],身疼痛者,急當救裏[131];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132]。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 (092)病發熱,頭痛[133],脈反沉[134],若不瘥,身體疼痛[135],當救其裏,宜四逆湯[136]。
太陽病熱證
- (076)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137],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惱,梔子豉湯主之[138]。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139];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140]主之。
- (0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141]者,梔子豉湯主之[142]。
- (0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143],未欲解也[144]。梔子豉湯主之[145]。
- (0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146],臥起不安者[147],梔子厚朴湯主之[148]。
【梔子厚朴湯】:梔子、厚朴、枳實 - (0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149],身熱不去[150],微煩[151]者,梔子乾薑湯[152]主之。
- (081)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153]。
- (063)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154],汗出而喘[155],無大熱者[156],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 (0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157],脈洪大[158]者,白虎加人參湯[159]主之。
- (0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160]。脈促者[161],表未解也[162]。喘而汗出[163]者,葛根黃芩黃連湯[164]主之。
- (172)太陽與少陽合病[165],自下利[166]者,與黃芩湯[167]。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 【黃芩湯】:黃芩[168]、芍藥[169]、甘草、大棗
太陽病,虛寒證
心陽虛證:
- (076)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170],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惱,梔子豉湯主之[171]。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172];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173]主之。
- (07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174]者,梔子豉湯主之[175]。
- (07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176],未欲解也[177]。梔子豉湯主之[178]。
- (07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179],臥起不安者[180],梔子厚朴湯主之[181]。
- 【梔子厚朴湯】:梔子、厚朴、枳實
- (08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182],身熱不去[183],微煩[184]者,梔子乾薑湯[185]主之。
- (081)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186]。
- (063)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187],汗出而喘[188],無大熱者[189],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 (026)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190],脈洪大[191]者,白虎加人參湯[192]主之。
- (034)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193]。脈促者[194],表未解也[195]。喘而汗出[196]者,葛根黃芩黃連湯[197]主之。
- (172)太陽與少陽合病[198],自下利[199]者,與黃芩湯[200]。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黃芩湯】:黃芩[201]、芍藥[202]、甘草、大棗
陽虛兼水氣證:
- (65)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203],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204]主之。
- (67)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205],起則頭眩[206],脈沉緊[207],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208],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209]主之。
-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210],無汗[211],心下滿微痛[212],小便不利者[213],桂枝去桂[214]加茯苓白朮湯[215]主之。
脾虛證:
- (066)發汗後,腹脹滿[216]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217]主之。
- (102)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218]之。
- (163)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219],利下不止[220],心下痞硬[221],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222]主之。
腎陽虛證:
- (061)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223],不嘔[224]、不渴[225]、無表證[226],脈沉微[227],身無大熱[228]者,乾薑附子湯[229]主之。
- (069)發汗[230],若下之[231],病仍不解[232],煩躁[233]者,茯苓四逆湯主之[234]。
- (0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235],心下悸[236],頭眩[237],身瞤動,振振欲擗地[238]者,真武湯[239]主之。
陰陽兩虛證:
- (029)傷寒,脈浮,自汗出[240],小便數,心煩[241],微惡寒[242],腳攣急[243],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244],煩躁[245]吐逆[246]者,作甘草乾薑湯[247]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248]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249]主之。
- (068)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250],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251]主之。
- (177)傷寒,脈結代[252],心動悸[253],炙甘草湯[254]主之。
- (178)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日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日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日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太陽病,蓄水證
- (071)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255],微熱消渴[256]者,五苓散[257]主之。
- (072)發汗已,脈浮數,煩渴[258]者,五苓散主之。
- (074)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259]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 (127)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260],必心下悸[261];小便少者[262],必苦裏急也。
- (073)傷寒,汗出而渴[263]者,五苓散主之;不渴[264]者,茯苓甘草湯[265]主之。
太陽病,蓄血證
- (106)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266],其人如狂[267],血自下[268],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269]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調胃承氣湯[270]+桂枝[271]、桃仁[272] - (124)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273]而沉[274],反不結胸[275],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276],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277]主之。
- 【抵當湯】:大黃、桃仁、水蛭、芒蟲[278]
- (125)太陽病身黃[279],脈沉結[280],少腹硬[281],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282]。小便自利[283],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 (126)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284]。
太陽病,結胸證
結胸症狀:
熱實結胸:
- (131)病發於陽[289],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290],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291],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292]。
【大陷胸丸】[293]:大黃、芒硝、甘遂、葶藶子、杏仁。 - (134)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294],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295]。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296],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惱,陽氣內陷[297],心下因硬[298],則為結胸[299],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300],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301],小便不利[302],身必發黃。
- (135)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303],脈沉而緊[304],心下痛,按之石硬者[305],大陷胸湯主之。
【大陷胸湯】:大黃、芒硝、甘遂 - (136)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306],復往來寒熱[307]者,與大柴胡湯[308];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309],大陷胸湯[310]主之。
- 【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去人參[311]+大黃[312]、枳實[313]、芍藥[314]
- (137)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315],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316],大陷胸湯主之。[317]
- (132)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318]
- (133)結胸證悉具[319],煩躁者亦死[320]。
- (138)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321],脈浮[322]滑[323]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黃連[324]、半夏[325]、瓜蔞仁[326]
寒實結胸:
臟結證
- 何謂藏結?答日:如結胸狀,飲食如故[331],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332],名日藏結。舌上白胎滑者[333],難治[334]。
- (130)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335],其人反靜[336],舌上胎滑者[337],不可攻也[338]。
- (167)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339]
太陽病,痞證
- (151)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340],按之自濡,但氣痞耳[341]。
- (154)心下痞,按之(不)濡[342],其脈關上浮者[343],大黃黃連瀉心湯[344]主之
- (164)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345]。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346],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 (155)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347],附子瀉心湯[348]主之。
- 【附子瀉心湯】[349]:大黃、黃芩、黃連、附子[350]
- (149)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351],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352],宜半夏瀉心湯[353]
- (157)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354],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355],生薑瀉心湯[356]主之。
【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減量乾薑,加量生薑[357] - (158)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榖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358],心煩不得安[359]。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360]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361]主之。
- 【甘草瀉心湯】:半夏瀉心湯加重甘草[362]
- (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363]。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364],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365],五苓散主之。
- (161)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366]者,旋覆代赭湯[367]主之。
- 【旋覆代赭湯】:半夏瀉心去芩連[368]+旋覆花、代赭石[369]
註:結胸VS痞
- 結胸陽明裏實者,大陷胸湯證也;
- 結胸兼陽明不成實者,小陷胸湯證也。
- 痞硬兼少陽裏實證者,大柴胡湯證也;
- 痞硬兼少陽裏不成實者,半夏瀉心湯證也。
程應旄曰:汗多亡陽,人皆知之矣。然人身之陽,部分各有所主..
- 有衛外之陽,為周身榮衛之主,此陽虛,遂有汗漏不止、惡寒、身疼痛之證。
- 有腎中之陽,為下焦真元之主,此陽虛,遂有發熱眩悸,身瞤動欲擗地之證。
- 有膻中之陽,為下焦心氣之主,此陽虛,遂有叉手冒心,耳聾及奔豚之證。
- 有胃中之陽,為中焦水穀化生之主,此陽虛,遂有腹脹滿,胃中不和,而成心下痞之證
太陽病,上熱下寒證
(173)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太陽病,火逆證
- (110)太陽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氣下流故也。
- (111)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 (113)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愈。
- (114)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火邪。
- (115)脈服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則虛治,因火而動,心咽燥,吐血。
- (116)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太陽病,欲愈候
- (058)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出愈。
- (059)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 (093)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
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裏未和,然後復下之。 - (094)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太陽病,類似證
- (152)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 (166)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 [1]指的是脈浮緩
- [2]風邪傷表,經脈不通
- [3]正氣抗表不能護理
- [4]關脈以上為陽,關脈以下為陰,在此就是寸關尺都緊的意思
- [5]表示病還在表
- [6]不管是中風還是溫病,汗出都是可能的證狀
- [7]筆者自己認為仲景對溫病的認識是非傷寒論體系的症狀,所以身重應該是溫病夾濕的症狀,仲景觀察到有溫病的多有身重,而溫病多有夾濕也是事實
- [8]除了熱重時有熱擾心神的可能性,暑濕也會影響精神,導致病人整天懶懶的
- [9]常見的原因是氣化功能失調(五苓散證),或是腎氣不足(腎氣丸證),但在此比較單純,因為是剛下後,所以是化源不足,要尿也沒有原料
- [10]很虛的狀態下,眼睛是不容易對焦的
- [11]想吐就要懷疑可能邪傳少陽
- [12]要懷疑可能邪傳陽明
- [13]入裡化熱時,脈就可能會有變化
- [14]泛指表證的一切症狀,也就是醫者診斷為太陽表證的時候
- [15]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是陽氣正盛的時候,正氣比較容易爭勝
- [16]常生病的,恢復力自然沒有一般人好,七日病程再加五日恢復,應該是仲景的經驗統計
- [17]陳述病機,就是衛氣強營氣弱
- [18]鼻鳴有說是「鼻塞」也有說是「打噴涕」,還有一說是感冒時上呼吸道發炎鼻就會敏感惡風,不管如何都是感冒常見症狀,也都是兼症
- [19]病重藥輕的激惹現象,那些你殺不死的,都會變得更強大
- [20]疏通太陽經氣,緩解不適
- [21]可以理解為光用藥不夠,要針藥病施才有用
- [22]浮緊為傷寒,浮弱為中風,不管先前的證狀是什麼,現在浮弱就是中風的脈象,只能用桂枝湯解肌,而不能用麻黃湯這麼強的
- [23]傷寒,為麻黃湯證
- [24]表示沒有完全去邪
- [25]但不能再用這麼強的麻黃湯了
- [26]已經便秘六、七天,如果小便不利,那就是裡熱陽明日久傷津,可以用承氣湯系,但現在小便利的話,就排除了裡熱的可能,不能用承氣湯系。
- [27]陳述病機,當正氣還能向上抗邪的時候,就可以解表,當沒法上衝的抗表的時候,就不能一味抗表,還要補中。
- [28]常渴酒的人常會濕熱內盛
- [29]甘能增濕,溫能助熱,都不是酒客喜歡的特質
- [30]食入即吐是胃熱,服後會吐表示熱上加熱,熱上加寒應該是對證的療效,不會致吐
- [31]本有胃熱還誤用溫藥,還不吐血給你看
- [32]至此推理為葛根湯證,後面應該還有無汗、惡風等症狀
- [33]但惡風雖有,卻反而有汗,顯示這只是桂枝證多了兼證「陽明經脈不舒」而已
- [34]桂枝湯加一味葛根疏通經絡,針對「項背強几几」而加的藥
- [35]病人久喘,自然為虛證,虛人易受外邪入肺絡,使胸中氣滯而喘,以現代醫理回推應該是支氣管疾病或是肺氣腫的症狀
- [36]解肌發汗,使正氣抗表,桂枝湯不是什麼補藥,只是為了抗邪而用的藥,以緩解喘症為目的,在病機上是015條文的使「其氣上衝」。
- [37]厚朴行氣,常和表藥合用,能(枳實常和裡藥合用),能使桂枝湯之藥性達於表分,簡單來說,厚朴是橫向行氣使通於表,枳實是直向降氣使通於腸
- [38]杏仁降氣通肺中血絡,本經疏證:「杏仁之所治,乃氣入血絡,壅腫而不得外達之喘」,筆者視其為肺氣腫,因支氣管過度擴張不能縮回,可以用杏仁助其回縮,和麻黃擴張支氣管的功能剛好相反,在此不用麻黃的原因是它已經過度擴張了。
- [39]誤下或誤汗後,病人還有分正氣扶得起或扶不起的,如果大汗淋漓不止,肯定就是扶不起的,單用桂枝湯扶陽氣抗外是不夠的
- [40]陽氣不夠
- [41]陰液不足化源
- [42]經脈的陽氣和陰液都不夠了,是陰陽兩虛的症狀
- [43]因為是急症,救命為主,就像大出血的病人最重要是止血,而不是輸血,所以仲景沒有補陰液,而是用桂枝浮陽,再加附子從下焦升提氣,目的就是急著固陽,使陰脫的情形先止住,剩下的要怎麼補怎麼調是命保住了才能思考的後緒
- [44]陽氣仍在抗邪
- [45]表邪內陷
- [46]滿為陽,痛為陰,上焦為陽,下焦為陰,而芍藥能破陰結,非治上焦滿證之藥,且其收斂性會加重胸悶,去掉比較好
- [47]脈微,惡寒,陽虛比較嚴重的
- [48]如果有比較嚴重陽虛的,要加附子,用來加強陽氣的推力
- [49]汗後還有症狀,表示表邪未去,從身疼痛來看,應該是營陰不足,營陰不足只調和不行,要多補營陰,只用桂枝湯不行,治法需要調整一下
- [50]仲景的遲脈主營氣不足,主血少,是他自己的話,50條「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爾」,我們以仲景言釋仲景義。所以這裡脈沉主病在裡,脈遲主營氣不足,主血少,因此這肌膚的疼痛就是營血不足,肌膚失養,不榮則痛
- [51]營血不足,就加多芍藥以和營陰,也順便止痛,芍藥只加一兩,所以不到小建中湯倍芍藥的程度,還是以治表為主,而不是破腹中陰結
- [52]加強引藥達表,再度防止芍藥斂桂枝藥性入裡
- [53]芍藥只能斂陰不能補陰,用人參補氣生津,生營陰之源,桂枝得人參,大氣周流,氣血足而百骸理。人參得桂枝,通行內外,補榮陰而益衛陽,表虛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 [54]風則傷衛,寒則傷營,傷寒傷營較多,容易使氣血滯澀
- [55]風寒束表
- [56]肺氣不宣而喘
- [57]很多註家都覺得這個條文和下一條(052)要捨脈從證,只要有是証就可以用是藥,不管有沒有緊或有沒有數,只要有浮脈又有無汗,就可以用麻黃湯
- [58]論中脈浮細,太陽少陽脈也。脈弦細,少陽脈也。脈沈細,少陰脈也。脈浮細,身熱、嗜臥者,陽也;脈沈細,身無熱、嗜臥者,陰也;脈緩細,身和嗜臥者,已解也。是皆不可不察也
- [59]胸滿可能是太陽邪陷,也可能是邪入少陽,但脅痛就明顯是少陽證
- [60]八九日還沒人用藥,也沒有自己康復,經診斷仍是麻黃湯證,還是有是症用是藥
- [61]用藥後症狀減少
- [62]但這個病人發煩頭眩,是因為陽邪久鬱榮中,不得宣泄,致熱併於陽而發煩,熱鬱於陰而目瞑
- [63]劇者,謂熱極也,熱極於榮,勢必逼脈中之血妄行為衄,衄則熱隨血去而解矣
- [64]病雖為傷寒,至內鬱熱多,自體用血熱迫外的方式去邪
- [65]這兩條有點矛盾,病人都自己流鼻血了,怎麼還要用麻黃湯,其實鼻血還要看量多寡,流夠了可以免藥,但只有流一點點的話,還是需要麻黃湯推加力道去邪。
- [66]太陽與陽明合病者,謂太陽之發熱、惡寒無汗,與陽明之煩熱、不得眠等證,同時均病
- [67]喻昌曰:兩經合病,當用兩經之藥,何得專用麻黃湯耶?蓋太陽、陽明兩邪相合,邪攻其胃,不嘔則利,故用葛根湯。今邪攻其肺,所以喘而胸滿,麻黃、杏仁者,肺氣喘逆之專藥也。
- [68]有說咽乾時發汗,會奪陽明之津,也有說會劫少陰之血,因為陽明少陰都有循咽嚨
- [69]不管怎麼樣,陰血不足就是要注意適不適合發汗
- [70]淋家者,濕熱蓄於膀胱,水道澀痛之病也。若發其汗,濕隨汗去,熱必獨留,水府告匱,迫其本經之血,從小便而出矣。
- [71]風動現象,所以後人解讀為痙
- [72]瘡家初起毒熱未成,法當汗散,已經潰後,血氣被傷,雖有身痛應汗表證,亦不可發汗。恐汗出榮衛愈虛,外風乘襲,即不受外風,筋失液養,亦必致項強反張,而成痙病也。
- [73]指中陽不足造成的胃寒
- [74]失汗身重(可能是表證夾濕)之表,誤下心悸之裏
- [75]表裡之氣皆實
- [76]寒邪傷太陽陽明經脈
- [77]表實證,可用麻黃
- [78]主治寒邪在經(主治風邪在經的是桂枝加葛根湯,沒有麻黃)。
- [79]去風去寒
- [80]解項背強
- [81]無汗加麻黃,無喘所以不加杏仁
- [82]太陽與陽明合病者,謂太陽之發熱、惡寒無汗,與陽明之煩熱、不得眠等證,同時均病
- [83]兩經都病,正氣忙著抗外,無法護理,不是下利就是上嘔
- [84]去兩經之寒
- [85]裏氣下而不上者,但利而不嘔;裏氣上逆而不下下者,但嘔而不利
- [86]葛根已有升發之力,所以下利時不再加減,但上嘔的逆氣需要降氣,所以加半夏降逆止嘔
- [87]郝萬山認為這只是傷寒的互詞
- [88]至此的表現都是表實麻黃湯證
- [89]陰寒鬱於外則無汗,陽熱蒸於內則煩躁
- [90]急去外寒,清內熱
- [91]杏仁幫麻黃的解表伸其血絡之氣,所以不去杏仁,而且還加重了麻黃的劑量
- [92]陰寒鬱於外,陽熱鬱於內,用有斂性的芍藥不適合
- [93]內熱則煩躁,煩躁故佐以石膏
- [94]傷寒該浮緊卻浮緩,不確定是表虛還表實
- [95]現在證據指向表虛證
- [96]身重可能是少陰寒化的水氣,是真武湯證,也可能只是濕鬱肌表,這下可能性又變多了
- [97]持續的身重是少陰水氣,但偶有輕時,喻昌日:「言但身重而無少陰之欲寐,其為寒因可審,況乍有輕時,不似少陰之晝夜俱重。又兼風因可審,所以力驅其在表之風寒而無疑也」
- [98]小心地排除少陰病的身重、煩躁、欲寐等證
- [99]可以推論是濕鬱肌表,用除寒力強的大青龍湯「發之」,而非「主之」,說明了只是緩解症狀,而非完全對證,仲景時代對濕的治法還沒有溫病學和後來的荊防劑的發展完整,筆者假設這是當時仲景對外濕鬱肌的處理辦法。
- [100]水之為病不一,故曰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皆有水氣之證
- [101]太陽受邪,若無水氣,病自在經。若有水氣,病必犯府。病府,則膀胱之氣化不行,三焦之水氣失道。停上焦則或欬、或喘、或噎。停中焦則或渴、或乾嘔、或滿。停下焦則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下利。凡水所行之處,皆得而病之也
- [102]小青龍是治上焦水氣病的,用來透水邪外出,針對水邪犯何處,還有對應的加減法
- [103]水停上焦
- [104]表證仍在
- [105]水停上焦時不會渴,是假象
- [106]服湯已渴者,裏氣溫,水氣散,為欲解也
- [107]乎冷乎熱,很像少陽證,但少陽是寒熱往來,而此證是寒熱並存
- [108]更證明邪未傳少陽,也沒有傳陽明
- [109]意思是表裡俱虛
- [110]陽鬱症狀
- [111]風寒輕症,風寒重症為身疼痛
- [112]吳人駒曰:此不專事桂枝,而兼合乎麻黃者,謂其面熱身癢,邪在輕虛浮淺之處,惟麻黃能達也。
- [113]不得汗出,無汗需要麻黃,但身不痛只有癢而已,也不能全用麻黃,用弱的桂枝湯調和營衛就行
- [114]脈雖洪大,而不煩渴,則為表邪仍在太陽
- [115]方有執曰:服桂枝湯,證轉大汗出,脈轉洪大者,乃風多寒少,風邪欲散而以微寒持之,兩者皆不得解,而寒熱如瘧也。桂枝二麻黃一湯者,重解風而輕於散寒也
- [116]喻昌曰:「無陽」二字,仲景言之不一。無陽,乃無表、無津液之通稱也,故以不可更汗為戒
- [117]喻昌曰:此亦風多寒少之證。然非汗則風寒終不能解,惟取桂枝之二以治風,越婢之一以治寒,令微微似汗,以解肌表而和榮衛也
- [118]王肯堂:太陽既轉屬陽明,宜從陽明治矣。然恐轉遞處,表邪去尚未盡,裏邪乘其未深,兩邪相持,而前後互見,是曰:併病。縱使表少裏多,終是帶表之陽明也。
- [119]王肯堂:太陽不應有腹痛,以邪無出路,意欲內攻,故乍在仍不知其處
- [120]傷寒發汗,汗出病解,必不惡寒,亦不惡熱,始可為愈。若發汗後惡寒者,是陽虛也,宜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今發汗後不惡寒,但惡熱,則是胃實也,故與調胃承氣湯,瀉熱以和胃也
- [121]以瀉熱為主要目的,只是瀉熱的手法是通便而已
- [122]瀉熱蕩實
- [123]先軟堅,方便大黃處理實結
- [124]發汗當於未下之先。今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者,表裏皆虛也。所以然者,以下之失宜,則內守之陽虛,故脈微細也。以汗之失宜,則外固之陽衰,故振寒也。
- [125]身體為表,藏府為裏,此以內外分表裏也。皮膚為表,骨髓為裏,六府為表,五藏為裏,此以身體之淺深,藏府之陰陽分表裏也。病人,已病久人也。身大熱,謂通身內外皆熱,三陽證也;反欲得近衣者,乃是假熱雖在皮膚之淺,而真寒實在骨髓之深,陰極似陽證也。
- [126]關上,脈細數,胃不和也;細者,胃氣虛;數者,胃氣熱。證脈不和,詢其故,知以醫吐之過也
- [127]三、四日病在陽明,胃中已熱,醫者使吐,復傷津液,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也(入口即吐為胃熱,朝食暮吐為胃寒)。
- [128]程應旄曰:陽明之氣,下行為順,上行為逆,以醫吐之所致,則非脾胃本來之病,此為小逆
- [129]數脈是假熱
- [130]誤下,因而寒其裡
- [131]雖有通身疼痛之表未除,但下利清穀不止,裏寒已盛,法當急救其裏
- [132]俟便利自調,仍身疼痛不止,再救其表可也
- [133]這是太陽表證
- [134]但反而有沉脈,脈證不合,這是太少兩感,通常會用麻辛附子或麻黃附子甘草湯表裡雙解
- [135]身痛可能是表實的麻黃湯證,也可能是少陰寒氣的四逆湯證,但脈沉顯示一定少陰有問題
- [136]太少兩感,都有問題時,解表就不是最佳選擇,雖然表裡雙解也可以,但畢竟犯險,只救其裡是最政治正確的選擇
- [137]未經汗、吐、下之煩,多屬熱,謂之熱煩。已經汗、吐、下之煩,多屬虛,謂之虛煩。不得眠者,煩不能臥也
- [138]因汗、吐、下後,邪熱乘虛客於胸中所致,既無可汗之表,又無可下之裏,故用梔子豉湯,順其勢以涌其熱,自可愈也
- [139]若更加少氣者,是熱傷其氣也,加甘草以扶之
- [140]是熱迫其飲也,加生薑以散之,且郝萬山說服後會吐最後一次以排毒
- [141]方有執曰:窒者,邪熱壅滯而窒塞,未至於痛,較痛為輕也
- [142]陽受氣於胸中,若汗、若下,使陽氣不足邪熱客於胸中,結而不散,煩熱窒塞,故宜此湯吐胸中之邪。
- [143]心中結痛可能是陷胸症
- [144]但陷胸症無身熱,還有熱表示邪仍在表,還沒有解
- [145]梔子清內熱,但病人無內熱,而是表熱,豆豉也有透表的功用,用辛涼透表的概念帶領梔子清表熱,這樣解釋雖然牽強,但筆者相信仲景時代沒有溫病學的概念,手法粗糙也是說得通的
- [146]滿而不煩者有二:一熱氣入胃之實滿,以承氣湯下之;一寒氣上逆之虛滿,以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溫之;煩而不滿者,亦有二:一熱邪入胸之虛煩,以竹葉石膏湯清之;一懊惱欲吐之心煩,以梔子豉湯吐之。
- [147]今既煩且滿,滿甚則不能坐,煩甚則不能臥,故臥起不安也。然既無三陽之實證,又非三陰之虛證,惟熱與氣結,壅於胸腹之間
- [148]宜梔子、枳、朴,涌其熱氣,則胸腹和而煩自去,滿自消矣,此亦吐中寓和之意也
- [149]大下之後,脾陽一定損傷
- [150]熱邪未盡
- [151]熱邪留擾胸膈,阿怎知道是留擾胸膈,身熱說不定是078條的表邪仍在啊!因為沒有心中結痛,陷胸根本不考慮
- [152](乾薑最能守中穩定脾氣,防止梔子苦寒再傷脾陽,再用梔子清胸膈之熱
- [153]梔子苦寒傷脾陽,不是禁用,只是不建議使用
- [154]用「更行」兩字,表示之前用了桂枝湯沒有見效,排除了太陽中風兼喘(桂枝厚杏湯證)的可能性。
- [155]汗出而喘還有熱陷陽明(葛根芩連湯證)和邪熱壅肺(麻杏石甘湯證)的可能性
- [156]排除了熱陷陽明的可能性
- [157]邪已入陽明,津液為大汗所傷,胃中乾燥故
- [158]洪脈來盛去衰,邪氣盛的同時也暗示有氣血衰的表現
- [159]清熱生津,而煩渴自除
- [160]表示誤下傷得很重,都下利了
- [161]但脈象還有熱,還有力,不是虛像
- [162]下後表未解的有以下三種情形
- [163]表邪仍在,下利內虛的用桂枝人參去補,內裡不虛的喘的用桂枝厚杏湯去止喘
- [164]但內有熱像的熱陷陽明用此方清熱解表
- [165]陽經病,表示內裡尚不虛
- [166]成無己云:太陽、陽明合病,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陽明、少陽合病,下利為在裏,可與承氣湯。此太陽、少陽合病,下利為在半表半裏,非汗下所宜
- [167]故與黃芩、芍藥,以和解之
- [168]清少陽火鬱,協芍藥能洩迫血之熱
- [169]能開血分之結,不能清血分之熱,所以和黃芩連用,方便黃芩清血分之熱
- [170]未經汗、吐、下之煩,多屬熱,謂之熱煩。已經汗、吐、下之煩,多屬虛,謂之虛煩。不得眠者,煩不能臥也
- [171]因汗、吐、下後,邪熱乘虛客於胸中所致,既無可汗之表,又無可下之裏,故用梔子豉湯,順其勢以涌其熱,自可愈也
- [172]若更加少氣者,是熱傷其氣也,加甘草以扶之
- [173]是熱迫其飲也,加生薑以散之,且郝萬山說服後會吐最後一次以排毒
- [174]方有執曰:窒者,邪熱壅滯而窒塞,未至於痛,較痛為輕也
- [175]陽受氣於胸中,若汗、若下,使陽氣不足邪熱客於胸中,結而不散,煩熱窒塞,故宜此湯吐胸中之邪。
- [176]心中結痛可能是陷胸症
- [177]但陷胸症無身熱,還有熱表示邪仍在表,還沒有解
- [178]梔子清內熱,但病人無內熱,而是表熱,豆豉也有透表的功用,用辛涼透表的概念帶領梔子清表熱,這樣解釋雖然牽強,但筆者相信仲景時代沒有溫病學的概念,手法粗糙也是說得通的
- [179]滿而不煩者有二:一熱氣入胃之實滿,以承氣湯下之;一寒氣上逆之虛滿,以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溫之;煩而不滿者,亦有二:一熱邪入胸之虛煩,以竹葉石膏湯清之;一懊惱欲吐之心煩,以梔子豉湯吐之。
- [180]今既煩且滿,滿甚則不能坐,煩甚則不能臥,故臥起不安也。然既無三陽之實證,又非三陰之虛證,惟熱與氣結,壅於胸腹之間
- [181]宜梔子、枳、朴,涌其熱氣,則胸腹和而煩自去,滿自消矣,此亦吐中寓和之意也
- [182]大下之後,脾陽一定損傷
- [183]熱邪未盡
- [184]熱邪留擾胸膈,阿怎知道是留擾胸膈,身熱說不定是078條的表邪仍在啊!因為沒有心中結痛,陷胸根本不考慮
- [185](乾薑最能守中穩定脾氣,防止梔子苦寒再傷脾陽,再用梔子清胸膈之熱
- [186]梔子苦寒傷脾陽,不是禁用,只是不建議使用
- [187]用「更行」兩字,表示之前用了桂枝湯沒有見效,排除了太陽中風兼喘(桂枝厚杏湯證)的可能性。
- [188]汗出而喘還有熱陷陽明(葛根芩連湯證)和邪熱壅肺(麻杏石甘湯證)的可能性
- [189]排除了熱陷陽明的可能性
- [190]邪已入陽明,津液為大汗所傷,胃中乾燥故
- [191]洪脈來盛去衰,邪氣盛的同時也暗示有氣血衰的表現
- [192]清熱生津,而煩渴自除
- [193]表示誤下傷得很重,都下利了
- [194]但脈象還有熱,還有力,不是虛像
- [195]下後表未解的有以下三種情形
- [196]表邪仍在,下利內虛的用桂枝人參去補,內裡不虛的喘的用桂枝厚杏湯去止喘
- [197]但內有熱像的熱陷陽明用此方清熱解表
- [198]陽經病,表示內裡尚不虛
- [199]成無己云:太陽、陽明合病,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陽明、少陽合病,下利為在裏,可與承氣湯。此太陽、少陽合病,下利為在半表半裏,非汗下所宜
- [200]故與黃芩、芍藥,以和解之
- [201]清少陽火鬱,協芍藥能洩迫血之熱
- [202]能開血分之結,不能清血分之熱,所以和黃芩連用,方便黃芩清血分之熱
- [203]欲作就是還沒作,表示下焦水邪蠢蠢欲動
- [204]桂枝發熱推心氣(正壓),茯苓下導水邪吸上焦水氣(負壓),用以瀉去水邪,大棗補土,在水氣未過中焦時推下去
- [205]這上衝比奔豚還高,心陽虛一定有了
- [206]有眩是痰濁上擾,看來不但有水氣,還有痰
- [207]水飲很多就會有沉緊脈
- [208]有不好的水氣和痰濕,還用發汗的,可以說是純化了邪氣,還傷了津液
- [209]白朮除了補脾(生痰之源),還能去痰,也能利水,所以很合此證的需要,苓桂都只能治水氣而已,不會去痰
- [210]顯示表證還在
- [211]可能化源不足,可能表實不能出汗,不管哪一個都是不適合用桂枝的證狀
- [212]下焦蓄水,中焦氣機不易下,使中焦氣滯不通,但心陽夠,所以沒有奔豚
- [213]是化源不足嗎?病人並不虛。是氣化不力嗎?也不渴啊!所以氣化力沒問題,只是化了的熟水還在下焦沒有排出,水飲積在下焦
- [214]去桂是因為病人已經發表一次了,再加上沒有心陽虛的現象
- [215]水氣早就化為熟水了,只用苓朮導水下行就行
- [216]腹脹滿看似是實證,但發汗後而腹脹滿,則知其人脾氣素虛,今脾氣愈虛,則不能轉輸,濁氣不降,清氣不升,而脹滿作矣
- [217]厚朴除滿,是除脹滿;枳實除滿,是除堅滿,厚朴橫向行氣比較適合此證
- [218]未經汗下,即心悸而煩,必其人中氣素虛,雖有表證,亦不可汗之。蓋心悸陽已微,心煩陰已弱,故以小建中湯,先建其中,兼調榮衛也
- [219]這看起來是葛根芩連湯證喔!
- [220]之前數下,現在又利下不止,這是不是實證,是很虛的症狀,不能用葛根芩連湯了
- [221]裏虛而邪結
- [222]就是理中湯+桂枝,理中湯溫中守中,再加桂枝解表
- [223]白日還有陽氣可以拉邪,夜間沒有陽氣,根本不反抗了,少陰的煩躁是一種很危急的狀況
- [224]排除了少陽證
- [225]排除陽明證
- [226]排除了表證
- [227]內裡又是虛的
- [228]表裡俱虛,是獨陰自治於陰分,孤陽自擾於陽分,非相勝乃相離也
- [229]四逆湯去甘草,目的是急著救命,要速效,甘草加的持久力反而不是重點
- [230]可能傷陽
- [231]可能傷陰
- [232]不見好轉,看來是雙重誤治,傷陽兩虛
- [233]不分畫夜的燥躁了,陽氣連爭的意志都沒
- [234]四逆湯+人參、茯苓:四逆湯溫腎回陽,茯苓引導人參補脾
- [235]汗出雖多而熱不退,則邪未盡,而正已大傷,身振振搖,無往而非,亡陽之象
- [236]裏虛為悸,水邪上逆,或兼心陽虛
- [237]上虛為眩,水飲或痰飲
- [238]經虛為瞤,經脈失養,水邪浸漬
- [239]這裡正氣很不足了,水邪不在三焦或氣化該有之處,而是溢犯全身,需要腎陽以固水邪
- [240]表虛證
- [241]小便數表示裡熱不盛,是虛煩
- [242]表證
- [243]身體攣急,是內虛兼表的麻辛附子湯證,或是桂枝附子湯證
- [244]陰因汗竭
- [245]陽浮
- [246]陰格
- [247]先回陽固陰再說
- [248]破陰布陽
- [249]最重的症狀還是要四逆湯才行
- [250]發汗後還惡寒,可能是表證還在,也可能是表證沒了,但內裡陽氣不夠,需要臨症判斷,這條文是指內虛的狀況
- [251]芍藥和營,防止汗出過頭,附子回陽
- [252]血氣虛衰,不能相續也
- [253]無飲熱寒虛之外邪等相關症狀,心悸就可能只是心氣血兩虛而已
- [254]峻補其陰以生血,更通其陽以散寒
- [255]可能是氣化不利,氣化後出不來
- [256]一直喝水但不解渴,因為水都積在下焦,而非胸膈,胸膈有水的話,會有不渴的假象
- [257]主治就是水蓄下焦,只是可以順便解表,因為有桂枝
- [258]沒有其他的陽明症狀,又有表證,應該只是表邪造成的氣化不利,津不上承
- [259]渴大多是熱證的表現,現在喝了水卻吐出來,表示身體自覺不缺水,只是蓄在膀胱,津不上承而已
- [260]飲水多而心下悸者,心為火藏,水多則受制也,除此之外,喝水多小便利也是很正常的
- [261]水喝太多的話,血量增加,心臟增加負荷,也有可能會心悸
- [262]水喝多了但沒小便,如果沒有汗或吐,一定都是積在身體。汪琥曰:「飲水多而小便少,此熱在下焦,為太陽邪熱,隨經入府,水積不行,膀胱之裏,必苦急也。」
- [263]下停下焦,會渴
- [264]水停中焦,不渴
- [265]就是苓桂薑甘湯,乾薑助中焦化水
- [266]膀胱府之衛為氣分,膀胱府之榮為血分。熱入而犯氣分,氣化不行,熱與水結者,謂之犯衛分之裏,五苓散證也;熱入而犯血分,血蓄不行,熱與血結者,謂之犯榮分之裏
- [267]瘀熱內結,心為所擾,有似於狂也
- [268]月經也好,痔瘡也好,下焦有出血的情形都算
- [269]熱與血結於下焦
- [270]瀉熱導實
- [271]通血脈,化瘀
- [272]直達血所,和桂枝合作化瘀
- [273]並非真的微脈,而是邪實阻脈造成的假象
- [274]裡證
- [275]邪入裡常見結胸,但沒有結胸,表示邪入他處
- [276]說明熱不在氣分,而在血分
- [277]蓄血而至於發狂,則熱勢攻心,桃核承氣不足以動其血,桂枝不足以散其邪,非用單刀直入之將,必不能斬關取勝也,故名其湯為抵當。抵者,至也。乃至當不易之良法也
- [278]水蛭和蝱蟲都是強力的破血逐瘀藥
- [279]太陽病,無論中風、傷寒,但身黃脈大,腹滿、小便不利,兼頭汗出者,乃濕熱之黃
- [280]瘀血造成脈結代
- [281]腹硬而非腹滿,可能不是濕熱發黃
- [282]小便不利是濕熱發黃
- [283]排除了濕熱發黃,確認是血證
- [284]沒有發狂,只要用輕度的丸劑就行
- [285]邪結三陽,名曰結胸;邪結三陰,名曰藏結
- [286]硬滿而按之痛
- [287]寸浮,主胸主表
- [288]關沈,主胃主裏,或內有水飲
- [289]中風陽邪,故曰病發於陽也,不汗而反下之,熱邪乘虛陷入,因作結胸
- [290]傷寒陰邪,故曰病發於陰也,不汗而反下之,熱邪乘虛陷入,因作痞硬
- [291]和痞證相比,病位偏高,顯示是水熱互結於夠高位
- [292]結胸從胸上滿硬,項強如柔痙狀,則其熱甚於上者,治上宜緩攻之,以大陷胸丸,攻胸肺之邪。
- [293]藥方雖多,峻藥量卻比大陷胸湯少,力緩
- [294]頭痛、發熱,看來是表證,但怎麼會盜汗呢?難道是虛熱
- [295]虛熱不會惡寒的,看來盜汗只是表氣虛不固的表現
- [296]邪氣在表,又誤下,當然裡氣更虛
- [297]中風為陽,所以說陽氣內陷
- [298]邪從實化
- [299]邪氣入裡而成結胸
- [300]如果邪氣沒有實化,可能會有濕熱發黃證
- [301]熱不得越
- [302]濕不得瀉
- [303]邪熱填實於胸而不散漫
- [304]浮緊主傷寒無汗,沈緊主傷寒結胸,此與中風之陽邪結胸迴別,所以不言浮也
- [305]裏實證也
- [306]裡結實證
- [307]兼少陽症狀
- [308]表裡雙解,大柴胡之破結,使表分無留邪
- [309]不但表無大熱,裏亦無大熱也。有結胸狀,頭微汗出者,此水停於胸,為熱氣上蒸使然
- [310]大陷胸之破結,使裏分無留邪
- [311]既然要降氣瀉邪,就暫時不能用人參補中,邪實瀉了後再補都來得及
- [312]瀉熱導實
- [313]降氣破氣
- [314]文中沒有寫熱結在哪裡,但根據大黃加枳實的用法,應該是腹中熱結,那就需要芍藥緩急止痛,破腹中陰結,陷胸的不會用芍藥,因為它會收斂胸中氣機
- [315]都是陽明胃家實的證狀,但潮熱不是很明顯,說陽明也不怎麼陽明
- [316]太陽結胸兼陽明內實
- [317]太陽結胸兼陽明內實,故用大陷胸湯,由胸脅以及腸胃,皆可蕩滌無餘,若但下腸胃結熱,而遺胸上痰飲,則非法矣。
- [318]張兼善曰:結胸為可下之證,若脈浮大,心下雖結,表邪尚多,下之重虛其裏,外邪復聚則死矣。
- [319]結胸證悉具,謂硬滿而痛,結在膈之上、下也。悉具者,謂胸之下,少腹之上,左右兩脅,無不硬滿而痛也
- [320]結胸證全具,已主死矣。而更加以煩躁,即不再下,亦主死也。
- [321]小結胸,無實熱之邪,但微熱而挾痰飲為患,故雖結胸而不能高踞胸巔,但正在心下而已,不能實力作痛,惟按之痛而己
- [322]主熱的浮脈
- [323]有痰
- [324]清心胸熱
- [325]去痰
- [326]清熱化痰,寬胸散結
- [327]三物,其色皆白,有三物白散之義,溫而能攻,與寒實之理相屬
- [328]辛熱逐水,算是熱性的大黃,再適合不過了
- [329]為疏通氣分之主,使氣上越而不使氣下洩,今病在至高,固宜操上而縱下,不使中下無過之地,橫被侵凌,故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也。』
- [330]於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中,反佐以取之
- [331]結胸病,屬裏壅塞,必不能飲食。藏結病,屬裏空虛,故飲食如故
- [332]結胸屬實熱,故硬痛、不大便而脈沈石。藏結屬虛寒,故硬痛,下利而脈細緊也。
- [333]舌上白胎滑者,胸中無熱可知
- [334]藏結陰邪,得之為順,尚可以理中輩溫之。結胸陽邪,得之為逆,不堪攻下,故難治也
- [335]無少陽
- [336]無陽明
- [337]胸中有寒
- [338]可溫不可攻
- [339]程知曰:宿結之邪,與新結之邪,交結而不解。痞連臍旁,脾藏結也。痛引少腹,腎藏結也。自脅入陰筋,肝藏結也。三陰之藏俱結矣,故主死
- [340]表邪陷入而不散,徒怫鬱於心下,故作痞,根據仲景的統計,中風為陽,易導致結胸;傷寒為陰,易導致痞證
- [341]謂不硬不痛,但氣痞不快耳,此甘草瀉心湯證也
- [342]濡字上當有「不」字,若按之濡,乃虛痞也,補之不暇,豈有用大黃瀉之之理乎?按之不濡,此為可攻之熱痞也
- [343]關上不沈緊而浮,則是所結之熱亦淺,未可峻攻
- [344]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陰邪結於陽位,心下痞硬,非心病而何?從關不沈緊,而以浮為表現,表示陰邪已化,不逼心陽,則在內之沸亂略定,惟在外之邪氣尚阻,則取二黃(只有此兩味藥)之泄熱蕩去其邪,邪去正自安矣
- [345]方有執曰:表,非初病之表,乃下後復汗,疏緩其表之表也
- [346]已陷之邪痞結心下,證兼惡寒,表邪不為汗衰,即不可更攻其痞
- [347]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非表不解,乃表陽虛也。
- [348]陽入作結胸,寒入作痞
- [349]本經疏證:若夫所入係寒,所挾則熱;所入係熱,所挾則寒,於是不能不以輕銳無著之寒,洩其所挾之熱;以寒溫錯雜之製,治其所挾之寒,此大黃黃連瀉心湯、小陷胸湯之所以主也
- [350]加附子者,緣汗已出,惡寒已罷,而復惡寒汗出,故屬之表陽虛,須於異同處細細參看
- [351]此為虛熱氣逆之痞,即有嘔而發熱之少陽證
- [352]法當治痞
- [353]曰瀉心者,言滿在心下清陽之位,熱邪挾飲,尚未成實,故清熱滌飲,使心下之氣得通,上下自無阻留,陰陽自然交互矣。然樞機全在於胃,故復補胃家之虛,以為之斡旋,與實熱入胃而瀉其畜滿者,大相逕庭矣。痞雖虛邪,乃表氣入裏,寒成熱矣。寒雖成熱,而熱非實,故用苦寒以瀉其熱,兼佐辛甘以補其虛,不必攻痞而痞自散。所以一方之中,寒熱互用,若陰痞不關陽鬱,即鬱而亦未成熱,瀉心之法概可用也。
- [354]胃中不和,穀氣不化
- [355]水氣不行,故腹中雷鳴下利
- [356]加量生薑,用來散水氣造成的虛痞
- [357]生薑得夏氣多,故功主橫散;乾薑得秋氣多,則功兼收斂。生薑在上可以止逆,在下可以挽溜,在中又可以定傾頹,行津液,一皆取其橫散之功。
- [358]邪陷胸虛而上逆
- [359]似此痞利,表裏兼病,法當用桂枝加人參湯兩解之
- [360]未內陷成痞,只是客熱上逆
- [361]辛溫以調其陽,制住客氣,使不得上逆。用苦寒清肅,徹去客熱,使無阻留
- [362]此條重在胃虛,陽微於中,故用甘草乾薑以益陽,亦表裏分治之急務也。而其固陽以為瀉邪之本,則一意耳。
- [363]利在下焦,屬滑脫也,故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澀滑固脫,利可止也
- [364]用了藥還沒有解痞,表示藥不對症
- [365]這看起來就是五苓散證啊!原來痞的成因是因下後胃虛,以致水飲內蓄,津液不行,痞無去路,非結熱也
- [366]發汗、吐、下,皆傷內氣(不管有沒有解,都會傷到正氣)。然最虛之處,便是容邪之處,所以微邪從虛內陷,濁陰上逆衝心,則心下痞硬,而噫氣不除也
- [367]代赭石領人參下行,以鎮安其逆氣也
- [368]邪熱已去,不需要清熱藥
- [369]降氣安中
- [370]和黃連配會去中焦濕熱,但此病人就是胃中有寒,所以要去一個,使其功在上焦,那怎麼不去黃連留黃芩呢?黃芩偏清肺熱,連黃連偏清心熱,病人沒有喘咳,代表肺沒熱,而是熱在心胸,用黃連清心熱比較好
- [371]病人胃中有寒,所以用乾薑人參理中,但守性較強,病人脾寒明顯,加桂枝取助其溫性,功用類似小建中湯的方義。本經疏證:「中氣之虛,有自餒而成者,有為他藏剋制而成者。自餒者,參朮耆草所主,非桂枝可施,惟土為木困,因氣弱而血滯,因血滯而氣愈弱者,必通血而氣始調,氣既調而漸能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