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蔣璽 中醫師

氣動針法︱中醫︱生活︱瞎扯︱隨筆

人參敗毒散《和劑局方》

用法:外感風寒濕,且略有化熱的情況

出處:《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之二.治傷寒》

治傷寒時氣,頭痛項強,壯熱惡寒,身體煩疼,及寒壅咳嗽,鼻塞聲重, 風痰頭痛,嘔噦寒熱,並皆治之。

柴胡(去苗)甘草(爁)桔梗 人參(去蘆)、 芎藭 茯苓(去皮)枳殼(去瓤,麩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 獨活(去苗)右十味,各三十兩,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生薑、 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候,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

  • 君:羌活、獨活[1]
  • 臣:前胡[2]、柴胡[3]、川芎[4]、枳殼、桔梗[5]
  • 佐:人參[6]、薄荷0.5[7]、茯苓[8]
  • 使:甘草1.5、生薑
  1. [1]去風勝濕,上下半身的表濕都兼顧
  2. [2]降肺氣
  3. [3]升清氣略兼解表
  4. [4]辛散去頭風
  5. [5]一升一降,解胸中氣機
  6. [6]益氣助推外感,佐助用,讀傷寒論的時候,發現仲景有外感都不用人參的推論,現在看來,少用人參也是可以的
  7. [7]清透外邪
  8. [8]調整津液表氣不和,則為寒為熱。氣鬱於上,上而不下,則煩咳逆,口焦舌乾。《本草崇原》:「氣逆於下,交通不表,則小便不利。茯苓位於中土,靈氣上薈,主內外旋轉,上下交通,故皆治之。久服安肝藏之魂,以養心藏之神。」
  • 所有文章

  • 分類

  • 頁面

  • 頁面