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婦科調經,大家都會認為這是中醫的強項,其實不然,中醫對於調經能做的,真的要說治療方向也不能算多,只不過中醫是用一種文化人對談文化人的方式在做事,而西醫比較偏向官僚體制在做改革,只不過是手法不同而已。
中醫要調經,就像是一個國家思考怎麼有效進行文化輸出一樣,一個國家可以改變的,是對待文化的政策,而不是文化本身,因為文化本身要如何進化演變,如何結出營養果實,不是制度能左右的。
如果我們將子宮比喻為國家的文化部,那不得不提的就是文化部長及副部長……衝任二脈,衝脈和任脈直接管理子宮,所以國家要有效管理文化輸出,就不得不經由衝任二脈當對接端口,也因為如此,幾乎所有的婦科病都可以歸類為衝任不調。
「媽的!那不是很好診斷!所有的病都是衝任不調!!」你可能會這樣想。
得確是這樣,能診斷某婦女是「衝任不調」並不厲害,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造成衝任不調的原因。打個比方,一個國家拍不出好電影,出不了好作家,文化(副)部長難辭其咎,但人民吃不飽穿不暖的同時(氣血不足),文化(副)部長再厲害也是巧婦難為五米之炊,只怪文化部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了,婦科有問題只推責任到衝任二脈是沒有用的,要從整個國家(臟腑)開始調整。
正常的文化部應該怎麼運作呢?有效地、穩定地輸出高質量的作品,還不是曇花一現的那種,而是有口皆碑的那種,人體內的文化部,正常是28天輸出一個文化產品,加減7天都在可接受範圍內,這個產品是用國家的氣血換來的,穩定地有效地輸出是為了某一日能有揚名國際的作品出現(受孕),這種作品只要出現一個,利潤就大的沒邊。如果這樣的產量或是質量出問題,就表示文化部一定有環節出錯,可能是文化部本身的問題,也可能是國家的問題。
以影視作品的影響力為例,以下介紹幾種中醫常見月經失調的原因:
氣滯:
文化制度不佳,並不是沒有好導演或好編劇,而是沒有他們發揮的空間,投資方或是審核者私自干預創作者的意志,出來的作品很可能非創作者的本意,雖然有時歪打正著有好票房,但產量絕不穩定
可能症狀:月經先後不定期、痛經
血瘀:
文化投入的錢沒有到位,可能是給高層貪污了,又或是給無良的導演拍出個爛片只為了領補助金,當然啦!作品還是會有,但通常粗制濫造。
可能症狀:痛經、月經後期
血熱:
人才迸發,作品高產,並且部部賺錢,這種情形很像目前的中國影視環境,看似繁榮昌盛,但文化自產自銷,錢和人才(氣血)都大部份都用於內耗,產業鏈其實不算健康,有效的文化輸出並不算多。
可能症狀:經量過多,月經先期
血寒:
時局不景氣,或是被他國的文化輸出屌打(外邪),例如電影院沒幾廳放國片,卻都放好萊塢的電影,產出的作品連本國輸出的管道都很少,更不要說輸出國外了,這種情形,和目前的台灣影視環境挺像的。
可能症狀:月經後期
氣血不足:
國家本身就是待開發狀態了,人民自己吃飽就有問題,娛樂和文化當然是次要的,文化品質差是肯定的。
可能症狀:月經後期、月經先期、經量過少
你可能會質疑:「誰說的,台灣的影視環境一直沒有很好,也被美劇韓劇侵佔,人才也被大陸搶走,還不是拍出了『我們與惡的距離』這樣的好劇,哪有你講得這麼可憐,你是不是看衰台灣」。
沒錯,我得確這麼認知,但並不是看衰台灣,我想強調的是,中醫調經主要就是調理體質來增加受孕(文化輸出)的機會,真要說健康,每個國家及文化部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問題,不健康的體質還是有受孕的機會,但相對機會就少,多算勝,少算不勝,能用文化人的方法改善文化環境,就是中醫調理婦科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